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文档序号:583783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被检体的原子核自旋用拉莫尔频率的高频(RF: radio frequency)信号进行磁激励,并根据伴随这一激励而发生的核磁 共振(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信号来重构图像的磁共振成 像(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以及RF线圏系统,特别 是涉及通过无线方式来传递接收到的信号的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 圏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是将静磁场中放置的被检体的原子核自旋用拉莫尔 频率的RF信号进行磁激励,并根据伴随这一激励而产生的NMR信 号来重构图像的摄像方法。近年来,在MRI装置中有用于接收NMR信号的RF线圏的数 量增加的倾向。在以往的MRI装置中,利用全部RF线圏来接收NMR 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NMR信号而生成图像。从而,在MRI装置上 仅具备与RF线围的数量相当的接收信道,并通过与各接收信道相对 应的接收信号的数据处理而生成图像。但是,为了图像化就需要与接收信道相应的数据处理,所以有处 理时间变长之类的问题。作为处理时间增加的结果,将牵涉到患者的 摄影时间的增加,而成为患者的负担。因而,为了能够仅使用RF线圏局部地收集必要的数据,而在 RF线围中存储属性信息的技术已被提案(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特开 2001-346775号公报)。在这一技术中,能够基于属性信息来识别RF 线闺,并使用特定的RF线围有选择地收集必要的数据。由此来谋取数据处理量以及处理时间的下降。以往,在MRI装置中所使用的RF线圏通过导电性的电缆与控 制装置电连接,从RF线圏输出的接收信号和控制信号经由电缆而得 以传递。但是,电缆不仅在将患者移动至床台上时碍事,而且当患者 与电缆接触时,存在由于RF感应而燹伤的危险性。为此,近年来,不将RF线圏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地传递信号的技 术已被提案。作为具体例之一可列举将从RF线圏输出的信号从电转 换成光的技术。在这一技术中,需要在RF线围上连接光缆,但能够 用比较细的光缆来传递信号。另外,在采用了光缆的信号传递的情况 下,由于没有电气方式的与人体的接触,所以能够降低烫伤的危险性。作为利用非电气方式连接的信号传递手段的其他具体例,将信号 转换成电磁波,通过无线方式从RF线團传递给控制装置的技术已被 提案。即,将从摄影所用的信号接收用的RF线圉输出的电信号以无 线方式进行转换并发送给控制装置的技术得以研究。但是,在在将从RF线圏输出的电信号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控制装 置的情况下,可以在患者即被检体周边配置多个RF线圏的MRI装置 中,将会存在难以在控制装置侧自动地辨认哪个RF线闺为数据收集 用而被配置之类的问题。例如,在设置MRI装置的摄影室中通常放置多个RF线围。而 且,在摄影时,摄影部位用的RF线圏被配置在被检体上或被检体近 旁。但是,在未配置在被检体上或被检体近旁的RF线围中也会接收 信号.来自这种RF线围的信号就是来自被检体的摄影部位以外的无 用信号。从而,希望去除来自未配置在被检体上或被检体近旁的RF 线围的信号。但是,由于在控制装置侧无法识别所收集的数据是来自 哪个RF线圏的数据,所以去除无用数据比较困难。为此,需要将在全部的RF线圉中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发 送给控制装置,并在数据处理后仅抽取出诊断所需要的数据,但是这 会牵涉到无用数据处理的增加。发明内容本发明正是考虑到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圏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其可以通过有 选择地利用来自数据收集用的RF线團的数据,以较少的数据处理量 生成图像。进而,本发明正是考虑到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这样 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團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由于能 够根据线圏元件的配置等固有信息来识别各接收数据发送源的RF线 圏,所以能够适当地实施使用了对每个RF线圏所赋予的校正值的亮 度校正。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而具有至 少一个RF线團, 一面生成固有信息, 一面接收核磁共振信号,并通 过无线方式来发送接收到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以 及数据处理部件,接收被无线发送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 信息,并根据上述固有信息生成基于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图像数据。另外,根据本发明的RF线围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而具有生成固有信息的固有信息生成部件;接收核磁共振信号的线團元件;以及通过无线方式来发送上述固有信息以及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发 送部件。进而,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而具有接收步骤, 一面对每个RF线围生成固有信息, 一面对构成上述 RF线围的每个线團元件生成核磁共振信号,并接收上述固有信息以 及上述核磁共振信号;发送步骤,将由上述接收步骤接收的上述核磁 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从上述RF线围通过无线方式来进行发 送;以及数据处理步骤,接收由上述发送步猓无线发送的上述核磁共 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并根据上述固有信息生成基于上述核磁共 振信号的图像数据。


图l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RF线圈的固有信息与RF线圏的属性信息的对应表 的一例的图;图3是表示设置在图l所示的RF线圏上的固有信息发生器的开 关的构成例的图;图4是表示设置在图1所示的RF线圏上的固有信息发生器的开 关的其他构成例的图;图5是表示具有图4所示的通过电池充电器的连接器自动地断开 的机械构造的固有信息发生器的开关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将图3或者图4所示的RF线圏放置在被检体上的状 态的图;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RF线圏的其他构成例的图; 图8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的体表侧的线團元件的配置 例的图;图9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的背面侧的线圏元件的配置 例的图;图10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的体表侧的RF线圏的其 他构成例的图;图11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的背面侧的RF线圏的其 他构成例的图;图12是表示利用图l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拍摄被检体的图像 时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进行图1所示的在计算机中的RF线围的固有信息 读入,并使RF线圏及线围元件的选择信息显示在监视器上时的流程 的流程图;图14A、图14B以及图14C是以时间序列来表示图1所示的监 视器上所显示的画面例的图;以及图15是表示图1所示的RF线围的变形例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圏系统以及磁 共振成像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l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图。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磁共振成像装置1具 备RF线圏系统2以及控制装置3。 RF线團系统2以及控制装置3被 设置在未图示的屏蔽室内。RF线圏系统2具有接收伴随未图示的被 检体内部的原子核自旋的基于RF信号的激励而产生的NMR信号的 功能,和将接收到的NMR信号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控制装置3的功能, RF线围系统2具备多个RF线團4,并具备从RF线團4将RF线團4的线围ID(identification)等固有信息(RF线围1、RF线围2.......)与NMR信号一起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控制装置3的功能。各RF线圏4分别具有多个线圏元件5。在图l的例子中,在各 个RF线團4上具有两个线團元件5。在各线團元件5中分别接收一 个NMR信号。构成为在各线圏元件5上分别连接放大器6,并从放 大器6输出接收信号。在属于同一RF线围4的各放大器6的输出侧 连接共用的调制器7。在调制器7的输出侧连接信号发送天线8。而 且,构成为将来自各线圏元件5的接收信号通过调制器7调制成各自 对应的特定频率,并能够从信号发送天线8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控制装 置3。另外,在至少一个RF线圏4上设置有固有信息发生器9。最好 是如图1所示那样在全部的RF线團4上分别设置固有信息发生器9。 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输出侧与调制器7进行连接。各固有信息发生器 9具有生成用于识别各自对应的RF线闺4的固有信息,并将该固有 信息作为固有信息信号输出给调制器7的功能。另夕卜,在各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输出侧分别根据需要而设置开关 10。而且,构成为在开关10为接通状态时从固有信息发生器9将固 有信息信号输出给调制器7。构成为被输出到调制器7的固有信息信 号经过频率调制,与接收信号重叠地从信号发送天线8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控制装置3。即,通过在固有信息发生器9上设置开关10,能够 仅从开关10为接通状态的RF线圏4将固有信息信号以无线方式发送 给控制装置3。此外,固有信息信号的发送频率的频带被设定成与MR接收信 号的发送频率的频带不同的频带。通过将固有信息信号与MR接收信 号分别调制成彼此不同的频率,可以在无线接收侧进行识别分离。另一方面,控制装置3具有通过接收从RF线圏系统2以无线方 式发送的NMR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而生成MR图像的功能。控制装 置3具备信号接收天线11、解调器12、切换合成器13、接收电路14 和计算机15。计算机15具备输入装置16、监视器17以及存储装置 18,通过用运算装置来执行在未图示的存储装置中保存的程序,而发 挥作为RF线围一次选择部19、属性信息取得部20、 RF线闺二次选 择部21、元件选择部22、数据处理部23以及接口部24的功能。但 是,还可用在控制装置3中设置用于实现计算机15的全部功能或者 部分功能的电路。信号接收天线11是用于接收从信号发送天线8以无线方式发送 的接收信号以及固有信息信号的天线。解调器12具有通过对在信号接收天线11中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以 及固有信息信号进行解调,而返回到频率调制前的原频率的功能;和 使解调后的接收信号以及重叠于接收信号的固有信息信号输出到切 换合成器13的功能。切换合成器13根据需要而设置。切换合成器13具有以下功能, 即,通过在来自属于同一或者不同RF线围4的线闺元件5的接收信 号间进行所希望的分配合成处理而生成图像生成用的所希望的信道 数的接收信号,并把生成的接收信号输出到接收电路14的功能。接收电路14具有通过进行从切换合成器13取得的接收信号的检 波、A/D(analog to digital)转换处理等所需要的信号处理而生成经过数 字化的接收数据的功能;和将所生成的接收数据输出到计算机15的 功能。接收数据对RF线圏4的每个元件生成,在被生成的各接收数据中包含RF线圏4的固有信息。存储装置18使RF线圏4的固有信息与RF线圏4的属性信息 对应起来进行存储。在这里,作为RF线围4的属性信息可列举RF 线围4的用途(头部用、胸部用以及足部用等)、种类(收发兼用以及接 收用)、形状(RF线團4自身的形状、线圏元件5的数量以及配置)以 及设置位置等信息。图2是表示RF线圏4的固有信息与RF线圏4的属性信息的对 应表的一例的图。如图2所示那样,例如在RF线圏4的固有信息"RF线團l,,上 对应有属性信息"胸部用,,"收发用"、"线團元件5的数量为2"以及"线 围元件5在x方向上为1列"。图1所示的计算机15的RF线團一次选择部19具有从接收电路 14分别输入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和不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 的功能;和仅选择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并分别将固有信息输出 到属性信息取得部20,将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输出到RF线圏二 次选择部21的功能。属性信息取得部20具有将通过基于从RF线围一次选择部19输 入的固有信息参照存储装置18而取得的属性信息(固有信息以及属性 信息)输出到接口部24的功能。RF线闺二次选择部21具有基于从接口部24输入的RF线围4 的选择信息,从伴随由属性信息取得部20输入的固有信息的接收数 据中抽取与特定RF线围4有关的接收数据的功能;和将抽取出的接 收数据输出到元件选择部22的功能。元件选择部22具有基于从接口部24输入的线围元件5的选择信 息,从由RF线围二次选择部21输入的与特定的RF线闺4有关的接 收数据中抽取与特定的线闺元件5有关的接收数据的功能;和将抽取 出的接收数据输出到数据处理部23的功能,此外,由于在接收数据 中预先附加有线围元件5的识别信息,所以在属于同一够识别出接收数据对应于哪个线圏元件5。数据处理部23具有通过对从元件选择部22输入的接收数据实施 傅立叶变换等图像重构处理和必要的图像处理而生成图像数据的功 能;和使所生成的图像数据显示在监视器17上的功能。接口部24具有使从属性信息取得部20输入的RF线围4的属性 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7上的功能;从输入装置16接受RF线團4的选 择指示信息以及线围元件5的选择指示信息并分别输出给RF线圏二 次选择部21以及元件选择部22的功能;和使RF线围4及线围元件 5的选择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7上的功能。即,在计算机15中具备从全部的RF线围4中仅一次选择伴 随固有信息的RF线围4(伴随RF线圏4的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的功 能;从一次选择的RF线團4中仅二次选择特定的RF线闺4(伴随特 定的RF线围4的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的功能;和从二次选择的RF 线闺4中仅选择特定的线围元件5(来自特定的线围元件5的接收数据) 的功能。为此,仅被抽取出的接收数据成为数据处理对象,能够抑制 数据处理量的增加。这样在计算机15中能够在数据收集后事后抽取 接收数据。另一方面,如果切换RF线圏4中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 就能够在数据收集之前事先以可识别的方式接收需要的接收数据。另外,计算机15能够基于伴随RF线围4的固有信息而接收的 RF线围4的固有信息,来识别各接收数据发送源的RF线围4。为此, 计算机15能够适当地实施釆用了对每个RF线围4赋予的校正值的亮 度校正.图3是表示设置在图1所示的RF线圏4上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 的开关10的构成例的图。如图3所示那样,RF线围4例如取截面为U字形的形状,并内 置两个线闺元件5。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例如能够在RF线團 4的外装面设置为杠杆式,以便操作者能够进行通/断切换操作。而且, 通过在摄影之前事前将开关10切换成接通,能够使表示是数据收集用的RF线圏4的RF线圏4的固有信息被无线发送。图4是表示设置在图1所示的RF线圏4上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 的开关10的其他构成例的图。如图4所示那样,RF线圏4例如取截面为U字形的形状,并内 置两个线围元件5。在无线型的RF线围4的情况下,向RF线围4 的电力供给不是用电缆而是从内置的电池进行。RF线圏4中内置的 电池最好是在不使用RF线圏4期间进行充电。因而,在^:置有磁共 振成像装置1的摄影室内设置用于对内置在RF线圏4中的电池进行 充电的电池充电器30。而且,能够构成为根据电池充电器30的连接器31是否与RF线 闺4中内置的电池进行连接来切换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的通/ 断动作。即,在电池充电器30的连接器31与RF线團4中内置的电 池连接的情况下,由于不使用RF线圏4,所以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 开关10为断开,RF线團4的固有信息不被无线发送。反之,在将电 池充电器30的连接器31从RF线圏4移开的情况下,固有信息发生 器9的开关10为接通,RF线圏4的固有信息被无线发送。图5是展示具有通过图4所示的电池充电器30的连接器31自动 地断开的机械构造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的一例的图。如图5所示那样,例如在电池充电器30的连接器31上设置将固 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以机械方式打开的开关操作用突起杆40, 能够通过电池充电器30的连接器31的连接使RF线團4上具备的固 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自动地切换成断开状态.图6毛艮示将图3或者图4所示的RF线團4设置在被检体上的 状态的图。如图6所示那样,图3或者图4所示的截面为U字形的RF线围 4被配置在被检体的体表侧。而且,能够通过RF线圏4的各线围元 件5来接收在被检体内发生的NMR信号。另外,虽然在图1中展示了具备多个具有两个线闺元件5的RF 线围4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的例子,但对具备多种多样的具有更多的线圏元件5的无线用的RF线圏4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也能够同样地 设置固有信息发生器9以及开关10。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RF线圏4的其他构成例的图;图8是表 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P的体表侧的线闺元件5的配置例的图; 图9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P的背面侧的线圏元件5的配置 例的图。如图7、图8、图9所示那样,能够在被放置于床台50上的被检 体P的体表侧和背面侧分别配置RF线围4。在被检体的体表侧以覆 盖宽范围的摄影部位的方式在z方向上配置两个RF线围4。被检体 的体表侧的各RF线團4具备分别在x方向为4列、在z方向为4列 合计16个线團元件5。在被检体的背面侧也以覆盖宽范围的摄影部位 的方式配置具备在x方向为4列、在z方向为8列合计32个线围元 件5的RF线團4。在背面侧的RF线围4中,根据考虑到被检体P 脊梁骨的存在的灵敏度提高的观点,在体轴附近配置较其他线围元件 5更小的线圏元件5。属于各RF线團4的多个线圏元件5分别与个别对应的放大器6 连接,各放大器6与共用的调制器7连接。另外,对每个RF线围4 设置固有信息发生器9,并分别经由开关10与调制器7连接。调制器 7与信号发送天线8连接。然后,在来自各线围元件5的接收信号通 过放大器6进行放大以后,在调制器7中被频率调制成相互不同的频 率。被频率调制成特定频率的各接收信号从信号发送天线8转换成电 磁波后进行发送。另外,在开关10接通情况下,在固有信息发生器9 中生成的固有信息信号也在调制器7中进行频率调制,并与各接收信 号重叠而作为电磁波从信号发送天线8进行发送。在控制装置3中设置信号接收天线11,信号接收天线11与解调 器12连接。在解调器12的输出侧设置切换合成器13,在切换合成器 13的输出侧按接收信道的数量相应地连接接收电路14。图7是表示 接收信道的数量与线围元件5的数量相同的例子。然后,作为电磁波发送的各接收信号以及固有信息信号通过信号接收天线11得以接收,并在解调器12中被解调成频率调制前的频率。 由此能够在控制装置3中可以识别地取得每个线圏元件5的接收信 号。即,通过将来自各线圏元件5的接收信号分别频率调制成预先确 定的特定频率后进行无线发送,可识别接收信号是在哪个线團元件5 中接收的接收信号。在解调器12中经过解调的接收信号在切换合成 器13中被分配合成为接收信道相应的接收信号。然后,接收信道相 应的接收信号被分别输出到对应的接收电路14而成为信号处理的对象。此外,还能够构成为将切换合成器13设置在RF线围4侧,对 分配合成后的接收信道相应的接收信号进行无线发送。但是,如果将 切换合成器13设置在控制装置3侧、即无线的接收侧,就能够使RF 线團4的更换变得容易,并使对接收信号的分配合成处理的灵活性提 高。图10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P的体表侧的RF线圏4 的其他构成例的图;图11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P的背面 侧的RF线團4的其他构成例的图。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那样能够在被检体P周围配置更多的RF 线團4。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具备在x方向为4列、在z方向为4 列的16构件的线圏元件5的RF线圏4在z方向配置3个,所以合计 48构件的线围元件5被设置在被检体P的体表侧。另外,在图ll所 示的例子中,分别将具备在x方向为4列、在z方向为8列的32构 件的线围元件5的RF线围4配置在脊骨侧,将未图示的具备2构件 的线闺元件5的RF线围4配置在下颌附近,将未图示的具备12构件 的线闺元件5的RF线围4配置在头部。因此,共计46构件的线圏元 件5被设置在被检体P的背面侧。在各RF线围4上分别设置具备开关10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另 外,各线围元件5经由未图示的线围端口分别与专用的放大器6连接。 而且,各固有信息发生器9以及放大器6分别与调制器7连接。接着就磁共振成像装置1的动作以及作用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通过图1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拍摄被检体的图 像时的过程的流程图,图中在S上附加了数字的标记表示流程图的各 步骤。首先在步骤S1中,在数据收集之前事前把数据收集中使用的单 个或者多个RF线圏4配置在被检体的摄影部位附近。然后,把数据 收集中使用的RF线围4中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设成接通状 态,另一方面,把数据收集中不使用的RF线围4中的固有信息发生 器9的开关10设成断开状态。例如,在数据收集中使用固有信息发 生器9的开关10为断开状态的RF线圏4的情况下,在数据收集时开 关10被切换到接通。另一方面,在数据收集中不使用固有信息发生 器9的开关10为接通状态的RF线團4的情况下,在数据收集时开关 IO被切换到断开。在这里,每个RF线围4的开关10的切换既可以根据各RF线 围4在数据收集中是否被使用每次都通过操作者来进行,也可以按照 预先设定的扫描方案用软件进行。接着,在步骤S2中进行数据收集。此时,接收信号从RF线圏 4被无线发送给控制装置3。在这里,由于每个RF线围4固有的固有 信息对每个RF线围4而言不变,所以一次发送给控制装置3侧即可。 因而,在数据收集期间,还可以将通过步骤Sl成为接通状态的开关 IO切换到断开。或者,还可以通过使接收数据和伴随于其的固有信息 的各频率不同(例如、设固有信息为高频)等,在数据收集期间维持基 于步骤Sl的开关10的接通状态。在静磁场下从未图示的发送用RF线围对被检体发送RF信号, 另一方面,通过倾斜磁场线闺在摄影区域形成倾斜磁场。然后因被检 体内的核磁共振而生成的NMR信号通过规定的RF线围4上具备的 各线围元件5来进行接收。各线围元件5将分别接收到的NMR信号 作为电信号即接收信号分别输出到对应的放大器6,在各放大器6中 经过放大的各接收信号在调制器7中被分别频率调制成预先确定的频 率。另一方面,从开关10为接通状态的RF线围4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输出固有信息信号并在调制器7中进行频率调制。经过频率调制的 每个线圏元件5的接收信号以及固有信息信号被转换成电磁波通过无 线方式从信号发送天线8发送。被无线发送的各接收信号以及固有信息信号通过控制装置3的 信号接收天线ll接收,并在解调器12中进行解调。作为由此而生成 的每个线圏元件5的电信号的接收信号以重叠了固有信息信号的状态 被输出到切换合成器13。在切换合成器13中,通过在与各线團元件 5对应的多个接收信号间进行分配合成处理,而生成接收信道相应的 接收信号,在这里来自各线围元件5的接收信号被原样地作为接收信 道相应的接收信号。从切换合成器13输出的接收信号分别在接收电路14中伴随规定 的信号处理被数字化。从接收电路14输出的接收数据被输出到计算 机15的RF线围一次选择部19。接着,在步骤S3中,RF线團一次选择部19从接收电路14分 别输入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和不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然 后,RF线圏一次选择部19从全部接收数据中仅选择伴随固有信息的 接收数据,并分别将固有信息输出到属性信息取得部20,将伴随固有 信息的接收数据输出到RF线围二次选择部21。属性信息取得部20通过基于从RF线围一次选择部19输入的固 有信息参照图2所示的对应表取得属性信息.若RF线围4的属性信 息被取得,则属性信息取得部20对接口部24输出RF线圏4的属性 信息被辨认出来的意思的信息。于是,接口部24使是否读入RF线围 4的属性信息的询问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7上。接着,在步骤S4中,进行RF线围4的属性信息的读入,并显 示在监视器17上。即,若操作者参照监视器17,并通过输入装置16 的操作把RF线圏4的属性信息的读入指示输出到接口部24,则接口 部24使从属性信息取得部20输入的RF线围4的属性信息显示在监 视器17上。接着,在步骤S5中,为图像生成用而使用的特定的RF线團4被二次选择。即,若操作者参照监视器n,并通过输入装置i6的操作把图像生成用的数据收集中使用的特定的RF线圏4的选择信息输 出到接口部24,则接口部24将特定的RF线圏4的选择信息输出到 RF线围二次选择部21。接着,在步骤S6中,从特定的RF线圏4中选择为图像生成用 而将使用的特定的线圏元件5。即,若操作者参照监视器17,并通过 输入装置16的操作把图像生成用的数据收集中使用的特定的线圏元 件5的选择信息输出到接口部24,则接口部24将特定的线團元件5 的选择信息输出到元件选择部22。接着,在步骤S7中,进行接收数据的数据处理,通过数据处理 而生成的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17上。即,RF线圉二次选择部21基 于从接口部24输入的特定RF线圏4的选择信息,从RF线围一次选 择部19选择的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中抽取伴随特定RF线围4 的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然后,RF线圏二次选择部21将抽取出的接 收数据输出到元件选择部22。接着,元件选择部22基于从接口部24输入的特定的线围元件5 的选择信息,从由RF线團二次选择部21输入的接收数据中抽取来自 特定的线围元件5的接收数据。由此,仅来自用于数据收集的特定的 RF线围4中所包含的特定的线圏元件5的接收数据被抽取出。抽取 出的接收数据被输出到数据处理部23。于是,数据处理部23通过对从元件选择部22输入的接收数据实 施傅立叶变换等图像重构处理及必要的图像处理而生成图像数据。然 后,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被显示在监视器17上。由于图像重构处理及 图像处理仅对必要的接收数据有选择地进行,所以数据处理量的增加 得以抑制,能够以更短的时间进行。此外,所选择的RF线围4的固有信息,只要操作者不更换数据 收集用的RF线團4而继续进行摄影,就被保持在RF线围二次选择 部21中。反之,在操作者将数据收集用的RF线圏4变更成其他RF 线團4,并从输入装置16重新将别的RF线團4的选择指示信息通过接口部24输出到RF线圏二次选择部21的情况下,在RF线圏二次 选择部21中保持的RF的固有信息被更新成新选择的RF线圏4的固 有信息。另外,不仅能够使RF线圏4的属性信息,还能够使RF线圏4 和线團元件5的选择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7上。在此情况下,从接口 部24将表示哪个RF线圏4以及线團元件5被选择的图像信息提供给 监视器17。图13是表示进行图1所示的计算机15中的RF线團4的固有信 息(固有信息以及属性信息)的读入,并使RF线圏4及线團元件5的 选择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7上时的流程的流程图,图中在S上附加了 数字的标记表示流程图的各步骤。在初始状态下,若属性信息取得部20经由计算机15的RF线闺 一次选择部19参照图2所示的对照表辨认出RF线围4的属性信息, 则在步骤S10中属性信息取得部20判定RF线圏4的固有信息已被接 收。然后,属性信息取得郜20对接口部24输出已辨认出RF线團4 的属性信息的意思的信息。接着,在步骤Sll中接口部24使用于指 示RF线圏4的属性信息的读入的读入按钮显示在监视器17上。另一 方面,当在步骤SIO中属性信息取得部20未判定出接收到RF线圈4 的固有信息的情况下,读入按钮不显示在监视器17上。图14A、图14B以及图14C是以时间序列来表示图1所示的监 视器17上所显示的画面例的图。如图14A所示那样在监视器17的操作画面上显示着属性读入按 钮60。然后,若操作者通过鼠标等输入装置16的操作按下属性读入按 钮60,则在图13的步骤S12中接口部24判定RF线圏4的属性信息 的读入指示已进行。于是,在步骤S13中接口部24将RF线围4的属性信息的更新 指示输出给RF线围二次选择部21。然后,RF线圏二次选择部21从 接口部24输入RF线围4的属性信息,并保持此属性信息。另外,RF线圏二次选择部21在已有所保持的RF线圏4的属性信息的情况 下对RF线圏4的属性信息进行更新。进而,在步骤S14中,接口部24使RF线圉4的属性信息显示 在监视器17上。由此如图14B所示那样当前摄影中可以使用的RF 线圏4的属性信息(固有信息以及属性信息)61被显示在监视器17的 操作画面上。即,在监视器17的操作画面上,能够确认伴随着从RF 线圏4取得的接收数据的固有信息"RF线围l",和对应于该固有信息 的属性信息(数量:2,线圏元件5的配置在x方向上为l列的"元件 l"以及"元件2")。接着,在图13的步骤S15中若操作者通过鼠标等输入装置16 的操作而选择数据收集用的线围元件5即"元件1",则接口部24将表 示"元件l"已被选择的意思的线闺元件5的选择信息输出到元件选择 部22。由此在元件选择部22中能够抽取出来自被选择的线围元件5 的接收数据以用于数据处理。另外,在步骤S16中接口部24为了能够辨识"元件l"已被选择 而将"元件1"的识别显示指示输出给监视器17。其结果是,例如,如 图14C所示那样,被选择的"元件l"以及"元件1"所属的固有信息"RF 线圈l,,即RF线圏4,分别通过着色或图案显示等显示方法而强调显 示。为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把握为数据处理用而选择的线團元件5。另一方面,在步骤S12中由操作者按下了属性读入按钮60的情 况下,已经被选择的线围元件5的识别显示得以维持。然后,若属性 信息取得部20基于RF线围4的固有信息辨认出属性信息,则从步骤 S10起以同样的流程进行RF线围4的属性信息的读入及被选择的线 團元件5的识别显示。也就是说,如以上那样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在从RF线圏4将 接收信号无线发送给控制装置3侧的情况下,将与RF线围4的各种 属性信息对应的固有信息伴随所希望的调制及编码而无线发送给控 制装置3侧。为此,根据磁共振成像装置l,在配置了多个RF线闺4的情况下,即使在控制装置3中接收到来自多个RF线圏4的接收信号,也 可以基于固有信息来确定作为接收信号发送源的RF线圏4。另夕卜,在磁共振成像装置1中,为了仅在被使用于摄影时无线发 送RF线圏4的固有信息,在摄影之前事前根据需要在RF线團4中 具备能够切换RF线圏4的固有信息的通/断这样的开关10。为此,根据磁共振成像装置l,通过在控制装置3侧辨认对应于 固有信息的属性信息,能够有选择且自动地使用仅来自数据收集所用 的RF线圏4的接收数据以用于数据处理,而不进行固有信息自身的 分析及识别处理。即,若不设置开关10且假设全部的RF线團4将固有信息总是 无线发送给控制装置3侧这样地构成,则摄影中不使用的RF线圏4 的固有信息也被传递给控制装置3侧。为此,在控制装置3侧自动判 别来自数据收集中所使用的RF线團4的接收信号就很困难,为了能 够接收来自全部的RF线围4的接收信号,需要在控制装置3中具备 线围元件5相应的接收信道。除此以外,还需要在控制装置3侧具备 用于处理来自实际摄影中不使用的RF线围4的接收信号的电路。另 外,在控制装置3侧,为了识别来自应该用于数据处理的RF线围4 的接收数据,需要来自操作者的接收数据的选择信息。相对于此,如果在RF线圏4中设置为了进行固有信息的无线发 送的通/断切换的开关10,就可以根据固有信息的有无在控制装置3 侧自动地判别来自用于图像化的RF线围4的接收信号和来自不用于 图像化的RF线團4的接收信号。也就是说,在控制装置3侧不限于 数据收集时,在数据收集前也可以识别摄影中所使用的RF线围4和 摄影中不使用的RF线围4。因此,虽然在上述的说明中,设固有信 息与接收信号一起进行无线发送,但也可以仅仅将固有信息从RF线 围4进行无线发送并在控制装置3侧进行接收。由此,可以仅仅将来自必要RF线困4的接收数据有选择地设为 数据处理的对象,能够回避应该处理的信息量的增加。其结果是能够 防止摄影时间的增加、及伴随在控制装置3侧具备的电路规模的增加的稳定性的低下。除此以外,如果将来自特定的单个或者多个RF线 圏4的固有信息的组合在控制装置3侧进行保存以及管理,不仅适合 于摄影的条件设定变得容易,而且能够期待实现对RF线團4的操作 上的限制的把握。其结果是,牵涉到操作的简化及摄像性能的提高得 以期待。另一方面,即使从包含不使用的RF线圏4的多个RF线圏4向 控制装置3侧分别传递对应的多个固有信息,操作者也可以基于对应 于固有信息的详细属性信息来决定是否使用接收数据。进而,不仅是 RF线围4,操作者还可以选择用于数据处理的线围元件5。为此,可 以更高效率地进行控制装置3中的数据处理。接着,就上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图1所示的RF线團4的变形例的构成图。 如图15所示那样,还能够与切换固有信息信号的通/断的开关不 同地或者取代切换固有信息信号的通/断的开关地,设置切换来自所希 望的RF线圏4的接收信号的无线发送的通/断的信号发送切换开关 70。信号发送切换开关70例如能够设置在调制器7的输出侧。但是, 还可以将信号发送切换开关70设置在线围元件5或放大器6的输出 侧。如果在调制器7的输出侧设置信号发送切换开关70,则能够通 过信号发送切换开关70以及切换固有信息信号的通/断的开关的通/ 断切换,仅使附加了固有信息信号的接收信号可以无线发送到控制装 置3側。在此情况下,由于在控制装置3侧接收的接收信号中始终附 加有固有信息,所以不管是否检测出固有信息都能够将接收到接收信 号的用于数据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线圏元件5或放大器6的输出侧设置信号发送 切换开关70,能够在RF线围4侧对每个线围元件5硬性进行接收信 号的无线发送的切换。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通过仅仅利用来自从多个 RF线圏4中选择的RF线围的接收数据,能够以较少的数据处理量生成图像。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通过仅仅利用来自从构成所选择的RF线圏的多个线圏元件中选择的线圏元件的接 收数据,能够以更少的数据处理量生成图像。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由于能够根据线圏 元件5的配置等固有信息来识别各接收数据发送源的RF线圏4,所 以数据处理部23能够适当地实施使用了对每个RF线圏4赋予的校正 值的亮度校正。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RF线圈,其一面生成固有信息,一面接收核磁共振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来发送接收到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以及数据处理部件,其接收被无线发送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并按照上述固有信息生成基于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图像数据。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RF线團进一步具备用于进行上述固有信息的无线发送的通/断切换的开关。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RF线團进一步具备用于进行上述固有信息的无线发送的通/断切换的开关,上述开关构成为在上述RF线圏的充电器被连接时成为断开状态。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RF线围进一步具备多个线圏元件,还具有对来自上述多个线團元件的接收信号进行分配合成的分 配合成部件。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部件构成为保持在数据收集中使用的RF线围的固有信息。
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部件构成为在接收到读入指示时使上述固有信息显示。
7.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部件构成为在接收到来自多个RF线围的固有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来自与由输入装置选择的固有信息相对应的RF线 圏的核磁共振信号生成图像数据。
8.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RF线圏进一步具备多个线圏元件,上述数据处理部件构成为基于来自与由输入装置选择的线團元 件相对应的RF线圏的核磁共振信号生成图像数据。
9.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部件仅使用由上述RF线團接收的接收数据中的、伴随上述固有信息的上述接收数据来生成上述图像数据。
10.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RF线圏将上述固有信息作为上述RF线圏的线圏ID。
11.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使上述固有信息与上述RF线團的属性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的存储部件;以及属性信息取得部件,其从上述存储部件取得对应于与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一起取得的上述固有信息的上述属性信息,上述数据处理部件按照上述固有信息以及由上述属性信息取得 部件取得的上述属性信息生成基于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图像数据。
12. 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属性信息是表示上述RF线圏的用途、种类、形状以及设置位置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3. —种RF线围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生成固有信息的固有信息生成部件; 接收核磁共振信号的线團元件;以及通过无线方式来发送上述固有信息以及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发 送部件。
14. 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RF线围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有信息生成部件将上述固有信息作为上述RF线围的线圏ID。
15. —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步骤, 一面对每个RF线圏生成固有信息, 一面对构成上述 RF线围的每个线圏元件生成核磁共振信号,并接收上述固有信息以 及上述核磁共振信号;发送步骤,将由上述接收步骤接收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 固有信息从上述RF线圏通过无线方式进行发送;以及数据处理步骤,接收由上述发送步骤无线发送的上述核磁共振信 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并按照上述固有信息生成基于上述核磁共振信 号的图像数据。
16. 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步骤仅使用由上述接收步骤接收的接收数据中的、伴随上述固有信息的上述接收数据来生成上述图像数据。
17. 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收步骤将上述固有信息作为上述RF线圏的线圏ID。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该磁共振成像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RF线圈以及数据处理部件。RF线圈一面生成固有信息,一面接收核磁共振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来发送接收到的核磁共振信号以及固有信息。数据处理部件,接收被无线发送的核磁共振信号以及固有信息,并按照固有信息生成基于核磁共振信号的图像数据。
文档编号G01R33/32GK101278837SQ20081009090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6日
发明者中林和人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