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4128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量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警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流量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分析行业中,气体样气在进入检测器之前,通常只设置有用来对样气进行 除尘、冷凝和干燥等的装置。当样气没有流量时应该关闭检测器前面的进气阀, 但是由于普通分析仪器没有在传感器前设置保护装置,当样气没有流量而仍然 继续进行分析时, 一方面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另一方面,由于输送管内的 压力会变小,这时空气就会从检测器前的阀门渗透进入气体内,导致易爆气体 内混入氧气,给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报警的流量报警 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流量报警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流量报警装置包括透明进气管,透明进气管内设有浮子,在透明进气管的 一侧设冇发光二极管,另一侧设有光敏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与报 警电路电连接。
一种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报警电路包括单片机和蜂鸣器,发光二极管的 正极经第一电阻接电源,其负极接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发射极经 第二电阻接地,发射极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蜂鸣器。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透明进气管内没有气体流动时,浮子就会下 落到透明进气管的底部,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被浮子挡住,光线不能照射到 光敏三极管,输出高电平,或当流量大于设定值时,安装在透明管上部的一对 发光二级管和光敏三极管的光线被浮子挡住,输出低电平,这是高限报警。输 出信号可以连接单片机或其它电路进行报警,起到安全预防的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没有样气通过时的状态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样气通过时的状态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报警装置的电路图。 图中
1-透明进气管,2-浮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流量报警装置,包括透明进气管1,透明进气管1内
设有浮子2,在透明进气管1底部的一侧设有发光二极管Ul,在透明进气管1 另一侧设有光敏三极管U2,如图3所示,发光二极管Ul的正极经第一电阻Rl 接电源,其负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2的集电极接电源,发射极经第二电阻R2 接地,发射极连接型号为C8051F005的单片机的P2.2 口,单片机的P1.6 口连 接蜂鸣器。
使用时,如图2所示,当气体正常通过透明进气管1时,吹动透明进气管l 内的浮子2上升,此时透明进气管1 一侧的发光二极管Ul发光,驱动透明进 气管1另一侧的光敏三极管U2导通,发射极输出高电平,使单片机的P2. 2 口 为高电平,此时流量计不报警。当气路中没有气体通过时,透明进气管1内的 浮子2落到底端,挡住发光二极管Ul发出的红外光,此时透明进气管1另一侧 的光敏三极管U2处于断开状态,发射极输出低电平,使P2.2口为低电平,单 片机驱动蜂鸣器报警。
流量报警装置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当样气无流量时进行报警,可以起到 预防作用,减少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
1、流量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流量报警装置包括透明进气管(1),透明进气管(1)内设有浮子(2),在透明进气管(1)的一侧设有发光二极管(U1),另一侧设有光敏三极管(U2),发光二极管(U1)和光敏三极管(U2)与报警电路电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单片机和蜂鸣器,发光二极管(Ul)的正极经第一电阻(Rl)接电源,其负极接地, 光敏三极管(U2)的集电极接电源,发射极经第二电阻(R2)接地,发射极连 接单片机的输入端,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蜂鸣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量报警装置,包括透明进气管,透明进气管内设有浮子,在透明进气管底部的一侧设有发光二极管,在透明进气管底部的另一侧设有光敏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与蜂鸣器电连接,当透明进气管内没有气体流动时,浮子就会下落到透明进气管的底部,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被浮子挡住,光线不能照射到光敏三极管,单片机就会发出信号,由蜂鸣器报警,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安全性更高。
文档编号G01F15/06GK101458106SQ20081015894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1日
发明者薛文伟 申请人:薛文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