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盗封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3904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防盗封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用户私自拆开计量表而将计量表封住的封印, 属于封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计量表如电表、水表、气表为了防止盗窃现象,较 为普遍是采用铅封来封锁住计量表,长期使用铅封的不足之处是工作人员经 常接触铅,易引起铅中毒,近来年随着封印技术的发展,塑料封印已成为封 印市场的主流,其不足之处是因结构不合理而封印线在封印后,该封印线仍 能从封印中拉出或者将多个封印各取其中一部合并组成一个新封印,可将计 量表拆开,这样,封印就起不到防盗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真起到防盗作用 的封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上盖、下盖、芯子、棘齿、 棘爪、穿线孔、输送孔、输送棒、中盖板、防伪贴膜、封印线组成;所述的 下盖内腔两侧设置有一对棘齿,下盖的两侧壁面中心设置有一对穿线孔,下 盖内腔的下侧壁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输送孔;所述的芯子两侧设置有棘爪,芯 子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输送孔,所述的芯子置于下盖内腔底部,并且芯子 底部的输送孔与下盖内腔的下侧壁面的输送孔相对应;在设置有芯子的下盖 内腔里,在芯子上面还设置有一张中盖板,中盖板的大小与下盖的内腔面相 匹配,中盖板的上层面贴有防伪贴膜并通过防伪贴膜与下盖的内腔顶侧面粘 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中盖板的上层面贴有防伪贴并膜 并通过防伪贴膜与下盖的内腔顶侧面粘连接的方案,封印真起到了防盗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A-A向结构剖视图。
图中l.下盖、2.棘齿、3.穿线孔、4.输送孔I、 5.芯子、6.棘爪 7.输送孔II。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l,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上盖、下盖l、棘齿2、穿线孔3、输送孔I4、 芯子5、棘爪6、输送孔I17、输送棒、中盖板、防伪贴膜、封印线组成;所 述的下盖1内腔两侧设置有一对棘齿2,下盖1的两侧壁面中心位置设置有一 对穿线孔3,下盖1内腔的下侧壁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输送孔I4;所述的芯子 5两侧设置有棘爪6,芯子5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输送孔I17,所述的芯子5 置于下盖1内腔底部,并且芯子5底部的输送孔I17与下盖1内腔的下侧壁面 的输送孔I 4相对应;在设置有芯子5的下盖1内腔里,在芯子5上面还设置 有一张中盖板,中盖板的大小与下盖1的内腔面相匹配,中盖板的上层面贴 有防伪贴膜并通过防伪贴膜与下盖1的内腔顶侧面粘连接,所述的防伪贴膜 是由氰基丙稀酸乙酯制成;在贴有防伪贴膜中盖板的上层面还设置有一层胶 水与设置在中盖板上面并且与下盖1相配合的上盖板内腔粘连接,形成一个 封闭的壳体。
使用时,将封印线从穿线孔3穿入从另一穿线孔穿出,再用输送棒通过 输送孔I 4,插入输送孔I17中将芯子5推至下盖1的内腔顶侧面,芯子5两 侧设置的棘爪就会与下盖内腔两侧设置的一对棘齿紧紧地咬合在一起不会下 滑,芯子5的顶部将封印线紧紧顶压在下盖1的内腔顶侧面,这样防盗封就 完成了。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防盗封印,它包括上盖、下盖(1)、芯子(5)、输送棒、中盖板、封印线;其特征是所述的下盖(1)内腔两侧设置有一对棘齿(2),下盖(1)的两侧壁面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对穿线孔(3),下盖(1)内腔的下侧壁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输送孔I(4),所述的芯子(5)两侧设置有棘爪(6),芯子(5)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输送孔II(7),所述的芯子(5)置于下盖(1)内腔底部,芯子(5)底部的输送孔II(7)与下盖(1)内腔的下侧壁面的输送孔I(4)相对应,在设置有芯子(5)的下盖(1)的内腔里,在芯子(5)上面还设置有一张中盖板,中盖板的大小与下盖(1)的内腔面相匹配,中盖板的上层面设置有防伪贴膜并通过防伪贴膜与下盖(1)的内腔顶侧面粘连接,在设置有防伪贴膜的中盖板上层面还设置有一层胶水与上盖板内腔粘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盗封印;其特征是防伪贴膜是 由氰基丙稀酸乙酯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防盗封印,它包括上盖、下盖、芯子、输送棒、中盖板、封印线;其特征是所述的下盖内腔两侧设置有一对棘齿,下盖的两侧壁面中心设置有一对穿线孔,下盖内腔的下侧壁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输送孔I,所述的芯子两侧设置有棘爪,芯子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输送孔II,并且输送孔II与输送孔I相对应,所述的芯子置于下盖内腔底部,在所述的芯子上面还设置有一张中盖板,中盖的大小与下盖的内腔面相匹配,中盖板的上层面贴有防伪贴膜并通过防伪贴膜与下盖的内腔顶侧面粘连接,在贴有防伪贴膜中盖板的上层面还设置有一层胶水与上盖板内腔粘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设计,具有使用方便,能真正起到防盗作用。
文档编号G01D11/24GK201289388SQ20082016148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日
发明者范同庆, 范敏伟 申请人:范敏伟;范同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