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锤撞击式声震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430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锤撞击式声震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用于变压器分接开关的滑锤撞击式声震传感器,能胜任
对分接开关操作者到挡控制的警示装置,起到避免误挡,提高操作可靠性的作用。
背景技术
国家专利《分接开关挡位传感机构》专利号ZL200420108290. 3提供了一种前所 未有的分接开关到挡传感装置,如图1所示,它包括与传动轴连接的转动件1、与分接开关 外绝缘管连接的传感圈2,其特征是在转动件1上设置导击套1-1,在导击套内组装打击棒 1-2和弹簧1-3 ;在传感圈2内圈设置沿周向依次连接的曲度坡2-1 、陡壁2-2、挡位窝2-3做 为分接开关各挡位传感单元,并根据分接开关挡位数量连续重复传感单元呈闭环状。显然, 当分接开关需要调挡,从而转动其传动轴时,该机构的转动件1将随之转动,并使之导击套 1-1中的打击棒1-2沿传感圈2的曲度坡2-1爬坡,使弹簧1-3不断压縮而储能,当分接开 关到达下一挡时,打击棒1-2恰恰行进至设计制备同步的陡壁2-2处,即刻弹簧1-3的储能 被释放,打击棒1-2在超越陡壁2-2的瞬间弹射打击挡位窝2-3发出声响和震动,令操作者 感知分接开关到挡信号。该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简化;2、可靠性高;3、挡位精准;4、设置灵 活。虽然存在以上诸多有益效果,但也具有明显不足1、该专利技术只能单向旋转操作,不 能双向旋转;2、机构的曲度坡2-l不可能制作的很陡,即不能超过允许的摩擦角,否则打击 棒l-2对曲度坡2-l的正压力造成的摩擦阻力这一分力将超过扭力而制动,所以其打击棒 1-2的升位势能受到限制,打击力度只能在一定有限的范围,因此操作者的声震感知度也将 受到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锤撞击式声震传感器,克服上述专利技术的不 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它包括撞击后产生声响和震感的滑锤1,安装滑锤按其轨迹运行的滑道2,与操 控机构联接的传动轴3,传递传动轴转动啮合的齿轮副4,与齿轮副联动的拨击轮5, 一端与 滑锤固接,另端与滑道2固接的弹簧6,装夹上述构件的上下支板7,组构成声震传感器并安 装在工作位置的框体8,其特征在于由传动轴3经齿轮副4传动拨击轮5,带动滑锤1升位 使弹簧6不断储存弹性势能并在到达挡位时突然释放,滑锤1沿滑道2弹射撞击机构发出 声响产生震感,令操作者感知到挡。 其特征在于滑锤1上,可以设置便于拨击轮5转位开弓的弓销l-l,使弹簧6储备 弹性势能,并在到达挡位时由于对其约束的释放,滑锤1突发弹射。 其特征在于齿轮副4中之一齿轮加工在传动轴3上,而齿轮副4的另一齿轮合拼 成拨击轮5,即在其直径上加工有拨转槽5-1以拨转弓销1-1带动滑锤1升位,从而令弹簧 6储能。
3[0008] 其特征在于上、下支板7上可增设导拨槽7-l,其形呈中间直径槽两端与圆环槽连 通状,则直径槽中分圆环槽为两对称半圆。 其特征在于弹簧6 —端固接在滑锤1上,另一端固接在滑道2上;这样,滑锤1、滑 道2与弹簧6在拨击轮5上的拨转槽5-1对滑锤上的弓销1-1的拨转作用下,三位一体以 传动轴3的轴线为摆动轴心于摆动中升位储能。 其特征在于滑锤1中间开有穿装传动轴3的滑槽1-2,当拨击轮5拨转弓销1-1到 挡位击发时,突然释放弹簧6的弹性势能,滑槽1-2能令滑锤1直击穿膛而过的传动轴3,将 声震直接传递与之连接的操控机构使操作者直觉入挡信号。 其特征在于拨击轮5通过齿轮副4将传动轴3的转动,由其拨转槽5-1的作用,拨 转弓销1-1使滑锤1沿滑道2升位,从而带动其两端分别固接在滑锤1和滑道2上的弹簧6 逐渐增储弹性势能,此时弓销1-1受到转位中的拨击轮5上的拨转槽5-1和上下支板7上的 导拨槽7-1的双重约束,必先沿导拨槽7-1的圆环槽不断升位,当拨击轮5上的拨转槽5-1 转位到与导拨槽7-l中间的直径槽径向轴线重合一致时,弓销1-1失掉双向交叉控制,而后 弹簧6的弹性势能单向定式突发释放,弓销1-1沿着导拨槽7-1的直径槽从高能位滑向低 能位,即从直径槽顶滑向直径槽底,滑锤1弹射直击传动轴3,并即刻经其传递操控机构令 操作者感觉声震信号而知入挡。 按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将声震传感器的齿轮副4中的主动轮齿数Z工与被动轮齿数 ^的比,设计为Z工Z2=l : 2,则传动轴3转一圈,拨击轮5转过半圈,根据机构中上下 支板7的导拨槽7-1的构造,此刻瞬间,滑锤1将击发传感到挡信号。则可推而广之,运用 挡位在其圆周上不同弧长分布的配比将齿轮副的齿数也作相应配比调整,就可以满足不同 挡位的分接开关击发信号的需要。 按上述技术方案,拨击轮5的转轴可以倒置在上(下)支板7上,则拨击轮5的拨 转槽5-1朝下,而导拨槽7-1则在下支板上,即该构造倒置,亦可正常运作。 按上述技术方案拨击轮5,实质是由齿轮副4中的一个齿轮之直径处加工有拨转 槽5-l组构而成,而其拨转槽5-1就是一个直径槽,拨转槽是称之于功能,直径槽是谓之于 性状。与导拨槽7-l中两端与其圆环槽相通的直径槽的性状相当。 按上述技术方案,该实用新型的滑锤1还可以撞击其它构件发出声震也具有相似 效果。 按上述技术方案,只要设置能使滑锤1遵循一定轨迹运行的构造,则滑道2可以省 替,同样如果其它构件保存其功能,而只调整其结构,即采用其实质,而只改变其形式,则都 未出本专利保护范围。 按上述技术方案,该发明可以配置各型分接开关任意适当位置,比如配置在分接 开关的尾部或各相之间。也可以配置在分接开关以外的其它产品上,发挥其到位传感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仍然具备结构简化;可靠性高;挡位精准;设置灵 活,可设置在分接开关任意安排的适当部位,即仍然具有前述"背景技术"的优越性能。2、 顺、逆时针旋转皆可报挡,即双向操作都能传递到挡信号;克服了"背景技术"只能单向旋转 进行定向操作的不足。3、本实用新型方便制成双簧结构且其变形储能行程大,至少是"背景 技术"的4倍,因此加上双簧作用打击力度至少比之可强8倍,又打击在传感灵敏的传动轴 3上,故而操作者对声震感知强烈明显。
图1为背景技术《分接开关挡位传感机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俯视图; 图4为图2的B-B俯视图; 图5为图2的C-C仰视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3、4、5所示,为本实用新 型的一种滑锤撞击式声震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在本例中它应用于分接开关的到挡 信号传递,结构中1为撞击式滑锤;2为滑锤1弹射的滑道;3为与分接开关操控机构连接 的传动轴;4为齿轮副,其小齿轮加工在传动轴3上,齿数为18,而其大齿轮齿数为36,这样 大、小齿轮的齿数比为2 : 1 ;5为拨击轮,其与齿轮副4的大齿轮为共联体,即在实际结构 中为同一构件;6为拉簧,其一端与滑锤1的侧耳钩挂,另一端与滑道2的侧耳钩挂,两个拉 簧设置在滑锤1、滑道2的两旁侧各1 ;7为上、下支板,将以上各主要构件夹挟在位;8为框 体,安装上、下支板7,组成传感器固接在分接开关头部。 见图2和图3,在滑锤1的右端部的中轴线上固设有弓销1-1 ;在滑锤l的中部开有 长圆孔形滑槽1-2 ;在拨击轮5径向轴线上开有直径槽即拨转槽5-1。见图2和图5所示, 在上、下支板7的上支板下平面制有导拨槽7-l,其中间的直径槽两端与槽宽相等的圆环槽 相通且中分为两侧对称半圆图形。 以上结构中,弓销1-1穿固于滑锤1,上端伸入上支板的导拨槽7-l,并与之配合滑 动,下端伸入拨击轮5的拨转槽5-l并与之配合滑动,于是弓销1-1的运行轨迹就受到导拨 槽7-1和拨转槽5-1的双重约束,当传感器开始工作后,弓销1-1便先沿着导拨槽7-1的圆 环槽运行,并被拨转槽5-1拨转向高能位,而后当拨转槽5-1转位至其轴线与导拨槽7-1的 直径槽轴线重合时,弓销1-1的双重约束转变为单向释放,于是滑锤1便沿着导拨槽7-l的 直径槽弹射,击发向传动轴3。 见图2和图4,为配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感器,对分接开关传动进行适应性调 整,相应安装齿轮联动槽轮切换变挡机构(以下简称变挡机构)。使传感器信号与分接开关 变挡机构的周期性同步进行。图中9为固定于传动轴3端头的主动齿轮;10为与其啮合的 联动齿轮;11为固定着联动齿轮10的联动轴,其上端轴头固转于上下支板7的下支板的孔 中,其下端固转于分接开关前支架的孔中;12为固定在联动轴11上的拨槽件;13为槽轮, 它与拨槽件12构成槽轮机构,作周期性间停转动,其间停位置恰是分接开关各挡位置;14 为分接开关主轴,其端头与槽轮13固连,并带动分接开关各相动触头周期性同步切换定触 头,其动、定触头的挡位切换与传感器声震信号反应设计一致;15为分接开关前支架,其中 部开孔穿装主轴14,侧部开孔穿装联动轴11的下端。此变挡机构为分接开关常用结构,如 某些有载分接开关的切换机构。 在上段所述结构中,拨槽件12由拨槽销12-1和定挡凸弧12-2组成;槽轮13由转 位槽13-1和定挡凹弧13-2组成。
5[0029] 实施例中传感器与变挡机构是如下同步协调动作的当操作者欲变换分接开关挡 位时便扭转操控机构,从而传动轴3带动传感器的齿轮副4传动,同时传动轴3也带动变挡 机构的主动齿轮9和与之啮合的联动齿轮IO,这是又一对齿轮副传动,于是传感器和变挡 机构同步起动。 一方面传感器的拨击轮5的拨转槽5-1开始拨转滑锤1上弓销1-1沿上 (下)支板7的导拨槽7-l的圆环槽滑转升位,从而连带滑锤l在滑道2内滑动并拉动固连 该两构件上的拉簧6逐渐伸长而增储弹性势能;另一方面变挡机构固联在联动轴ll上的拨 槽件12转动并使其拨槽销12-1逐步切入槽轮13的转位槽13-1拨转槽轮13转位,也就带 动与其固联的分接开关主轴14转位,于是定位在分接开关主轴轴向各段的各相动触头转 向下一挡的定触头进行切换。 操作继续进行,在传感器中,由于齿轮副4的小齿轮加工在传动轴3上,它与大齿 轮的齿数的比为l : 2,故传动轴3转一周,大齿轮转半周,但大齿轮即为拨击轮5,当其上 的拨转槽5-1的中轴线转位至与上(下)支板7上的导拨槽7-1的直径槽的中轴线,并与 滑锤1的中轴线(其实也必是滑道2的中轴线)三线重合时亦即当弓销l-l滑转至导拨槽 的圆环槽和其直径槽的高位汇交点的瞬间,弓销1-1失去对其的双槽交叉约束,滑锤1在 拉簧6的弹性势能作用下,弹射撞击传动轴3,将声震信号迅速通过操控机构传给操作者感 知。而与这一过程同步进行,在变挡机构中,拨槽件12的拨槽销12-1由切入槽轮13的转 位槽13-1并拨转槽轮13旋转而到渐渐脱离转位槽13-1,并在拨槽件12转位的后半周行 程,其定挡凸弧12-2渐渐切入槽轮13的定挡凹弧13-2,槽轮13转动间停,被锁定在下一挡 位, 一方面传感器击发信号,另一方面变挡机构间停锁定在目标挡位,双管齐下完成分接开 关挡位切换并同时应用传感器的报挡警示任务。
权利要求一种滑锤撞击式声震传感器,其包括撞击后产生声响和震感的滑锤(1),安装滑锤按其轨迹运行的滑道(2),与操控机构联接的传动轴(3),传递传动轴转动啮合的齿轮副(4),与齿轮副联动的拨击轮(5),一端与滑锤固接,另端与滑道(2)固接的弹簧(6),装夹上述构件的上下支板(7),组构成声震传感器并安装在工作位置的框体(8),其特征在于由传动轴(3)经齿轮副(4)传动拨击轮(5),带动滑锤(1)升位使弹簧(6)不断储存弹性势能并在到达挡位时突然释放,滑锤(1)沿滑道(2)弹射撞击机构发出声响产生震感,令操作者感知到挡。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滑锤撞击式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滑锤(1)上,可以设置便 于拨击轮(5)转位开弓的弓销(l-l),使弹簧(6)储备弹性势能,并在到达挡位时由于对其 约束的释放,滑锤(1)突发弹射。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滑锤撞击式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齿轮副(4)中之一齿轮 加工在传动轴(3)上,而齿轮副(4)的另一齿轮合拼成拨击轮(5),即在其直径上加工有拨 转槽(5-1)以拨转弓销(1-1)带动滑锤(1)升位,从而令弹簧(6)储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锤撞击式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上、下支板(7)上可增 设导拨槽(7-1),其形呈中间直径槽两端与圆环槽连通状,则直径槽中分圆环槽为两对称半 圆。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滑锤撞击式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弹簧(6) —端固接在滑 锤(1)上,另一端固接在滑道(2)上;这样,滑锤(1)、滑道(2)与弹簧(6)在拨击轮(5)上 的拨转槽(5-1)对滑锤上的弓销(1-1)的拨转作用下,三位一体以传动轴(3)的轴线为摆 动轴心于摆动中升位储能。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滑锤撞击式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滑锤(1)中间开有穿装 传动轴(3)的滑槽(l-2),当拨击轮(5)拨转弓销(1-1)到挡位击发时,突然释放弹簧(6) 的弹性势能,滑槽(1-2)能令滑锤(1)直击穿膛而过的传动轴(3),将声震直接传递与之连 接的操控机构使操作者直觉入挡信号。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滑锤撞击式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拨击轮(5)通过齿轮副 (4)将传动轴(3)的转动,由其拨转槽(5-1)的作用,拨转弓销(1-1)使滑锤(1)沿滑道(2) 升位;从而带动其两端分别固接在滑锤(1)和滑道(2)上的弹簧(6)逐渐增储弹性势能,此 时弓销(1-1)受到转位中的拨击轮(5)上的拨转槽(5-1)和上下支板(7)上的导拨槽(7-1) 的双重约束,必先沿导拨槽(7-1)的圆环槽旋转升位,当拨击轮(5)上的拨转槽(5-1)转位 到与导拨槽(7-1)中间的直径槽径向轴线重合一致时,弓销(1-1)失掉双向交叉控制,而后 弹簧(6)的弹性势能单向定式突发释放,弓销(1-1)沿着导拨槽(7-1)的直径槽从高能位 滑向低能位,即从直径槽顶滑向直径槽底,滑锤(1)弹射直击传动轴(3),并即刻经其传递 操控机构令操作者感觉声震信号而知入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分接开关到挡控制的警示装置,滑锤撞击式声震传感器。它包括滑锤、滑道、传动轴、齿轮副、拨击轮、弹簧、上下支板等构件,靠框体固定在分接开关上。由传动轴经齿轮副传动拨击轮,使滑锤升位,让弹簧不断增储弹性势能,并在分接开关到达挡位时,突然释放,滑锤沿滑道弹射撞击机构发出声震,令操作者感知到挡入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化、力度倍增、挡位精准、设置灵活;顺逆旋转、双向报挡;可靠性高、声震感强。
文档编号G01D5/02GK201532203SQ200920155840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1日
发明者任世灵, 何镇浩, 杨梦胶, 章以策, 章宏仁, 罗仲娟 申请人:任宏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