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道油垢燃烧特性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621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烟道油垢燃烧特性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油烟道油垢燃烧特性的装置,是以热重分析法为原理搭
建而成的。
背景技术
热重分析仪是一种技术复杂,精密度高,价格昂贵的仪器。油烟道油垢其燃烧过程 中分解产物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对现有的热重分析仪器造成巨大的损伤。传统的热重分析 中样品的用量都是在10mg左右,而油垢的组成成分十分复杂,由于样品量的限制,很难充 分揭示油烟道油垢燃烧特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烟道油垢燃烧特性分析装置,不仅可用于测量较大用量的 油垢的燃烧特性,而且较传统热重分析仪结构简单且价格低廉。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采用模块化结构,由反应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温度 控制系统、炉内气氛系统和气体采集系统五个部分组成。使用时将样品放在坩埚内,并通过 耐高温的挂钩将坩埚挂于电子天平的弹簧片上,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分别测量反应炉 和物料的温度,并通过数据采集卡输入计算机中;物料的重量数据通过电子天平自带的数 据接口传给计算机。反应炉内反应气体通过耐高温软管通入红外光谱仪,分析发火指标气 体。其中气体瓶中根据需要通入指定气体,并通过调整水蒸气发生器和流量计来保证石英 管内所需气氛。同时管式反应炉的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输入到温度控制器,通过该控制器按 照设定程序来控制反应炉温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支架、反应炉、气体瓶、 水蒸气发生器、流量计、坩埚、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石英管、电子天平、温度控制器、数 据采集卡、红外光谱仪和计算机,所述反应炉安装在支架上,石英管置于反应炉内;第一热 电偶置于石英管的内部且位于石英管的下半部分,电子天平置于支架上端的平台上,坩埚 悬挂于电子天平的弹簧片上,第二热电偶的一端置于坩埚内,第二热电偶的另一端与数据 采集卡连接,所述气体瓶和流量计连接,所述流量计与水蒸气发生器连接,所述水蒸气发生 器与石英管相连,所述电子天平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相连,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热 电偶和反应炉相连,所述数据采集卡分别与第一热电偶和计算机相连,所述红外光谱仪通 过耐高温软管与石英管相连。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上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开关安装在支架上, 所述反应炉固定安装在升降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提供较大的反应空间,坩埚可 承载较大重量的油垢,其中的称重设备采用电子天平,可以测量较大用量油垢的重量变化; 整个装置由简单元件组成,而且配有自动升降开关,装置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廉。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与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验数据得到的TG关系曲线。 图中1.电子天平,2.第二热电偶,3.坩埚,4.气体瓶,5.石英管,6.电热丝,7.升 降台开关,8.升降台,9.水蒸气发生器,IO.流量计,ll.第一热电偶,12.支架,13.反应炉, 14.数据采集卡,15.温度控制器,16.计算机,17.红外光谱仪,18.耐高温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它包括支架12、反应炉13、气体瓶4、水蒸气发生器9、流量计10、坩埚3、 第一热电偶11、第二热电偶2、石英管5、电子天平1、温度控制器15、数据采集卡14、红外光 谱仪17和计算机16,反应炉13安装在支架12上,石英管5置于反应炉13内;第一热电偶 11置于石英管5的内部且位于石英管5的下半部分,且第一热电偶11 一端的头部位于石英 管5的中心测试区域。电子天平1置于支架12上端的平台上,坩埚3悬挂于电子天平1的 弹簧片上,第二热电偶2的一端置于坩埚3内,第二热电偶2的另一端与数据采集卡14连 接,气体瓶4和流量计10连接,流量计10与水蒸气发生器9连接,水蒸气发生器9通过耐 高温软管与石英管5相连,电子天平1通过数据线和计算机16相连,温度控制器15分别与 第一热电偶11和反应炉13相连,数据采集卡14分别与第一热电偶11和计算机16相连, 红外光谱仪17通过耐高温软管18与石英管5相连。 支架12上设有自动升降台8,升降台8的开关7安装在支架上,反应炉13固定安 装在升降台上,启动升降台的开关7能使反应炉13上升下降。启动升降台的开关7反应炉 13上升,使坩埚3进入石英管5内部进行反应。加设升降台8使装置操作更加方便,也避免 了手动控制反应炉13上升下降时导致反应炉13左右摇晃碰触坩埚3,而影响数据的测量。 使用时,将样品放在坩埚3内,并通过耐高温的挂钩将坩埚3挂于电子天平1的弹 簧片上,启动升降台8的开关,反应炉13上升,坩埚3进入到石英管5的内部,开启气体瓶 4,并通过调整水蒸气发生器9和流量计10来保证石英管5内所需气氛,开启温度控制器15 按照设定程序控制反应炉13温度,第一热电偶11和第二热电偶2分别测量反应炉13和坩 埚3内物料的温度,通过数据采集卡4输入计算机16中,坩埚3及油垢重量数据通过电子 天平1自带的数据接口传给计算机16,反应炉13内反应所释放的气体通过耐高温软管18 通入红外光谱仪17,分析发火指标气体。 在图2中,TG曲线是一条随着温度升高油垢重量百分数逐渐减少的曲线,DTG曲线 是重量百分数的导数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它反应了油垢的燃烧速率的变化。在此基础 上,可根据TG-DTG连用法求得油垢的着火温度,即找到DTG曲线上最大燃烧速率的点,通过 此点作垂线交TG线上一点,通过TG线上交点作TG线的切线,该切线与TG线失重开始的平 行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定义为着火温度,就是油垢开始燃烧的温度。着火温度是设计灭火 探测装置所必需的数据之一,为进一步研究油垢火灾灭火系统提供了数据基础。
权利要求一种油烟道油垢燃烧特性分析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架(12)、反应炉(13)、气体瓶(4)、水蒸气发生器(9)、流量计(10)、坩埚(3)、第一热电偶(11)、第二热电偶(2)、石英管(5)、电子天平(1)、温度控制器(15)、数据采集卡(14)、红外光谱仪(17)和计算机(16),所述反应炉(13)安装在支架(12)上,石英管(5)置于反应炉(13)内;第一热电偶(11)置于石英管的内部且位于石英管的下半部分,电子天平(1)置于支架上端的平台上,坩埚(3)悬挂于电子天平(1)的弹簧片上,第二热电偶(2)的一端置于坩埚(3)内,第二热电偶(2)的另一端与数据采集卡(14)连接,所述气体瓶(4)和流量计(10)连接,所述流量计(10)与水蒸气发生器(9)连接,所述水蒸气发生器(9)与石英管(5)相连,所述电子天平(1)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16)相连,所述温度控制器(15)分别与第一热电偶(11)和反应炉(13)相连,所述数据采集卡(14)分别与第一热电偶和计算机(16)相连,所述红外光谱仪(17)通过耐高温软管(18)与石英管(5)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道油垢燃烧特性分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架(12)上 设有升降台(8),所述升降台的开关(7)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反应炉(13)固定安装在升降台 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烟道油垢燃烧特性分析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反应炉,石英管置于反应炉内;第一热电偶置于石英管的内部且位于石英管下半部分,电子天平置于支架上端的平台上,坩埚悬挂于电子天平的弹簧片上,第二热电偶的一端置于坩埚内,第二热电偶的另一端与数据采集卡连接,气体瓶和流量计连接,流量计与水蒸气发生器连接,水蒸气发生器与石英管相连,电子天平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相连,温度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热电偶和反应炉相连,数据采集卡分别与第一热电偶和计算机相连,红外光谱仪通过耐高温软管与石英管相连。其优点是不仅可用于测量较大用量的油垢的燃烧特性,且较传统热重分析仪结构简单、价格低。
文档编号G01N5/00GK201522411SQ20092019938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
发明者曲方, 袁巧, 谢正文 申请人:中国计量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