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石油类的测定方法

文档序号:5874466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质石油类的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质石油类分析技术领域。涉及含油工业废水和环境监测水体中石油类的检测方法,具体是一种二氯甲烷液液萃取/硅酸镁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质石油类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油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广泛,在石油的勘探、储运、加工、使用过程中,石油烃的污染也广受关注。环境水中石油类是反映环境水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于废水处理效果的控制及地表水水质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受石油烃污染的水有油味,对生物有毒性,尤其芳烃类毒性较强,石油烃可在水面形成油膜,破坏其溶解氧平衡。因此,对石油烃进行及时准确的测量,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为全面科学的反映环境质量状况,控制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测定石油类标准分析方法为“GB/T 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该方法的缺点是使用的萃取溶剂-四氯化碳毒性强且属国际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限制生产和使用的试剂之一,该公约要求发达国家到1966年完全淘汰,发展中国家至2010年全部停用。因此该方法必将被淘汰。该方法对重油方法检出限约为0. lmg/L,对轻油方法检出限约为0. 01mg/L。目前国际上的标准分析方法有 EPA 418. UIS09377-2 :2000,ASTM D7066-04 及 EPA 8015D,其中 EPA 418. 1 与 GB/ T 16488-1996类似,也使用臭氧公约禁用的氟氯烃为萃取剂。ASTM D7066-04所用萃取剂六氟四氯丁烷(S-316)生产工艺复杂,价格昂贵,难以推广。ISO 9377-2 :2000萃取剂正戊烷,难以得到高纯试剂,且较为昂贵,限制了方法应用。EPA 8015D未脱除萃取物中的非烃物质,测定结果为柴油范围内有机物(DRO)。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自身符合环保要求、 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的水质石油类的测定方法,为炼油厂工业废水和环境水体中石油类污染监测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发明的测定过程如下首先对样品进行萃取、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萃取物进行吸附、浓缩,最后对浓缩物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其中的萃取过程为将样品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用二氯甲烷各萃取2 5次,合并萃取液于锥形瓶中进行下一步操作。本发明测定过程中对样品萃取和干燥操作过程如下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置于锥形分液漏斗中,分别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调节样品PH值,使其在碱性(PH彡11)及酸性(pH ( 2)或酸性(pH ( 2)及碱性(pH彡11)条件下用一定体积的二氯甲烷各萃取2 5次,合并萃取液于锥形瓶中。样品萃取时二氯甲烷的用量为样品体积的5% 15%。萃取过程可以先在碱性条件下萃取2 5次,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萃取2 5次;也可以先在酸性条件下萃取2 5次,然后在碱性条件下萃取2 5次。
向合并后的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至无水硫酸钠不结块为止。无水硫酸钠预先在600°C下加热20h。本发明测定过程中对样品吸附和浓缩过程如下将上述萃取物通过硅酸镁吸附剂进行吸附。硅酸镁预先在500°C下加热池。经处理后硅酸镁吸附剂装入玻璃层析柱中,填充一定高度。将填充有硅酸镁吸附剂的玻璃层析柱用一定体积的二氯甲烷进行预冲洗,待吸附后再用一定体积的二氯甲烷冲洗。将吸附后的滤液收集在三球K-D浓缩仪中。收集滤液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浓缩。本发明测定过程中对样品分析和标准曲线制备过程如下取一定体积浓缩物注入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分析,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标准曲线的制备中选取无添加剂0#柴油作为标准物质,采用外标法,以4 50min积分面积A (积分单位)对无添加剂0#柴油进样量(m)作线性回归,制得一条标准曲线。本发明石油类的测定方法中,关键在于(1)采用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的二氯甲烷试剂在适宜的过程和条件下进行前处理。( 本方法可以反映出石油类的碳数分布和指纹特征,为污染源监测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图1是装有硅酸镁的玻璃层析柱示意图。图中1-硅酸镁吸附剂,2-玻璃棉,3-玻璃层析柱。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具体方法。制备标准曲线,以二氯甲烷为溶剂,用无添加剂0#柴油做标样,称取4. 0002g无添加剂0#柴油于IOmL容量瓶中定容作为标准贮备液,其浓度为4. 00X 105ng · μ L—1。分别抽取不同体积的标准贮备液于IOmL容量瓶中定容。配制成浓度为400ng · μ 800ng · μ L—1、 1. 60 X 103ng · μ 20 X 103ng · μ Ι^、7. 20 X 103ng · μ Γ1 的标准溶液,应用外标法,分别取上述标准溶液1 μ L于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仪中分析,以4 50min积分面积A (积分单位)对无添加剂0#柴油进样量(m)作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分别采集了某炼油厂曝气池出口和氧化沟出口水样,用量筒分别量取IL水样于 2L锥形分液漏斗中,分别用IOmol 氢氧化钠溶液和1 1 (ν/ν)硫酸溶液调节样品ρΗ 值,在碱性(ρΗ> 11)及酸性(ρΗ<幻条件下各萃取三次,每次二氯甲烷用量为60ml,合并萃取液于锥形瓶中。向合并后的萃取液中加入预先在600°C下加热20h的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至无水硫酸钠不结块为止。将干燥后萃取液通过预先在500°C下加热池硅酸镁进行吸附,硅酸镁吸附剂装填在玻璃层析柱中,填充高度80mm。将装有硅酸镁吸附剂的层析柱用30mL 二氯甲烷进行预冲洗,待吸附后用50mL 二氯甲烷进行冲洗。将吸附后的滤液收集在三球K-D浓缩仪中,在80 90°C使其在10 20min内完成浓缩,浓缩体积为lmL。取 1. 0μ L浓缩物注入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分析,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与我国GB/T 16488-1996结果可比性见表1。表1 二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水质石油类的测定方法,首先对样品进行萃取、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萃取物进行吸附、浓缩,最后对浓缩物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萃取过程如下 将样品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用二氯甲烷各萃取2 5次,合并萃取液于锥形瓶中进行下一步操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样品萃取时二氯甲烷的用量为样品体积的5% 1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条件的PH值为pH> 11,酸性条件的 PH值为pH彡2。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条件或酸性条件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调节样品PH值。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方法为向合并后的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至无水硫酸钠不结块为止。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后的萃取物进行吸附采用硅酸镁吸附剂进行吸附。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样品分析和标准曲线制备过程如下取浓缩物注入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分析,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准曲线的制备中选取无添加剂0#柴油作为标准物质,采用外标法,以4 50min积分面积对无添加剂0#柴油进样量作线性回归, 制得标准曲线。
9.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碱性条件下萃取2 5次,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萃取2 5次。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酸性条件下萃取2 5次,然后在碱性条件下萃取2 5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质石油类的测定方法,首先对样品进行萃取、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萃取物进行吸附、浓缩,最后对浓缩物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其中的萃取过程如下将样品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用二氯甲烷各萃取2~5次,合并萃取液于锥形瓶中进行下一步操作。本发明方法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自身符合环保要求、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的水质石油类的测定方法,为炼油厂工业废水和环境水体中石油类污染监测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文档编号G01N30/02GK102313783SQ20101022242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7日
发明者周艳红, 李凌波, 许谦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