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0723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流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用于对交流电容自动赋能、并分选电容好坏,属于电容器测试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电容器(简称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其广泛应用于隔直、 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以及控制电路等方面。电容的好坏对电子设备来说质量至关重要。电容组装好后,需对其测试,以分选出电容好坏,以往的电容赋能分选机构是在气动导轨上安装夹爪气缸,工作时待测电容由夹爪气缸夹住,经气动导轨传送至测试装置处进行赋能、检测,由于每次只能输送一个电容,来回行程费时,工作效率低,并且机构主要是由气动导轨控制,控制精度低,导致检测精度降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合理的交流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该分选机能够实现对电容完全自动化赋能、分选动作,提高生产效率,为电容检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技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交流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测试架、旋转盘、分割器、夹具、上托板、下托板、不合格品下料气缸、合格品下料气缸和上料气缸;分割器固定在机架上,旋转盘固定在分割器上,旋转盘上沿圆周方向均勻安装有六个夹具,在旋转盘周围沿圆周方向均勻分布有上料工位、验位工位、赋能工位、检测工位、不合格品下料工位、合格品下料工位共六个工位,该六个工位分别与所述的六个夹具一一对应;测试架下盖板固定在机架上,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下端竖直固定在测试架下盖板上,测试架上盖板固定在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上端;上托板和下托板装在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上,所述上托板上安装有上传感器、上赋能气缸、上检测气缸,所述下托板上安装有下传感器、下赋能气缸、下检测气缸;所述上传感器与下传感器上下相对,它们二者之间即为验位工位;所述上赋能气缸与下赋能气缸上下相对,上赋能气缸、下赋能气缸的活塞杆端分别安装有上赋能电极、下赋能电极,上赋能电极与下赋能电极之间即为赋能工位;所述上检测气缸与下检测气缸上下相对,上检测气缸、下检测气缸的活塞杆端分别安装有上测试电极、下测试电极,上测试电极与下测试电极之间即为检测工位;所述不合格品下料气缸、合格品下料气缸、上料气缸分别通过连接杆安装在机架上,不合格品下料气缸的活塞杆前方即为不合格品下料工位,合格品下料气缸的活塞杆前方即为合格品下料工位, 上料气缸的活塞杆前方即为上料工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导杆、第一夹臂爪、第一夹臂、 第二夹臂爪、第二夹臂、转动杆、第二导杆、传动块、连接板、第一销轴、传动轴、第二销轴、夹具底板和弹簧;夹具底板固定在旋转盘上,在夹具底板上表面的两侧固定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传动块放置在夹具底板上,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放置在传动块上;所述第一导杆穿在第一夹臂内并利用第一销轴连接,第一销轴向下插入传动块上的第一长销孔内,第一导杆两端穿设在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内并可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导杆穿在第二夹臂内并利用第二销轴连接,第二销轴向下插入传动块上的第二长销孔内,第二导杆两端穿设在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内并可轴向移动;所述弹簧一端与第一夹臂上的固定螺钉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块上的固定螺钉连接,弹簧给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提供夹持力;所述连接板固定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上部,传动轴通过上轴承、下轴承垂直安装在连接板和夹具底板上,所述传动块与传动轴固定,所述转动杆固定在传动轴上端;所述不合格品下料气缸、合格品下料气缸、上料气缸的活塞杆端均安装有推板,推板用于推动所述转动杆转动;第一夹臂爪、第二夹臂爪分别固定在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传感器、上赋能气缸、上检测气缸分别通过上传感器安装板、上赋能气缸托架、上检测气缸托架安装固定在上托板上;所述下传感器、 下赋能气缸、下检测气缸分别通过下传感器安装板、下赋能气缸托架、下检测气缸托架安装固定在下托板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选机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距离的高度调节机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和伺服电机,所述调节丝杆通过轴承机构可转动地竖直安装在测试架上盖板和测试架下盖板上,调节丝杆的上下端分别设有旋向不同的左旋螺纹段和右旋螺纹段,上托板和下托板均安装在调节丝杆上,上托板与左旋螺纹段形成螺纹传动配合,下托板与右旋螺纹段形成螺纹传动配合;所述伺服电机利用电机支撑杆安装在机架底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调节丝杆连接;伺服电机带动调节丝杆转动时,上托板和下托板相对靠近或反向远离。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机构包括顶轴承、第一底轴承、第二底轴承和轴承套,调节丝杆上端通过顶轴承装配在测试架上盖板上,调节丝杆下端通过第一底轴承和第二底轴承装配在轴承套内,第一底轴承和第二底轴承分别通过上端盖和下端盖封装,轴承套固定在测试架下盖板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相比,优点在于结构巧妙、合理,能够对不同大小的电容实现完全自动化赋能、分选动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为电容检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技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图3中夹具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C-C向剖视图。图6为图1中的A向视图。附图标记说明A—上料工位、B—验位工位、C一赋能工位、D—检测工位、E—不合格品下料工位、F—合格品下料工位、1一机架、2—测试架上盖板、3—顶轴承、4一调节丝杆、 4a_左旋螺纹段、4b—右旋螺纹段、5—第一底轴承、6—待检测电容、7—旋转盘、8—连接杆、9一不合格品下料气缸、10—分割器、11 一上托板、12a—上传感器、12b—下传感器、13— 第一导向杆、14一上赋能气缸、15—下赋能气缸、16a—上赋能电极、16b—下赋能电极、17— 第二导向杆、18—上检测气缸、19一上检测气缸托架、20a—上测试电极、20b—下测试电极、 21—下检测气缸托架、22—下检测气缸、23—测试架下盖板、24—下托板、25—上端盖、26— 轴承套、27—第二底轴承38—联轴器、四一伺服电机、30—下端盖、31 —电机支撑杆、32— 第一导杆、33—第一夹臂爪、34—第一夹臂、35—第二夹臂爪、36—第二夹臂、37—第二连接块、38—转动杆、39—第二导杆、40—传动块、40a—第一长销孔、40b—第二长销孔、41 一连接板、42—第一销轴、43—下轴承、44一传动轴、45—第二销轴、46—上传感器安装板、47— 上赋能气缸托架、48—上料气缸、49 一合格品下料气缸、50—下传感器安装板、51—下赋能气缸托架、52—夹具底板、53—第一连接块、54—上轴承、55—固定螺钉、56—弹簧、57—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所述交流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主要由机架1、测试架、旋转盘7、分割器 10、夹具、上托板11、下托板24、不合格品下料气缸9、合格品下料气缸49和上料气缸48等零部件组成。分割器10固定在机架1上,旋转盘7固定在分割器10上,旋转盘7上沿圆周方向均勻安装有六个夹具,在旋转盘7周围沿圆周方向均勻分布有上料工位A、验位工位B、 赋能工位C、检测工位D、不合格品下料工位E、合格品下料工位F共六个工位,该六个工位分别与所述的六个夹具一一对应。如图1、2、3、6所示,测试架下盖板23利用螺钉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导向杆13、 第二导向杆17的下端利用螺钉竖直固定在测试架下盖板23上,测试架上盖板2利用螺钉固定在第一导向杆13、第二导向杆17的上端;上托板11和下托板对装在第一导向杆13、 第二导向杆17上,所述上托板11上通过上传感器安装板46安装有上传感器12a、通过上赋能气缸托架47安装有上赋能气缸14、通过上检测气缸托架19安装有上检测气缸18,所述下托板M上通过下传感器安装板50安装有下传感器12b、通过下赋能气缸托架51安装有下赋能气缸15、通过下检测气缸托架21安装有下检测气缸22 ;所述上传感器1 与下传感器12b上下相对,它们二者之间即为验位工位B ;所述上赋能气缸14与下赋能气缸15上下相对,上赋能气缸14、下赋能气缸15的活塞杆端分别安装有上赋能电极16a、下赋能电极 16b,上赋能电极16a与下赋能电极16b之间即为赋能工位C ;所述上检测气缸18与下检测气缸22上下相对,上检测气缸18、下检测气缸22的活塞杆端分别安装有上测试电极20a、 下测试电极20b,上测试电极20a与下测试电极20b之间即为检测工位D ;所述不合格品下料气缸9、合格品下料气缸49、上料气缸48分别通过连接杆8安装在机架1上,不合格品下料气缸9的活塞杆前方即为不合格品下料工位E,合格品下料气缸49的活塞杆前方即为合格品下料工位F,上料气缸48的活塞杆前方即为上料工位A。如图4、5所示,所述夹具主要由第一导杆32、第一夹臂爪33、第一夹臂34、第二夹臂爪35、第二夹臂36、转动杆38、第二导杆39、传动块40、连接板41、第一销轴42、传动轴 44、第二销轴45、夹具底板52和弹簧56等零部件组成;夹具底板52固定在旋转盘7上,在夹具底板52上表面的两侧固定有第一连接块53、第二连接块37,传动块40放置在夹具底板52上,第一夹臂34、第二夹臂36放置在传动块40上;所述第一导杆32穿在第一夹臂34 内并利用第一销轴42连接,第一销轴42向下插入传动块40上的第一长销孔40a内,第一导杆32两端穿设在第一连接块53、第二连接块37内并可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导杆39穿在第二夹臂36内并利用第二销轴45连接,第二销轴45向下插入传动块40上的第二长销孔 40b内,第二导杆39两端穿设在第一连接块53、第二连接块37内并可轴向移动;所述弹簧 56 一端与第一夹臂34上的固定螺钉55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块53上的固定螺钉57连接,弹簧56给第一夹臂34和第二夹臂36提供夹持力;所述连接板41固定在第一连接块 53和第二连接块37上部,传动轴44通过上轴承M、下轴承43垂直安装在连接板41和夹具底板52上,所述传动块40与传动轴44利用螺钉固定,所述转动杆38利用螺钉固定在传动轴44上端;;所述不合格品下料气缸9、合格品下料气缸49、上料气缸48的活塞杆端均安装有推板,推板用于推动所述转动杆38转动;所述第一夹臂爪33、第二夹臂爪35分别利用螺钉固定在第一夹臂34、第二夹臂36上。所述夹具的动作原理如下在转动杆38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夹臂34和第二夹臂36依靠弹簧56的弹力保持合拢夹持状态;当转动杆38受到推动力时发生转动,转动杆38转动又通过传动轴44带动传动块40转动,传动块40又通过伸入其内部的第一销轴42和第二销轴45带动第一导杆32和第二导杆39轴向移动,第一导杆32、第二导杆39轴向移动时分别带动第一夹臂34和第二夹臂36张开,从而使第一夹臂爪33和第二夹臂爪35张开。如图1、2、3、6所示,为适应不同规格的电容,本实用新型的分选机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上托板11和下托板M之间距离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 4和伺服电机四,所述调节丝杆4通过轴承机构可转动地竖直安装在测试架上盖板2和测试架下盖板23上,所述轴承机构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主要由顶轴承3、第一底轴承5、 第二底轴承27和轴承套沈组成,调节丝杆4上端通过顶轴承3装配在测试架上盖板2上, 调节丝杆4下端通过第一底轴承5和第二底轴承27装配在轴承套沈内,第一底轴承5和第二底轴承27分别通过上端盖25和下端盖30封装,轴承套沈固定在测试架下盖板23上。 所述调节丝杆4的上下端分别设有旋向不同的左旋螺纹段如和右旋螺纹段4b,上托板11 和下托板M均安装在调节丝杆4上,上托板11与左旋螺纹段如形成螺纹传动配合,下托板M与右旋螺纹段4b形成螺纹传动配合;所述伺服电机四利用电机支撑杆31安装在机架1底部,伺服电机四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观与调节丝杆4连接;伺服电机四带动调节丝杆4转动时,上托板11和下托板M相对靠近或反向远离。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待检测电容6沿图3中的箭头所示方向送入上料工位A,上料气缸48的活塞杆伸出,活塞杆端的推板推动夹具上的转动杆38,夹具动作,夹具上的第一夹臂爪33和第二夹臂爪35张开,待检测电容6进入第一夹臂爪33和第二夹臂爪35之间,然后上料气缸48的活塞杆退回原位,第一夹臂爪33和第二夹臂爪35依靠弹簧56弹力夹持住待检测电容6 ;分割器10旋转一个工位,夹持有待检测电容6的夹具转到验位工位B,验位工位B 的上传感器1 和下传感器12b检测夹具上待检测电容6的位置是否适当;如果待检测电容6上料时没夹好,超出夹具很高或低于夹具很低,就会撞到上传感器1 或下传感器12b, 从而使分割器10停止旋转,以防止待检测电容6撞到后面工位上的部件;分割器10再次旋转一个工位,夹持有待检测电容6的夹具转到赋能工位C,上赋能气缸14和下赋能气缸15的活塞杆伸出,推动上赋能电极16a和下赋能电极16b对待检测电容6进行充电;充完电后,分割器10再次旋转一个工位,夹持有待检测电容6的夹具转到检测工位D,上检测气缸18和下检测气缸22的活塞杆伸出,推动上测试电极20a和下测试电极20b 对待检测电容6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如果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品,则分割器10再旋转一个工位,即旋转到不合格品下料工位E,不合格品下料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活塞杆端的推板推动夹具上的转动杆38,夹具动作,夹具上的第一夹臂爪33和第二夹臂爪35张开,从而使测试不合格的电容下料;如果检测结果为合格品,则分割器10再连续旋转两个工位,即直接旋转到合格品下料工位F,合格品下料气缸49的活塞杆伸出,活塞杆端的推板推动夹具上的转动杆38,夹具动作,夹具上的第一夹臂爪33和第二夹臂爪35张开,从而使测试合格的电容下料。上述各步骤循环,即可对电容进行连续化检测。
权利要求1.交流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测试架、旋转盘(7)、分割器 (10)、夹具、上托板(11)、下托板(M)、不合格品下料气缸(9)、合格品下料气缸09)和上料气缸G8);分割器(10)固定在机架(1)上,旋转盘(7)固定在分割器(10)上,旋转盘 (7)上沿圆周方向均勻安装有六个夹具,在旋转盘(7)周围沿圆周方向均勻分布有上料工位(A)、验位工位(B)、赋能工位(C)、检测工位(D)、不合格品下料工位(E)、合格品下料工位(F)共六个工位,该六个工位分别与所述的六个夹具一一对应;测试架下盖板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导向杆(13)、第二导向杆(17)的下端竖直固定在测试架下盖板03) 上,测试架上盖板O)固定在第一导向杆(13)、第二导向杆(17)的上端;上托板(11)和下托板04)装在第一导向杆(13)、第二导向杆(17)上,所述上托板(11)上安装有上传感器 (12a)、上赋能气紅(14)、上检测气缸(18),所述下托板(24)上安装有下传感器(12b)、下赋能气缸(15)、下检测气缸0 ;所述上传感器(12a)与下传感器(12b)上下相对,它们二者之间即为验位工位(B);所述上赋能气缸(14)与下赋能气缸(1 上下相对,上赋能气缸 (14)、下赋能气缸(1 的活塞杆端分别安装有上赋能电极(16a)、下赋能电极(16b),上赋能电极(16a)与下赋能电极(16b)之间即为赋能工位(C);所述上检测气缸(18)与下检测气缸0 上下相对,上检测气缸(18)、下检测气缸0 的活塞杆端分别安装有上测试电极 (20a)、下测试电极(20b),上测试电极(20a)与下测试电极(20b)之间即为检测工位(D); 所述不合格品下料气缸(9)、合格品下料气缸(49)、上料气缸08)分别通过连接杆(8)安装在机架(1)上,不合格品下料气缸(9)的活塞杆前方即为不合格品下料工位(E),合格品下料气缸G9)的活塞杆前方即为合格品下料工位(F),上料气缸08)的活塞杆前方即为上料工位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导杆(32)、第一夹臂爪(33)、第一夹臂(34)、第二夹臂爪(35)、第二夹臂(36)、转动杆(38)、 第二导杆(39)、传动块(40)、连接板(41)、第一销轴(42)、传动轴(44)、第二销轴(45)、夹具底板(5 和弹簧(56);夹具底板(5 固定在旋转盘(7)上,在夹具底板(5 上表面的两侧固定有第一连接块(53)、第二连接块(37),传动块00)放置在夹具底板(5 上,第一夹臂(34)、第二夹臂(36)放置在传动块00)上;所述第一导杆(32)穿在第一夹臂(34) 内并利用第一销轴G2)连接,第一销轴G2)向下插入传动块GO)上的第一长销孔(40a) 内,第一导杆(3 两端穿设在第一连接块(53)、第二连接块(37)内并可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导杆(39)穿在第二夹臂(36)内并利用第二销轴G5)连接,第二销轴G5)向下插入传动块GO)上的第二长销孔GOb)内,第二导杆(39)两端穿设在第一连接块(53)、第二连接块(37)内并可轴向移动;所述弹簧(56) —端与第一夹臂(34)上的固定螺钉(5 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块(5 上的固定螺钉(57)连接,弹簧(56)给第一夹臂(34)和第二夹臂 (36)提供夹持力;所述连接板Gl)固定在第一连接块(5 和第二连接块(37)上部,传动轴G4)通过上轴承64)、下轴承垂直安装在连接板Gl)和夹具底板(5 上,所述传动块GO)与传动轴04)固定,所述转动杆(38)固定在传动轴G4)上端;所述不合格品下料气缸(9)、合格品下料气缸(49)、上料气缸08)的活塞杆端均安装有推板,推板用于推动所述转动杆(38)转动;第一夹臂爪(33)、第二夹臂爪(35)分别固定在第一夹臂(34)、第二夹臂(36)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感器(12a)、上赋能气缸(14)、上检测气缸(18)分别通过上传感器安装板(46)、上赋能气缸托架(47)、 上检测气缸托架(19)安装固定在上托板(11)上;所述下传感器(12b)、下赋能气缸(15)、 下检测气缸0 分别通过下传感器安装板(50)、下赋能气缸托架(51)、下检测气缸托架 (21)安装固定在下托板04)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还包括分选机,所述分选机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上托板(11)和下托板04)之间距离的高度调节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4)和伺服电机(四),所述调节丝杆(4)通过轴承机构可转动地竖直安装在测试架上盖板( 和测试架下盖板上,调节丝杆(4)的上下端分别设有旋向不同的左旋螺纹段Ga)和右旋螺纹段(4b),上托板(11)和下托板04)均安装在调节丝杆(4)上,上托板(11)与左旋螺纹段Ga)形成螺纹传动配合,下托板04)与右旋螺纹段Gb)形成螺纹传动配合;所述伺服电机09)利用电机支撑杆(31)安装在机架(1)底部,伺服电机09) 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08)与调节丝杆(4)连接;伺服电机09)带动调节丝杆(4)转动时, 上托板(11)和下托板04)相对靠近或反向远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机构包括顶轴承(3)、第一底轴承(5)、第二底轴承(XT)和轴承套( ),调节丝杆(4)上端通过顶轴承 (3)装配在测试架上盖板( 上,调节丝杆(4)下端通过第一底轴承( 和第二底轴承(XT) 装配在轴承套06)内,第一底轴承( 和第二底轴承(XT)分别通过上端盖0 和下端盖 (30)封装,轴承套06)固定在测试架下盖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交流电容自动赋能、并分选电容好坏的交流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其包括机架、测试架、旋转盘、分割器、夹具、上托板、下托板、不合格品下料气缸、合格品下料气缸和上料气缸;分割器固定在机架上,旋转盘固定在分割器上,旋转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安装有六个夹具,在旋转盘周围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上料工位、验位工位、赋能工位、检测工位、不合格品下料工位、合格品下料工位共六个工位,该六个工位分别与所述的六个夹具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合理,能够实现对电容的完全自动化赋能、分选动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文档编号G01R31/01GK202025052SQ201120037778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4日
发明者王燕清 申请人:无锡先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