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三角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4159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三角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三角板,属于教学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学校常用的三角板等教具功能单一,教理科的老师上课时需带两个三角板 (一个直角三角板、一个等腰三角板)和一个圆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具数量多,携带不方便;使用时,功能单一,两个三角板、一个圆规,拿来取去很不方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三角板,集两个三角板和圆规的功能于一身,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三角板,包含一个直角三角板体,在直角三角板体上至少设有一个圆心钉,以圆心钉为中心,在直角三角板体上设有若干个与圆心钉距离不等的孔。所说的孔的直径大于教学用粉笔的直径,使用时,将粉笔插入不同的孔内,以圆心钉为圆心,可以画出不同直径的圆,直角三角板体完全具备了圆规的基本功能。所说的圆心钉位于直角三角板体的角部,若干个孔沿直角三角板体的边部直线排列;最好是若干个孔沿直角三角板体的边部直线等距离排列,每个孔都设有对应的刻度,可以直观地看到该孔所画圆弧的半径数值。直角三角板体的三个角部都设有圆心钉,直角三角板体的每个边部都设有若干个孔。所说的直角三角板体的两个锐角分别是60度和30度,在直角三角板体上开有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该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均为45度,一个三角板可以作为两个三角板的使用;每个三角板的边上都设有刻度。所说的直角三角板体上设有把手,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多功能三角板同时具备了两个三角板和圆规的功能, 而且形状大小、重量和一个三角板一样;可以量竖线,也可以量斜线,还可以画圆,一件能顶三件用,大大的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便于携带和使用,解决了教学的实际问题。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图中直角三角板体1、圆心钉2、孔3、直角等腰三角形4、把手5、刻度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在实施例中,多功能三角板,包含一个直角三角板体1,在直角三角板体上至少设有一个圆心钉2,以圆心钉为中心,在直角三角板体上设有若干个与圆心钉距离不等的孔 3。所说的孔的直径大于教学用粉笔的直径,使用时,将粉笔插入不同的孔内,以圆心钉为圆心,可以画出不同直径的圆,直角三角板体完全具备了圆规的基本功能。所说的圆心钉2位于直角三角板体的角部,若干个孔3沿直角三角板体的边部直线等距离排列,每个孔都设有对应的刻度,可以直观地看到该孔所画圆弧的半径数值。 所说的直角三角板体1的两个锐角分别是60度和30度,在直角三角板体上开有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4,该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均为45度,一个三角板可以作为两个三角板的使用;每个三角板的边上都设有刻度6。所说的直角三角板体1上设有把手5,便于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三角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直角三角板体(1),在直角三角板体上至少设有一个圆心钉(2),以圆心钉为中心,在直角三角板体上设有若干个与圆心钉距离不等的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多功能三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孔的直径大于教学用粉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多功能三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圆心钉位于直角三角板体的角部,若干个孔沿直角三角板体的边部直线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多功能三角板,其特征在于若干个孔沿直角三角板体的边部直线等距离排列,每个孔都设有对应的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多功能三角板,其特征在于直角三角板体的三个角部都设有圆心钉,直角三角板体的每个边部都设有若干个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3所述之多功能三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直角三角板体的两个锐角分别是60度和30度,在直角三角板体上开有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4),该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均为45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多功能三角板,其特征在于每个三角板的边上都设有刻度(6)。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3所述之多功能三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直角三角板体上设有把手(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三角板,属于教学用具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一个直角三角板体(1),在直角三角板体上至少设有一个圆心钉(2),以圆心钉为中心,在直角三角板体上设有若干个与圆心钉距离不等的孔(3)。直角三角板体的两个锐角分别是60度和30度,在直角三角板体上开有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4),该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均为45度。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多功能三角板同时具备了两个三角板和圆规的功能,而且形状大小、重量和一个三角板一样;可以量竖线,也可以量斜线,还可以画圆,一件能顶三件用,大大的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便于携带和使用,解决了教学的实际问题。
文档编号G01B3/02GK202046102SQ20112016417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
发明者孙立峰, 孙贵彬, 孟学研, 李玉学, 王志一, 王金荣 申请人:王志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