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样走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6910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取样走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用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取样走行装置。
背景技术
取样机是矿山、冶金等行业为采集块状物料样品以便进行质量检验而使用的专用机械。为使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就要到料堆、火车或汽车车厢中的不同部位去取样,取样机就要有人车走行机构,小车走行机构、升降机构等,与螺旋取样机构一同实现这一目的。目前,取样机用小车走行机构都是采用悬挂式,车轮都是悬挂在工字钢下翼板上,由于下翼板是斜面,小车轮都制成鼓面,小车轮与工字钢下翼板的接触面小,因此摩擦面小,小车走行机构容易打滑,而且容易产生驱动力不足现象;又因为升降机构是挂在小车走行机 构上的,所有连接都是活动连接,人车或小车行走机构需要停止运动时,由于惯性大,车体不容易停止,在取放较大样品时车体容易出现晃动,这使得升降机构和螺旋取样机构晃动,取样效率低下,需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取样走行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架、电机、行走轮和轨道,行走轮分别设置在车架的前后两端,行走轮分别搭放在轨道上,电机设置在车架上,所述行走轮包括前驱轮和后驱轮,前驱轮和后驱轮分别设置在车架的前后两端,前驱轮和后驱轮之间通过驱动杆相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车架中部,电机通过减速机构与驱动杆中部相连接。轨道分为左部轨道和右部轨道并分别与行走轮相配合。驱动杆两端分别与前驱轮、后驱轮之间齿轮连接。所述轨道为工字钢,行走轮分别搭在工字钢上翼板的上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取样走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优良、实用等特点,增大了车体驱动力,保证检测工作顺利的进行。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轨道,2、前驱轮,3、车架,4、减速机构,5、电机,6、驱动杆,7、后驱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取样走行装置,其结构包括车架3、电机5、行走轮和轨道I,行走轮分别设置在车架3的前后两端,行走轮分别搭放在轨道I上,电机5设置在车架3上,所述行走轮包括前驱轮2和后驱轮7,前驱轮2和后驱轮7分别设置在车架3的前后两端,前驱轮2和后驱轮7之间通过驱动杆6相连接,所述电机5设置在车架3中部,电机5通过减速机构4与驱动杆6中部相连接。轨道I分为左部轨道和右部轨道并分别与行走轮相配合。驱动杆6两端分别与前驱轮2、后驱轮7之间齿轮连接。所述轨道I为工字钢,行走轮分别搭在工字钢上翼板的上表面上。当电机工作时,电机通过减速机构使得驱动杆转动,驱动杆上下两端分别驱动前驱轮和后驱轮一同转动,无论在车体前进或停止的时候,前驱轮和后驱轮都是一同前进或停止,这样使得整个车体的驱动力或稳定性增大,避免出现因动力不足等情况而产生打滑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取样走行装置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取样走行装置,包括车架、电机、行走轮和轨道,行走轮分别设置在车架的前后两端,行走轮分别搭放在轨道上,电机设置在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包括前驱轮和后驱轮,前驱轮和后驱轮分别设置在车架的前后两端,前驱轮和后驱轮之间通过驱动杆相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车架中部,电机通过减速机构与驱动杆中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取样走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分为左部轨道和右部轨道并分别与行走轮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取样走行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杆两端分别与前驱轮、后驱轮之间齿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取样走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工字钢,行走轮分别搭在工字钢上翼板的上表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样走行装置,属于检测用设备领域。该装置的结构包括车架、电机、行走轮和轨道,行走轮分别设置在车架的前后两端,行走轮分别搭放在轨道上,电机设置在车架上,所述行走轮包括前驱轮和后驱轮,前驱轮和后驱轮分别设置在车架的前后两端,前驱轮和后驱轮之间通过驱动杆相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车架中部,电机通过减速机构与驱动杆中部相连接。该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G01N1/04GK202433219SQ20122001754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邵芳, 邹本杰 申请人:滨州职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