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207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可靠性关系到整车的质量,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容易导致动力电池包损坏,从而造成高压漏电、起火等安全危险,所以检测动力电池包是否碰撞以及碰撞情况就变得非常重要。 现有的电动车辆的碰撞检测通常借用安全气囊控制器的碰撞检测信号,但是这种方式检测的是车辆受到碰撞的情况,不能直接检测动力电池包受到碰撞而导致的形变情况。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有效检测动力电池组的碰撞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动力电池组包括电池组外壳,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电池组外壳是否发生形变的检测电路、与检测电路连接的控制芯片以及与控制芯片连接的报警装置。在上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中,所述的检测电路包括电源、上拉电阻和至少一条线状检测导体,电源连接上拉电阻,上拉电阻连接控制芯片,在所述的上拉电阻和控制芯片之间设置检测节点,所述线状检测导体一端连接检测节点,另一端接地。当线状检测导体发生断裂时,会导致检测节点的电压值会发生变化,从而判断电池组的碰撞情况。在上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中,所述的线状检测导体采用脆性导体材料制成,在线状检测导体外包裹有绝缘材料。线状检测导体由于采用脆性导体材料制作,在发生碰撞时容易断裂;用绝缘材料包裹现状检测导体能够避免线状检测导体与电池组外壳导体,从而影响检测。在上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中,所述的线状检测导体环绕设置并紧贴在电池组外壳上。当电池组外壳因碰撞发生形变,由于电池组外壳塑性较高,而线状检测导体脆性高,所以线状检测导体会先断裂。在上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中,所述的线状检测导体环绕设置并嵌入电池组外壳。当电池组外壳因碰撞发生形变,由于电池组外壳塑性较高,而线状检测导体脆性高,所以线状检测导体会先断裂。在上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中,所述的电源电压为12V或者5V。[0011 ] 现有技术相比,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碰撞检测装置通过在电池组外壳上设置线状检测导体,并通过检测电路检测线状检测导体一端检测节点的电压来判断线状检测导体是否断裂,从而推断电池组外壳的碰撞情况,当电池组外壳碰撞严重时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或者车主采取措施保护动力电池组。

图I是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I、电池组外壳;2、上拉电阻R ;3、检测节点;4、线状检测导体;5、控制芯片;
6、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包括由电源、上拉电阻R2和线状检测导体4组成的检测电路,以及与检测电路连接的控制芯片5和由控制芯片5控制报警的报警装置6。检测电路中的线状检测导体4至少有一条,采用脆性导体材料(如半导体、白口铸铁等)制成,且在该线状检测导体4外侧包裹有绝缘材料。根据实际情况,线状检测导体4环绕设置并紧贴在电池组外壳I的上部、中部或者下部等位置。作为优选方案,可以将多条(比如三条,可以分别覆盖上部、中部和下部)线状检测导体4嵌入电池组外壳I以避免因摩擦导致断裂影响检测效果,通过设置多条线状检测导体4可以进行综合判断碰撞情况,以防止线状检测导体4因意外断裂导致的误判。在检测电路中,电源连接上拉电阻R2,上拉电阻R2连接控制芯片5,上拉电阻R2和控制芯片5之间设置检测节点3,线状检测导体4 一端连接检测节点3,另一端接地。当线状检测导体4发生断裂时,会导致检测节点3的电压值会发生变化,从而判断电池组的碰撞情况。在本实施列中,电源电压为12V或者5V。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过程如下在正常情况下,检测节点3处的电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值,但是当电池组发生碰撞,且电池组外壳I发生形变时,由于线状检测导体4紧贴(或者嵌入)电池组外壳1,电池组外壳I的韧性高于由脆性导体材料制作的线状检测导体4,故而线状检测导体4会断裂,使得检测节点3的电压升高,控制芯片5检测到电压变化,从而输出指令控制报警装置6报警提示,使驾驶员或者车主能够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对电池组进行保护。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池组外壳I、上拉电阻R2、检测节点3、线状检测导体4、控制芯片5、报警装置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动力电池组包括电池组外壳(I),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电池组外壳(I)是否发生形变的检测电路、与检测电路连接的控制芯片(5)以及与控制芯片(5)连接的报警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电路包括电源、上拉电阻(R2)和至少一条线状检测导体(4),电源连接上拉电阻(R2),上拉电阻(R2)连接控制芯片(5),在所述的上拉电阻(R2)和控制芯片(5)之间设置检测节点(3),所述线状检测导体(4) 一端连接检测节点(3),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状检测导体(4)采用脆性导体材料制成,在线状检测导体(4)外包裹有绝缘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状检测导体(4)环绕设置并紧贴在电池组外壳(I)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状检测导体(4)环绕设置并镶嵌在电池组外壳(I)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的电压可为12V或者5V。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中不具备直接检测动力电池包受到碰撞而导致的形变情况的问题。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动力电池组包括电池组外壳,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电池组外壳是否发生形变的检测电路、与检测电路连接的控制芯片以及与控制芯片连接的报警装置。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碰撞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有效检测动力电池组的形变情况。
文档编号G01R31/36GK202676820SQ20122025382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徐斌, 郭永斌, 孙文凯, 金启前, 由毅, 吴成明,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