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加压饱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458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空加压饱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空加压饱和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行业中岩心孔隙率测量用的抽空加压饱和装置。
背景技术
岩石孔隙度又称为岩石孔隙率,是衡量岩石中所含孔隙体积多少的一种参数。岩石孔隙率可分为总孔隙率和有效孔隙率。岩石总孔隙率是岩样中所有连通与不连通的孔隙的总体积与岩样的外表总体积的百分比。岩石有效孔隙率则指的是岩样中相互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总体积的百分比。岩心分析实验室所测定的岩石孔隙率通常均为岩石的有·效孔隙率。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面临的低孔、低渗、低丰度的储层越来越多,致密储层岩心样品抽空、饱和环节越来越成为影响岩心孔隙率测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为了能让测试介质更好地渗入到岩石的有效孔隙中去,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在传统的饱和煤油法孔隙率测试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饱和乙醇法孔隙率测试技术。但是由于乙醇流入真空泵与真空泵油混合会极大改变真空泵油的特性,影响孔隙率测试抽空装置的真空度。现有的加压泵设计的装置,由于加压液体直接进入到岩心的饱和液体中,所以加压泵的传送介质受限,不能固定使用一种腐蚀性小的液体而只能使用岩心的饱和液体作为传递介质,以避不同液体的进入容器相互混合、污染,影响岩心实验。在每次饱和不同性质的岩心时,加压泵都要排掉原有液体、反复清洗,再装入要饱和的液体。这样做工作量大,比较麻烦,费时费力,而且也不经济,极易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空加压饱和装置,其通过使用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将高压饱和容器分为上下两个独立部分,上部分装岩心和饱和液,下部分用来存放加压泵加压时压入的液体,就能够满足不同性质岩心加压饱和的要求,不再需要更换加压传送介质的抽空加压饱和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抽空加压饱和装置,该装置包括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饱和溶液瓶和加压泵,所述的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具有中空的圆柱形腔体;圆柱形腔体具有顶盖和底盖,顶盖的一个接口与饱和溶液瓶的底部出口相连,底盖的一个接口与加压泵相连,并且圆柱形腔体内设置有能够上下运动的活塞。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抽空加压饱和装置还包括缓冲瓶,所述缓冲瓶依次通过第2三通、第5阀门与饱和溶液瓶的上部接口连接;所述缓冲瓶依次通过第2三通、第3三通、第3阀门与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顶盖的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第3三通的另一个接口连接第4阀门,第4阀门上连接有真空表。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抽空加压饱和装置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的真空泵通过第I三通与缓冲瓶的上部接口连接;并且所述第I三通的另一个接口与第7阀门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底盖的一个接口依次通过第5三通和第8阀门与加压泵相连;并且所述的第5三通的另一端与第9阀门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顶盖的一个接口依次通过第4三通、第2阀门与饱和溶液瓶的底部出口相连;并且所述的第4三通的另一个接口与第I阀门连接,第I阀门上设置有压力计。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内设有活塞,将容器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空间,抽空饱和的岩心位于活塞上部,加压泵将液体压入活塞下部分空间,使活塞向上运动,缩小活塞上部分饱和液体所占的容积,使液体的内部压力增大, 达到加压饱和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后,加压泵可以固定使用腐蚀性小的传送介质,延长了加压泵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泵的清洗和更换液体的工作量。实验操作灵活、简单方便。

图I为实施例I所述的抽空加压饱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所表示的含义分别为1-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2-饱和溶液瓶、3-缓冲瓶、4_真空栗、5_真空表、6_压力计、7_加压栗、8_底盖、9_活塞、10-样品杯、11-顶盖、12-第I阀门,13-第2阀门,14-第3阀门,15-第4阀门,16-第5阀门,17-第6阀门,18-第7阀门,24-第8阀门,25-第9阀门,19-第I三通,20-第2三通,21-第3三通,22_第4 二通,23_第5 二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如附图I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抽空加压饱和装置包括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I、饱和溶液瓶2、缓冲瓶3、真空泵4、真空表5、压力计6、加压泵7 ;所述的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I具有中空的圆柱形腔体;圆柱形腔体具有顶盖11和底盖8,顶盖11的一个接口与饱和溶液瓶2的底部出口相连,底盖的一个接口与加压泵7相连,并且圆柱形腔体内设置有能够上下运动的活塞9,活塞9上放置有样品杯10。所述缓冲瓶依次通过第2三通20、第5阀门16与饱和溶液瓶2的上部接口连接;所述缓冲瓶3依次通过第2三通20、第3三通21、第3阀门14与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顶盖11的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第3三通21的另一个接口连接第4阀门15,第4阀门15上连接有真空表5。所述的真空泵通过第I三通19与缓冲瓶3的上部接口连接;并且所述第I三通19的另一个接口与第7阀门18连接。所述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I底盖8的一个接口依次通过第5三通23和第8阀门24与加压泵7相连;并且所述的第5三通23的另一端与第9阀门25连接。所述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I顶盖11的一个接口依次通过第4三通22、第2阀门13与饱和溶液瓶2的底部出口相连;并且所述的第4三通22的另一个接口与第I阀门12连接,第I阀门12上设置有压力计。本实施例所述的抽空加压饱和装置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I.打开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I的上盖11,关闭阀门24,打开阀门25,将活塞9压到容器最底部;2.将装有岩心的样品杯10放入容器内的活塞9上,抒紧上盖11 ;3.关闭所有的阀门,把饱和溶液装入饱和液体瓶2中;4.打开阀门14、15、16,启动真空泵4,抽空高压饱和容器I的上部空间和饱和溶液瓶2,抽除岩心和饱和液体中的气体;5.达到规定的真空度和时间后,关闭阀门16,打开阀门13、17,向高压饱和容器I内吸入饱和液体;6.同时观察缓冲瓶3,如缓冲瓶内由液体流出说明高压饱和容器I已满,立即关闭 阀门13、17,接续对高压饱和容器I抽空;7.抽空一段时间后,关闭阀门14,打开阀门18放空,关闭真空泵4;8.打开阀门12、24,启动加压泵7对容器下部分加压,使活塞9向上运动,对饱和液体加压,同时观察压力表6,达到预定压力后停止加压进入保压过程,由于液体压缩系数小,活塞向上移动距离很小,不会对样品杯内的岩心造成挤压;9.保压一段时间后,加压泵退压,使活塞9向下运动,对饱和液体泄压,直至压力表6读数归零;10.打开阀门14,使高压饱和容器I与大气相通,打开上盖11,取出岩样杯及岩心,进行下一步实验。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利用类似于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作为抽空加压饱和容器,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抽空加压饱和装置,该装置包括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饱和溶液瓶和加压泵,所述的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具有中空的圆柱形腔体;圆柱形腔体具有顶盖和底盖,顶盖的一个接口与饱和溶液瓶的底部出口相连,底盖的一个接口与加压泵相连,其特征在于圆柱形腔体内设置有能够上下运动的活塞。
2.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空加压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空加压饱和装置还包括缓冲瓶,所述缓冲瓶依次通过第2三通、第5阀门与饱和溶液瓶的上部接口连接;所述缓冲瓶依次通过第2三通、第3三通、第3阀门与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顶盖的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第3三通的另一个接口连接第4阀门,第4阀门上连接有真空表。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空加压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空加压饱和装置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的真空泵通过第I三通与缓冲瓶的上部接口连接;并且所述第I三通的另一个接口与第7阀门连接。
4.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空加压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底盖的一个接口依次通过第5三通和第8阀门与加压泵相连;并且所述的第5三通的另一端与第9阀门连接。
5.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空加压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顶盖的一个接口依次通过第4三通、第2阀门与饱和溶液瓶的底部出口相连;并且所述的第4三通的另一个接口与第I阀门连接,第I阀门上设置有压力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空加压饱和装置,该装置包括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饱和溶液瓶和加压泵,所述的活塞式高压饱和容器具有中空的圆柱形腔体;圆柱形腔体具有顶盖和底盖,顶盖的一个接口与饱和溶液瓶的底部出口相连,底盖的一个接口与加压泵相连,并且圆柱形腔体内设置有能够上下运动的活塞。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抽空加压饱和装置,所述的加压泵可以固定使用腐蚀性小的传送介质,延长了加压泵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泵的清洗和更换液体的工作量;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操作灵活、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G01N15/08GK202793988SQ20122047986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王文革, 王正海, 周立宏, 武站国, 王振升, 梁伯勋, 肖敦清, 董萍, 母传国, 靳玉华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