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cc原料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分析方法

文档序号:6168515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occ原料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分析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造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CC原料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分析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酶将造纸白水中的淀粉酶解成还原糖,通过测定糖含量换算成淀粉含量,可以准确掌握造纸白水中淀粉干扰物的含量。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将生物酶酶解造纸白水中的淀粉,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还原糖含量,通过淀粉酶水解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出造纸白水中淀粉的含量。本发明所提供的OCC原料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分析方法,方便简单,可以为造纸企业对白水中水溶性阴离子物质控制、造纸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专利说明】 一种OCC原料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分析方法
一、【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造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CC原料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分析方法。
二、【背景技术】:
[0002]造纸生产过程白水组成成分复杂,COD负荷高,回用及处理难度大,一直是困扰造纸行业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的难题。生产包装纸及纸板的纸浆纤维,几乎全部是OCC原料,随着废纸回收利用次数增加,回用纤维原料的质量在不断下降。淀粉为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淀粉和改性淀粉以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造纸企业用量最大的造纸增强剂。
[0003]然而,在以OCC为造纸原料的箱纸板及瓦楞原纸生产过程中,附着在纤维或纸表面的淀粉,因其亲水的特性,长时间的浸泡与机械摩擦,相当部分淀粉将溶解进入过程水中,成为阴离子类垃圾。由于过程水的反复回用,过程水中淀粉的量在不断累积,无为消耗阳离子功能助剂,阻塞造纸毛毯空隙,影响造纸白水循环回用。另外,淀粉在白水中循环与积累,极易引起微生物的繁殖,进一步恶化白水水质及引起纸病。
[0004]因此,准确测定出游离于造纸白水中的淀粉含量,为掌握淀粉在纸张中的保留,淀粉在废水中的含量,以及为衡量游离淀粉对造纸水回用和处理的影响,都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造纸行业并没有对白水中的淀粉含量特别关注,更没有一套简单可行的检测方法。由于造纸白水中除纤维与填料外,还有胶体类物质及其他亲水性物质。常规的分离分析方法十分复杂,且难以将纤维素大分子与淀粉分开,纤维素与淀粉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葡萄糖,红外分子结构分析也难以辨别纤维素与淀粉。
[0005]淀粉由直链淀粉与枝链淀粉构成,α -淀粉酶可以有效切断α -1,4糖苷键连接直链淀粉成葡萄糖,但无法切断α -1,6糖苷键链接的枝链淀粉成糖;糖化酶能切断α -1,6糖苷键连接的枝链淀粉成葡萄糖,而且对α-1,4糖苷键连接也有一定的切断功能。利用淀粉酶对淀粉的高效专一的特性,可以有效排除细小纤维、树脂酸、脂肪酸及各种化学助剂等因素的影响,将淀粉酶解为葡萄糖,通过对糖的定量分析,能够较为准确的计算出造纸白水中的淀粉含量。
[0006]本发明的初衷是利用α -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淀粉成为葡萄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还原糖含量,通过对照淀粉酶解还原糖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出造纸白水中淀粉的量,为造纸企业对白水中水溶性阴离子物质控制、造纸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
【发明内容】
:
[0007]本发明旨在利用中温α -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淀粉成为葡萄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还原糖含量,通过对照淀粉酶解还原糖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出造纸白水中淀粉的量。
[0008]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9](I)淀粉酶水解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绘制。[0010](2)将造纸白水减压蒸馏浓缩,提高白水中作为酶解底物淀粉的浓度。
[0011](3)将浓缩白水置于锥形瓶,放入65°C的恒温水浴摇床中,加入α -淀粉酶和糖化酶混合酶液对淀粉进行酶解12h,酶解结束后,升温至100°C对酶进行加热灭活。
[0012](4)淀粉酶解液用H2S04溶液调节pH在2左右,取15mL酶解液进行离心分离,取上清液ImL用去离子水稀释,过0.22 μ m超滤膜过滤。
[0013](5)步骤(4) 0.22 μ m膜过滤液用HPLC测定糖含量。
[0014](6)将步骤(5)测定糖含量代入步骤(I)淀粉酶水解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得到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
[001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16]提出了一种利用α -淀粉酶和糖化酶混合酶液酶解造纸白水中的淀粉成还原糖,通过HPLC测定酶解液糖含量,依据淀粉酶水解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得到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与常规分离分析测试分析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0017](I)不必对造纸白水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复杂的分离纯化,可以直接用于淀粉含量分析。
[0018](2) α-淀粉酶和糖化酶混合酶液能将淀粉完全酶解成葡萄糖,且只针对淀粉,不会对其他多糖类物质发生酶解作用。
[0019](3)通过HPLC测定酶解液糖含量,依据淀粉酶水解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得到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
[0020](4)本发明的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分析方法,方法简单易掌握。
四、【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例1:淀粉酶水解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绘制,其步骤如下:
[0022](I)称取O?1.4g玉米淀粉,放入250ml的锥形瓶中,配置成O?12.264g/l相应固含量的淀粉分散液,缓慢升温至95°C,并维持此温保温15min,得到透明均一的淀粉糊液,冷却到60°C以下供酶解;
[0023](2)将(I)存有淀粉糊液的锥形瓶置于65°C的恒温水浴摇床中,加入α -淀粉酶和糖化酶混合酶液对淀粉进行酶解12h,酶解结束后,升温至10(TC对酶进行加热灭活,得到淀粉酶解液;
[0024](3)将(2)的淀粉酶解液用0.1mol/1H2S04溶液调节pH在2左右,取15ml酶解液进行离心分离,取上清液Iml用去离子水稀释并用0.22 μ m超滤膜过滤;
[0025](4)将(3)的0.22 μ m膜过滤的滤液用HPLC测定糖含量;
[0026](5)根据⑴酶解淀粉量y(g/l)为纵坐标、⑷测得的相应糖含量x(g/l)为横坐标作图并进行回归,得到淀粉酶水解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I = 0.7879X,相关系数R2 = 0.99。
[0027]实例2:造纸白水中淀粉酶解,步骤如下:
[0028](I)将300ml造纸白水装入500ml三口烧瓶,加热蒸馏浓缩白水到大约至100ml,冷却至60°C以下供酶解;
[0029](2)将⑴浓缩白水置于250ml锥形瓶中,放入65°C的恒温水浴摇床,加入α -淀粉酶和糖化酶混合酶液对淀粉进行酶解12h,酶解结束后,升温至10(TC对酶进行加热灭活,得到淀粉酶解液;
[0030](3)将⑵的淀粉酶解液用0.1moVlH2SO4溶液调节pH在2左右,取15ml酶解液进行离心分离,取上清液Iml用去离子水稀释,过0.22 μ m超滤膜过滤。
[0031 ] (4)将(3)的0.22 μ m膜过滤的滤液用HPLC测定糖含量;
[0032](5)将(4)测得的相应糖含量X (g/Ι)代入实例I步骤(5)的淀粉酶水解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I = 0.7879x,计算得到白水中酶解淀粉量y值。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OCC原料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淀粉酶水解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绘制。称取O?1.4g玉米淀粉,配置成O?12.264g/l相应固含量的淀粉分散液,缓慢升温至95°C,并维持此温保温15min,冷却得到透明均一的淀粉糊液,淀粉糊液置于65°C恒温水浴摇床中,加入α -淀粉酶和糖化酶混合酶液对淀粉进行酶解12h,酶解结束后,升温至10(TC对酶进行加热灭活,淀粉酶解液用0.1moVlH2SO4溶液调节pH在2左右,取15ml酶解液进行离心分离,上清液Iml用去离子水稀释并经0.22 μ m超滤膜过滤后的滤液,用HPLC测定糖含量,以酶解淀粉量y (g/Ι)为纵坐标、测得的相应糖含量x(g/l)为横坐标作图并进行回归,得到淀粉酶水解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 = 0.7879x,相关系数R2 = 0.99 ; (2)造纸白水中淀粉酶解。将300ml造纸白水装入500ml三口烧瓶,加热蒸馏浓缩白水到大约至100ml,冷却至60°C置于250ml锥形瓶中,放入65°C的恒温水浴摇床,加入α -淀粉酶和糖化酶混合酶液对淀粉进行酶解12h,酶解结束后,升温至10(TC对酶进行加热灭活,淀粉酶解液用0.1moVlH2SO4溶液调节pH在2左右,取15ml酶解液进行离心分离,上清液Iml用去离子水稀释并经0.22 μ m超滤膜过滤后的滤液,用HPLC测定糖含量X代入步骤(I)的淀粉酶水解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 = 0.7879x,计算得到白水中酶解淀粉量y值。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OCC原料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α-淀粉酶和糖化酶混合酶可以有效切断α-1,4糖苷键连接直链淀粉和α-1,6糖苷键连接的枝链淀粉成葡萄糖。
3.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OCC原料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混合酶酶解造纸白水中的淀粉分子成葡萄糖。
4.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OCC原料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造纸白水中的淀粉分子经α -淀粉酶和糖化酶混合酶酶解成葡萄糖,用HPLC测定糖含量。
5.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OCC原料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淀粉酶水解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绘制,回归方程I = 0.7879Χ,相关系数R2 = 0.99。
6.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OCC原料造纸白水中淀粉含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HPLC测定的糖含量X代入淀粉酶水解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 = 0.7879x,计算得到白水中酶解淀粉量y值。
【文档编号】G01N30/06GK104007186SQ201310059309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6日
【发明者】戴红旗, 毛圣陶, 王晶晶, 苏文鹏, 陈晨 申请人:南京林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