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检测既有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面板的结构胶缝的方法

文档序号:618405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现场检测既有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面板的结构胶缝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场检测既有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面板的结构胶缝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将所述中空玻璃面板的中空夹层中的所述结构胶缝在选定的检测区域处暴露;步骤b、对所述结构胶缝的暴露的部分进行分段掏空,以形成两端邻接掏空间隙的离散胶段;步骤c、在所述掏空间隙对所述离散胶段进行现场挤压力加载测试,使所述离散胶段在所述中空夹层中发生变形直至断裂或于粘结界面剥离破坏。本发明通过分段掏空过程检验结构胶的粘结状况,还能够通过挤压力加载测试测量得到结构胶缝的测量结果。而且,本发明无需拆卸中空玻璃面板,也能够克服中空夹缝内带来的空间限制,因而能够避免检测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并使的检测易于操作。
【专利说明】现场检测既有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面板的结构胶缝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既有隐框幕墙的安全性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现场检测既有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面板的结构胶缝的方法,其中,该方法所涉及的“既有”隐框幕墙是指经过国标验收后的隐框幕墙,并且,该方法主要针对结构胶缝的结构受力变形性能(简称结构性能)进行检测。
【背景技术】
[0002]中空玻璃面板,通常是由两层玻璃板体在中间夹有气体(惰性气体或空气)隔层制成,边缘通常设密封胶(包括吸湿分子筛)密封,隔绝夹层内气体和大气的交换。对于用于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面板,边缘处除了填充上述的密封胶之外,还设有以胶缝形态存在的结构胶(例如硅酮结构胶),以保证两层玻璃板体之间结构粘结可靠。但若结构胶的粘结效力由于胶质老化等原因而失效,则会导致中空玻璃面板发生板层脱落,由此就会危及使用安全。
[0003]因此,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12.2.2条第4款规定:幕墙工程使用十年后应该对该工程不同部位的结构胶进行粘结性能的抽样检查;此后宜每三年检查一次。
[0004]然而,对于中空玻璃面板的中空夹缝内的结构胶缝进行测试,通常需要在现场拆卸中空玻璃面板,然后再进行各种手段的检测,这样,不但检测所需的工作量较大,而且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产生较大影响、使用范围受限。而且,由于中空玻璃面板的结构胶缝位于其中空夹缝内,因而如何简便地实现准确检测也成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现场检测既有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面板的结构胶缝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6]步骤a、将所述中空玻璃面板的中空夹层中的所述结构胶缝在选定的检测区域处
暴露;
[0007]步骤b、对所述结构胶缝的暴露的部分进行分段掏空,以形成两端邻接掏空间隙的离散胶段;
[0008]步骤C、在所述掏空间隙对所述离散胶段进行现场挤压力加载测试,使所述离散胶段在所述中空夹层中发生变形、直至断裂或发生粘结界面剥离破坏。
[0009]可选地,所述步骤b进一步通过所述分段掏空检验所述结构胶缝在所述中空夹层中的结构性能检验状况。
[0010]可选地,所述结构性能检验状况包括所述结构胶缝的掏空剥离部分的粘结界面破坏状况,或胶体内聚力破坏状况。
[0011]可选地,所述步骤c进一步记录所述现场挤压力加载测试的结构性能测量结果。
[0012]可选地,所述结构性能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现场拉力测试采用的挤压力加载值,以及所述胶缝片段的变形及破坏形态。
[0013]可选地,所述步骤a通过在所述检测区域清除相邻的两块所述中空玻璃面板之间的接缝密封胶而使所述结构胶缝在所述检测区域处暴露。
[0014]可选地,所述步骤b利用雕刻刀及镊子实现所述分段掏空。
[0015]可选地,所述步骤c利用嵌入在所述掏空间隙内的加载块实现所述现场挤压力加载测试。
[0016]可选地,两个所述加载块位于所述离散胶段与所述结构胶缝的本体部分之间的一个所述掏空间隙内,所述步骤c利用扩张钳对两个所述加载块之间施加使两个所述加载块相互远离的扩张挤压力;或者,两个所述加载块分别位于两个相互分离的所述离散胶段的外侧的两个所述掏空间隙内,所述步骤c利用夹钳对两个所述加载块施加使两个所述加载块相互靠近的夹持挤压力。
[0017]可选地,所述结构胶缝由硅酮结构胶构成。
[0018]如上可见,本发明通过对中空玻璃面板的中空夹缝内的结构胶缝实施暴露和分段掏空,以形成两端邻接掏空间隙的离散胶段,然后通过在中空玻璃面板的中空夹缝内对离散胶段实施现场挤压力加载测试,从而能够通过分段掏空过程检验结构胶的结构性能检验状况,还能够通过挤压力加载测试测量得到结构胶缝的结构性能测量结果。而且,本发明无需拆卸中空玻璃面板,也能够克服中空夹缝内带来的空间限制,因而能够避免检测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并使的检测易于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现场检测既有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面板的结构胶缝性能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2为适用如图1所示流程实现检测的一种既有隐框幕墙的实例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图2中的B-B剖面示意图;
[0023]图5为在利用如图1所示流程于检测区域暴露结构胶缝时的图4中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中的D-D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5中的E-E面在经过如图1所示流程对结构胶缝分段掏空形成离散胶段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按照如图1所示流程对图7中的一个离散胶段利用扩张钳施加挤压力加载测试时的示意图。
[0027]图9为按照如图1所示流程对图7中的两个离散胶段利用夹钳同时施加挤压力加载测试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现场检测既有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面板的结构胶缝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现场检测既有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面板的结构胶缝的方法包括:
[0030]步骤101,将中空玻璃面板的中空夹层中的结构胶缝在选定的检测区域处暴露。实际应用中,对于相邻两块中空玻璃面板之间存在接缝密封胶的情况,本步骤可以通过在检测区域清除相邻的两块中空玻璃面板之间的接缝密封胶而使结构胶缝在检测区域处暴露。
[0031]步骤102,对结构胶缝的暴露的部分进行分段掏空、以形成两端邻接掏空间隙的离散胶段。实际应用中,本步骤可以利用雕刻刀及镊子等工具实现分段掏空,例如,先利用雕刻刀将结构胶缝的暴露的部分切割为条状或块状的碎段、然后再用镊子将各个碎段逐一掏出。
[0032]其中,通过本步骤中的分段掏空过程,可以检验结构胶缝与玻璃板的粘结状况,此处所述的粘结状况可以包括粘结面破坏状况和/或胶内聚力破坏状况,粘结面破坏的程度越低,或胶内聚力破坏程度越高,可以认为结构性能的检验状况越好。
[0033]步骤103,在分段掏空形成的掏空间隙处,对分段掏空形成的离散胶段进行现场挤压力加载测试,使离散胶段在中空夹层中发生变形、直至断裂或发生粘结界面剥离破坏。实际应用中,本步骤可以利用嵌入在掏空间隙内的加载块实现现场挤压力加载测试。
[0034]其中,通过本步骤中的挤压力加载测试,可以得到例如挤压力加载值,以及离散胶段的变形及破坏形态等结构性能测量结果,并将结构性能测量结果予以记录,用于分析结构胶缝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0035]至此,一次检测流程结束。其中,一次检测流程中的“检”可以通过步骤102实现、“测”则可以通过步骤103实现。
[0036]如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中空玻璃面板的中空夹缝内的结构胶缝实施暴露和分段掏空,以形成两端邻接掏空间隙的离散胶段,然后通过在中空玻璃面板的中空夹缝内对离散胶段实施现场挤压力加载测试,从而能够通过分段掏空过程检验结构胶的结构性能检验状况,即实现检测中的“检”,还能够通过挤压力加载测试测量得到结构胶缝的结构性能测量结果,即实现检测中的“测”。而且,本发明实施例无需拆卸中空玻璃面板,也能够克服中空夹缝内带来的空间限制,因而能够避免检测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并使的检测易于操作。
[0037]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隐框幕墙。下面,以如图2所示的一种隐框幕墙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实例说明。
[0038]参见图2 (图2是从隐框幕墙的正面看去的正视图),并结合图3 (图3的上侧对应隐框幕墙的背面、下侧对应隐框幕墙的正面)和图4 (图4的左侧对应隐框幕墙的背面、右侧对应隐框幕墙的正面):
[0039]隐框幕墙10具有相互正交的多条立柱11和横梁12,以及位于立柱11与横梁12的结合处的橡胶垫13 (厚度通常为2mm),其中,相互正交的立柱11和横梁12形成多个用于安放中空玻璃面板20 (本实例是以中空玻璃面板20由钢化玻璃材料构成为例)的格子区域;
[0040]每块中空玻璃面板20通过结构胶缝40(本实例是以结构胶缝40由硅酮结构胶构成为例)粘结于付框30 (本实例是以付框30由铝合金材料构成为例);
[0041]每块中空玻璃面板20所粘结的付框30通过面板连接件31和不锈钢螺钉32固定于环绕所在格子区域的立柱11和横梁12 ;
[0042]在每两块相邻中空玻璃面板20之间的空隙被接缝密封胶41填充,每块中空玻璃面板20所粘结的结构胶缝40朝向该中空玻璃面板20内侧的侧部被双面密封胶42覆盖;
[0043]以及,每块中空玻璃面板20的两层板体21通过二者之间的中空夹缝22内的结构胶缝50 (本实例是以结构胶缝50由硅酮结构胶构成为例)相互粘结,而且,每块中空玻璃面板20的结构胶缝50朝向该中空玻璃面板20内侧的侧部被分子筛密封条60覆盖。
[0044]基于具有上述结构的隐框幕墙10,检测的过程如下:
[0045]首先,请参见图5和图6、并结合图2至图4,选定检测区域100,并清除检测区域100处的接缝密封胶41,被清除的接缝密封胶41在图6中以标识为E的剖面线表示,使结构胶缝50从其所在的中空玻璃面板20的两层板体21之间的中空夹缝22的侧面暴露于选定的检测区域100 ;
[0046]其次,请参见图7、并结合图2至图6,利用雕刻刀、镊子等工具将结构胶缝50进行分段掏空,以形成两端邻接掏空间隙F的离散胶段500,并在掏空过程中记录结构胶缝50中的胶体与中空玻璃面板20的两层板体21的粘结状况;
[0047]然后,请参见图8、并结合图2至图7,于一个离散胶段500与结构胶缝50的本体部分之间的一个掏空间隙F内嵌入两块加载块80,并利用扩张钳于两块加载块80之间加载使两个加载块80相互远离的扩张挤压力(扩张挤压力的方向如图8中的箭头线所示),即,以接触结构胶缝50的本体部分的一个加载块80为扩张支撑点,以接触离散胶段500的另一个加载块80为扩张发力点推动离散胶段500,使离散胶段500在中空夹缝20内发生变形、直至断裂或发生粘结界面剥离破坏;
[0048]或者,也可以参见图9、并结合图2至图7,于两个相互分离的离散胶段500的外侧的两个掏空间隙F内分别嵌入两个加载块80,并利用夹钳于两个加载块80的外侧加载使两个加载块80相互靠近的夹持挤压力(夹持挤压力的方向如图9中的箭头线所示),即,以分别接触两个离散胶段500的两个加载块80为夹持发力点推动两个离散胶段500,使两个离散胶段500中的至少一个在中空夹缝20内发生变形、直至断裂或发生粘结界面剥离破坏。
[004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现场检测既有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面板的结构胶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将所述中空玻璃面板的中空夹层中的所述结构胶缝在选定的检测区域处暴露; 步骤b、对所述结构胶缝的暴露的部分进行分段掏空,以形成两端邻接掏空间隙的离散胶段; 步骤C、在所述掏空间隙对所述离散胶段进行现场挤压力加载测试,使所述离散胶段在所述中空夹层中发生变形、直至断裂或发生粘结界面剥离破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进一步通过所述分段掏空检验所述结构胶缝在所述中空夹层中的结构性能检验状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性能检验状况包括所述结构胶缝的掏空剥离部分的粘结界面破坏状况,及胶体内聚力破坏状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进一步记录所述现场挤压力加载测试的结构性能测量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性能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现场拉力测试采用的挤压力加载值,以及所述胶缝片段的变形及破坏形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通过在所述检测区域清除相邻的两块所述中空玻璃面板之间的接缝密封胶而使所述结构胶缝在所述检测区域处暴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利用雕刻刀及镊子实现所述分段掏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利用嵌入在所述掏空间隙内的加载块实现所述现场挤压力加载测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加载块位于所述离散胶段与所述结构胶缝的本体部分之间的一个所述掏空间隙内,所述步骤c利用扩张钳对两个所述加载块之间施加使两个所述加载块相互远离的扩张挤压力; 或者,两个所述加载块分别位于两个相互分离的所述离散胶段的外侧的两个所述掏空间隙内,所述步骤c利用夹钳对两个所述加载块施加使两个所述加载块相互靠近的夹持挤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胶缝由硅酮结构胶构成。
【文档编号】G01N19/04GK103616284SQ201310581501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9日
【发明者】姜迎秋, 金立赞, 冷超群, 郝晓丽 申请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