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2195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计量固体变形的设备。为解决现有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没有考虑到辐射防护问题,无法实现对放射性冲击试样侧膨胀量进行直接测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测量顶块和千分表;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测量顶块前端结构为多个锥端对齐的顶锥,后端设有测量推杆;在测量顶块的顶锥前方设有挡板,挡板朝向顶锥的一面设有带有卡槽的试样卡座;当测量推杆被推动时千分表的测头能够与冲击试样的侧膨胀部位相接触。本发明的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解决了放射性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过程中的辐射防护问题,实现了远距离的直接测量,操作和使用十分便捷,且设备成本较低。
【专利说明】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计量固体变形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冲击试样的侧膨胀量是进行冲击试验获得的一项重要试验数据,主要用于表征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变形的能力。当前,用于侧膨胀量测量的装置结构简单,测量时用手直接对冲击试样进行接触性操作,测量过程较为简便。
[0003]在反应堆材料领域中,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往往要考虑到辐照损伤因素,因此需要进行侧膨胀量测量的冲击试样常具有较强的放射性。在此情况下,现有的侧膨胀量测量装置由于没有考虑到辐射防护问题而无法直接应用于放射性冲击试样侧膨胀量的测量。
[0004]对于放射性试样的测量,本领域中常采用远距离操作的方式以实现辐射防护,例如采用机械手进行操作。但这样的操作方式十分复杂,并且设备非常昂贵,在许多情况下难以实现。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放射性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在满足辐射防护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设备成本和使用的便捷。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现有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没有考虑到辐射防护问题,无法实现对放射性冲击试样侧膨胀量进行直接测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
[0006]该装置包括底座、测量顶块和千分表;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所述测量顶块能够沿滑轨滑动,测量顶块前端结构为多个锥端对齐的顶锥,后端设有测量推杆;测量顶块与底座之间采用弹性部件连接,使得测量顶块向其顶锥方向移动时能够受到反方向的拉力;所述千分表与测量顶块固定连接,千分表的测头与测量顶块的顶锥方向一致;在测量顶块的顶锥前方设有挡板,挡板朝向顶锥的一面设有带有卡槽的试样卡座以用于固定冲击试样,所述试样卡座的高度低于冲击试样固定在其内时的侧膨胀位置;当测量推杆被推动而使测量顶块与千分表共同向前移动时,所述测量顶块的顶锥能够与冲击试样未发生冲击变形的部位相接触,而千分表的测头能够与冲击试样的侧膨胀部位相接触。
[0007]所述弹性部件优选为弹簧。
[0008]所述试样卡座能够沿挡板滑动为优选,以便于实现对冲击试样相对的两个侧膨胀部位进行测量的功能。
[0009]所述试样卡座采用滑销定位为优选。
[0010]本发明的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第一步,将原始试样(即进行冲击试验前的冲击试样)放入试样卡座的卡槽内固定,使千分表的测头、测量顶块的顶锥均对准对应于冲击试样待测部位的原始试样的相应部位,然后将千分表的指针调零;第二步,对原始试样进行冲击试验,得到冲击试样;第三步,将冲击试样放入试样卡座的卡槽内固定,使千分表的测头、测量顶块的顶锥分别对准冲击试样的侧膨胀部位、冲击试样未发生冲击变形的部位;第四步,推动测量推杆,由千分表读数即可得到冲击试样的侧膨胀值。
[0011]当需要对冲击试样的两个侧膨胀部位均进行测量时,本测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可在前述使用方法的基础上作如下改进:第一步,冲击试样侧膨胀部位的一侧采用前述使用方法测量;第二步,将完成第一步测量的冲击试样旋转180度放置,同时沿挡板滑动试样卡座使侧膨胀部位的另一侧对准千分表的测头;第三步,推动测量推杆,由千分表读数即可得到膨胀部位另一侧的侧膨胀值。
[0012]本发明的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解决了放射性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过程中的辐射防护问题,实现了远距离的直接测量,操作和使用十分便捷,且设备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本发明的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正视示意图。
[0014]图2本发明的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俯视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滑轨,2.滑轨固定座,3.滑动槽,4.测量顶块,5.底座,6.冲击试样,
7.测头,8.千分表,9.弹簧挂钩,10.测量推杆,12.试样卡座,13.卡槽,14.滑销,1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实施例
[0018]—种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包括底座5、测量顶块4和千分表8 ;所述底座5上设有滑轨I ;所述测量顶块4能够沿滑轨I滑动,测量顶块4前端结构为多个锥端对齐的顶锥,后端设有测量推杆10 ;测量顶块4与底座5之间采用弹簧连接,使得测量顶块4向其顶锥方向移动时能够受到反方向的拉力;所述千分表8与测量顶块4固定连接,千分表8的测头7与测量顶块4的顶锥方向一致;在测量顶块4的顶锥前方设有挡板15,挡板15朝向顶锥的一面设有带有卡槽13的试样卡座12以用于固定冲击试样6,所述试样卡座12的高度低于冲击试样6固定在其内时的侧膨胀位置;当测量推杆10被推动而使测量顶块4与千分表8共同向前移动时,所述测量顶块4的顶锥能够与冲击试样6未发生冲击变形的部位相接触,而千分表8的测头7能够与冲击试样6的侧膨胀部位相接触。
[0019]所述试样卡座12能够沿挡板15滑动,并采用滑销14定位,较好地实现了对冲击试样6相对的两个侧膨胀部位的测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座、测量顶块和千分表;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所述测量顶块能够沿滑轨滑动,测量顶块前端结构为多个锥端对齐的顶锥,后端设有测量推杆;测量顶块与底座之间采用弹性部件连接,使得测量顶块向其顶锥方向移动时能够受到反方向的拉力;所述千分表与测量顶块固定连接,千分表的测头与测量顶块的顶锥方向一致;在测量顶块的顶锥前方设有挡板,挡板朝向顶锥的一面设有带有卡槽的试样卡座以用于固定冲击试样,所述试样卡座的高度低于冲击试样固定在其内时的侧膨胀位置;当测量推杆被推动而使测量顶块与千分表共同向前移动时,所述测量顶块的顶锥能够与冲击试样未发生冲击变形的部位相接触,而千分表的测头能够与冲击试样的侧膨胀部位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卡座能够沿挡板滑动,以便于实现对冲击试样相对的两个侧膨胀部位进行测量的功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卡座采用滑销定位。
【文档编号】G01B5/30GK103900450SQ201410113470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张长义, 林赟, 佟振峰, 刘新鹏, 杨文
申请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