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冰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5519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投冰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投冰装置,所述投冰装置包括安装座,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连接座和支撑座,所述连接座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拉杆连接于所述安装座;轨道,所述轨道包括多截首尾相接的滑道,所述滑道之间可活动的连接,所述轨道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另一端通过连杆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连杆可升降的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储冰盒,所述储冰盒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轨道上方。上述投冰装置通过对轨道高度和角度的调节,调节投出冰片的速度与角度,增强投冰装置的适用性,可用于各种不同的试验器。此外还解决了投冰装置和试验器抢占空间的问题,使得整个投冰装置结构更为紧凑。
【专利说明】投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测试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投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中小型航空燃气涡轮轴发动机吞冰试验需要一种投冰装置。该装置要能在一定温度下(约25°C左右)储存一块冰片10?20min,并能远程操控投放,冰片滑出投冰装置的速度与角度应能控制。
[0003]冰块从投冰装置中投出后进入试验器,传统的投冰装置,投出冰片的速度与角度的可调节性能差,因而适应性差,往往需要针对特定试验器的布置专门设计,并且需要针对特定试验场地专门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可调的投冰装置,以解决投出冰片的速度与角度的可调节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投冰装置,投冰装置包括安装座,还包括:
[0007]支架,支架包括连接座和支撑座,连接座连接于支撑座,支撑座通过拉杆连接于安装座;
[0008]轨道,轨道包括多截首尾相接的滑道,滑道之间可活动的连接,轨道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支撑座,另一端通过连杆与支撑座连接,连杆可升降的连接于支撑座;
[0009]储冰盒,所储冰盒可活动的连接于连接座,位于轨道上方。
[0010]优选的,轨道包括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滑道一端铰接于支撑座,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滑道,第一滑道通过第一连杆和支撑座连接,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滑道的不同位置,另一端叠合连接于支撑座。
[0011]优选的,第一连杆与第一滑道可转动的连接,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均与第二滑道可转动的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上与支撑座相连的端部均设有第一滑动槽,并通过第一紧固件贯穿第一滑动槽与支撑座活动连接。
[0012]优选的,第一连杆的数量为2,相对设置于第一滑道的两侧,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数量均为2,均相对设置于第二滑道的两侧。
[0013]优选的,安装座设有安装盘,拉杆的数量为4个,沿安装盘均匀分布,拉杆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滑动槽,并通过第二紧固件活动连接于安装盘。
[0014]优选的,连接座远离轨道一侧延伸有电磁铁安装架,电磁铁安装架设有电磁铁,储冰盒设有与电磁铁配合的吸板,储冰盒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连接座活动连接。
[0015]优选的,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调节槽和调节板,调节板开设有转动孔以及和第一调节槽对应的第二调节槽,连接板通过第三紧固件穿设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活动连接于调节板,调节板通过转动孔与连接座活动连接。
[0016]优选的,连接座设有与储冰盒配合的定位座,定位座设有可升降的第四紧固件,当储冰盒转动下降,第四紧固件与储冰盒的底部相抵。
[0017]优选的,储冰盒内包括配重腔和储冰腔,储冰腔位于储冰盒的出口一侧,配重腔位于远离储冰盒的出口的一侧。
[0018]优选的,储冰盒的盒壁内侧设有保温层。
[001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安装座通过拉杆连接支架提供支撑作用,轨道和储冰盒安装于支架,支架为轨道和储冰盒提供支撑的作用。一方面,轨道由多截首尾相接的滑道构成,滑道之间活动连接,可根据需要调节各滑道的相对位置和角度,从而调节整个轨道的高度和角度,另一方面,轨道一端与支撑座可转动连接,可调节轨道的角度,另一端可通过连杆的升降调节轨道的高度和角度。通过对轨道高度和角度的调节,调节投出冰片的速度与角度,增强投冰装置的适用性,可用于各种不同的试验器。此外由于支架、轨道和储冰盒吊装于安装盘上方,悬于试验器的上方,节省了空间,解决了投冰装置和试验器抢占空间的问题,使得整个装置结构更为紧凑。
[002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投冰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储冰盒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储冰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轨道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电磁铁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投冰装置投出冰片前的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投冰装置投出冰片后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00、安装座;120、安装盘;200、支架;220、拉杆;222、第二滑动槽;224、第二紧固件;240、支撑座;260、连接座;280、电磁铁安装架;282、电磁铁;290、定位座;292、第四紧固件;300、轨道;320、连杆;322、第一连杆;324、第二连杆;326、第三连杆;328、第一滑动槽;329、第一紧固件;340、第一滑道;360、第二滑道;400、储冰盒;420、吸板;440、连接板;450、第一调节槽;460、调节板;462、第二调节槽;464、转动孔;470、第三紧固件;480、储冰腔;490、配重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34]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冰装置,所述投冰装置包括安装座100,还包括:
[0035]支架200,支架200包括连接座260和支撑座240,连接座260连接于支撑座240,支撑座240通过拉杆220连接于安装座100。
[0036]轨道300,轨道300包括多截首尾相接的滑道(图上未标示),滑道之间可活动的连接,轨道300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支撑座240,另一端通过连杆320与支撑座240连接,连杆320可升降的连接于支撑座240。
[0037]储冰盒400,储冰盒400可活动的连接于连接座260,位于轨道300上方。
[0038]支架200包括连接座260和支撑座240,支撑座240通过拉杆220与安装座100连接,拉杆220和支撑座240可以活动连接,如螺接,也可以固定连接,如焊接、铆接或粘接。拉杆220可垂直连接于支撑座240,也可非垂直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二者垂直连接时,拉杆220的升降高度与支撑座240的升降高度一致,调节支撑座240高度更为直观。
[0039]可以理解的是,支撑座240主要是为轨道300和储冰盒400提供支撑作用,支撑座240的形状不影响其作用,因此支撑座240可以为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框架。以支撑座240为矩形框架为例,支撑座240包括两长边和两短边,拉杆220连接于长边。
[0040]轨道300由多截首尾相接的滑道构成,轨道300的首端滑道可转动的连接于支撑座240,连杆320可连接于尾端滑道,也可以连接于其他的滑道。连杆3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也可以为一个,只要可以承载滑道的重量即可。连杆320可升降的连接于支撑座240,用于调节轨道300的高度和角度。
[0041 ] 安装座100通过拉杆220连接支架200提供支撑作用,轨道300和储冰盒400安装于支架200,支架200为轨道300和储冰盒400提供支撑的作用。一方面,轨道300由多截首尾相接的滑道构成,滑道之间活动连接,可根据需要调节各滑道的相对位置和角度,从而调节整个轨道300的高度和角度,另一方面,轨道300 —端与支撑座240可转动连接,可调节轨道300的角度,另一端可通过连杆320的升降调节轨道300的高度和角度。通过对轨道300高度和角度的调节,调节投出冰片的速度与角度,增强投冰装置的适用性,可用于各种不同的试验器。
[0042]此外由于支架200、轨道300和储冰盒400吊装于安装盘120下方,悬于试验器的上方,节省了空间,解决了投冰装置和试验器抢占空间的问题,使得整个装置结构更为紧凑。
[0043]优选的,参照图5和图6,轨道300包括第一滑道340和第二滑道360,连杆320包括第一连杆322、第二连杆324和第三连杆326,第一滑道340 —端铰接于支撑座240,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滑道360,第一滑道340通过第一连杆322和支撑座240连接,第二连杆324和第三连杆326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二轨道300的不同位置,另一端叠合连接于支撑座240。
[0044]轨道300主要由第一滑道340和第二滑道360组成,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制造。第一滑道340 —端铰接于支撑座240,另一端与第二滑道360铰接。第一连杆322连接于第一滑道340的中部,可通过第一连杆322调节第一滑道340的角度和高度。
[0045]第二滑道360 —端与第一滑道340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324和第三连杆326连接于支撑座240。第二连杆324和第三连杆326的与第二轨道300的连接点,以及第二滑道360 —端与第一滑道340铰接点,呈三角分布,有利于第二滑道360的稳定。并且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可独立对第二滑道360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使得调节的范围更大,并且更为精确,从而使得投出的冰片的速度和角度调节范围更大,调节更为精确。
[0046]优选的,参照图5,第一连杆322与第一滑道340可转动的连接,第二连杆324和第三连杆326均与第二滑道360可转动的连接,第一连杆322、第二连杆324和第三连杆326上与支撑座240相连的端部均设有第一滑动槽328,并通过第一紧固件329贯穿第一滑动槽328与支撑座240活动连接。
[0047]第一连杆322与第一滑道340可转动的连接,增大了第一滑道340的高度和角度调节范围,同样的,第二连杆324和第三连杆326均与第二滑道360可转动的连接,使得第二滑道360的高度和角度调节范围更大。第一连杆322、第二连杆324和第三连杆326上与支撑座240相连的端部均设有第一滑动槽328,第一紧固件329套设于第一滑动槽328后连接于支撑座240,第一连杆322、第二连杆324和第三连杆326可在第一滑动槽328的范围内滑动,滑动至合适位置后,通过第一紧固件329固定。第一紧固件329可以是螺栓和螺母。第一紧固件329和第一滑动槽328配合增大了第一连杆322、第二连杆324和第三连杆326的升降高度范围,因而增大了第一滑道340和第二滑道360的高度和角度调节范围,进而增大投出的冰片的速度和角度调节范围。
[0048]优选的,参照图5,第一连杆322的数量为2,相对设置于第一滑道340的两侧,第二连杆324和第三连杆326的数量均为2,均相对设置于第二滑道360的两侧。
[0049]第一连杆322和第二连杆324的数量不宜过多,数量过多增加了制造加工成本。第一连杆322和第二连杆324和第三连杆326均为相对设置,使得第一滑道340和第二滑道360两侧受力均匀。
[0050]优选的,参照图6和图7,安装座100设有安装盘120,拉杆220的数量为4个,沿安装盘120均匀分布,拉杆220 —端与支架200连接,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滑动槽222,并通过第二紧固件224活动连接于安装盘120。
[0051]支架200通过4个拉杆220承载,受力更为均匀,更为稳固。支架200通过安装盘120与安装座100连接,呈模块化设计,结构更为紧凑。第二紧固件224可以是螺栓和螺母。拉杆220和安装盘120可在第二滑动槽222的范围内滑动,第二紧固件224和第二滑动槽222配合,增大了拉杆220的升降范围,从而增大支架200的高度调节范围。
[0052]优选的,参照图2和图8,连接座260远离轨道300 —侧延伸有电磁铁安装架280,电磁铁安装架280设有电磁铁282,储冰盒400设有与电磁铁282配合的吸板420,储冰盒400设有连接板440,连接板440与连接座260活动连接。
[0053]吸板420可设于储冰盒400的盒底,或者储冰盒400的侧面。通入电流时,电磁铁282与吸板420吸合时形成一个支点,连接板440处为另一个支点,使得储冰盒400能平稳放置,关闭电流时,电磁铁282和吸板420分离,储冰盒400向轨道300 —侧倾斜转动。电磁铁282可通过电流的开合,实现远程控制,操作更为安全。
[0054]优选的,参照图2和图4,连接板440上设有第一调节槽450和调节板460,所调节板460开设有转动孔464以及和第一调节槽450对应的第二调节槽462,连接板440通过第三紧固件470穿设第一调节槽450和第二调节槽462活动连接于调节板460,调节板460通过转动孔464与连接座260活动连接。
[0055]第一调节槽450和第二调节槽462可以为腰孔,第三紧固件470可以为两套螺栓螺母。第一调节槽450和第二调节槽462对合,第三紧固件470穿过第一调节槽450和第二调节槽462,从而将调节板460和连接板440活动连接。调节板460和连接板440可以相对滑动,滑动至所需位置后,通过第三紧固件470固定。转动孔464为储冰盒400的转动点。调节板460和连接板440可以调节储物盒的重心位置和转动点的距离,从而调节储冰盒400的翻转速度,进而调节冰片的速度。
[0056]优选的,参照图5,连接座260设有与储冰盒400配合的定位座290,定位座290设有可升降的第四紧固件292,当储冰盒400转动下降,第四紧固件292与储冰盒400的底部相抵。
[0057]定位座290设有可升降的第四紧固件292,如定位座290开设螺孔,螺孔套设有与之配合的螺栓。第四紧固件292可升降,可决定储冰盒400下降的最低位置和转动倾斜角度。当储冰盒400转动下降至最低位置时,第四紧固件292与储冰盒400的底部相抵,避免储冰盒400与轨道300碰击,造成轨道300损坏。
[0058]优选的,参照图3,储冰盒400内包括配重腔490和储冰腔480,储冰腔480位于储冰盒400的出口一侧,配重腔490位于远离储冰盒400的出口的一侧。
[0059]通过在储冰盒400内的配重腔490内粘接相应的重物可改变储冰盒400的重心位置,从而调节储冰盒400的翻转速度,进而调节冰片的速度。
[0060]优选的,储冰盒400的盒壁内侧设有保温层。储冰盒400盒壁内侧设有保温层可避免冰片在储冰盒400内融化,对投冰试验造成影响。
[0061]本实用新型的储冰盒400的工作过程为:
[0062]投冰装置投出冰片前的状态,如图9所示,持续通入电流,电磁铁282与吸板420保持吸合,形成一个支点,连接板440处为另一个支点,使得储冰盒400能平稳放置,然后在储冰盒400内放入冰片。
[0063]投冰装置投出冰片后的状态,如图10所示,断开电流,电磁铁282和吸板420分离,储冰盒40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轨道300 —侧倾斜转动,转至与定位座290的第四紧固件292接触位置,停止转动。冰片从储冰盒400的出口滑出,沿轨道300滑至试验器内。
[006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冰装置,所述投冰装置包括安装座(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架(200),所述支架(200)包括连接座(260)和支撑座(240),所述连接座(260)连接于所述支撑座(240),所述支撑座(240)通过拉杆(220)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00); 轨道(300),所述轨道(300)包括多截首尾相接的滑道,所述滑道之间可活动的连接,所述轨道(300)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支撑座(240),另一端通过连杆(320)与所述支撑座(240)连接,所述连杆(320)可升降的连接于所述支撑座(240); 储冰盒(400),所述储冰盒(400)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连接座(260),位于所述轨道(300)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300)包括第一滑道(340)和第二滑道(360),所述连杆(320)包括第一连杆(322)、第二连杆(324)和第三连杆(326),所述第一滑道(340) —端铰接于所述支撑座(240),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滑道(360),所述第一滑道(340)通过所述第一连杆(322)和所述支撑座(240)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24)和所述第三连杆(326)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滑道(360)的不同位置,另一端叠合连接于所述支撑座(2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22)与所述第一滑道(340)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24)和所述第三连杆(326)均与所述第二滑道(360)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22)、所述第二连杆(324)和所述第三连杆(326)上与所述支撑座(240)相连的端部均设有第一滑动槽(328),并通过第一紧固件(329)贯穿所述第一滑动槽(328)与所述支撑座(240)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22)的数量为2,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滑道(340)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杆(324)和所述第三连杆(326)的数量均为2,均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滑道(360)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设有安装盘(120),所述拉杆(220)的数量为4个,沿所述安装盘(120)均匀分布,所述拉杆(220) 一端与所述支架(200)连接,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滑动槽(222),并通过第二紧固件(224)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盘(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60)远离所述轨道(300) 一侧延伸有电磁铁安装架(280),所述电磁铁安装架(280)设有电磁铁(282),所述储冰盒(400)设有与所述电磁铁(282)配合的吸板(420),所述储冰盒(400)设有连接板(440),所述连接板(440)与所述连接座(260)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40)上设有第一调节槽(450)和调节板(460),所述调节板(460)开设有转动孔(464)以及和所述第一调节槽(450)对应的第二调节槽(462),所述连接板(440)通过第三紧固件(470)穿设所述第一调节槽(450)和所述第二调节槽(462)活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板(460),所述调节板(460)通过所述转动孔(464)与所述连接座(260)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60)设有与所述储冰盒(400)配合的定位座(290),所述定位座(290)设有可升降的第四紧固件(292),当所述储冰盒(400)转动下降,所述第四紧固件(292)与所述储冰盒(400)的底部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盒(400)内包括配重腔(490)和储冰腔(480),所述储冰腔(480)位于所述储冰盒(400)的出口一侧,所述配重腔(490)位于远离所述储冰盒(400)的出口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盒(400)的盒壁内侧设有保温 层。
【文档编号】G01M15/02GK203858112SQ201420230217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康飞 申请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