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656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传感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传感器调整装置,尤其指一种适用于半导体组件对位的传感器调整装置。

公知技术

公知技术如中国专利公开号第CN104309793A号所公开的传感器调整装置,请参阅图13A及图13B,是公知传感器调整装置的立体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图,文中所述的一种传感器调整装置,包括有一固定底座91、一旋转平台92、一滑动平台93以及一用以承载传感器的固定平台94。其中,固定平台94固设于滑动平台93上,而该滑动平台93滑设于一滑槽922内并连接一转动螺杆932及一推拉杆931,藉以带动单一固定平台94上下滑移。此外,旋转平台92利用一转动螺杆923及一推拉杆921连接于固定底座91上,并透过绕转内部的一凸出销轴(图未示),旋转平台92可沿该轴线进行转动调整。由此,可将传感器定位安装至该传感器调整装置中。

然而,公知技术最大的缺点在于:仅具有一次调整单一传感器的功能,而缺乏连动功能。因此,在校准的过程中,只能依靠人员手调的技术,将发射端与接收端分别调整,加上若需重复调整位置时,经常耗时甚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感器调整装置,其为模块化设计,可同时调变传感器发射端及接收端的相对位置,改善公知技术中只能单边调整的困境,有效提高调机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传感器调整装置,包括有一基座、至少一支持件、至少一连接臂、至少一第一调整件以及至少二传感器。本发明的结构特征是可依据不同种类的移动载台或依据芯片数量的不同,成对增加或减少上述组件,达到更佳的感应侦测。

每一支持件固设于基座上,并具有至少一纵向滑轨;每一连接臂具有至少一滑动件,滑设于每一对应支持件的纵向滑轨;每一第一调整件穿设于与每一对应连接臂连接的一第一调整块;每组传感器包括有一光源讯号发射端及一光源讯号接收端,分别设置于每一连接臂的两端并相互对应,其中,旋转任一第一调整件,使得相对的二传感器同时在垂直方向上产生相同的位移量。

由上述设计,提供一种能让至少二传感器连动的调整装置,当机台更换了不同待测组件而需调整传感器的相对位置时,通过本发明的连动机构设计,可大幅减少调整传感器所耗费的时间,并减少因传感器位置不正确而发出感应警讯的机率。

上述至少二传感器可分别固设于一与连接臂连接的第二调整块,其分别穿设有一第二调整件。其中,每一传感器皆具有在垂直方向上各自独立的调整组件,由此,当使用者仅需调整单一传感器的垂直位置时,可转动对应的第二调整件使该第二调整块产生纵向位移,达到上下微调的功效。

上述基座还可包括复数长槽孔及穿设于每一长槽孔的锁附件。由此,本发明的基座可简单地改变横向位置,利用长槽孔的结构特征,进而滑动基座产生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达到左右粗调的功效。

上述每一连接臂可还包括二滑杆及分别与该二滑杆连接的二滑块,其分别套设于一固设于该基座的滑柱。其中,每一连接臂可分别在两端延伸出横向滑杆,其末端则分别连接有可垂直滑动的滑块,使得每一连接臂连同二滑杆可保有垂直方向的位移功能之外,可更建构出一水平的微调机构。

上述至少二传感器可分别固设于一套设于该二滑杆的第三调整块,使得固设于第三调整块的每一传感器可沿着滑杆进行水平滑移,达到左右微调的功效,其中,该第三调整块分别穿设有一第三调整件,能在调整至适当位置后将第三调整块锁固在滑杆上。

此外,上述基座可还固设有二限位座。由此,作为每一连接臂在垂直方向上位移的极限高度,使得滑块的位移高度不会超过滑柱的长度,避免造成滑块脱落或超出可动范围的情形发生。

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 明的申请范围。而有关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与附图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调整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调整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调整装置与第一移动载台的使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调整装置与第二移动载台的使用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长槽孔及锁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5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长槽孔及锁附件在水平方向上的作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臂在垂直方向上的作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三调整块在水平方向上的作动示意图。

图8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调整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8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调整块在垂直方向上的作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调整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调整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臂在垂直方向上的作动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调整块在垂直方向上的作动示意图。

图13A是公知传感器调整装置的立体图。

图13B是公知传感器调整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附图中符号说明

1,10传感器调整装置;2,20基座;21,210长槽孔;22,220锁附件;231,232,233,234滑柱;31,32,30支持件;311,312,321,322,301纵向滑轨;4011通孔;41,42,43,44,40连接臂;411,421,431,441,401滑动件;412,422,432,442第一调整块;413,423,433,443滑杆;414,424,434,444滑块;415,425,435,445,405第二调整块;416,426,436,446,502第二调整件; 417,427,437,447第三调整块;418,428,438,448第三调整件;4351,4051导杆;51,52,53,54,501第一调整件;61,62,63,64,60传感器;611,621,631,641,601光源讯号发射端;612,622,632,642,602光源讯号接收端;71限位座;81第一移动载台;82第二移动载台;811,821底座;812,822容置槽;813,823光通道;91固定底座;92旋转平台;921推拉杆;922滑槽;923转动螺杆;93滑动平台;931推拉杆;932转动螺杆;94固定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调整装置的立体图及分解图、传感器调整装置与第一移动载台的使用示意图以及传感器调整装置与第二移动载台的使用示意图。图1及图2中出示一种传感器调整装置1,主要包括有一基座2、二支持件31,32、四连接臂41,42,43,44、四第一调整件51,52,53,54、四长槽孔21、七组传感器61,62,63,64以及二限位座71,其中,上述每组传感器包括一光源讯号发射端611,621,631,641及光源讯号接收端612,622,632,642。图3及图4中揭示出两种移动载台的形式,分别包括直线型的第一移动载台81及并列型的第二移动载台82,其每一移动载台81,82分别包括一底座811,821、四容置槽812,822以及与每一容置槽812,822连接的光通道813,823,在本实施例中,将每一移动载台81,82分别放置于传感器调整装置1所包覆的容置空间内,由此,当半导体组件在移动载台81,82的容置槽812,822内未正确摆放时,光源讯号发射端611,621,631,641所提供的光源讯号即可穿透容置槽812,822及与该容置槽812,822连接的光通道813,823至光源讯号接收端612,622,632,642,此时系统将判定异常而停止运作;反之,若光源讯号接收端612,622,632,642无法顺利接收到光源讯号时,则可正常运作。由此,本发明的传感器调整装置是用以判断每一容置槽所容设的半导体组件是否正确对位。请一并参阅图5A及图5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长槽孔及锁附件的局部放大图及在水平方向上的作动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因本发明的传感器调整装置1是采用对称式设计,故可将基座21从中分为两部分,但不以此为限。基座21共开设有四长槽孔21,并于每一长槽孔21穿设有一锁附件22,如图5A所示,本发明可将基座21固定于一工作桌上,并透过锁附件22与长槽孔21的装配关系,调整传感 器调整装置1的水平位置。如图5B所示,若因传感器对位上的需要,可利用长槽孔21的结构特性,稍微滑动基座2使的产生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后再行锁紧锁附件22,达到左右粗调的功效。于上述实施例中,传感器调整装置可适用于IC分类机(IC handler)的移动载台,方便使用人员调整传感器的位置,以提高传感器判断半导体组件,正确被放置于移动载台的容置槽内的精准度。

接着,二支持件31,32分别固设于基座2两端,在本实施例中,为二个「ㄇ」字型的结构体,以调整并支撑四连接臂41,42,43,44。其中,每一支持件31,32的前后二表面分别具有二纵向滑轨311,312,321,322,因此从整体观的,二支持件31,32共包括有八条纵向滑轨。而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臂41,42锁附有四滑动件411,421,连接臂43,44因高度较低仅锁附有二滑动件431,441,其分别滑设于每一对应支持件31,32的纵向滑轨311,312,321,322上。由此,利用上述纵向滑轨与滑动件的机械配合关系,使得连接臂可沿着支持件的二表面在纵向上进行滑移调整,达到传感器对位时的所需高度。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每一连接臂41,42,43,44在其两端垂直于表面的方向,分别延伸出一滑杆413,423,433,443,并在该些滑杆413,423,433,443的末端分别连接一套设于一滑柱231,232,233,234的滑块414,424,434,444,该些滑柱231,232,233,234固定在基座2上,使得每一连接臂41,42,43,44连同二滑杆413,423,433,443可保有垂直方向的位移功能之外,可更建构出一水平的微调机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座2固设有二限位座71,其作为每一连接臂41,42,43,44在垂直方向上位移的极限高度,使得滑块414,424,434,444的位移高度不会超过滑柱231,232,233,234的长度,避免造成滑块414,424,434,444脱落或超出可动范围的情形发生。

其中,上述连接臂41及滑杆423,433,443分别固设有第一调整块412,422,432,442,并将第一调整件51,52,53,54分别穿设于上述第一调整块412,422,432,442内,所述第一调整件51,52,53,54系为一螺丝,该设置第一调整块412,422,432,442的方式并不以此为限,仅需与连接臂41,42,43,44或滑杆413,423,433,443相连即可。由此,使用者可用板手旋转任一第一调整件,使得对应的连接臂及滑杆同时在垂直方向上产生相同的位移量。请一 并参阅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臂在垂直方向上的作动示意图。图中出示一组连接臂44及滑杆443,当使用者欲同时调整对应的光源讯号发射端641与接收端642的纵向高度时,以板手旋转对应的第一调整件54,使得连接臂44沿着支持件32的滑轨322进行纵向滑移,连带使得滑杆443沿着滑柱234进行纵向滑移,由此,可提供传感器对位所需的纵向位移量。

请再次回到图1至图2,且一并参阅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三调整块在水平方向上的作动示意图。传感器调整装置1的滑杆413,423,433,443上分别套设有第三调整块417,427,437,447,其所需个数依据使用者欲装设的传感器个数而定,在本实施例中,单一滑杆413,423,433,443套设有一至三个第三调整块417,427,437,447,但不以此为限。上述第三调整块417,427,437,447分别穿设有一第三调整件418,428,438,448(图中仅以第三调整件448作为代表),如图7所示,第三调整块447可沿着滑杆443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左右滑移,一旦调整至适当位置后再利用第三调整件448将第三调整块447锁固在滑杆443上,达到左右微调的功效。

请再次回到图1至图2,且一并参阅图8A及图8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调整块的局部剖视图及在垂直方向上的作动示意图。传感器调整装置1的每一传感器61,62,63,64分别固设于一第二调整块415,425,435,445,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调整块415,425,435,445系利用二导杆4351(图部分未示)分别与第三调整块417,427,437,447相卡接,并在每一第二调整块415,425,435,445中穿设有一第二调整件416,426,436,446(图中仅以第二调整件436作为代表),所述第二调整件416,426,436,446系为一螺丝,并延伸至第三调整块417,427,437,447中。如图8A所示,该第二调整块435与第三调整块437处于初始的密合状态,此时传感器63位于相对低点的位置。如图8B所示,此时使用者可用板手旋转第二调整件436,使得对应的第二调整块435在垂直方向产生向上的个别位移量。由此,当使用者仅需调整单一传感器的垂直位置时,可转动对应的第二调整件使该第二调整块产生纵向位移,达到上下微调的功效。

请参阅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调整装置的立体图。图中出示一种传感器调整装置10包括有一基座20、二支持件30、四连接臂40、 四第一调整件501、四长槽孔210、七组传感器60,其中,上述每组传感器包括一光源讯号发射端601及光源讯号接收端602。在本实施例中,因本发明的传感器调整装置10是采用对称式设计,故可将基座20从中分为两部分,但不以此为限。基座20共开设有四长槽孔210,并于每一长槽孔20穿设有一锁附件220,如图所示,本发明可将基座210固定于一工作桌上,并透过锁附件220与长槽孔210的装配关系,调整该传感器调整装置10的水平位置。若因传感器对位上的需要,可利用长槽孔210的结构特性,稍微滑动基座20使的产生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后再行锁紧锁附件220,达到左右粗调的功效。

接着,二支持件30分别固设于基座20上,以调整并支撑四连接臂40。其中,每一支持件30与基座20之间分别具有复数纵向滑轨301,而从整体观的,本发明一边四条、另一边八条总共包括有12条纵向滑轨30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臂40为一「U」字型的结构体,其两端分别固设有一滑动件401,该滑动件401为一具有通孔4011的凸块,其分别滑设于每一对应支持件30的纵向滑轨301上。由此,利用上述纵向滑轨与滑动件的机械配合关系,使得连接臂可顺着纵向滑轨的轨道进行滑移调整,达到传感器对位时的所需高度。

请一并参阅图10及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调整装置的剖视图及连接臂在垂直方向上的作动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每一滑动件401可还作为支撑一第一调整件501移动的第一调整块,但不以此为限,例如在连接臂40上另外固设有一第一调整块的实施方式。由此,传感器调整装置10可将第一调整件501分别穿设于上述每一滑动件401内并顶抵基座20,所述第一调整件501系为一螺丝,如图11所示,当使用者欲同时调整对应的光源讯号发射端601与接收端602的纵向高度时,是以板手旋转对应的第一调整件501,使得连接臂40沿着支持件30的滑轨301进行纵向滑移。由此,可提供传感器对位所需的纵向位移量。

回到图9并一并参阅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调整块在垂直方向上的作动示意图。如图所示,传感器调整装置10的每一传感器60分别固设于一第二调整块405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整块405利用二导杆4051分别与连接臂40相卡接,并在第二调整块405中穿设有一第二调整件 502,所述第二调整件502系为一螺丝,并延伸至连接臂40中。如图12所示,使用者可用板手旋转该第二调整件502,使得对应的第二调整块405在垂直方向产生向上的个别位移量。由此,当使用者仅需调整单一传感器的垂直位置时,可转动对应的第二调整件使该第二调整块产生纵向位移,达到上下微调的功效。

上述实施例仅系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