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探针以及适于更换此电流探针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7989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探针以及治具,特别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值或电压值等数值的电流探针,以及用于更换此电流探针的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有用于测量电阻值或电压值等数值的探针,特别是用于大电流(例如从数十安培到数百安培)的探针。在贩卖产品前,业者会利用探针进行电性测试来确认产品的良率和可靠度。为了减少发热及确保接触面积等需要,在测试时,探针会直接接触产品表面而能精确测量电阻或电压。

一般而言,由于探针的针头在电性测试的过程中会因电流流通而造成毁损,因此需要定期性地进行更换。目前有探针具有可拆卸安装在针身的探针头,以便视使用需求而能方便快速地将新的探针头换装在针身上。然而,当要拆换探针头时,探针头与针身皆缺乏良好定位固定,故探针头容易与针身一起活动,使得探针头与针身间的相对移动量过小,导致探针头不容易与针身松脱。部分业者会在拆换过程中以工具(如扳手)固定针身后再用其它工具(如另一只扳手)拆换探针头,但这使得拆换步骤变得繁杂,且对使用者来说操作难度也变高,不利于提升探针头的更换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探针以及治具,使其有助于解决探针头的更换步骤繁杂以及操作难度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流探针,包含一基体以及一探针头。基体包含一主体部以及至少一定位部,且定位部突出主体部。探针头能够拆卸地设置于基体的主体部。探针头于远离主体部的轴心的一侧具有一外缘,且定位部突出外缘。

其中,该主体部于远离该主体部的轴心的一侧具有一外侧面,且该至少一定位部围绕该外侧面。

其中,该至少一定位部沿该主体部的径向方向延伸。

其中,该至少一定位部的数量为二,该二定位部位于该主体部的一端,该二定位部朝相反方向延伸而彼此远离,且该二定位部突出该探针头的该外缘。

其中,该主体部具有面对该探针头的一止挡面,且该止挡面的侧边围绕该探针头于该止挡面的投影。

其中,该止挡面于侧边具有相连的二弧型侧边段和二直线侧边段,该二弧型侧边段彼此相对,且该二直线侧边段介于该二弧型侧边段之间。

其中,该主体部具有面对该探针头的一止挡面,且该探针头于该止挡面的投影至少部分突出该止挡面的侧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于更换上述电流探针的探针头的治具,包含一定位件以及一活动件。定位件具有一容置槽,且该定位件适于固定于该定位部;活动件能够活动地设置于容置槽内并适于更换探针头,当更换该探针头时,该活动件沿该定位件的轴向方向固定于该探针头并抵靠于该定位部。

其中,该活动件能够以自身的轴心为旋转中心相对该定位件旋转而更换该探针头。

其中,该定位件更具有与该容置槽相连的一开口,该开口适于套设该定位部,该容置槽的槽径大于该开口的口径,该活动件具有一凹陷(适于套设探针头的一凹陷),当更换该探针头时,该凹陷套设该探针头。

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电流探针以及治具,电流探针的基体的定位部突出探针头的外缘,而可供治具的定位件夹持,有助于提供良好的定位功能。当更换探针头时,活动件可带动探针头相对基体活动。此时,由于基体被定位件定位而固定不动,能确保探针头在更换过程中独自相对基体转动,以避免基体于更换过程中与探针头一并活动而降低更换效率。借此,使用者可用治具简易并有效率地更换探针头。

此外,当活动件移动以套设探针头时,定位部也提供引导功能,以令使用者能够通过确认活动件是否抵靠于定位部而得知活动件于容置槽内的位置,进而有助于确认活动件是否已套设探针头。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流探针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电流探针的分解示意图。

图1c为图1a的电流探针的仰视示意图。

图1d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治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1e为使用图1d的治具更换图1a的电流探针的探针头的动作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流探针的分解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电流探针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流探针的仰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流探针的仰视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流探针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电流探针

2治具

11基体

111主体部

1111外侧面

112定位部

1121弧型侧边段

1122直线侧边段

1123止挡面

1123a环形倾斜面

1123b平坦面

12探针头

121外缘

13子探针件

21定位件

211容置槽

212开口

22活动件

221凹陷

a1、a3轴心

a2径向方向

d1槽径

d2口径

l1、l2延伸线

p投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请同时参照图1a至图1c。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流探针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电流探针的剖切示意图。图1c为图1a的电流探针的仰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流探针1包含一基体11、一探针头12以及一子探针件13。基体11、探针头12以及子探针件13的材质可皆为导电材料。电流探针1可用于抵靠一待测物(未绘示),以自探针头12输出电流至待测物,并且电流再自待测物输出至子探针件13,而测量待测物的电阻值。

基体11包含相连的一主体部111以及一定位部112,且定位部112突出主体部111。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主体部111具有一外侧面1111。外侧面1111位于主体部111远离自身的轴心a1的一侧。定位部112围绕外侧面1111,且定位部112沿主体部111的径向方向a2延伸。此外,本实施例的定位部112于侧边具有相连的二弧型侧边段1121和二直线侧边段1122。二弧型侧边段1121彼此相对,且二直线侧边段1122介于二弧型侧边段1121之间。进一步来说,本实施例的弧型侧边段1121为凸边。弧型侧边段1121与直线侧边段1122共同形成定位部112的侧边而定义出定位部112的形状。另外,定位部112更具有一止挡面1123,且二直线侧边段1122与二弧型侧边段1121共同围绕止挡面1123。定位部112的形状以及延伸方向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部112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圆形,且定位部112的延伸方向的延伸轴可与主体部111的径向方向a2夹一锐角。此外,本实施例的主体部111与定位部112一体成型,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主体部111与定位部112可以是借由卡合或螺合方式相固定的二元件。

探针头12可拆卸地设置于基体11的主体部111。探针头12于远离主体部111的轴心a1的一侧更具有一外缘121,且定位部112突出外缘121。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探针头12以螺合方式固定于主体部111,且探针头12的形状为正六角形,但探针头12与主体部111连接方式以及探针头12的形状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探针头12可以卡合或紧配方式固定于主体部111,且探针头12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圆形。探针头12于止挡面1123形成一投影p,并且定位部112的二弧型侧边段1121与二直线侧边段1122共同将投影p围绕于内。进一步来说,本实施例的止挡面1123的面积大于探针头12于止挡面1123的投影p的面积,而令二弧型侧边段1121与二直线侧边段1122较探针头12的外缘121更远离主体部111的轴心a1。子探针件13穿设基体11的主体部111以及探针头12。

请并参照图1d和图1e。图1d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治具的分解示意图。图1e为使用图1d的治具更换图1a的电流探针的探针头的动作示意图。本实施例更揭露适于更换电流探针1的探针头12的治具2。治具2包含一定位件21以及一活动件22。定位件21适于固定于基体11的定位部112。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定位件21具有相连的一容置槽211以及一开口212。开口212的口径d2匹配定位部112的外径,而使开口212适于套设定位部112,以令定位件21夹持定位部112,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件21可以卡块卡合于卡槽的方式固定于定位部112。另外,本实施例的容置槽211的槽径d1大于开口212的口径d2,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容置槽211的槽径d1可等于开口212的口径d2。

活动件22可活动地设置于容置槽211内,并适于更换探针头12。详细来说,活动件22具有适于套设探针头12的一凹陷221,并且凹陷221的口径匹配探针头12的外径。活动件22可借由动力源(例如马达或使用者,未绘示)驱动而以自身的轴心a3为旋转中心相对定位件21旋转。本实施例的活动件22以凹陷221套设探针头12的方式实施固定,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活动件22可以卡块卡合于卡槽的方式固定于探针头12。

以下说明使用治具2拆卸探针头12的方式。如图1e所示,首先将治具2的定位件21的开口212套设电流探针1的定位部112。借着,将活动件22沿定位件21的轴向方向(如箭头a所指方向)于容置槽211内移动,以令活动件22抵靠于定位部112的止挡面1123,并且凹陷221套设探针头12。最后,转动活动件22,而使探针头12与基体11的主体部111之间的螺合松脱,以完成探针头12的拆卸。

根据本实施例所揭露的电流探针1以及治具2,电流探针1的基体11的定位部112突出探针头12的外缘121,而可供治具2的定位件21夹持,有助于提供良好的定位功能。当更换探针头12时,活动件22可带动探针头12相对基体11转动。此时,由于基体11被定位件21定位而固定不动,能确保探针头12在更换过程中独自相对基体11转动,以避免基体11于更换过程中被探针头12带动一并旋转而降低更换效率。借此,使用者使用治具2即可简易并有效率地更换探针头12。此外,当活动件22移动以套设探针头12时,定位部112也提供引导功能,以令使用者能够通过确认活动件22是否抵靠于定位部112,而得知活动件22于容置槽211内的位置,进而有助于确认活动件22是否已套设探针头12。

在本实施例中,因探针头12与主体部111之间是通过螺合的方式结合,故治具2以转动活动件22的方式来拆除探针头12,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当探针头12以紧迫方式设置于主体部111时,治具2的活动件22可以拉拔探针头12的方式来拆除探针头12。另外,使用者在更换探针头时,可用治具2拆卸旧的探针头12,也可用治具2将新的探针头12组装于基体11的主体部111。此外,本实施例以使用治具2更换探针头12为例,但用于更换探针头12的工具并不限于治具2,使用者也能使用扳手或其它现有工具进行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电流探针1的基体11的定位部112围绕主体部111的外侧面。借此,有助于在定位件21夹持定位部112时提供足够的接触面积,而提升治具2与基体11之间的稳定性。

此外,如图1e所示,本实施例的治具2的容置槽211的槽径d1大于开口212的口径d2。借此,有助于提供足够活动空间给活动件22的转动,可避免定位件21于更换探针头12的过程中与转动中的活动件22相干涉。在其它实施例中,若槽径d1设计成与口径d2相等,并且定位部112的侧边仍然将探针头12于止挡面1123形成的投影p围绕于内(如图1b所示),则同样可避免定位件21与活动件22相干涉。

在第一实施例中,定位部的数量为一,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请参照图2a和图2b。图2a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流探针的分解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电流探针的仰视示意图。由于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相似,故以下仅就相异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电流探针1的基体11包含二定位部112。二定位部112皆位于主体部111的一端。二定位部112朝相反方向延伸而彼此远离,且二定位部112皆突出探针头12的外缘121。详细来说,二定位部112皆位于主体部111的外侧面1111,并且二定位部112沿主体部111的径向方向a2分别朝图2a的左侧和右侧沿伸而突出外缘121。此外,本实施的探针头12于止挡面1123的投影p至少部分突出止挡面1123的侧边,即图2b中的定位部112的其中二侧边段被探针头12覆盖。当要更换本实施例的电流探针1的探针头12时,所使用的治具容置槽的槽径大于开口的口径,即能避免定位件与活动件相干涉。

请参照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流探针的仰视示意图。由于第三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相似,故以下仅就相异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112与探针头12的形状皆为正六角形,并且主体部111的轴心a1至探针头12的顶点的延伸线l1与轴心a1至定位部112的顶点的延伸线l2夹30度。

请参照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流探针的仰视示意图。由于第四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相似,故以下仅就相异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112的部分侧边段与探针头12的外缘121重叠,并且定位部112另部分侧边段较外缘121更远离探针头12的轴心。

请参照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流探针的剖视示意图。由于第五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相似,故以下仅就相异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112的延伸方向的延伸轴与主体部111的径向方向a2夹一锐角。定位部112的一环形倾斜面1123a与平坦面1123b共同形成定位部112的止挡面,并且探针头12呈锥形体。探针头12的外缘121位于锥形体的底面。换句话说,探针头12的外缘121系指探针头12的多个边缘中最远离主体部111的轴心a1的边缘。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露的电流探针以及治具中,电流探针的基体的定位部突出探针头的外缘,而可供治具的定位件夹持,有助于提供良好的定位功能。当更换探针头时,活动件可带动探针头相对基体转动。此时,此时,由于基体被定位件定位而固定不动,能确保探针头在更换过程中独自相对基体活动,以避免基体于更换过程中与探针头一并活动而降低更换效率。借此,使用者可使用治具简易并有效率地更换探针头。

此外,当活动件移动以套设探针头时,定位部也提供引导功能,以令使用者能够通过确认活动件是否抵靠于定位部而得知活动件于容置槽内的位置,进而有助于确认活动件是否已套设探针头。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