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hearlet域的极化滤波面波压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758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Shearlet域的极化滤波面波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Shearlet变换:采用Shearlet变换将地震数据分解为各尺度各方向上的Shearlet系数,

2)极化分析:通过极化分析方法计算各尺度不同方向上的Shearlet系数的椭球率e,

3)面波压制:对各尺度不同方向上的Shearlet系数采用不同的椭球率阈值e0进行滤波,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反射波并最大限度地压制面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hearlet域的极化滤波面波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

对面波压制后的Shearlet系数进行反变换,获得滤波结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hearlet域的极化滤波面波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不同的椭球率阈值e0为:

在反射波出现的方向上设定Shearlet系数的椭球率阈值e0=e1,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反射波;

在只含有少量或者不含有反射波的方向上设定Shearlet系数的椭球率阈值e0=e2,以最大限度地压制面波;

且e1>e2,以在面波与反射波重叠的部分尽可能减少对反射波的损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hearlet域的极化滤波面波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波出现的方向为小于面波的临界角度的方向;

所述只含有少量或者不含有反射波的方向为大于面波的临界角度的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hearlet域的极化滤波面波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波为滤除e>e0的部分,得到各尺度不同方向上滤波后的Shearlet系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hearlet域的极化滤波面波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极化分析方法为时间域自适应极化分析方法。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Shearlet域极化滤波面波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面波的临界角度θ1的计算方法如式(22)所示:

<mrow> <msub> <mi>&theta;</mi> <mn>1</mn> </msub> <mo>=</mo> <mi>a</mi> <mi>c</mi> <mi>r</mi> <mi> </mi> <mi>cot</mi> <mrow> <mo>(</mo> <mfrac> <mrow> <msub> <mi>v</mi> <mn>0</mn> </msub> <mi>d</mi> <mi>t</mi> </mrow> <mrow> <mi>d</mi> <mi>x</mi> </mrow> </mfrac> <mo>)</mo> </mrow>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22</mn> <mo>)</mo> </mrow> <mo>;</mo> </mrow>

其中,v0为面波的最大视速度,dt为采样时间间隔,dx为空间采样间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hearlet域的极化滤波面波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使用如下式(23)进行:

SHψf(j,k,t,x)=<f,ψj,k,t,x> (23),

其中,SH(j,k,t,x)代表不同尺度不同方向上的Shearlet系数,j代表尺度,k代表方向,t代表时间,x代表偏移距,f代表频率。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