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电力设备的防水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11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高低压电力设备的防水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报警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低压电力设备的防水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高低压电力设备上都设有压力释放口或通风口,如果水滴等液体物质滴落入设备的压力释放口或通风口,极有可能造成电力设备短路爆炸。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尤其在汛期,运维人员需要经常巡视设备上方设施渗漏水情况,这对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经验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于渗漏点的排查工作,在雨前进行存在很大的排查难度,这就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对于已发现的单一渗漏隐患点,申请防水工程成本较高,不易实行,目前采取覆盖防汛薄膜的办法(雨后拆下),这样反复拆装薄膜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在设备上覆盖薄膜也会对人员、设备、电网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低压电力设备的防水报警系统,以便能够防止渗漏液滴漏至高低压设备中,发生意外事故,并且还能够及时的将高低压电力设备上方设施的渗漏情况反馈至调度端,方便工作人员对渗漏点进行及时的维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低压电力设备的防水报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进行连接的220V交流电源、整流装置、测控装置、网络交换机、远动通信装置以及调度端主站系统,所述测控装置还分别与导电装置以及声光报警器相连接;其中所述导电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架,所述固定支撑架包括载物架和至少四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于高低压电力设备正上方的设施上,其另一端垂直固定于载物架上,所述载物架相对于水平面的Y轴方向具有3~5°的倾斜角度;在所述载物架上设有绝缘支撑板,所述绝缘支撑板的形状以及尺寸与所述载物架相匹配,所述导电装置还包括电极塑料板,所述电极塑料板通过绝缘支柱平行架设于所述绝缘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电极塑料板的上表面呈波浪形,以形成若干V形渠,在每个V形渠内沿V形渠的长方向插接相同组数的电极片,每组电极片包括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所述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相间排列,相邻两个电极片之间的距离设置在3~5cm,电极片的末端设有电极片导线,在所述电极塑料板上表面的下端部沿X轴方向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起始端设置于所述电极塑料板的左端边缘处,其另一端穿透所述电极塑料板的右端面,并且所述导流槽槽底的起始端高于其另一端;在所述绝缘支撑板与电极塑料板之间还设有若干绝缘支座,所述绝缘支座的个数与电极片的行数相一致,所述绝缘支座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撑板上的支撑腿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腿上的绝缘底座,在所述绝缘底座上设有金属母片,奇数行的正电极片的电极片导线分别对应连接至奇数行的金属母片上,偶数行的负电极片的电极片导线分别对应连接至偶数行的金属母片上;上述各金属母片分别经导线连接至所述测控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测控装置采用型号为RCS-9705C的测控装置,所述远动通信装置采用型号为RCS-9698D的远动通信装置,所述调度端主站系统采用SG-OSS智能电网调度系统。

优选的是,所述相邻两个电极片之间的最佳间距设置在4cm。

优选的是,所述奇数行的金属母片均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测控装置的开入公共端端子,所述偶数行的金属母片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测控装置的各开入端端子;所述测控装置的开出公共端端子以及开出端端子1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声光报警器的正极和负极。

优选的是,所述导电装置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设有中空形状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极塑料板下表面上设置的第一连接部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导流槽所对应的电极塑料板的下表面,所述连接头的上端开口对准所述导流槽的开口,所述连接头的上端边沿处还设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采用呈弧形的弯曲挡板。

优选的是,所述V形渠的底部设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的个数与电极片的组数相一致,每个集液槽内插接一对正负电极片。

优选的是,所述电极片上均开设倒V形的中空部,其末端设有电极片导线,所述电极片插接在所述集液槽底部,在所述集液槽内的电极片的下部涂覆绝缘涂层;所述导电装置还包括由轻质泡沫材料制成的导电浮体,所述导电浮体呈梭子状,在所述导电浮体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贯穿一铜丝,所述铜丝的长度大于所述导电浮体的长度,所述导电浮体设置于所述正电极片以及负电极片之间,所述铜丝穿过所述正、负电极片的倒V形的中空部,并且所述正、负电极片倒V形区域的底部最宽处的尺寸是所述铜丝直径的四倍,在所述导电浮体的两端部涂覆金属涂层,所述导电浮体经由至少一根绝缘线固定于所述集液槽的槽底。

本发明的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高低压电力设备的防水报警系统能够防止渗漏液滴漏至高低压设备中,发生意外事故,其还能够及时的将高低压电力设备上方设施的渗漏情况反馈至调度端,方便工作人员对渗漏点进行及时的维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高低压电力设备的防水报警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导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极塑料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极塑料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绝缘支座搭载金属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极塑料板、测控装置以及声光报警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极塑料板与导流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集液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实施例的导电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A-220V交流电源,B-整流装置,C-测控装置,D-导电装置,E-声光报警器,F-网络交换机,G-远动通信装置,H-调度端主站系统,1-固定支撑架,1a-固定杆,1b-载物架,2-绝缘支撑板,3-电极塑料板,31-V形渠,4-绝缘支柱,5-绝缘支座,51-支撑腿,52-绝缘底座,6-金属母片,7-正电极片,8-负电极片,9-导流槽,10-电极片导线,11-第一连接部,12-连接头,121-第二连接部,122-遮挡部,13-导流管,14-集液槽,15-绝缘涂层,16-导电浮体,17-铜丝,18-金属涂层,19-绝缘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高低压电力设备的防水报警系统包括依次进行连接的220V交流电源A、整流装置B、测控装置C、网络交换机F、远动通信装置G以及调度端主站系统H,所述测控装置C还分别与导电装置D以及声光报警器E相连接。其中所述220V交流电源A、整流装置B、测控装置C、导电装置D以及声光报警器E之间的连接采用导线进行连接;所述测控装置C、网络交换机F以及远动通信装置G之间的连接采用网线进行连接;所述远动通信装置G和调度端主站系统H通过光纤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控装置C采用型号为RCS-9705C的测控装置,所述远动通信装置G采用型号为RCS-9698D的远动通信装置,所述调度端主站系统H采用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SG-OSS智能电网调度系统,所述整流装置B、声光报警器E以及网络交换机F的型号不限,只要能满足需求即可。

本发明所涉及的导电装置D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装置D包括固定支撑架1,所述固定支撑架1包括至少四个固定杆1a以及载物架1b,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所述固定杆1a的个数为四个,所述载物架1b呈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并且载物架1b的尺寸大于高低压电力设备压力释放口或通风口的尺寸,所述固定杆1a的一端固定于高低压电力设备正上方的设施上,例如屋顶,所述固定杆1a的另一端垂直固定于载物架1b上,所述载物架1b相对于水平面的Y轴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便使渗漏液能顺利向下流,在本实施例中,该倾斜角α为3~5°。在所述载物架1b上设有绝缘支撑板2,所述绝缘支撑板2的形状以及尺寸与所述载物架1b相匹配,所述绝缘支撑板2固定安装在所述载物架1b上,所述导电装置D还包括电极塑料板3,所述电极塑料板3通过绝缘支柱4架设于所述绝缘支撑板2的上方,并且所述电极塑料板3与绝缘支撑板2相平行,具体的可以使所述绝缘支柱4与所述绝缘支撑板2形成一体化结构,在所述电极塑料板3的下表面设有插接槽,以便使所述绝缘支柱4插接在上述插接槽内,进而使所述电极塑料板3平行的架设于所述绝缘支撑板2之上。

所述电极塑料板3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板,并且其上表面呈波浪形,以形成V形渠,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电极塑料板3的上表面设有十个V形渠3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每个V形渠31内沿V形渠31的长方向设有相同组数的电极片,在本实施例中,以四组电极片为例进行说明,每组电极片包括正电极片7和负电极片8,所述正电极片7与负电极片8相间排列,相邻两个电极片之间的距离设置在3~5cm,最佳间距设置在4cm。所述电极片插接在所述V形渠31内,所述电极片的末端设有电极片导线10,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渗漏液排出,如图3所示,在所述电极塑料板3上表面的下端部沿X轴方向设有导流槽9,所述导流槽9的起始端设置于所述电极塑料板3的左端边缘处,所述导流槽9的另一端穿透所述电极塑料板3的右端面,并且所述导流槽9槽底的起始端高于其另一端,以便使渗漏液从电极塑料板3的右端边缘顺利流出。

在所述绝缘支撑板2与电极塑料板3之间还设有若干绝缘支座5,所述绝缘支座5的个数与电极片的行数相一致,所述绝缘支座5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撑板2上的支撑腿51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腿51上的绝缘底座52,其中所述绝缘支撑板2、支撑腿51以及绝缘底座52可以采用一体化结构。在所述绝缘底座52上设有金属母片6,具体的可以采用金属螺栓将金属母片6固定在所述绝缘底座52上,将插接在所述V形渠31内的电极片的电极片导线10分别连接至各金属母片6上,在本实施例中,将奇数行的正电极片7的电极片导线10分别对应连接至奇数行的金属母片6上,将偶数行的负电极片8的电极片导线10分别对应连接至偶数行的金属母片6上。然后上述奇数行的金属母片6均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测控装置C的开入公共端端子,将偶数行的金属母片6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测控装置C的开入端端子1、开入端端子2、开入端端子3、开入端端子4。所述测控装置C的开出公共端端子以及开出端端子1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声光报警器E的正极和负极,如图6所示。

为了确保渗漏液顺利流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导电装置D还包括导流管13,所述电极塑料板3与导流管13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7所示,图7(a)示出了所述电极塑料板3的侧视示意图,在所述电极塑料板3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一连接部11设置于所述导流槽9所对应的电极塑料板3的下表面。所述导流管1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b)所示,所述导流管13的一端设有中空形状的连接头12,其另一端连接至收集渗漏液的容器或者直接设置在室外排放渗漏液的位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所述连接头12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部121,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通过螺栓相连接,以使得所述连接头12的上端开口对准所述导流槽9的开口,为防止渗漏液从所述导流槽9流向导流管13的过程中有液体溅出,可以在所述连接头12的上端边沿处设置遮挡部1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挡部122采用呈弧形的弯曲挡板。图7(c)示出了所述电极塑料板3与导流管13连接关系的主视示意图。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220V交流电经所述整流装置B整流后输送至所述测控装置C,所述测控装置C内部设置的降压板将上述220V直流电变为24V直流电,上述24V直流电通过导线以及金属母片6输送至各正电极片7,当高低压电力设备正上方的设施(例如屋顶)有渗漏点时,在雨天或者其他有渗漏液漏下的情况时,渗漏液会滴落在所述导电装置D的电极塑料板3上,具体是滴落在V形渠31内,一般情况下,渗漏液中含有各种无机盐类、有机物、泥砂、黏土等物质,其中悬浮及胶体微粒大都带有负电荷,因此渗漏液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当渗漏液达到一定量时,会使渗漏液区域内的正电极片7上的24V直流电经渗漏液、与上述正电极片7相邻的负电极片8、电极片导线10、金属母片6以及导线输送至测控装置C,此时所述测控装置C会为所述声光报警器E供电,使得所述声光报警器E动作,实现声光报警。同时,所述测控装置C还会将上述报警信号通过所述网络交换机F以及远动通信装置G传送至所述调度端主站系统H,使工作人员在远端就能知晓设备区是否有渗漏发生。当有渗漏发生时,由于所述载物架1b相对于水平面的Y轴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因此渗漏液会沿V形渠31向下流至所述导流槽9内,由于所述导流槽9槽底的起始端高于其另一端,也就是说导流槽9倾斜设置,因此渗漏液能从电极塑料板3的右端边缘顺利流出,进而经所述导流管13排出。

为提高所述导电装置D的导电性能,可以在所述V形渠31的底部开设集液槽14,如图8所示,每个集液槽14内插接一对正负电极片,当有渗漏液滴下时,渗漏液首先会集聚在附近的集液槽14内,这便使得集液槽14内渗漏液的导电性能提高,确保集液槽14内正电极片7上的24V直流电能顺利传送至所述测控装置C。

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就是渗漏液不具备导电性能时或者导电性能较低时,可以采用图9所示的导电结构实现导电功能,如图9所示。所述导电装置D还包括由轻质泡沫材料制成的导电浮体16,如图9(b)所示,所述导电浮体16呈梭子状,也就是所述导电浮体16的中间部位呈圆柱体形状,其两端为相同大小的圆锥体,在所述导电浮体16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贯穿一铜丝17,所述铜丝17的长度大于所述导电浮体16的长度,为进一步提高导电性能,在所述导电浮体16的两端部,也就是圆锥体的锥尖部涂覆金属涂层18,为了方便固定所述导电浮体16,可以设置至少一根绝缘线19,所述绝缘线19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集液槽14的槽底,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导电浮体16上,所述绝缘线19的长度要求为确保导电浮体16随浮力升起时能够与电极片裸露的金属部分接触良好。为了与所述导电浮体16匹配使用,所述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a)所示,正电极片7和负电极片8的结构相同,在此以正电极片7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正电极片7呈剪刀状,也就是在所述正电极片7上开设倒V形的中空部,所述正电极片7的末端设有电极片导线10,将一组电极片插接在所述集液槽14内,所述导电浮体16设置于所述正负电极片之间,将所述铜丝17穿过所述正负电极片上的倒V形中空部,为确保没有渗漏时,所述导电浮体16不导电,在集液槽14内部的所述正电极片7以及负电极片8的下部涂覆绝缘涂层15,为了防止发生渗漏时,导电浮体16随渗漏液随意浮动,可以将所述电极片倒V形区域的底部最宽处的尺寸限定为是所述铜丝17直径的四倍。图9(c)示出了导电浮体16和电极片设置于集液槽14内的结构示意图,当有渗漏发生时,渗漏液集聚在所述集液槽14内,使得所述导电浮体16随浮力升起与电极片裸露的金属部接触,这样的话,正电极片7上的24V直流电就会经由导电浮体16、负电极片8、电极片导线10、金属母片6以及导线输送至测控装置C。

本发明所涉及的高低压电力设备的防水报警系统能够防止渗漏液滴漏至高低压设备中,发生意外事故,其还能够及时的将高低压电力设备上方设施的渗漏情况反馈至调度端,方便工作人员对渗漏点进行及时的维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