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细胞控制性减压模型的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6789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细胞控制性减压模型的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脑损伤测试领域,涉及控制性减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细胞控制性减压模型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可达30%~60%,如何降低死亡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是神经外科医师特别关注的重要课题。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在此类患者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uy,DC)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难治性颅高压患者的有效方法。术中控制性减压可有效减少术中急性脑膨出、术后脑梗死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术后并发脑梗死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儿童也不少见,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探讨如何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塞发生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采用术中控制性减压回顾性对照研究手术治疗儿童重型颅脑伤患者,效果良好。

基于上述临床经验,控制性减压法在临床上已经有较多应用,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较多依靠医护人员的经验来进行操作,尚没有人对颅内手术的控制性减压进行科学的系统实验,为临床提供一些规律性指引,现有技术中也没有能够针对控制性减压进行试验的专用装置,使得研究人员难以进行系统的控制性减压试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细胞控制性减压模型的试验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系统地针对细胞进行控制性减压试验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细胞控制性减压模型的试验装置,包括带有密封的盖子的培养皿,还包括柔性载片,所述的柔性载片的底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圈足,所述的培养皿内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支撑座,定位圈足套在定位支撑座上;

所述的柔性载片的顶面四周位置对称设置有受力定位孔,所述的盖子上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通盖子的螺纹套筒,螺纹套筒内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伸入培养皿内部的一端与转动套筒的一端相连,转动套筒能够相对于螺纹杆转动,转动套筒的另一端固接在支架的中心位置,支架四周的端部设置有竖向的加压柱,加压柱顶在加压定位孔内用于压弯柔性载片;

所述的培养皿靠近底部的的侧壁上连通有培养液快速流出管;

所述的盖子上连通有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的盖子上还插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进液管在培养皿内的端部设置有在平面内盘旋的进液滴头,进液滴头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滴液孔;所述的出液管在培养皿内的端部设置有在平面内盘旋的出液吸头,出液吸头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吸液孔。

所述的进液滴头和出液吸头相互嵌套在同一个平面内,所述的进液滴头和出液吸头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个通孔,螺纹杆从通孔穿过。

所述的盖子和培养皿均采用透明的材料制成。

所述的透明材料为玻璃或者透明塑料。

所述的透明塑料为有机玻璃。

所述的柔性载片采用透明的塑料制成。

所述的柔性载片的厚度为0.2mm~2mm。

所述的螺纹杆伸出盖子的一端上设置有转动帽。

所述的受力定位孔为四个,所述的支架为十字支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试验装置,能够针对细胞建立一套控制性减压的试验模型,通过改变培养液的营养成分含量、氧气浓度以及对细胞施加的外部张力,能够对细胞的控制性减压进行系统的试验,便于实验人员找到最优的控制性减压条件,为临床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指导。

本发明的进液滴头和出液吸头为类似蚊香状的平面盘旋,多个滴液孔和吸液孔,使得滴液和吸液时能够更加靠近细胞,避免对细胞造成试验所不需要的外界干扰。

本发明的柔性载片能够从试验装置中取出,便于在显微镜等仪器下直接观察,方便快捷,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进液滴头和出液滴头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进液滴头和出液滴头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柔性载片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柔性载片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盖子,2-培养皿,3-柔性载片,4-定位圈足,5-定位支撑座,6-受力定位孔,7-螺纹套筒,8-螺纹杆,9-转动套筒,10-支架,11-加压柱,12-培养液快速流出管,13-进气管,14-出气管,15-进液管,16-出液管,17-进液滴头,18-滴液孔,19-出液吸头,20-吸液孔,21-通孔,22-转动帽,23-培养液,24-细胞。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用于细胞控制性减压模型的试验装置,包括带有密封的盖子1的培养皿2,还包括柔性载片3,所述的柔性载片3的底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圈足4,所述的培养皿2内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支撑座5,定位圈足4套在定位支撑座5上;

所述的柔性载片3的顶面四周位置对称设置有受力定位孔6,所述的盖子1上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通盖子的螺纹套筒7,螺纹套筒7内安装有螺纹杆8,螺纹杆8伸入培养皿2内部的一端与转动套筒9的一端相连,转动套筒9能够相对于螺纹杆8转动,转动套筒9的另一端固接在支架10的中心位置,支架10四周的端部设置有竖向的加压柱11,加压柱11顶在加压定位孔6内用于压弯柔性载片3;

所述的培养皿2靠近底部的的侧壁上连通有培养液快速流出管12;

所述的盖子1上连通有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

所述的盖子1上还插入有进液管15和出液管16。

所述的进液管15在培养皿2内的端部设置有在平面内盘旋的进液滴头17,进液滴头17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滴液孔18;所述的出液管16在培养皿2内的端部设置有在平面内盘旋的出液吸头19,出液吸头19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吸液孔20。

进液滴头17和出液吸头19相互嵌套在同一个平面内,便于更好地接近柔性载片3,并且不影响细胞23。所述的进液滴头17和出液吸头19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个通孔21,螺纹杆8从通孔21穿过。

盖子1和培养皿2均采用透明的材料制成,便于观察,透明材料为玻璃或者透明塑料,透明塑料优选为有机玻璃。

柔性载片3采用透明的塑料制成,满足柔性弯曲和恢复的需求,并且能够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柔性载片3的厚度为0.2mm~2mm,可以根据试验需求设计一些列厚度的柔性载片3,用于模拟不同的外界扩张力,便于进行一些列控制性减压试验。

螺纹杆8伸出盖子1的一端上设置有转动帽22,用于选择螺纹杆8,进而挤压柔性载片3。

受力定位孔6为四个,所述的支架10为十字支架,一一对应,给柔性载片3四周施加均匀的压力,定位孔6也可以用环形定位槽替换,将加压柱11可以替换为对应的环形凸起,使得受压均匀。

培养皿2用于盛放培养液23,柔性载片3上用于附着细胞24。

柔性载片3的形状根据需要来选择,优选圆形。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本发明的试验装置使用时,将柔性载片3安放在培养皿2中,通过定位圈足4和定位支撑座5的配合实现定位安装。将正常的培养液倒入培养皿2中,然后在培养液中培养细胞,细胞附着在柔性载片3上,盖上盖子1,使得加压柱11与受力定位孔6配合但不产生压力,使得培养皿2密封。根据试验设计,试验时,通过培养液快速流出管12将正常的培养液排出,通过进液管15和进液滴头17给细胞提供各种营养成分不足的培养液,多个滴液孔18滴液,尽可能降低对细胞产生的额外干扰。通过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给细胞提供不同氧含量的气体。

通过转动帽22转动螺纹杆8,使得螺纹杆8在螺纹套筒7内竖向进给,螺纹杆8的转动给转动套筒9一个压力,该压力通过支架10传递给加压柱11,从而对柔性载片3的周边部位进行加压,使得柔性载片3产生对称的形变,通过控制螺纹杆8的进给量,给细胞不同的外界张力,然后根据试验要求逐渐减小压力,模拟控制性减压。

在试验进行到一定程度后,需要通过进液滴头17和出液吸头19的配合逐渐将低营养成分含量的培养液更换为正常营养成分的培养液。通过上述对各种条件的模拟,能够对细胞的控制性减压进行系统化试验。试验完成操作后,将柔性载片3连同附着在其上的细胞24一起取出,可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