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床旁边快速诊断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679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微流控床旁边快速诊断试剂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微流控床旁边快速诊断试剂盒,主要应用在床旁检测上。



背景技术:

POCT,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指在病人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床边检测bedsidetesting),通常不一定是临床检验师来进行。是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验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验结果的一类新方法。国外曾有不少与POCT相关的名词,如 bedside testing(床边检测)、near-patient testing(病人身边检测)、physicians`office testing(医师诊所检验)、home use testing(家用检验)extra-laboratory testing(检验科外的检验)和decentralized testing(分散检验)等。随着这一领域的不断发展,这些名词都已不能概括POCT的含义。

POCT名词的组成包括point(地点、时间)care(保健)和testing(检验).国外对POCT的定义有“就在病人医疗现场对任何医疗措施所需进行的检验。不在中央检验室而在病人身边进行的检验,其结果可改进病人的保健措施”“由临床实验室制订的,但不在检验科设施中对病人进行的测定,不需要固定、专用的场所。将试剂盒和采样针一起手携或运送到病人身边就地进行即刻检验。”

传统的床旁检测盒载体过大,检测试剂与样品不能完全有效融合,或者无法控制反应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很小的载体上实现微量样本的采集和检测试剂的有效融合,并且能有效控制反应时间,从而达到床旁快速诊断效果的微流控床旁边快速诊断试剂盒。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微流控床旁边快速诊断试剂盒,包括底板、焊接线、包被区、缓冲区、加样区、上板、检测区、加样孔,其特征在于上板与底板对应,焊接线为两根,两根焊接线对称地设置在底板与上板之间,焊接线中部通过上板、底板、焊接线组合设置有包被区,焊接线前端通过上板、底板、焊接线组合设置有加样区,包被区与加样区之间通过上板、底板、焊接线组合设置有缓冲区,上板上与加样区对应位置设置有加样孔,上板上与焊接线尾端对应位置设置有检测区。加样区与缓冲区设置轻微斜度。焊接线采用超声波焊接。上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微柱控制间距。上板与底板之间通过滤纸进行样品引流。

本发明通过上板与底板相对应,分别设置加样区、缓冲区、包被区,并通过加样区与缓冲区设置轻微斜度设计控制试剂流动时的亲水角度,保证试剂足够的时间停留在缓冲区,让充分混合试剂的样本缓慢流入包被区,从而检测出结果。本发明加样区、检测区整合在一起,便于携带,并通过焊接线、底板、上板组合成不同的区域,保证液体准确的流向。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底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上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

1—底板,2—焊接线,3—包被区,4—缓冲区,5—加样区,6—上板,7—检测区,8—加样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微流控床旁边快速诊断试剂盒,包括底板1、焊接线2、包被区3、缓冲区4、加样区5、上板6、检测区7、加样孔8,其特征在于上板6与底板1对应,焊接线2为两根,两根焊接线2对称地设置在底板1与上板6之间,焊接线2中部通过上板6、底板1、焊接线2组合设置有包被区3,焊接线2前端通过上板6、底板1、焊接线2组合设置有加样区5,包被区3与加样区5之间通过上板6、底板1、焊接线2组合设置有缓冲区4,上板6上与加样区5对应位置设置有加样孔8,上板6上与焊接线2尾端对应位置设置有检测区7。加样区5与缓冲区4设置轻微斜度。焊接线2采用超声波焊接。上板6与底板1之间通过微柱控制间距。上板6与底板1之间通过滤纸进行样品引流。

本发明通过上板6与底板1相对应,分别设置加样区5、缓冲区4、包被区3,并通过加样区5与缓冲区4设置轻微斜度设计控制试剂流动时的亲水角度,保证试剂足够的时间停留在缓冲区4,让充分混合试剂的样本缓慢流入包被区3,从而检测出结果。本发明加样区5、检测区7整合在一起,便于携带,并通过焊接线2、底板1、上板6组合成不同的区域,保证液体准确的流向。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本发明的目的主要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