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柱推力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369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极柱推力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极柱推力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小型化、轻便化及便携带化,如摄像机、笔记本以及手机等,这些电子产品的驱动电源也向着高容量、高安全性以及轻便化的方向发展,电池以其高容量等优良特性,广泛地运用在电子产品中;另外,电池也广泛运用在新能源汽车中。

电池包括壳体、顶盖以及电芯等,其中电芯置于壳体的内部,壳体的上端具有上端开口,顶盖则封闭在壳体的上端的开口,再通过形成在顶盖上的极柱,则可以将电池与外部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实现供电。

极柱包括底座以及柱体,当极柱生产以后,需要对其柱体进行推力测试,也就是对柱体施加一定的径向作用力,以判断柱体是否会相对于底座弯曲。

现有技术中,对于极柱的推力测试,一般都需要采用比较复杂的结构进行测试,且难以一次性对极柱进行多个方位测试,导致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极柱推力测试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极柱的推力测试的设备存在结构复杂以及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极柱推力测试设备,所述极柱包括底座以及呈竖立状形成在所述底座上端面的柱体,所述极柱推力测试设备包括水平放置的转动台,所述转动台中设有上端开口的凹腔,所述极柱的底座嵌入在所述转动台的凹腔中,且所述极柱的柱体显露在所述转动台上;所述转动台的侧边设有 水平状布置的推力杆,所述推力杆的内端连接于驱动所述推力杆水平移动的驱动元件,所述推力杆的外端朝外延伸,形成有外端开口且用于抵压所述柱体的凹槽;所述转动台的上方设有上下移动且用于抵压所述底座上的上压块。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外侧形成有外侧槽,所述外侧槽贯穿所述凹腔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呈四方状,所述外侧槽形成在所述凹腔的四个角处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推力杆外端的凹槽的横截面呈半圆状。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块的中部形成有下端开口且供所述极柱的柱体插入的中部槽条,所述中部槽条贯穿所述上压块的侧面,形成有供所述推力杆插入的侧面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槽条与所述推力杆正对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块呈圆形状,且所述中部槽条穿过所述上压块的中心,将所述上压块分为两个相对布置且分别抵压在所述极柱的底座上的上压半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力测试设备中,上压块形成在转动台的上方,且可以相对于转动台上下移动,抵压在极柱的底座上,这样,当极柱固定在转动台上时,利用上压块抵压在极柱的底座上,使得底座固定嵌入在转动台中,推力杆对柱体施加径向作用力,对极柱进行推理测试,结构较为简单,且转动台可以带动极柱水平转动,可以一次性实现对极柱多个方位的推力测试,测试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柱推力测试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 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极柱推力测试设备,用于对电池盖板上的极柱进行推力测试,也就是测试极柱的柱体108在一定的径向作用力下,是否会相对于底座107弯曲,以检验极柱是否满足需求。

极柱包括底座107以及柱体108,柱体108呈竖立状形成在底座107的上端面上。极柱推力测试设备包括水平放置的转动台103、推力杆104以及上压块102,其中,转动台103中设有上端开口的凹腔,极柱的底座107嵌入在该凹腔中,且极柱的柱体108朝上延伸,显露在转动台103上,这样,随着转动台103的转动,整个极柱也随之转动;推力杆104呈水平状形成在转动台103的侧边,且其内端与驱动元件101连接,外端朝外延伸,且朝向转动台103延伸,在驱动元件101的作用下,推力杆104可以相对于转动台103移动,或背离转动台103移动;推力杆104的外端形成有外端开口的凹槽105,当推力杆104的外端抵接在极柱的柱体108的外侧时,柱体108嵌入在在凹槽105中,当然,推力杆104与柱体108之间呈垂直布置,也就是推力杆104相对转动台103移动时,施加在柱体108上的作用力是与柱体108的径向一致,也就是向柱体108施加径向作用力。

上压块102形成在转动台103的上方,且可以相对于转动台103上下移动,且抵压在极柱的底座107上,这样,当推力杆104对柱体108施加径向作用力时,利用上压块102抵压在极柱的底座107上,使得底座107固定嵌入在转动台103中,以保证极柱推力测试的测试准确性。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将极柱的底座107嵌入在转动台103的凹腔中,上压块102朝下移动,抵压在极柱的底座107上,推力杆104相对于转动台103移动,抵压在柱体108的外侧,此时,柱体108嵌入在推力杆104外端的凹槽105 中,推力杆104施加一定的径向作用力,此时,判断柱体108是否相对于底座107弯曲;接着,上压块102朝上移动,且推力杆104背离转动台103移动,此时,转动台103转动90°,然后,上压块102朝下移动,抵压在极柱的底座107上,推力杆104相对于转动台103移动,抵压在极柱的柱体108上,对极柱的柱体108进行另一个方位的推力测试。

以此类推,通过转动台103的转动,且配合上压块102以及推力杆104的作用,可以对极柱的柱体108进行多个方位的推力测试,该极柱推力测试设备的结构较为简单,且可以一次性对极柱进行多个方位的推力测试,测试效率较高。

本实施例中,极柱的底座107呈四方状,对应地,凹腔也呈四方状,且在凹腔的四个角处的外侧形成有上端开口的外侧槽106,该外侧槽106贯穿凹腔的侧壁,这样,当极柱的底座107放置在凹腔中,且极柱测试完毕后,便于取出极柱的底座107与转动台103之间脱离。

当然,根据极柱的底座107形状的不同,凹腔的形成也对应不同,不仅限于四方状,也可以是圆形状,或者其他异形状,这样,外侧槽106只要形成在凹腔的外侧,且贯穿凹腔的侧壁则可。

为了使得极柱的推力测试更为准确,本实施例中,推力杆104外端的凹槽105的横截面呈半圆状,这样,当极柱的柱体108嵌入在凹槽105中时,柱体108的一半则会完全嵌入在凹槽105中,使得推力杆104作用在柱体108上的径向作用力更加均匀,推力测试也更为准确。

上压块102布置在转动台103的上方,且垂直于转动台103布置,为了使得上压块102均匀的压制着极柱的底座107,本实施例中,上压块102的中部形成有下端开口的中部槽条,该中部槽条贯穿上压块102的侧面,形成侧面开口,这样,当上压块102朝下移动后,柱体108且位于中部槽条中,上压块102抵压在极柱的底座107以及转动台103的上表面,使得底座107稳固固定在转动台103中,推力杆104则可以通过中部槽条的侧面开口,进入中部槽条中, 并抵接在柱体108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中部槽条与推力杆104处于正对状态,从而使得推力杆104可以通过中部槽条的侧面开口,进入中部槽条中。

本实施例中,上压块102呈圆柱状,且中部槽条穿过上压块102的中心,将上压块102分为两相对布置的上压半块,这样,当上压块102抵压在转动台103以及底座107上时,分别是两个上压半块抵压在转动台103及极柱的底座107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