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518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升降器系统因与升降电机、车门钣金、导轨、泥槽等结构安装配合,需要在开发阶段对其进行耐久试验。耐久试验目的是为了验证汽车玻璃升降系统的上升、下降耐久性能,即验证车门玻璃升降系统是否能够完成标准规定的耐久次数。比如行业标准要求左前门为两万次,那么车门玻璃应至少完成两万次(上升、下降)循环,才算完成耐久试验。

现有技术中有一些验证耐久性的试验装置,然而,很多试验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难以操作与维护,这样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耐久试验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难以操作与维护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包括:

盒体,固定于盒体内部的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可编程逻辑器件、电流传感器以及接线端子组,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均为双触点继电器;

其中,接线端子组包括:用于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与待测玻璃升降器的升降电机的第一端子,用于连接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与升降电机的第二端子,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的第三端子,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的第四端子,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连接的第五端子,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的第六端子;

第三端子、第五端子分别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连接,第四端子、第六端子分别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电流传感器连接于第一端子与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之间;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端连接,第三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端连接;第一输出端在可编程逻辑器件控制下与第二输出端或第三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在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连接时,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一端子与升降电机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二端子与升降电机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在第一输出端与第三输出端连接时,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一端子与升降电机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第二端子与升降电机的负极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均为常闭式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降低了汽车的研发成本;安全性高,将两只继电器、接线端子组以及电流传感器固定在盒体中,试验时只需连接外接电源与待测玻璃升降器的升降电机即可,可使试验现场整洁,降低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广,可扩展性强,试验过程操作简单,解决了解决现有的耐久试验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难以操作与维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J1、第一继电器;J11、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J12、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端;J2、第二继电器;J21、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J22、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端;A、电流传感器;a1、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a2、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a3、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b1、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b2、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b3、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s1、第一端子;s2、第二端子;s3、第三端子;s4、第四端子;s5、第五端子;s6、第六端子;D、外接电源;PLC1、可编程逻辑器件;p1、第一输出端;p2、第二输出端;p3、第三输出端;M、升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包括:

盒体,固定于盒体内部的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可编程逻辑器件PLC1、电流传感器A以及接线端子组,第一继电器J1和第二继电器J2均为双触点继电器;优选地,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均为常闭式继电器。

其中,电流传感器A用于采集试验电路的电流情况,以确定待测玻璃升降器工作时,电流是否达到技术要求。设置接线端子组时以便试验时接线方便,以及试验现场整洁,不会出现杂乱电线。

其中,接线端子组包括:用于连接第一继电器J1的动触点a1与待测玻璃升降器的升降电机M的第一端子s1,用于连接第二继电器J2的动触点b1与待测升降器的升降电机M的第二端子s2,分别与第一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a3、第二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b3连接的第三端子s3,分别与第一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a2、第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b2连接的第四端子s4,分别与第一继电器J1的线圈第一端J11、第二继电器J2的线圈第一端J21连接的第五端子s5,与可编程逻辑器件PLC1的第一输出端p1连接的第六端子s6。

其中,双触点继电器的动触点或与常闭触点接通,或与常开触点接通,以 第一继电器J1为例: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a1或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a3接通,或与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a2接通。

第三端子s3、第五端子s5分别与外接电源D的正极连接,第四端子s4、第六端子s6分别与外接电源D的负极连接;电流传感器A连接于第一端子s1与第一继电器J1的动触点a1之间;

可编程逻辑器件PLC1的第二输出端p2与第一继电器J1的线圈第二端J12连接,第三输出端p3与第二继电器J2的线圈第二端J22连接;第一输出端p1在可编程逻辑器件PLC1控制下与第二输出端p2或第三输出端p3连接;其中,当第一输出端p1与第二输出端p2连接时,第一继电器J1线圈带电工作;同理,第一输出端p1与第三输出端p3连接时,第二继电器J2线圈带电工作。

参见图2,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

第一输出端p1与第二输出端p2连接,第一继电器J1线圈带电工作,使得第一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a2闭合,此时整个电路的流向为:

外接电源负极→第四端子s4→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a2→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a1→第一端子s1,第一端子s1与升降电机M的负极输入端连接;

外接电源正极→第三端子s3→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b3→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b1→第二端子s2,第二端子s2与升降电机M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第一工作状态下,升降电机M朝第一方向转动正转或反转,带动汽车玻璃上升或下降;若第一方向带动汽车玻璃上升,那么当汽车玻璃上升至车门顶部后,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PLC1控制第一输出端p1与第二输出端p2断开,第一继电器J1的动触点恢复至常闭位置,即常闭触点a3。

参见图3,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

在第一输出端p1与第三输出端p3连接时,第二继电器J2线圈带电工作,使得第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b2闭合,此时整个电路的流向为:

外接电源负极→第四端子s4→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b2→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b1→第二端子s2,第二端子s2与升降电机M的负极输入端连接;

外接电源正极→第三端子s3→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a3→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a1→第一端子s1,第一端子s1与升降电机M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第二工作状态下,升降电机M朝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转动正转或反转,带 动汽车玻璃上升或下降;若第一方向带动汽车玻璃上升,那么第二工作状态为带动汽车玻璃下降,当汽车玻璃下降至车门底部后,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PLC1控制第一输出端p1与第三输出端p3断开,第二继电器J2的动触点恢复至常闭位置,即常闭触点b3。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的基础之上,还可根据不同需求再增加继电器、电流传感器等,即可实现对不同车型、多个车门玻璃升降器进行耐久试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降低了汽车的研发成本;安全性高,将两只继电器、接线端子组以及电流传感器A固定在盒体中,试验时只需连接外接电源D与待测玻璃升降器的升降电机M即可,可使试验现场整洁,降低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广,可扩展性强,试验过程操作简单,解决了解决现有的耐久试验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难以操作与维护的问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