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盈量检测卡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3929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过盈量检测卡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辊设计及装配领域,尤其是一种过盈量检测卡尺。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一种由辊环、辊身两部分构成的组合式轧辊,辊身的作用是轧制支撑;辊环主要作用是配置孔型。

辊环的装配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采用过盈配合的热装方式,即需要预先加热辊环,使辊环内径由于热膨胀增大后,再套入辊身指定位置,此种热装方式通过控制温差而使得辊环产生一定的过盈量,装配完后辊环产生的过盈量未进行检测:另一种辊环的装配方式即是采用锥套进行装配,此种装配方式通过控制轴向力从而产生径向压力保证装配完成,也没有对装配完成后辊环产生的过盈量进行检测的措施。

另外,还有一种采用胀紧套装配组合式轧辊的装配方式,此种方式在装配过程中,更需要确保辊环的过盈量达到使用要求,但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公开此种装配方式,也就更没有公开用于此种装配方式的过盈量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组合式轧辊的辊环过盈量的过盈量检测卡尺。

本实用新型的过盈量检测卡尺,包括卡尺板、量尺、压板和紧定螺栓,所述卡尺板为圆环弧形,所述卡尺板的内径等于安装前辊身的外径d,所述卡尺板的外径等于安装前辊环的内径D,所述卡尺板上沿径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量尺沿卡尺板径向安装,所述量尺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紧定螺栓设置于连接孔内,所述量尺通过紧定螺栓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压板覆盖于量尺上,压板两端与卡尺板相连接,所述量尺上设置有标记刻度线,所述量尺侧部的卡尺板上设置有刻度条。

优选地,所述卡尺板开设有与胀紧套螺栓相对应的弧形孔。

优选地,所述压板两端通过螺钉与卡尺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检测采用胀紧套连接的组合式轧辊中辊环的过盈量,以保证装配合格率,避免出现辊环偏移脱落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轧辊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盈量检测卡尺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优选采用的胀紧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辊环1,胀紧套2,底环21,内圈22,外圈23,顶环24,辊身3,过盈量检测卡尺4,卡尺板41,量尺42,压板43,紧定螺栓44,螺钉45,安装前辊身外径d,安装前辊环内径D,安装后辊身外径d1,安装后辊环内径D1,安装后过盈量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组合式轧辊结构,包括辊环1和辊身3,所述辊环1套接于辊身3上,所述辊环1的内环面为圆柱面,所述辊身3与辊环1相对应位置的外周面也为圆柱面,所述辊环1内环面与辊身3外周面之间安装有胀紧套2,所述辊环1与辊身3通过胀紧套2胀紧连接,安装后胀紧套2的厚度δ=(D1-d1)/2,其中,D1为安装后辊环1内径,d1为安装后辊身3外径。

胀紧套2的主要作用是代替键和过盈连接作用,以实现如齿轮、飞轮、皮带轮等机件与轴的联接,用以传递负荷,它是靠拧紧高强度螺栓使包容面间生产的压力和摩擦力实现负载传送的一种无键联结装置。不同于锥套,采用胀紧套2进行辊环1的装配无须对辊环1或者辊身3进行再加工,只需保持连接面为圆柱面即可。而辊环1两侧所受的轴向力均通过辊环1与胀紧套2之间的摩擦力来抵消,从而保证辊环1左右两侧的平衡性。现有的胀紧套2有较多规格,而优选采用如图4所示的胀紧套,该胀紧套包括底环21、内圈22、外圈23和顶环24,所述底环21和顶环24对称设置于内圈22和外圈23之间,所述底环21和内外圈以及顶环24与内外圈均为锥面配合,所述底环21和底环24通过螺栓连接。为便于安装胀紧套2,作为优选方式安装前辊环1的内径D与安装前辊身3的外径d满足D-d≥5mm。

采用胀紧套2进行辊环1装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辊环1推移到辊身3上,使其达到设计规定的位置;

步骤二、将拧松螺栓的胀紧套2平滑地装入连接孔处,要防止辊环1倾斜,然后将螺栓拧紧;

步骤三、采用过盈量检测卡尺4对辊环1的过盈量进行检测,所述过盈量检测卡尺4包括卡尺板41、量尺42、压板43和紧定螺栓44,所述卡尺板41为圆环弧形,所述卡尺板41的内径等于安装前辊身3的外径d,所述卡尺板41的外径等于安装前辊环1的内径D,所述卡尺板41上沿径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量尺42沿卡尺板41径向安装,所述量尺42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紧定螺栓44设置于连接孔内,所述量尺42通过紧定螺栓44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压板43覆盖于量尺42上,压板43两端采用螺钉45与卡尺板41相连接,所述量尺42上设置有标记刻度线,所述量尺42侧部的卡尺板41上设置有刻度条,当量尺42顶端与卡尺板41顶部对齐时,量尺42的标记刻度线指向卡尺板41上刻度条的零刻度线,所述卡尺板41开设有与胀紧套2螺栓相对应的弧形孔以保证卡尺板41具有一定长度的情况下,避免与胀紧套2螺栓相干涉;

在拧紧胀紧套2螺栓后,将过盈量检测卡尺4放入辊环1和辊身3之间,并推送至胀紧套2的端面,使其与胀紧套2的端面良好接触,以保证过盈量检测卡尺4与辊身3轴线相垂直,手动拨动紧定螺栓44,使得量尺42顶部顶住辊环1内环面,然后拧紧紧定螺栓44,保证量尺42不再相对于卡尺板移动,然后取下过盈量检测卡尺4,读取数据,若检测出的过盈量达到使用要求,则辊环1装配完成,若检测出的过盈量未达使用要求,则继续拧紧胀紧套2螺栓,直至检测的过盈量达到使用要求为止。

在步骤一之前,先去除辊身3和辊环1结合表面的污物,保证无腐蚀、无损伤,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并在清洗干净的胀紧套2表面和辊身3及辊环1的结合面上均匀涂一层薄润滑油。

该辊环的拆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先松开胀紧套2的全部螺栓,但不要将螺栓全部拧出;

步骤二、取下胀紧套2的部分螺栓,将拉出螺栓旋入胀紧套2的拆卸用螺孔中,轻轻敲击拉出螺栓的头部,使胀紧套2松动,然后拉动螺栓,即可将胀紧套2拉出。

步骤三、将辊环1取下,完成拆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