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玻璃的防夹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732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窗玻璃的防夹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窗玻璃的防夹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的人性化和自动化在整车上运用愈加广泛。如车窗玻璃的一键升降以及防夹功能,给人们在驾驶和乘坐的过程中带来了诸多便捷。车窗玻璃升降器的防夹功能是指车窗玻璃在上升过程中遇到阻碍物体,例如驾乘人员的手臂或者被卡在车窗内的其他物品等,并且阻碍物体的阻挡力达到车窗玻璃的防夹力设定值时,车窗玻璃升降器的电机反转,使得车窗玻璃下降,以防止夹伤阻碍物品,如防止夹伤驾乘人员的手臂或者其他物体等等。因此对车窗玻璃的防夹力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装置为力传感器,其对车窗玻璃防夹力的检测方法为:将力传感器一端置于车窗窗框处,待车窗玻璃自动上升后碰到力传感器另一端,并且车窗玻璃的推顶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车窗玻璃下降,此时读取力传感器的检测值。

但是,上述检测装置的问题在于,车窗窗框的内壁与车窗玻璃均为圆弧状,力传感器置于车窗窗框处时为倾斜状且不稳定,导致测得的数值不准确。所以无法对车窗玻璃防夹力进行准确的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窗玻璃的防夹力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车窗玻璃的防夹力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窗玻璃的防夹力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使所述检测装置与车辆的车窗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一对接部;

第二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使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车窗玻璃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安装于所述第一对接部内并能够与所述第一对接部相配合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对接部旋转;以及

检测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件处,通过所述检测器件以取得所述车窗玻璃推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防夹力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顶部具有第二对接部,通过所述第二对接部使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车窗框能够固定或分离;

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底部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一通槽体,所述车窗玻璃的顶部能够至于所述第一通槽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槽体的内侧壁具有用于防止所述车窗玻璃损坏的第二软质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软质部采用泡沫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对接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车窗框的第二通槽体,所述第二通槽体的侧壁安装有能够相对其旋进旋出的螺旋紧固件,通过所述螺旋紧固件与所述车辆的车窗框相贴合使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车辆的车窗框相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槽体的内侧壁具有用于防止所述车窗框损坏的第一软质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质部采用泡沫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对接部为弹力夹持部,通过所述第二对接部夹持于所述车窗框使所述第一固定件能够快速与所述车窗框固定或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旋转部的下方,所述检测器件安装在所述连接部处,所述检测器件具有显示部件,通过所述显示部件显示所述防夹力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部件为能够实时显示所述车窗玻璃推顶所述第二固定件推力的力值并且能够保持显示所述防夹力数值。

主要发明效果,由于所述旋转部与所述第一对接部相配合,可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既可以在车辆宽度方向的竖直平面内转动,又可以在车辆长度方向的竖直平面内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固定件可以有效支撑所述第二固定件,从而可以使所述检测器件取得所述车窗玻璃推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防夹力数值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第二对接部可以使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车窗框固定或分离。以方便所述第一固定件拆装,从而节省所述检测装置的拆装时间。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所述检测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所述检测装置的示意性左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所述检测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所述检测装置的示意性左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以图3为主,并同时结合图2进行说明,所述车窗玻璃的防夹力检测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固定件1、第二固定件5以及检测器件6。

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1使所述检测装置与车辆的车窗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1具有第一对接部11。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5使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车窗玻璃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5具有安装于所述第一对接部11内并能够与所述第一对接部11相配合的旋转部3,所述旋转部3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对接部11旋转。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件5处,通过所述检测器件6以取得所述车窗玻璃推顶所述第二固定件5的防夹力数值。

由图3转至图1继续进行说明,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1的顶部具有第二对接部,通过所述第二对接部使所述第一固定件1与所述车窗框能够固定或分离;

所述第二固定件5的底部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一通槽体51,所述车窗玻璃的顶部能够至于所述第一通槽51体中。

在说明书附图未示出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槽体51的内侧壁具有用于防止所述车窗玻璃损坏的第二软质部。

在说明书附图未示出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软质部采用泡沫材料制成。

继续结合图1进行说明,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对接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车窗框的第二通槽体12,所述第二通槽体12的侧壁安装有能够相对其旋进旋出的螺旋紧固件2,通过所述螺旋紧固件2与所述车辆的车窗框相贴合使所述第一固定件1与所述车辆的车窗框相固接。

在说明书附图未示出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槽体12的内侧壁具有用于防止所述车窗框损坏的第一软质部。

在说明书附图未示出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质部采用泡沫材料制成。

在说明书附图未示出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对接部为弹力夹持部,例如,可以是安装有弹簧的可以自动回弹的夹子,通过所述第二对接部夹持于所述车窗框使所述第一固定件1能够快速与所述车窗框固定或分离。

同时结合图1至图3进行说明,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5具有连接部4,所述连接部4位于所述旋转部的下方,所述检测器件6安装在所述连接部4处,所述检测器件6具有显示部件,通过所述显示部件显示所述防夹力数值。

在说明书附图未示出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部件为能够实时显示所述车窗玻璃推顶所述第二固定件5推力的力值并且能够保持显示所述防夹力数值。

由于所述旋转部3与所述第一对接部11相配合,可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件1与所述第二固定件5既可以在车辆宽度方向的竖直平面内转动,又可以在车辆长度方向的竖直平面内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固定件1可以有效支撑所述第二固定件5,从而可以使所述检测器件6取得所述车窗玻璃推顶所述第二固定件5的防夹力数值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通过所述第二对接部可以使所述第一固定件1与所述车窗框固定或分离。以方便所述第一固定件1拆装,从而节省所述检测装置的拆装时间。

所述第二固定件5的底部沿水平方向可以开设有第一通槽体51,所述车窗玻璃的顶部可以至于所述第一通槽51体中。如此设置,可以有效保证所述玻璃可以连续不断的推动所述第二固定件5,从而可以提高所述检测器件的检测准确性。

通过所述螺旋紧固件2与所述车辆的车窗框相贴合,可以使所述第一固定件1与所述车辆的车窗框相固接。如此设置,具有结构简单,便于采购零部件以及容易制造的优点。

所述第二对接部可以是弹力夹持部。通过所述第二对接部可以夹持于所述车窗框。如此设置,使所述第一固定件1可以快速与所述车窗框固定或分离。

所述检测器件可以具有安装于所述连接件4处的显示部件。通过所述显示部件可以显示所述防夹力数值。如此设置,可以方便检测人员读取所述防夹力数值。

所述显示部件为可以实时显示所述车窗玻璃推顶所述第二固定件5推力的力值,并且可以保持显示所述防夹力数值的显示部件,通过所述显示部件以方便检测人员读取所述防夹力数值。如此设置,可以使检测人员实时观察所述车窗玻璃推顶所述第二固定件5推力的力值,从而可以检测所述车窗玻璃的推顶过程是否正常。

通过所述第一软质部可以阻止所述第二通槽体12损坏所述车辆的车窗框。从而有效保证所述车辆的车窗框完整性。

通过所述第二软质部阻止所述第一通槽体51损坏所述车窗玻璃。从而可以有效保证所述车窗玻璃的完好性。

通过所述泡沫部可以降低所述第一软质部与所述第二软质部的重量。如此设置,可以方便所述检测装置携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的使用过程可以是:

首先,将所述检测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1固定于所述车辆的车窗框顶部。

其次,将相对应的车窗玻璃升起至所述第二通槽体12内,并准备测量所述防夹力数值。

然后,将所述车窗玻璃继续升起,并观察所述显示器件。

接着,当所述车窗玻璃被所述检测装置顶住并下降时,记下所述显示器件的检测值。

最后,将所述第一固定件1从所述车窗框处卸下,检测完毕。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