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轨全断面硬度测量定位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7461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轨全断面硬度测量定位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轨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轨全断面硬度测量定位板。



背景技术:

钢轨的全断面洛氏硬度分布情况是衡量热处理钢轨性能的一项关键性指标,在热处理钢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频繁测量。按照铁路标准TB/T 2344-2012《43kg/m~75kg/m钢轨订货技术条件》中的要求,一个热处理钢轨试样的全断面洛氏硬度分布需要测量共计20个点,且各点的位置分布有严格要求,难以快速准确定位。目前各钢厂普遍采用的是人工描点方法,利用直尺划线逐个标记测量点,再按标记点进行硬度测量。当测量钢轨试样较多时,存在工作量大,测量效率低,人工划线定位误差大等缺点,严重影响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钢轨全断面硬度测量定位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轨全断面硬度测量定位板,其在于,它由样板和定位孔组成,样板形状与钢轨横断面待测硬度部位廓形一致,样板上钻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孔分布与钢轨断面硬度测量标准规定的硬度测量点分布相一致。

进一步的,样板形状与钢轨轨头横断面廓形一致。

进一步的,样板外围固定有多个与样板垂直的卡片,以卡住钢轨横断面外廓,使样板与钢轨横断面重合。

进一步的,每个卡片上安有固定旋钮。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样板定位孔快速准确描绘钢轨全断面硬度测量点,避免了人工直尺描点存在的测量效率低、划线误差大的缺点,提高了钢轨全断面硬度测量效率和准确性,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钢轨全断面洛氏硬度分布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及工作示意图。

图中,1―样板;2―定位孔;3―卡片;4―固定旋钮;5―钢轨轨头横断面;6―硬度测量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按照铁路标准TB/T 2344-2012《43kg/m~75kg/m钢轨订货技术条件》中的要求,一个热处理钢轨试样的钢轨轨头横断面5洛氏硬度测量点6需要测量共计20个点,各列线段第一点距表面5mm,其余点间距均为5mm;D、E线与下颚距离为5mm;B、C线为A、D和A、E线的角平分线,由于各点的位置分布有严格要求,难以快速准确定位。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钢轨全断面硬度测量定位板,它由样板1和定位孔2组成,样板1形状与钢轨横断面待测硬度部位廓形一致,样板1上钻有多个定位孔2,定位孔2分布与钢轨断面硬度测量标准规定的硬度测量点6分布相一致。一般情况下,仅需测量轨头断面洛氏硬度,因此样板1形状与钢轨轨头横断面5廓形一致即可,以简化结构;钢轨轨头样板上、左、右各固定有一个与样板1垂直的卡片3,便于卡住钢轨横断面外廓,使样板1与钢轨轨头横断面5重合;每个卡片3上安有固定旋钮4,起到进一步卡紧的作用,从而将样板1紧贴固定在钢轨横断面5上。固定后用笔按定位孔2位置在钢轨横断面5上进行标记,标记完后撤下样板1,用硬度计对各标记点进行测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