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锚固性的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073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力学性能测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锚固性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锚具通常用于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城市立交、城市轻轨、高层建筑、水利水电大坝、港口码头、桥梁及建筑物加固、钢筋工程、斜拉索、悬索等行业。

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CN201410115359.3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装式的粘结锚固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组装转盘、夹片式组装锚具、位移传感器、框架组件和四根通长钢制螺纹杆。钢制螺纹杆上端与组装转盘相连,下端与框架组件相连;夹片式组装锚具设置在组装转盘和待测试件之间,其下端与待测试件的端部紧密连接,上端与组装转盘紧密连接;位移传感器一端固定于待测试件的筋材上,另一端穿过框架组件与待测试件接触。

在实验过程中,锚具上套有钢绞线,在测试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拉力,导致钢绞线会发生崩断或者脱离锚具,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添加防护装置,同时在增加防护装置的不降低工作的效率也是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测试安全性且便于操作的用于检测锚固性的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检测锚固性的实验装置,包括:机体和液压缸,机体分为导轨、工作端和固定端,工作端位于固定端的上方,液压缸控制工作端上下沿着导轨滑动,机体上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上方固接有连杆,连杆中间部分与机体铰接,工作端上设置固定杆,固定杆上固接有滑套,滑套套接在连杆远离防护罩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测试锚具锚固性的过程中,钢绞线可能突然脱出锚具,也可能突然钢绞线发生断裂,因此设置了一个防护罩,防护罩受到可以绕机体转动的连杆控制,连杆受到固定在工作端的固定杆控制,最终形成了一个联动,当工作端下降高度进行更换钢绞线时,保护罩向上翻起,当工作端向上升至工作高度时,靠近防护罩一端的连杆向下转动让保护罩进入工作状态,保护测试过程中的工作人员,达到可以自动调节且能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的技术效果。

较佳的,连杆通过固定螺栓铰接于机体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杆的两端连接防护罩和固定杆,固定螺栓可以使连杆便捷的转动,将固定杆的上下位移转为连杆的沿固定螺栓转动。

较佳的,防护罩为透明防护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为透明可见的可以方便观察在工作状态的装置,清楚的看到锚具和钢绞线所处的状态并进行及时的调整,确保检测顺利进行。

较佳的,滑套外壁上对称设置有凹孔,固定杆靠近滑套的一侧中间开有供滑套放入的转动槽,固定杆两侧与滑套接触处设置有凸点,将滑套卡接在固定杆上,且凸点恰与凹孔适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套上的凹孔和固定杆上的凸点相配合可以使滑套在固定杆上自由转动,凸点和凹孔的配合也是一种方便安装的配合方式。

较佳的,凸点到转动槽靠近固定杆一侧边缘的距离大于滑套上凹孔到滑套端面的距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点到转动槽靠近固定杆一侧边缘的距离大于滑套上凹孔到滑套端面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滑套可以沿着凸点的连线360°转动,确保在不同情况下都不会发生滑套和固定杆卡住的情况发生,减少了滑套和固定杆发生损害的概率。

较佳的,固定杆为伸缩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是可伸缩杆,伸缩杆的设计方便了调节固定杆的长度,从而控制整个防护罩的摆动范围,当使用的钢绞线长度不同,需要调节防护罩的摆动范围从而确保防护罩可以在工作状态达到预定的位置,起到保护操作人员的作用。

较佳的,固定杆分为外杆和内杆,外杆上开有限位孔,固定杆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插入限位孔内抵接在内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杆和外杆的配合将固定杆改为伸缩杆,紧固螺栓的设计可以在任意位置紧固内杆,方便对固定杆进行比较精确、细小的调整。

较佳的,连杆和防护罩铰接,连杆和防护罩连接处设置有限位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测试锚具用的钢绞线的长度不同,因此当改变钢绞线长度时,工作端上升的高度也相应的不同,需要同步的调节固定杆中内杆伸出的长度以及防护罩的角度,最终确保防护罩在装置处于工作态时可以良好的保护操作人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连杆、固定杆和滑套的联动可以让整个防护罩的上升或者下降都随着实验装置工作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滑套通过凸点和凹孔的配合与转动槽铰接既方便拆卸,同时转动的效果也很好;

3、固定杆的可伸缩和防护罩的铰接的配合让实验装置可以应对不同长度的钢绞线,保证了不同尺寸的实验材料都可以进行试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检测锚固性的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出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体现防护罩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体现凹孔和凸点配合的剖面图;

图7为体现连杆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体现实验装置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导轨;12、固定端;13、工作端;2、液压缸;3、防护罩;31、连杆;311、固定螺栓;312、固定梁;32、限位螺栓;33、滑套;331、凹孔;4、固定杆;41、外杆;42、内杆;43、紧固螺栓;44、转动槽;441、凸点;45、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检测锚固性的实验装置,包括:机体1和液压缸2,机体1分为导轨11、工作端13和固定端12,固定端12位于底部且固定不动,工作端13受到位于机体1顶端的液压缸2的控制上下伸缩移动,工作端13和固定端12处于同一个竖直面,两个导轨11固定在固定端12且这两个导轨11互相平行,导轨11上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固定梁312,固定梁312上设置有用于连杆31铰接的孔,固定螺栓311和固定梁312铰接,实现了连杆31的绕固定梁312转动,防护罩3设置在连杆31靠近人员操作的一端。防护罩3通过限位螺栓32和连杆31固接(参考图2)。

如图3、4所示,工作端13远离防护罩3的一侧向外伸出一根水平的固定杆4,固定杆4远离工作端13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一个矩形的转动槽44,转动槽44远离工作端13一侧的边缘处的内壁上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凸点441(参考图6),工作端13还设有一个滑套33,滑套33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凹孔331,凹孔331和凸点441相适配,滑套33可以绕凸点441转动,且滑套33上凹孔331到滑套33边缘的距离小于转动槽44靠近防护罩3一侧内壁到凸点441的距离,方便了滑套33的转动。滑套33内套有连杆31,连杆31可以在滑套33内滑动。

如图3所示,固定杆4分为内杆42和外杆41,外杆41上开设有限位孔45,限位孔45中插有紧固螺栓43,旋紧紧固螺栓43可以将内杆42的外壁抵接在外杆41的内壁上,将固定杆4限制住。

在使用装置进行测量锚具的锚固性时,首先需要将工作端13降低至操作人员可以操作的位置(参考图8);当工作端13下降过程中,与工作端13固接的固定杆4同步下降,固定杆4上的滑套33也向下运动,并且带动连杆31顺时针转动,此时位于连杆31另一端的防护罩3则向上转动,防护罩3脱离了原来的初始位置向上翘起,工作端13下降停止后,更换需要检测的锚具和钢绞线。

完成新实验样品的更换后,即可控制液压缸2向上移动,带动工作端13同步向上运动,此时固定杆4也开始上升,带动滑套33和滑套33上的连杆31逆时针转动,并且滑套33在连杆31上向铰接底座方向滑动,而远离滑套33的连杆31另一端上的防护罩3从原来的翘起状态开始回落,工作端13达到工作状态时防护罩3恰好恢复初始位置可以进行防护。

由于在检测过程中不同批次的钢绞线的长短不一定相同,因此最终工作端13的工作态的高度也不同,可以旋开固定杆4上的紧固螺栓43,调节内杆42伸出外杆41的长度,来确定连杆31所转过的角度;旋开防护罩3和连杆31之间的限位螺栓32后调整防护罩3与连杆31的连接角度,确保最终可以使防护罩3很好的保护操作人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