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荧光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865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荧光检测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光检测仪,尤其涉及一种手持荧光检测仪。



背景技术:

生物实验中常用荧光检测仪来检测某一样品是否含有特定生物品种。但是,现有的荧光检测仪主要用于实验室批量检测,设备体积庞大,不利于携带而且造价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手持荧光检测仪,其便于携带,能够在不同场合方便地对单个样品进行快速检测。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手持荧光检测仪,其能够将试管的检测部位以外的表面完全覆盖,减少外界光源对样品检测过程的干扰,提高检测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荧光检测仪,包括外壳、试管遮光固定座、底座、电源和控制电路;所述底座设于试管遮光固定座的正下方,其一侧设有朝向所述试管遮光固定座的下端的光源,对侧设有朝向所述试管遮光固定座的下端的感光元件,所述电源为控制电路供电,所述控制电路为光源和感光元件供电。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感光元件为硅光二极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硅光二极管的表面设有滤光片和衰减片;所述滤光片用于将特定波长以外的光线过滤;所述衰减片用于降低光线的强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向外倾斜伸出,表面朝向试管遮光固定座底端的固定板,所述光源和感光元件设于相对的所述固定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试管遮光固定座包括使用不透光材料制成的固定座本体,所述固定座本体包裹试管的侧壁;所述试管遮光固定座上方设有遮光盖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上位于所述遮光盖板的覆盖位置处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遮光盖板是否与外壳贴合的接近开关。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的表面设有控制按钮和显示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的一侧还设有扫码器。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试管遮光固定座、底座、电源和控制电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手持和携带,能够在不同场合方便地对单个样品进行快速检测。

本实用新型通过试管遮光固定座和遮光盖板对试管进行定位和遮光,试管装入本荧光检测仪后仅底部受到光照射减少外界光源对样品检测过程的干扰,提高检测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荧光检测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荧光检测仪的内部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荧光检测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荧光检测仪,包括外壳1、试管遮光固定座2、底座3、电源4和控制电路5;所述底座3设于试管遮光固定座2的正下方,其一侧设有朝向所述试管遮光固定座2的下端的光源6,对侧设有朝向所述试管遮光固定座2的下端的感光元件7,所述电源4为控制电路5供电,所述控制电路5为光源6和感光元件7供电。所述外壳1的表面设有控制按钮8和显示屏9。

其中,所述外壳1的一侧还设有扫码器10。实验样品表面的条形码可以通过所述扫码器10录入,本检测仪自动将实验结果与条形码对应,可以在测试后方便地传输到电脑中,进行系统管理。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试管遮光固定座2、底座3、电源4和控制电路5,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手持和携带,能够在不同场合方便地对单个样品进行快速检测。

优选地,所述感光元件7为硅光二极管。所述硅光二极管的表面设有滤光片11和衰减片(图中未画出),其中衰减片设于硅光二极管和滤光片11之间;所述滤光片11用于将特定波长以外的光线过滤,使到达硅光二极管的只是实验中目标生物种类产生的荧光,提高检测精度;所述衰减片用于降低光线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底座3的两侧设有向外倾斜伸出,表面朝向试管遮光固定座2底端的固定板12,其互成60度夹角设置。所述光源6和感光元件7设于相对的所述固定板12上。

优选地,所述试管遮光固定座2包括使用不透光材料制成的固定座本体,所述固定座本体包裹试管的侧壁;所述试管遮光固定座2上方设有遮光盖板13,所述遮光盖板13能够上下翻动。

更优地,为了保证测试过程中遮光盖板13与外壳1始终保持紧贴,所述外壳1上位于所述遮光盖板13的覆盖位置处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遮光盖板13是否与外壳1贴合的接近开关14。当遮光盖板13与外壳1贴紧后,触发所述接近开关14,系统才允许后续的实验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试管遮光固定座2和遮光盖板13对试管进行定位和遮光,试管装入本荧光检测仪后仅底部受到光照射减少外界光源对样品检测过程的干扰,提高检测准确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