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039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载测试、加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转向系统的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系统的功用是在驾驶员的操纵下保持或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汽车转向系统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转向操纵机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它对于确保车辆行驶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条件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车辆的舒适度及声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上,车辆NVH(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性能正在成为汽车研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上述的转向操纵机构包含方向盘,转向管柱,转向轴,转向传动轴和万向节,业内一般称之为上转向系统。由于其分装在驾驶舱内部,故整个上转向系统的振动和噪音是驾驶员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所以上转向系统是影响整车NVH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对于转向系统生产企业通常会对产品性能在整车负载状态下进行主观的测试评估,故针对上转向系统需设计制造相关的测试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转向系统的负载测试所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能实现整车状态下整车负载加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效率高,安全稳定等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其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包括可升降式的测试机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测试机架在其机架框体正面呈横向式设置有输入端固定用横梁,待检测的上转向系统通过该横梁输入端固定用横梁固定;

所述的测试机架在其机架框体的底部设置有前后移动式滑轨,在该滑轨上设置有负载加载组件,该负载加载组件与设置在输入端固定用横梁的待检测的上转向系统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负载加载组件与一设置在测试机架一侧的电气控制组件连通,该电气控制组件对负载加载组件提供电压信号,通过实时调控电气控制组件的电压大小,使负载加载组件产生与整车状态一致的负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载加载组件包括设置有滑动副的固定底座、移动支撑底座、带手摇把手的升降式支撑立柱、负载组件安装支撑板、磁粉式制动器、制动器安装用固定板、联轴器、扭矩传感器和传动轴,其中,固定底座的滑动副设置在测试机架的前后移动式滑轨上,即固定底座可在滑轨前后移动,固定底座与设置在其上方的移动支撑底座连接,在该移动支撑底座上设置有一垂直式的升降式支撑立柱,升降式支撑立柱上则设置有负载组件安装支撑板,通过转动手摇把手控制负载组件安装支撑板上下移动,而在该负载组件安装支撑板的一侧通过制动器安装用固定板连接设置有一磁粉式制动器,该磁粉式制动器的制动器主轴通过联轴器与扭矩传感器的一端连接,而该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则通过传动轴与待检测的上转向系统的输入端的抱轴机构连接为一体,扭矩传感器发出扭矩同步实时监控数据至与其信号连接的电气控制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磁粉式制动器是根据电磁原理和利用磁粉传递转矩的,其具有激磁电流和传递转矩基本成线性关系的特点。在同滑差无关的情况下能够传递一定的转矩,具有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无污染、无噪音、无冲击,振动节约能源等优点。是一种多用途、性能优越的自动控制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气控制组件包括移动式台架和带有电源控制开关及可视化面板的电源控制柜,其中电源控制柜设置在移动式台架内,电源控制柜与负载加载组件的磁粉式制动器电路连通,通过电源控制开关对负载加载组件提供电压信号,而电压信号和从扭矩传感器反馈的扭矩同步实时监控数据则显示在可视化面板上。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通过磁粉式制动器对上转向系统模拟整车状态负载,配合扭矩传感器,实时监控加载扭矩大小,获得精准的负载实验数据;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可通过电气控制组件调节磁粉式制动器的供给电压,产生不同的整车负载,从而获得测试所需的NVH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的负载加载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的负载加载组件的磁粉式制动器与扭矩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的电气控制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测试机架,1a-输入端固定用横梁,1b-前后移动式滑轨,A-负载加载组件,A1-固定底座,A1a-滑动副,A2-移动支撑底座,A3-升降式支撑立柱,A3a-手摇把手,A4-负载组件安装支撑板,A5-磁粉式制动器,A51-制动器主轴,A6-制动器安装用固定板,A7-联轴器,A8-扭矩传感器,A9-传动轴,B-电气控制组件,B1-移动式台架,B2-电源控制柜,B2a-电源控制开关,B2b-可视化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包括可升降式的测试机架1,测试机架在其机架框体正面呈横向式设置有输入端固定用横梁1a,待检测的上转向系统通过该横梁输入端固定用横梁固定;

测试机架1在其机架框体的底部设置有前后移动式滑轨1b,在该滑轨上设置有负载加载组件A,该负载加载组件与设置在输入端固定用横梁1a的待检测的上转向系统(图中未示出)的输入端连接;

负载加载组件A与一设置在测试机架1一侧的电气控制组件B(图1中为了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故只绘制了电气控制组件的外部结构)连通,该电气控制组件对负载加载组件提供电压信号,通过实时调控电气控制组件的电压大小,使负载加载组件产生与整车状态一致的负载。

如图2所示,负载加载组件A包括设置有滑动副A1a的固定底座A1、移动支撑底座A2、带手摇把手A3a的升降式支撑立柱A3、负载组件安装支撑板A4、磁粉式制动器A5、制动器安装用固定板A6、联轴器A7、扭矩传感器A8和传动轴A9,其中,固定底座的滑动副设置在测试机架1的前后移动式滑轨1b上,即固定底座可在滑轨前后移动,固定底座与设置在其上方的移动支撑底座连接,在该移动支撑底座上设置有一垂直式的升降式支撑立柱,升降式支撑立柱上则设置有负载组件安装支撑板,通过转动手摇把手控制负载组件安装支撑板上下移动,而在该负载组件安装支撑板的一侧通过制动器安装用固定板连接设置有一磁粉式制动器,该磁粉式制动器的制动器主轴A51通过联轴器与扭矩传感器的一端连接,而该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则通过传动轴与待检测的上转向系统的输入端的抱轴机构(图中未示出)连接为一体,扭矩传感器发出扭矩同步实时监控数据至与其信号连接的电气控制组件B。

如图4所示,电气控制组件B包括移动式台架B1和带有电源控制开关B2a及可视化面板B2b的电源控制柜B2,其中电源控制柜设置在移动式台架内,电源控制柜与负载加载组件A的磁粉式制动器A5电路连通,通过电源控制开关对负载加载组件提供电压信号,而电压信号和从扭矩传感器A8反馈的扭矩同步实时监控数据则显示在可视化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其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1.在需要进行检测作业时,通过可升降式的测试机架的输入端固定用横梁,将待检测的上转向系统固定在该横梁上,实现上转向系统的整车位置搭载;

2.转动手摇把手控制负载组件安装支撑板上下移动,将设置在该支撑板上的磁粉式制动器与待检测的上转向系统平行,然后通过设置在支撑板下部的移动支撑底座和固定底座的滑动副在机架框体的前后移动式滑轨上前后移动的方式来调节磁粉式制动器与待检测的上转向系统的间距;

3.使用联轴器将磁粉式制动器的制动器主轴与扭矩传感器的一端连接,而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则通过传动轴与待检测的上转向系统的输入端的抱轴机构连接为一体;

4.确认扭矩传感器信号通畅,启动电气控制组件的电源控制柜的调节电源控制开关输出电压信号至磁粉式制动器,该磁粉式制动器产生负载,通过其制动器主轴、扭矩传感器、传动轴传递至待检测的上转向系统的输入端的抱轴机构,而扭矩传感器则向电气控制组件反馈扭矩同步实时监控数据显示在可视化面板上,电压信号也一并显示;

5.将扭矩数据调整至与整车负载状态一致,再转动与待检测的上转向系统连接的方向盘,模拟装车位置控制负载搭载方向,进而进行上转向系统NVH综合性能评估。

6.通过电气控制组件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使得磁粉式制动器产生不同的负载,即,可调节式的负载,使得待检测的上转向系统产生不同的NVH综合性能评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通过磁粉式制动器对上转向系统模拟整车状态负载,配合扭矩传感器,实时监控加载扭矩大小,获得精准的负载实验数据;且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电气控制组件调节磁粉式制动器的供给电压,产生不同的整车负载,从而获得测试所需的NVH综合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转向系统用可调节式的负载加载装置适用于各种上转向系统的负载测试领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