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检测设备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79916发布日期:2018-10-16 20:27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密检测设备与方法。



背景技术:

车载动力电池是单独提供或协助发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的储能装置。动力电池极易出现因密封不良而导致进水的现象,进而可能会引起短路、起火、爆炸等问题。因此,在售后维修中,动力电池是重点检测对象。然而,为了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必须先检测动力电池的气密性来确定动力电池是否进水。

目前,检测动力电池气密性的设备多为差压式或直压式检漏仪。这种检漏仪的缺点包括:(1)价格昂贵:(2)要求使用工厂气源作为检测气体和设备动力来源,然而4s店无此类气源。因此,现有检漏仪的上述缺点不利于其被应用于售后动力电池的气密性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密检测设备与方法,其不仅成本低,而且不需要工厂起源,因此能够被应用于动力电池的售后气密性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气密检测设备,包括:

第一阀门;

连接在所述第一阀门与被测物的气密测试口之间的气路单元,气密检测气体流经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气路单元而从所述气密测试口流入所述被测物中;

压力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被测物内被充入所述气密检测气体且所述第一阀门关闭之后,检测所述被测物内的气压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以确定所述被测物的气密性。

可选地,该气密检测设备还包括调压单元,用于在所述被测物内的气压大于第一预设气密检测气压值且所述第一阀门关闭之后,将所述被测物内的气压调整至所述第一预设气密检测气压值。

可选地,所述调压单元为调压阀。

可选地,所述压力检测单元为数显压力表和指针式压力表中的一者。

可选地,该气密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阀门,该第二阀门被设置在所述气路单元上且位于所述调压单元与所述被测物的气密测试口之间,其中:

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之间的回路内的气压大于第二预设气压值时,所述调压单元还用于将该回路内的气压调整至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值;

所述压力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回路内的气压被调整至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值之后,检测所述回路内的气压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以确定所述气密检测设备的气密性。

可选地,所述气密检测设备还包括充气单元,用于经由所述第一阀门向所述气路单元中充气。

可选地,所述被测物为动力电池。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密检测方法,该气密检测方法包括:

经由第一阀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阀门与被测物的气密测试口之间的气路单元,向所述被测物中充入气密检测气体;

在所述被测物内被充入所述气密检测气体且所述第一阀门关闭之后,检测所述被测物内的气压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以确定所述被测物的气密性。

可选地,该气密检测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被测物内的气压大于第一预设气密检测气压值且所述第一阀门关闭之后,利用调压单元将所述被测物内的气压调整至所述第一预设气密检测气压值。

可选地,该气密检测方法还包括:

关闭被设置在所述气路单元上且位于所述调压单元与所述被测物的气密测试口之间的第二阀门;

经由所述第一阀门向所述气路单元中充入所述气密检测气体;

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之间的回路内的气压大于第二预设气压值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

利用所述调压单元将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之间的回路内的气压调整至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值;

检测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之间的回路内的气压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以确定所述气密检测设备的气密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仅仅包括第一阀门、气路单元和压力检测单元这三个部件,因此其结构非常简单,不仅能够降低气密检测设备的成本,而且还能够使得气密检测设备具有便携性,另外在进行气密检测时也不需要工厂起源,非常适用于动力电池以及其他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的设备的售后气密性检测。另外,该气密检测设备的易损件的数量非常少,因此其自身的维修成本也非常低。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的气密检测流程图。

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图4所示测试流程中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气密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密检测设备。如图1所示,该气密检测设备100包括:

第一阀门10;

连接在所述第一阀门10与被测物200的气密测试口之间的气路单元20,气密检测气体流经所述第一阀门10和所述气路单元20而从所述气密测试口流入所述被测物200中;

压力检测单元30,用于在所述被测物200内被充入所述气密检测气体且所述第一阀门10关闭之后,检测所述被测物200内的气压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以确定所述被测物200的气密性。

其中,如果被测物200是动力电池,则气密测试口可以是动力电池的防水透气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仅仅包括第一阀门10、气路单元20和压力检测单元30这三个部件,因此其结构非常简单,不仅能够降低气密检测设备的成本,而且还能够使得气密检测设备具有便携性,另外在进行气密检测时也不需要工厂起源,非常适用于动力电池以及其他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的设备的售后气密性检测。另外,该气密检测设备的易损件的数量非常少,因此其自身的维修成本也非常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压力检测单元30可以为数显压力表和指针式压力表中的一者。

若气密性检测精度的要求比较高,则优选采用数显压力表作为压力检测单元30。另外,还可以优选使用带有计时功能的数显压力表,其配带自动定时和保存数值的功能,因此能够在达到气密检测目的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检测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人为误差。

若气密性检测精度的要求不高,则可以使用指针式压力表作为压力检测单元30,但是由于指针式压力表的结构为膜片结构,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指针式压力表会存在偏差的风险,需要定期矫正。

另外,可以依据实际的压力检测精度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压力表。例如,可以选择工作压力为20kpa、压力检测精度为1pa的数显压力表。

通过提高压力检测单元30的检测精度,能够使得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100的气密检测精度提高,增加了气密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调压单元40,用于在所述被测物200内的气压大于第一预设气密检测气压值且所述第一阀门10关闭之后,将所述被测物200内的气压调整至所述第一预设气密检测气压值。

另外,可以依据实际的调压精度要求来选择调压单元40。例如,可以选择工作压力为80kpa、调压精度大于1pa的调压单元进行调压。

另外,调压单元40可以为调压阀或者其他能够对压力进行调整的设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对被测物200进行气密性检测时,通常会先对被测物200充气以使其内的气压高于预设的气密检测气压值,然后使用调压单元40进行气压调整,使得被测物200内的气压达到预设的气密检测气压值,然后观察在一段时间之后被测物200内的气压是否减小,若减小则说明被测物200的气密性不好。通过采用调压单元40对被测物200内的气压进行调整,能够避免在一段观察时间的开始时刻处压力检测单元30的压力读数值不够精确,从而能够使得被测物200的气密性检测结果更为精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阀门50,该第二阀门50被设置在所述气路单元20上且位于所述调压单元40与所述被测物200的气密测试口之间,其中:

在所述第一阀门10和所述第二阀门50关闭且所述第一阀门10和所述第二阀门50之间的回路内的气压大于第二预设气压值时,所述调压单元40还用于将该回路内的气压调整至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值;

所述压力检测单元30,还用于在所述回路内的气压被调整至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值之后,检测所述回路内的气压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以确定所述气密检测设备的气密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对被测物200进行气密性检测之前进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100的气密性自检。例如,在进行气密性自检时,先关闭第二阀门50,然后通过第一阀门10向气路单元20中充气,当气路单元中的气压大于第二预设气压值之后,关闭第一阀门10,然后利用调压单元40将第一阀门10与第二阀门50之间的回路内的气压调整至等于第二预设气压值,然后观察一段时间内压力检测单元30检测到的气压变化,就能够确定气密检测设备100自身的气密性。而通过气密检测设备100的自检,去除了被测物200的气密性检测时的系统误差,进一步提高了气密检测的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充气单元60,用于经由所述第一阀门10向所述气路单元20中充气。这样,就能够实现气密检测设备自身气密性的检测和被测物200的气密性检测。

其中,充气单元60可以是简易的打气筒或者其他能够向气路单元200内充气的设备。而且,充气单元60的压力范围可以依据被测物200的气压承载范围而选择,例如,充气单元的压力范围可以为1-80kpa。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不需要工厂气源,能够简便地进行被测物200的气密性检测。

另外,第一阀门10和第二阀门50可以是手动阀门,也可以是电动阀门或者气动阀门。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而且,第二阀门50与气密测试口之间的接头尺寸以及第一阀门10与充气单元60之间的接头尺寸可以依据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50以及充气单元60的实际接口尺寸来选择。

另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100能够对各种各样的设备进行气密检测,例如对承载压力大于20kpa的被测物进行气密检测。另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100对被测物200的材质、净容积范围等均无要求,例如被测物200的净容积可以位于0.1l-200l的范围内。

以下结合图3所示的气密性检测设备100,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100从气密性自检到被测物气密性检测的详细流程。图4示出了该流程的示意流程图。另外,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图4所示测试流程中压力检测单元30检测到的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

在步骤s401中,关闭第二阀门50。

在步骤s402中,通过第一阀门10向气路单元20中充入气密检测气体,直至气路单元20中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值p2。在该步骤中,可以缓慢充入微量的气密检测气体,而且为了增加气密检测设备100的便携性,气路单元20的管路空间通常较小,因此气体量不宜过大。

在步骤s403中,关闭第一阀门10。

在步骤s404中,调压单元40将第一阀门10与第二阀门50之间的回路中的气压调整至第二预设压力值p2。

在步骤s405中,开始计时第二预设时间t2。

在步骤s406中,第二预设时间t2后,压力检测单元30检测到第一阀门10与第二阀门50之间的回路内的气压为p3。

在步骤s407中,得到气密检测设备100自身的气密检测结果,也即判断(p2-p3)/p2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的预设百分比,例如1‰,如果小于则认为气密检测设备100的自身气密性良好,并转至步骤s409,如果不小于则转至步骤s408。

在步骤s408中,寻找气密检测设备100的漏点并进行维修。

至此,通过步骤s401至s408,就完成了气密检测设备100自身的气密性检测。

然后,在步骤s409中,将第二阀门50连接至被测物200的气密测试口,将第一阀门10连接至充气单元60,并开始向被测物200中充气。其中,在该步骤中,可以确认一下第二阀门50与气密测试口之间以及第一阀门10余充气单元60之间是否连接良好,例如可向气路中通入一定气体,向被测物200与气路单元20之间的接头处涂抹肥皂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无,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在步骤s410中,在气路单元20中的气压大于第一预设气密检测气压值p1之后,关闭第一阀门10。例如,第一预设气密检测气压值可以为例如7kpa,在这种情况下,图5中所示的充气时间t4越大,气密测试结果越准确。因为如果充气速度过大,易造成被测物和气路单元20间的接头处有一定的温升,而p1=7kpa属于较低的压力,其检测结果对温度很敏感,细微的温度变化就会导致数显压力表的示数跳跃不定,进而导致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差、漏率值不准确。

在步骤s411中,调压单元40将气路单元20中的气压调整至等于第一预设气密检测气压值p1。

在步骤s412中,在第一预设时间t1之后,压力检测单元30检测气路单元20内的压力值为p4。

在步骤s413中,确定被测物200的漏率值为(p1-p4)/t1。

通过步骤s409至s413,就完成了被测物200的气密性检测。

通过图4所示的流程图能够看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100的气密性检测时间是非常短的。而现有差压式或直压式检漏仪的气密检测时间通常为6-20分钟,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100还具备快速气密检测的优点。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提高一种气密检测方法,如图6所示,该气密检测方法包括:

s601、经由第一阀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阀门与被测物的气密测试口之间的气路单元,向所述被测物中充入气密检测气体;

s602、在所述被测物内被充入所述气密检测气体且所述第一阀门关闭之后,检测所述被测物内的气压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以确定所述被测物的气密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方法仅仅利用第一阀门、气路单元和压力检测单元这三个部件进行气密检测,因此能够降低气密检测的成本,在进行气密检测时也不需要工厂起源,非常适用于动力电池以及其他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的设备的售后气密性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所述被测物内的气压大于第一预设气密检测气压值且所述第一阀门关闭之后,利用调压单元将所述被测物内的气压调整至所述第一预设气密检测气压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对被测物进行气密性检测时,通常会先对被测物充气以使其内的气压高于预设的气密检测气压值,然后使用调压单元进行气压调整,使得被测物内的气压达到预设的气密检测气压值,然后观察在一段时间之后被测物内的气压是否减小,若减小则说明被测物的气密性不好。通过采用调压单元对被测物内的气压进行调整,能够避免在一段观察时间的开始时刻处压力检测单元的压力读数值不够精确,从而能够使得被测物的气密性检测结果更为精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关闭被设置在所述气路单元上且位于所述调压单元与所述被测物的气密测试口之间的第二阀门;经由所述第一阀门向所述气路单元中充入所述气密检测气体;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之间的回路内的气压大于第二预设气压值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利用所述调压单元将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之间的回路内的气压调整至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值;检测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之间的回路内的气压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以确定所述气密检测设备的气密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对被测物进行气密性检测之前进行气密性自检。去除了被测物的气密性检测时的系统误差,进一步提高了气密检测的精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方法所包括的各个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已经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气密检测设备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