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资源声学探测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7171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渔业资源评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鱼类资源声学探测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浙江是一个海洋大省,海域面积为陆域面积的2.6倍,毗邻东海,紧靠全国最大的近海渔场—舟山渔场,渔业资源种类达500余种。海洋渔业是浙江省海洋经济中所占份额较大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除个别年份外,海洋捕捞产量一直占居全国各沿海省市之首,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浙江省渔业人口约200余万,渔业劳动力80万,下海捕捞渔民19万,机动渔船5万多艘,因此,海洋渔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对我省经济的稳步增长以及渔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有渔业资源评估技术领域中,例如一种北太平洋鱿鱼资源补充量预测方法,cn106228010a,一种北太平洋鱿鱼资源补充量预测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索饵月份索饵场海洋环境因子组成的时间序列值与本年cpue时间序列的相关性,选择相关性高海域的海洋环境因子作为索饵栖息环境对柔鱼类资源补充量影响的相关因子;利用产卵月份产卵场海洋环境因子组成的时间序列值与次年cpue时间序列的相关性,选择相关性高海域的海洋环境因子作为产卵栖息环境对资源补充量影响的相关因子;利用产卵月份产卵场适宜表层水温范围占总面积的比例、索饵月份索饵场适宜表层水温范围占总面积的比例,用ps、pf表达产卵场索饵场栖息环境适宜程度;用选定的环境因子以及ps、pf不同组合,分别建立bp网络结构预测模型,选择最优模型,用于中长期渔情预报。

该发明的这种北太平洋鱿鱼资源补充量预测方法,费时长,成本高,预测数据不精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声学探测,探测数据精准,耐磨性能佳,探测稳定且不会损伤探测对象,可调节测量距离的鱼类资源声学探测装置及其方法。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种鱼类资源声学探测装置,包括用于探测的船舶,以及通过固定钓竿与船舶固定的探测装置,所述船舶侧边对称设有固定钓竿,固定钓竿与探测装置连接固定,探测装置包括尼龙棕丝、回声探测仪、配重块、换能器以及数据接收器,回声探测仪通过若干尼龙棕丝连接固定,回声探测仪下端设有配重块,换能器固定在船舶上,数据接收器安置在船舶内。

作为优选,所述尼龙棕丝与船舶侧边对称设有固定钓竿连接,尼龙棕丝还与调节钓竿连接,尼龙棕丝的直径为0.2-0.5cm,长度为80-120m,相邻尼龙棕丝的夹角为28-32°,通过固定钓竿与调节钓竿调节尼龙棕丝下降的深度,加强尼龙棕丝的直径提高尼龙棕丝的强度防止水压或水流阻力较大损坏尼龙棕丝,以及提高回声探测仪的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配重块位于回声探测仪正下方的1-2m处,配重块的重量为5-8kg,确定将回声探测仪沉入海水中,防止回声探测仪受水流力不稳定,影响对回声的探测。

作为优选,所述回声探测仪内设有gps无线,回声探测仪通过gps无线与数据接收器连接,回声探测仪上端呈三角状,回声探测仪表面设有一层防水防腐涂层,通过gps无线数据传输,简便稳定,并将回声探测仪上端设计成三角状便于调节深度的,防止拉伸时水的压力过大损坏回声探测仪以及尼龙棕丝。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防腐涂层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聚酯丙烯酸树脂35-50份、铝酸盐水泥12-20份、钛白粉6-10份、聚醚酰亚胺0.2-0.7份、氧化锌3-8份、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0.2-0.6份、超细硅酸铝2-6份、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0.1-0.3份,3-戊二醇单异丁酸酯2-5份、水18-30份,防止回声探测仪长时间在海水中工作被海水腐蚀,已经水分浸透至回声探测仪内毁坏回声探测仪,以及其中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聚醚酰亚胺通过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具有提高其耐磨性能的作用,防止在上拉过程中受到海水挤压的表面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钓竿与调节钓竿采用调制碳素杆,鱼线长度为80-120cm,通过鱼线长度调整回声探测仪在海水中的位置,两侧的固定钓竿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调节钓竿位于回声探测仪正上方,便于调节回声探测仪。

一种鱼类资源声学探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整出海监测范围,海水深度,调节固定钓竿与调节钓竿的确定回声探测仪的深度;

2)设定出海探测路径长度,探测路径长度≥5×

3)出海后通过设定路线移动,并通过回声探测仪收集换能器至水底的声学映像数据,由gps无线传输至数据接收器内;

4)在探测结束后通过渔网在不同位置捕捞进行鱼种样品的采集;

5)通过步骤3)数据采集与步骤4)的鱼种数据采集,得出所探测海域的鱼类资源综合评估结果。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探测过程中船舶的移动速度为5-13km/h,防止速度过快导致船舶周边水流过快,影响回声探测仪在海水中的稳定性,以及换能器能发出稳定的超声波频率,提高探测数据的精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鱼类资源声学探测装置及其方法,装置简单成本低,探测效率高,具有高强度的那么性能,使其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因其实验数据呈非线性,其作用机理有待验证,探测时装置稳定不会损伤探测对象,本装置可运用于不同的船只,且能调节探测装置,进行不同深度的调节,提高探测数据的精准度。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鱼类资源声学探测装置及其方法,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船舶;2、固定钓竿;3、探测装置;4、尼龙棕丝;5、回声探测仪;6、配重块;7、换能器;8、数据接收器;9、调节钓竿;10、gps无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鱼类资源声学探测装置,包括用于探测的船舶1,以及通过固定钓竿2与船舶1固定的探测装置3,所述船舶1侧边对称设有固定钓竿2,固定钓竿2与探测装置3连接固定,探测装置3包括尼龙棕丝4、回声探测仪5、配重块6、换能器7以及数据接收器8,回声探测仪5通过若干尼龙棕丝4连接固定,回声探测仪5下端设有配重块6,换能器7固定在船舶1上,数据接收器8安置在船舶1内。

所述尼龙棕丝4与船舶1侧边对称设有固定钓竿2连接,尼龙棕丝4还与调节钓竿9连接,尼龙棕丝4的直径为0.2cm,长度为80m,相邻尼龙棕丝4的夹角为28°,通过固定钓竿2与调节钓竿9调节尼龙棕丝4下降的深度,加强尼龙棕丝4的直径提高尼龙棕丝4的强度防止水压或水流阻力较大损坏尼龙棕丝4,以及提高回声探测仪5的稳定。

所述配重块6位于回声探测仪5正下方的1.5m处,配重块6的重量为5kg,确定将回声探测仪5沉入海水中,防止回声探测仪5受水流力不稳定,影响对回声的探测。

所述回声探测仪5内设有gps无线10,回声探测仪5通过gps无线10与数据接收器8连接,回声探测仪5上端呈三角状,回声探测仪5表面设有一层防水防腐涂层,通过gps无线10数据传输,简便稳定,并将回声探测仪5上端设计成三角状便于调节深度的,防止拉伸时水的压力过大损坏回声探测仪5以及尼龙棕丝4。

所述防水防腐涂层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聚酯丙烯酸树脂35份、铝酸盐水泥12份、钛白粉6份、聚醚酰亚胺0.2份、氧化锌3份、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0.2份、超细硅酸铝2份、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0.1份,3-戊二醇单异丁酸酯2份、水18份,防止回声探测仪5长时间在海水中工作被海水腐蚀,已经水分浸透至回声探测仪5内毁坏回声探测仪5,以及增强避免的耐磨性,防止在上拉过程中受到海水挤压的表面损坏。

所述固定钓竿2与调节钓竿9采用调制碳素杆,鱼线长度为80cm,通过鱼线长度调整回声探测仪5在海水中的位置,两侧的固定钓竿2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调节钓竿9位于回声探测仪5正上方,便于调节回声探测仪5。

一种鱼类资源声学探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整出海监测范围,海水深度,调节固定钓竿2与调节钓竿9的确定回声探测仪5的深度;

2)设定出海探测路径长度,探测路径长度≥5×

3)出海后通过设定路线移动,并通过回声探测仪5收集换能器7至水底的声学映像数据,由gps无线10传输至数据接收器8内;

4)在探测结束后通过渔网在不同位置捕捞进行鱼种样品的采集;

5)通过步骤3)数据采集与步骤4)的鱼种数据采集,得出所探测海域的鱼类资源综合评估结果。

所述步骤3)中探测过程中船舶1的移动速度为10km/h,防止速度过快导致船舶1周边水流过快,影响回声探测仪5在海水中的稳定性,以及换能器7能发出稳定的超声波频率,提高探测数据的精准。

尼龙棕丝的直径不仅限于0.2-0.5cm,还应包括0.21或0.22或0.23或0.24或0.25或0.26或0.27……0.49或0.5。

本发明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实施例2:

一种鱼类资源声学探测装置及其方法,在实际工作时,通过船舶1底端装有的换能器7通过电能转换至声能,对海水发出超声波,当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发生反射,通过回声探测仪5接受产生声学映像数据,回声探测仪5通过设有的gps无线10将声学映像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器8内,并通过操作人员利用sonar5或echoview分析声学映像数据,回声探测仪5可根据不用海域的环境通过调节钓竿9进行位置的调整,回声探测仪5还通过船舶1上对称设有的固定钓竿2连接尼龙棕丝4稳定,回声探测仪5上设有一层防水防腐涂层,能有效防止海水对回声探测仪5的损害,增强回声探测仪5在海底的工作时间和使用寿命,回声探测仪5下端连接的配重块6稳定回声探测仪5,且降低海水对回声探测仪5的波动。

实施例3:

一种鱼类资源声学探测的方法,步骤为:

1、2017年2月14-15日在浙江舟山对近海渔场进行若干个小区域鱼类资源探测,分别为s1=52hm2,s2=113hm2,s3=142hm2;

2、通过公式分别设定探测路径长度,探测路径长度≥5×,l1=36.05,l2=53.15,l3=59.55;

3、分别再各个区域捕捞不同的鱼种,并进行不同鱼种的平均质量的计算:w1=0.00021kg,w2=0.00048kg,w3=0.00016kg;

4、通过操作人员对探测数据的采集,并利用sonar5或echoview分析声学映像数据,根据ts分布设置其阈值为-67db,按照各分区中鱼类所占的比例对其进行积分分配,获得水库各分区的平均鱼类丰度:a1=92467ind/hm2,a2=114126ind/hm2,a3=131832ind/hm2;

5、对浙江舟山近海渔场鱼类资源总量进行评估b=s1×w1×a1+s2×w2×a2+s3×w3×a3=10195.14kg。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