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5369阅读:1032来源:国知局
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钕铁硼磁体或半成品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烧结钕铁硼生产和研究中,控制磁体或甩带片的金相组织至关重要。因此制备金相是一项常见的操作。通常的金相制备过程为:1)对尺寸较大的样品,一般用激光切割机制备10mm*10mm*10mm的立方体,并用金相砂纸打磨、抛光膏抛光。2)对尺寸较小或形状不规则的样品,打磨抛光过程较为困难,一般对样品进行镶样,镶样后再进行打磨抛光。对于甩带片,其厚度很薄,且材料较脆,观察厚度方向的截面金相需要进行镶样,对于甩带片的自由面和贴辊面的金相,也是如此。对于纽扣状的成品片,其厚度约为3mm,直径约为8mm,通常的做法也是镶样处理。

对于厚度很薄的纽扣状或环形成品片以及甩带片的金相制备,镶样处理存在的问题是:1)增加测试成本。首先需要消耗价格昂贵的镶嵌粉,且这些镶嵌粉使用后不能回收,其次对于热镶样,需要专门的镶样机。2)制样耗时长,对于热镶样,整个镶样过程需要1.5-2h。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其能够简化厚度小于4mm的纽扣状或环形成品片以及甩带片的金相制备过程。合理利用钕铁硼测试产生的边角料,降低辅料成本。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观察样品固定基座上进行打磨和抛光,所述基座由钕铁硼磁体测试产生的边角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基座选取直径为8-12mm,高度为8-15mm的样柱或边角料。

优选的是,所述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还包括:用除油剂清洗基座,并烘干备用;之后对所述基座进行退磁处理,退磁温度为380℃,退磁时间为1h。

优选的是,所述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样品预处理,具体为:将样品进行退磁处理,退磁温度为380℃,退磁时间为1h;之后剪裁样品,使其磨削面尺寸基本与基座的截面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还包括:裁剪后样品的待磨削面的背面涂抹502胶水,并快速粘贴在基座的中心,晾干备用。粘贴样品的基座放在通风处晾30-60s,直至胶水凝固。

优选的是,所述打磨具体为:1)将样品轻微倾斜,使样品的锐利角部与旋转的400目砂纸接触;

2)分别用400目砂纸、800目砂纸、1200目砂纸和2000目砂纸对样品进行打磨,直至样品表面看不到划痕。每换下一号砂纸,样品的打磨方向要旋转90°,以便去除上一号砂纸留下的划痕。

优选的是,所述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还包括:用酒精棉对抛光后的样品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用烘干机或电吹风将样品烘干备用。

优选的是,所述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抛光后的样品表面浸入3%的硝酸酒精中进行腐蚀,腐蚀时间为1-3s,然后快速取出样品。

优选的是,所述样品的厚度小于4mm。

优选的是,所述磨削面的面积不小于所述基座截面积的三分之二。

优选的是,本发明主要用于简化厚度小于4mm的钕铁硼磁体以及甩带片的金相制备过程,具体步骤为:

1)选取基座。选取直径为8-12mm,高度为8-15mm的样柱或边角料,作为制备金相的基座;

2)清洗基座。用除油剂清洗基座,并烘干备用。

3)退磁处理。如果基座有磁,需要进行退磁处理,其工艺为退磁温度为380℃,退磁时间为1h;

4)样品预处理。如果待观察金相的样品有磁,则需要进行退磁处理,其工艺为退磁温度为380℃,退磁时间为1h;待观察的样品厚度小于4mm。

5)样品裁剪。根据基座的大小,裁剪样品,使样品的磨削面尺寸基本与基座的截面相同。

6)粘胶。将裁剪后样品的待磨削面的背面涂抹502胶水,并快速粘贴在基座的中心。

7)晾干。将粘贴样品的基座放在通风处晾30-60s,直至胶水凝固。

8)砂纸打磨。该步骤可细分为以下几个子步骤。

(1)倒角去毛刺。对于角部较锐利的样品,需要进行倒角,具体为:将样品轻微倾斜,使样品的锐利角部与旋转的400目砂纸接触。

(2)打磨。分别用400目砂纸、800目砂纸、1200目砂纸和2000目砂纸对样品进行打磨。直至样品表面看不到划痕。

9)抛光。用抛光膏和抛光布对样品进行抛光,直至样品表面呈明亮的镜面。

10)清洗烘干。用酒精棉对抛光后的样品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用烘干机或电吹风将样品烘干备用。

11)腐蚀。将抛光的样品表面浸入3%的硝酸酒精中进行腐蚀,腐蚀时间为1-3s。然后快速取出样品。

12)清洗烘干。用酒精或去离子水对腐蚀后的样品表面进行清洗,然后烘干。

13)金相观察。将样品放置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的物镜下观察金相和组织结构。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实际生产中,发现钕铁硼磁性能测试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测试样柱和边角料,其高度约为8-20mm,直径为8-12mm。这些样柱和边角料形状很规则,且表面非常光滑,在测试完成后,都作为废料进行回收。本发明所述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利用这些样柱和边角料从而简化了钕铁硼金相制备过程。对于厚度较小的样品,传统的热镶样过程耗时为1.5-2h,本方法的制样过程只需5-10min。对于传统的镶样方法,每一个样品都需要镶样,需要消耗大量的电木粉,且测试完成后这些电木粉不能回收再利用。而本发明所述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中制样过程不需要镶样,只需少量的胶水。同时基座采用磁性能测试所产生的废料,实现了变废为宝的效果,大大降低制样成本。传统镶样处理的辅料不能回收,而本发明所述钕铁硼金相所用基座回收方便快捷。测试后的、沾有样品的基座经热水简单处理,就可以实现样品和基座的分离,从而实现基座的重复利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中制备好的甩带片样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中制备好的纽扣状磁体样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中制备好的圆环形磁体样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待观察样品1是厚度为0.35mm的甩带片自由面(与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进行金相观察,本发明提供一种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基座2。选取直径为10mm,高度为10mm的不带磁样柱或边角料,作为制备金相的基座;

2)清洗基座2。用除油剂清洗基座2,并烘干备用。

3)样品1裁剪。根据基座2的大小,裁剪甩带样品1,使样品1的磨削面尺寸基本与基座的截面相同。

4)粘胶。将裁剪后样品1的待磨削面的背面涂抹502胶水,并快速粘贴在基座2的中心。

5)晾干。将粘贴样品1的基座2放在通风处晾30s,直至胶水凝固。

6)砂纸打磨。该步骤可细分为以下几个子步骤。

(1)倒角去毛刺。对甩带样品进行倒角,具体为:将样品轻微倾斜,使样品的锐利角部与旋转的400目砂纸接触。

(2)打磨。分别用400目砂纸、800目砂纸、1200目砂纸和2000目砂纸对样品进行打磨。直至样品表面看不到划痕。

7)抛光。用抛光膏和抛光布对样品进行抛光,直至样品表面呈明亮的镜面。

8)清洗烘干。用酒精棉对抛光后的样品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用烘干机或电吹风将样品烘干备用。

9)腐蚀。将抛光的样品表面浸入3%的硝酸酒精中进行腐蚀,腐蚀时间为1s。然后快速取出样品。

10)清洗烘干。用酒精或去离子水对腐蚀后的样品表面进行清洗,然后烘干。

11)金相观察。将样品放置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的物镜下观察金相和组织结构。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待观察金相的样品1为带磁的纽扣状成品片,其尺寸为本发明所述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基座2。选取直径为12mm,高度为15mm的样柱或边角料(带磁),作为制备金相的基座;

2)清洗基座2。用除油剂清洗基座2,并烘干备用。

3)退磁处理。对基座2进行退磁处理,其工艺为退磁温度为380℃,退磁时间为1h;

4)样品1预处理。对样品1进行退磁处理,其工艺为退磁温度为380℃,退磁时间为1h;

5)粘胶。将样品1的待磨削面的背面涂抹502胶水,并快速粘贴在基座的中心。

6)晾干。将粘贴样品1的基座2放在通风处晾60s,直至胶水凝固。

7)砂纸打磨。分别用400目砂纸、800目砂纸、1200目砂纸和2000目砂纸对样品进行打磨。直至样品表面看不到划痕。

8)抛光。用抛光膏和抛光布对样品进行抛光,直至样品1表面呈明亮的镜面。

9)清洗烘干。用酒精棉对抛光后的样品1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用烘干机或电吹风将样品1烘干备用。

10)腐蚀。将抛光的样品1表面浸入3%的硝酸酒精中进行腐蚀,腐蚀时间为3s。然后快速取出样品。

11)清洗烘干。用酒精或去离子水对腐蚀后的样品1表面进行清洗,然后烘干。

12)金相观察。将样品1放置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的物镜下观察金相和组织结构。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待观察的样品1为带孔的圆环形成品片,内径为外径为厚度为2mm。产品不带磁。本发明所述钕铁硼金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基座2。选取直径为11mm,高度为14mm的不带磁样柱或边角料,作为制备金相的基座;

2)清洗基座2。用除油剂清洗基座,并烘干备用。

3)样品预处理。对样品1进行退磁处理,其工艺为退磁温度为380℃,退磁时间为1h;

4)粘胶。将样品1的待磨削面的背面涂抹502胶水,并快速粘贴在基座的中心。

5)晾干。将粘贴样品1的基座2放在通风处晾30s,直至胶水凝固。

6)砂纸打磨。分别用400目砂纸、800目砂纸、1200目砂纸和2000目砂纸对样品1进行打磨。直至样品1表面看不到划痕。

7)抛光。用抛光膏和抛光布对样品进行抛光,直至样品1表面呈明亮的镜面。

8)清洗烘干。用酒精棉对抛光后的样品1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用烘干机或电吹风将样品烘干备用。

9)腐蚀。将抛光的样品表面浸入3%的硝酸酒精中进行腐蚀,腐蚀时间为1s。然后快速取出样品1。

10)清洗烘干。用酒精或去离子水对腐蚀后的样品1表面进行清洗,然后烘干。

11)金相观察。将样品1放置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的物镜下观察金相和组织结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