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73998阅读:16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安全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家和社会机构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各种快速检测设备对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目前对农残仪的检测数据的利用,一般只是进行汇总、分类等统计,以及对检测数据进行检索,没有充分利用检测数据对风险进行预警。

因此,为了提升基层检测对农药残留风险控制的能力,提高农药残留检测的管理水平,亟需开发一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来自于农药残留检测仪的检测数据,并传输至服务器中保存;

(2)从服务器中提取检测数据,并构建风险模型,对品种风险、样品来源风险、检测质量风险和试剂效价风险进行评估,具体如下:

品种风险f1=(该品种过去15日的阳性率)×300+(该品种过去15日抑制率在35%~50%的比率)×15+(该品种过去15日之前至60日内的阳性率)×100+(该品种过去15日之前至60日内抑制率在35%~50%的比率)×5+(该品种过去60日之前至1年内的阳性率)×20+(该品种过去60日之前至一年内抑制率在35%~50%的比率)×1;

样品来源风险f2=(该样品来源过去15日的阳性率)×300+(该样品来源过去15日抑制率在35%~50%的比率)×15+(该样品来源过去15日之前至60日内的阳性率)×100+(该样品来源过去15日之前至60日内抑制率在35%~50%的比率)×5+(该样品来源过去60日之前至1年内的阳性率)×20+(该样品来源过去60日之前至一年内抑制率在35%~50%的比率)×1;

a、当△ac<0.3且(i<0.1%或i≥99.9%);

检测质量风险f3=10;

b、当不满足条件a,且△ac<0.3%或(i<0.1%或i≥99.9%);

检测质量风险f3=50;

c、当不满足条件a和b,且0.3≤△ac<0.5;

检测质量风险

d、当不满足条件a和b,且0.5≤△ac<0.6;

检测质量风险

f、当不满足条件a和b,且0.6≤△ac;

检测质量风险

试剂效价风险f4=使用该试剂的所有检测记录的检测质量风险评估值的平均值-农残仪初检结果为阳性但复检为阴性的记录数;

(3)根据对品种风险、样品来源风险、检测质量风险和试剂效价风险的评估值得出监测结果:

a、当f1>80,监测结果为高风险;当60<f1≤80,监测结果为低风险;当20<f1≤60,监测结果为合格;当f1≤20,监测结果为优良;

b、当f2>80,监测结果为高风险;当60<f2≤80,监测结果为低风险;当20<f2≤60,监测结果为合格;当f2≤20,监测结果为优良;

c、当f3≥80,监测结果为优良;当60≤f3<80,监测结果为合格;当f3<60,监测结果为不合格;

d、当f4≥80,监测结果为优良;当60≤f4<80,监测结果为合格;当f4<60,监测结果为不合格。

上述公式中,i为酶抑制率,酶抑制率i的计算公式如下:i=(△ac-△as)/△ac×100%;其中:△ac为检测3min空白对照组吸光度的变化;△as为检测3min样品溶液吸光度的变化。

优选地,对监测结果为高风险、低风险和不合格的进行预警提醒。

优选地,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检测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来源、抑制率、透射比、δac、检测单位、检测时间、检测人、管理机构、检测仪器仪器编码、吸光度值-时间的反应曲线。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从服务器中提取全部或部分检测数据,形成数据汇总表、月报表、年报表、未按时上报统计表、品种检测情况分析表、辖区检测情况分析表、监测单位检测情况分析表、检测质量分析表、检测试剂效能评价表、样品来源质量分析表、品种风险分析表等,为决策提供依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农残仪的检测数据,建立了能够对品种风险、样品来源风险、检测质量风险和试剂效价风险进行可靠评估的模型,根据得出的监测结果进行风险预警,防范危险于未然。

通过本发明,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对农残检测实验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指导检测人员规范操作,大幅度地提高检测质量,同时,在检测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大幅度地增加了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可信度,从而增加了风险预警的可靠性、可信度,以此为依据来指导日常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可大大增强本地区的食品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构成限制。

一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来自于农药残留检测仪的检测数据,并传输至服务器中保存;

所述检测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检测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来源、抑制率、透射比、δac、检测单位、检测时间、检测人、管理机构、检测仪器仪器编码、吸光度值-时间的反应曲线。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对待检测蔬菜酶抑制率的检测,从而获得上述检测数据,可以参考cn201710464384.6公开的一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检残留快速测质量的评估方法,在此不做赘述。

(2)从服务器中提取检测数据,并构建风险模型,对品种风险、样品来源风险、检测质量风险和试剂效价风险进行评估,具体如下:

品种风险f1=(该品种过去15日的阳性率)×300+(该品种过去15日抑制率在35%~50%的比率)×15+(该品种过去15日之前至60日内的阳性率)×100+(该品种过去15日之前至60日内抑制率在35%~50%的比率)×5+(该品种过去60日之前至1年内的阳性率)×20+(该品种过去60日之前至一年内抑制率在35%~50%的比率)×1;

样品来源风险f2=(该样品来源过去15日的阳性率)×300+(该样品来源过去15日抑制率在35%~50%的比率)×15+(该样品来源过去15日之前至60日内的阳性率)×100+(该样品来源过去15日之前至60日内抑制率在35%~50%的比率)×5+(该样品来源过去60日之前至1年内的阳性率)×20+(该样品来源过去60日之前至一年内抑制率在35%~50%的比率)×1;

a、当△ac<0.3且(i<0.1%或i≥99.9%);

检测质量风险f3=10;

b、当不满足条件a,且△ac<0.3%或(i<0.1%或i≥99.9%);

检测质量风险f3=50;

c、当不满足条件a和b,且0.3≤△ac<0.5;

检测质量风险

d、当不满足条件a和b,且0.5≤△ac<0.6;

检测质量风险

f、当不满足条件a和b,且0.6≤△ac;

检测质量风险

试剂效价风险f4=使用该试剂的所有检测记录的检测质量风险评估值的平均值-农残仪初检结果为阳性但复检为阴性的记录数;

(3)根据对品种风险、样品来源风险、检测质量风险和试剂效价风险的评估值得出监测结果:

a、当f1>80,监测结果为高风险;当60<f1≤80,监测结果为低风险;当20<f1≤60,监测结果为合格;当f1≤20,监测结果为优良;

b、当f2>80,监测结果为高风险;当60<f2≤80,监测结果为低风险;当20<f2≤60,监测结果为合格;当f2≤20,监测结果为优良;

c、当f3≥80,监测结果为优良;当60≤f3<80,监测结果为合格;当f3<60,监测结果为不合格;

d、当f4≥80,监测结果为优良;当60≤f4<80,监测结果为合格;当f4<60,监测结果为不合格。

上述公式中,i为酶抑制率,酶抑制率i的计算公式如下:i=(△ac-△as)/△ac×100%;其中:△ac为检测3min空白对照组吸光度的变化;△as为检测3min样品溶液吸光度的变化。

优选地,对监测结果为高风险、低风险和不合格的进行预警提醒。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对每一个待检测蔬菜酶抑制率的一次检测,视为一次检测记录。受到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与否、试剂合格与否(是否坏了)等的影响,将影响最终的检测质量。检测质量风险模型和试剂效价风险模型的建立,可以对操作不规范、试剂不合格等问题作出预警,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对农残检测实验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指导检测人员规范操作,大幅度地提高检测质量,同时,在检测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大幅度地增加了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可信度,从而增加了风险预警的可靠性、可信度,以此为依据来指导日常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可大大增强本地区的食品安全。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从服务器中提取全部或部分检测数据,形成数据汇总表、月报表、年报表、未按时上报统计表、品种检测情况分析表、辖区检测情况分析表、监测单位检测情况分析表、检测质量分析表、检测试剂效能评价表、样品来源质量分析表、品种风险分析表等,为决策提供依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农残仪的检测数据,建立了能够对品种风险、样品来源风险、检测质量风险和试剂效价风险进行可靠评估的模型,根据得出的监测结果进行风险预警,防范危险于未然。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