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脉冲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0465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车载显示屏测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脉冲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用显示屏需要进行各种功能测试,如电气性能测试或触摸耐久性测试。在现有相关测试中,通常是通过脉冲设备提供各种电气测试脉冲进行功能,测试期间由测试人员实时监控,记录各种存在的问题,或者使用监控设备,在测试后调取监控资料查询是否有异常。

无论是人员实时监控,或者调用监控资料进行查询,均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并且在人员无实时监控条件下,突发异常状态无法暂停测试,维持现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脉冲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旨在提高测试的自动化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脉冲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和脉冲发生机构;所述上位机与脉冲控制机构进行单向连接,控制脉冲发生机构产生所需的电气性能脉冲;所述上位机直接与车载显示屏进行双向连接,上位机直接读取车载显示屏的测试状态。

优选地,所述脉冲测试系统还包括驱动板,所述上位机通过驱动板与车载显示屏进行连接;所述上位机与驱动板进行双向连接;所述驱动板与车载显示屏进行单向连接。

优选地,所述脉冲测试系统还包括监控采集机构;所述上位机通过监控采集机构与车载显示屏进行通信,所述上位机与监控采集机构进行双向连接,上位机控制监控采集机构针对车载显示屏的功能状态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结果反馈到上位机。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触摸控制机构,所述触摸控制机构分别与上位机、脉冲发生机构和车用显示屏进行单向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气性能脉冲的参数包括电平值,电平持续时间以及电平转换时间。

本发明还另外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脉冲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上位机与脉冲发生机构通信,控制脉冲发生机构对车载显示屏产生所需的脉冲;

s02车载显示屏在接收了脉冲发生机构产生的电气性能脉冲干扰后,由上位机采集车载显示屏的功能状态;

s03上位机根据反馈的结果判断车载显示屏的功能是否正常;正常时进行下一参数的测试;不正常时,执行下一步骤;

s04由上位机控制脉冲发生机构维持现有的参数继续输出,并将异常状态反馈到测试人员,由测试人员进行异常状态分析。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s05对车载显示屏进行触摸耐久性测试。

优选地,所述的触摸耐久性测试具体包括:

a.上位机与脉冲发生机构通信,控制脉冲发生机构产生车载显示屏正常工作时所需电平,驱动车载显示屏正常工作;

b.上位机控制触摸控制机构,模拟实际使用,在车载显示屏的触摸反馈区执行触摸动作;

c.执行触摸动作后,上位机对车载显示屏的功能状态进行采集并反馈上位机;

d.上位机针对反馈的情况判断此时车载显示屏的触摸功能是否正常;正常时进行下一参数的测试;不正常时,执行下一步骤;

f.由上位机控制脉冲发生机构维持现有的参数继续输出,并将异常状态反馈到测试人员,由测试人员进行异常状态分析。

优选地,采用监控采集机构对车载显示屏的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并反馈给上位机。

优选地,判断是否正常的步骤具体包括:

由监控采集机构预先采集车载显示屏正常工作时的显示画面,并反馈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反馈的显示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并记录此时显示画面的图案轮廓,颜色和亮度;

监控采集机构采集接收了经过测试的车载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并反馈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反馈得到的显示画面与正常工作时的显示画面进行对比,判断车载显示屏是否正常。

本发明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集成系统自动化,预设好脉冲发生机构所需要产生的脉冲以及监控比对数据等,即可实现测试自动化,无需人力实时监控;

2.当发生异常时,可维持现场,避免异常状态消失,并通知测试人员及时分析;

3.由监控采集机构记录产品发生异常的情况以及发生异常的过程,有利于分析问题;

4.可实时监控每次触摸动作后,触摸功能是否有失效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脉冲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脉冲发生机构和触摸控制机构;上位机与脉冲控制机构单向连接,控制脉冲发生机构产生所需的电气性能脉冲;上位机直接与车载显示屏双向连接,上位机直接读取车载显示屏的测试状态。触摸控制机构分别与上位机、脉冲发生机构和车用显示屏进行单向连接,用于测试车用显示屏的触摸耐久性。

本实施例的脉冲测试系统可用于测试车载显示屏的电气性能测试和触摸耐久性测试,当进行电气性能测试时,由上位机控制脉冲控制机构发出对应的测试电气性能的脉冲,并将上位机与车载显示屏直接连接,读取测试后的车载显示屏的测试参数,并将其与正常工作时的参数进行对比,得出测试结果。

当需要进行触摸耐久性测试时,车载显示屏直接与上位机通信,将触摸点坐标反馈到上位机,当坐标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预设触摸点相匹配时,则判断触摸功能正常;当坐标与该预设触摸点不匹配或者无坐标反馈时,则可判断触摸功能异常。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包含驱动板的脉冲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上位机、脉冲发生机构、驱动板和触摸控制机构;上位机与脉冲控制机构单向连接,控制脉冲发生机构产生所需的电气性能脉冲;上位机通过驱动板与车载显示屏进行连接;上位机与驱动板进行双向连接;所述驱动板与车载显示屏进行单向连接;上位机通过驱动板读取车载显示屏的测试状态;触摸控制机构分别与上位机、脉冲发生机构和车用显示屏进行单向连接,模拟触摸动作,用于测试车用显示屏的触摸耐久性。

本实施例的脉冲测试系统可用于测试车载显示屏的电气性能测试和触摸耐久性测试,当进行电气性能测试时,由上位机控制脉冲控制机构发出对应的测试电气性能的脉冲,并将上位机通过驱动板与车载显示屏直接连接,利用驱动板读取车载显示屏的测试参数,并将其与正常工作时的参数进行对比,得出测试结果。

当需要进行触摸耐久性测试时,车载显示屏通过驱动板与上位机通信,将触摸点坐标反馈到上位机,当坐标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预设触摸点相匹配时,则判断触摸功能正常;当坐标与该预设触摸点不匹配或者无坐标反馈时,则可判断触摸功能异常。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脉冲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监控采集机构、脉冲发生机构和触摸控制机构,上位机与脉冲控制机构单向连接,控制脉冲发生机构产生所需的电气性能脉冲,上位机通过监控采集机构与车载显示屏进行通信,上位机与监控采集机构进行双向连接,上位机控制监控采集机构针对车载显示屏的功能状态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结果反馈到上位机。触摸控制机构分别与上位机、脉冲发生机构和车用显示屏进行单向连接,模拟实际的触摸动作,用于测试车用显示屏的触摸耐久性。

本实施例还另外公开了基于该系统的脉冲测试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01上位机与脉冲发生机构通信,控制脉冲发生机构对车载显示屏产生所需的电气性能脉冲,电气性能脉冲关键参数包括电平值、电平持续时间以及电平转换时间等;

s02车载显示屏在接收了脉冲发生机构产生的电气性能脉冲干扰后,由上位机控制监控采集机构采集车载显示屏的功能状态并将该结果反馈给上位机;

s03上位机根据监控采集机构反馈的结果判断车载显示屏的功能是否正常;正常时进行下一参数的测试;不正常时,执行下一步骤;

s04由上位机控制脉冲发生机构维持现有的参数继续输出,并将异常状态反馈到测试人员,由测试人员进行异常状态分析。

针对如何判断产品功能是否正常,具体实现方式可由监控采集机构预先采集车载显示屏正常工作时的显示画面,并反馈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反馈的显示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并记录此时显示画面的图案轮廓,颜色和亮度等关键信息。

而在车载显示屏接收了脉冲发生系统产生的电气性能脉冲干扰后,监控采集系统再次采集此时产品的显示画面并反馈给上位机,由上位机处理并提取此时显示画面的图案轮廓,颜色和亮度等信息,与正常工作时的信息相比对,若能匹配,则可判断此时产品工作正常,若不能匹配,则可判断产品此时工作异常。

本实施例的测试系统还可以对车载显示屏进行触摸耐久性测试,具体包括:

a.上位机与脉冲发生机构通信,控制脉冲发生机构产生车载显示屏正常工作时所需电平,驱动车载显示屏正常工作;

b.上位机控制触摸控制机构,模拟实际使用,在车载显示屏的触摸反馈区执行触摸动作;

c.执行触摸动作后,上位机对车载显示屏的功能状态进行采集并反馈上位机;

d.上位机针对反馈的情况判断此时车载显示屏的触摸功能是否正常;正常时进行下一参数的测试;不正常时,执行下一步骤;

f.由上位机控制脉冲发生机构维持现有的参数继续输出,并将异常状态反馈到测试人员,由测试人员进行异常状态分析。

针对如何判断产品功能是否正常,具体实现方式由监控采集机构预先采集车载显示屏正常工作时的显示画面,并反馈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反馈的显示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并记录此时显示画面的图案轮廓,颜色和亮度;

监控采集机构采集接收了经过触摸测试的车载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并反馈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反馈得到的显示画面与正常工作时的显示画面进行对比,判断车载显示屏是否正常。

本实施例公开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可实现测试自动化,无需人力实时监控。

本实施例公开的测试系统不单可用于电气性能测试和触摸屏的耐久性测试,当需要对车载显示屏的其他功能进行测试时,只要将触摸控制机构换成对应的功能测试机构即可对车载显示屏的其他功能进行测试。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