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疲劳寿命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5689发布日期:2019-06-05 22:3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减振器疲劳寿命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减振器试验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疲劳寿命试验台。



背景技术:

减振器疲劳寿命试验台是减振器设计研究的关键装备,目前国内针对减振器疲劳寿命测试的试验设备相对落后,制约了国产减振器性能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减振器疲劳寿命试验台,这样在实际疲劳寿命试验过程中可以加大对减振器的测试力度,完全能满足试验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减振器疲劳寿命试验台,包括机械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冷却系统及气压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机械传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联轴器、轴承座、摆轮、连杆、滑块安装板、行程安装架、行程安装底板和底座,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器相连,并通过所述联轴器与轴连接,再通过所述轴承座将轴的另一端和轴挡板相连,轴挡板连接所述连杆,所述连杆下端与通过所述滑块安装板安装的滑块相连,所述滑块下端连接减振器上端;偏心轮机构包括连杆、螺母挡板、轴挡板、摆杆挡板、螺母、摆轮和丝杆,轴通过螺杆和轴挡板将摆轮中心固定,所述摆轮下端由摆杆、丝杆组合固定;控制系统包括变频器、电源控制开关、计数显示器、磁性接近开关;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电泵、水管、出水口接头和水箱,水箱位于减振器疲劳寿命试验台底部,所述电泵枢所述水管上,所述水管的两端连接所述水箱形成会循环系统;所述气压检测系统包括气压表,所述气压表与减振器之间的连接采用铜导管固定连接,铜导管连接端口两端焊接铜旋转接头,所述铜导管和气压减振器的气桩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为调速电机。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变频器采用mm440变频器。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计数显示器采用zn48jr单设定可逆数显计数器。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管为塑料管。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能够很好的满足工况要求,同时试验台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后期维护,节能环保。偏心轮机构的行程调节更加广,这样在实际疲劳寿命试验过程中可以加大对减振器的测试力度,完全能满足试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控制系统1;底座2;电机3;减速器4;滑块5;联轴器6;轴7;摆轮8;螺杆9;轴挡板10;螺母挡板15;行程安装架16;行程安装底板18;偏心轮20;摆杆21;摆杆挡板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减振器疲劳寿命试验台,包括机械传动系统、控制系统1、冷却系统及气压检测系统,其中,机械传动系统包括电机3、减速器4、联轴器6、轴承座、摆轮8、连杆、滑块5安装板、行程安装架16、行程安装底板18和底座2,电机3与减速器4相连,并通过联轴器6与轴7连接,再通过轴承座将轴7的另一端和轴挡板10相连,轴挡板10连接连杆,连杆下端与通过滑块安装板安装的滑块5相连,滑块5下端连接减振器上端;偏心轮20机构包括连杆、螺母挡板15、轴挡板10、摆杆挡板22、螺母19、摆轮8和丝杆,轴7通过螺杆9和轴挡板10将摆轮8中心固定,摆轮8下端由摆杆21、丝杆组合固定;控制系统1包括变频器、电源控制开关、计数显示器、磁性接近开关;冷却系统包括电泵、水管、出水口接头和水箱,水箱位于减振器疲劳寿命试验台底部,电泵枢水管上,水管的两端连接水箱形成会循环系统;气压检测系统包括气压表,气压表与减振器之间的连接采用铜导管固定连接,铜导管连接端口两端焊接铜旋转接头,铜导管和气压减振器的气桩旋转连接。

电机3为调速电机3。

变频器采用mm440变频器。

计数显示器采用zn48jr单设定可逆数显计数器。

水管为塑料管。

能够很好的满足工况要求,同时试验台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后期维护,节能环保。偏心轮20机构的行程调节更加广,这样在实际疲劳寿命试验过程中可以加大对减振器的测试力度,完全能满足试验要求。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发明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汽车减振器试验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疲劳寿命试验台,包括机械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冷却系统及气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械传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联轴器、轴承座、摆轮、连杆、滑块安装板、行程安装架、行程安装底板和底座,电机与减速器相连,并通过联轴器与轴连接,再通过轴承座将轴的另一端和轴挡板相连,轴挡板连接连杆,连杆下端与通过滑块安装板安装的滑块相连,滑块下端连接减振器上端;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减振器疲劳寿命试验台,这样在实际疲劳寿命试验过程中可以加大对减振器的测试力度,完全能满足试验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陶秀山;程玉平;严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4
技术公布日:2019.06.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