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结构拉曼光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8478发布日期:2019-06-11 21:5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阵列结构拉曼光谱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结构拉曼光谱仪。



背景技术:

目前的接曼光谱仪全部概念是单一光源,单个探测点。有时候光源光强太强,造成样品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阵列结构拉曼光谱仪。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阵列结构拉曼光谱仪,其包括窄线宽ld阵列、探测板、ccd接收阵列、多个窄线宽输出光纤和多个信号接收光纤,窄线宽ld阵列分别与多个窄线宽输出光纤的一端连接,探测板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光纤探头,每个窄线宽输出光纤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一个光纤探头,每个光纤探头与一个信号接收光纤一端连接,多个信号接收光纤的另一端紧密排列成一直线后接入ccd接收阵列。

进一步地,多个光纤探头均匀间隔分布在探测板上。

进一步地,探测板分为多个探测子模块,每个探测子模块均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光纤探头。

进一步地,探测板分为5个探测子模块,每个探测子模块均包括20个光纤探头。

进一步地,窄线宽输出光纤和信号接收光纤采用矩形光纤束,以提高泵浦光利用率。

进一步地,窄线宽输出光纤与光纤探头之间设有波导组片。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与探测板对应的微坑样品盒,微坑样品盒上设有与每个光纤探头对应的微型容纳腔。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采用窄线宽ld阵列输出n个窄线宽光纤输出激光作为拉曼光谱泵浦源,并分布通过间隔分布于探测板上的多个光纤探头对样品进行探测,再由多个信号接收光纤获取探测的拉曼光谱,将多个接受拉曼光谱的信号接收光纤的输出端紧密排成一列直线后由ccd阵列接收,测量其拉曼光谱。本发明较大数目提高拉曼光谱泵浦点数量以提高拉曼光谱总光强提高一个或数个数量级。分开光源不会将样品烧毁,即单点光强仍是正常光强。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阵列结构拉曼光谱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阵列结构拉曼光谱仪的微坑样品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结构拉曼光谱仪,其包括窄线宽ld阵列1、探测板2、ccd接收阵列6、多个窄线宽输出光纤3和多个信号接收光纤5,窄线宽ld阵列1分别与多个窄线宽输出光纤3的一端连接,探测板2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光纤探头4,每个窄线宽输出光纤3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一个光纤探头4,每个光纤探头4与一个信号接收光纤5一端连接,多个信号接收光纤5的另一端紧密排列成一直线后接入ccd接收阵列6。

进一步地,多个光纤探头4均匀间隔分布在探测板2上。多探头的设置对微信号拉曼光谱快速测量亦有明显好处,若1个样品7需长时间如一个小时积分,则60个探头一分钟即可完成。特别是针对有的生物样品7不允许长时间激光照射时,大数量探头则缩短时间,有较强测量优势的。

进一步地,探测板2分为多个探测子模块,每个探测子模块均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光纤探头4。进一步地,探测板2分为5个探测子模块,每个探测子模块均包括20个光纤探头4。采用模块化设置,用户可根据实际增减探测子模块,使得光学系统不会太大,只需将n个探测子模块的信号再积分处理即可。

进一步地,窄线宽输出光纤3和信号接收光纤5采用矩形光纤束,以提高泵浦光利用率。

进一步地,窄线宽输出光纤3与光纤探头4之间设有波导组片。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与探测板2对应的微坑样品盒8,微坑样品盒8上设有与每个光纤探头4对应的微型容纳腔81。微坑样品盒8,对测量液体表面更方便,可用化学试剂成排注射器自动化放液体,与自动化检测,液体少时亦可;此外,固体粉末亦可用。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采用窄线宽ld阵列1输出n个窄线宽光纤输出激光作为拉曼光谱泵浦源,并分布通过间隔分布于探测板2上的多个光纤探头4对样品7进行探测,再由多个信号接收光纤5获取探测的拉曼光谱,将多个接受拉曼光谱的信号接收光纤5的输出端紧密排成一列直线后由ccd阵列接收,测量其拉曼光谱。本发明较大数目提高拉曼光谱泵浦点数量以提高拉曼光谱总光强提高一个或数个数量级。分开光源不会将样品7烧毁,即单点光强仍是正常光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阵列结构拉曼光谱仪,其包括窄线宽LD阵列、探测板、CCD接收阵列、多个窄线宽输出光纤和多个信号接收光纤,窄线宽LD阵列分别与多个窄线宽输出光纤的一端连接,探测板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光纤探头,每个窄线宽输出光纤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一个光纤探头,每个光纤探头与一个信号接收光纤一端连接,多个信号接收光纤的另一端紧密排列成一直线后接入CCD接收阵列。本发明较大数目提高拉曼光谱泵浦点数量以提高拉曼光谱总光强提高一个或数个数量级。分开光源不会将样品7烧毁,即单点光强仍是正常光强。

技术研发人员:吴砺;李俊梅;林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高意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30
技术公布日:2019.06.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