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791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舰船设备、管系的异种金属连接部位,例如铜质阀门通过法兰盘和螺栓与钢质船体固定连接,在海水等电解质作用下构成电偶结构,在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形成电偶电流,产生电化学腐蚀。舰船船体及阀门、管系等设备结构中异种金属材料的紧固结合部之间通常采用绝缘材料隔绝,该技术最初被用于舰船的电场防护,在实践中,该技术又是防止和减少异种金属间电化学腐蚀的有效方法,能够隔绝电偶电流,减少和避免金属间的电化学腐蚀,因此在舰船建造及海洋工程设备的建造中日渐得到重视。

由于某些异种金属结构件长期处于金属结构应力变化及海水介质的恶劣工况条件下,安装于异种金属之间的绝缘材料可能产生意外损坏,或绝缘材料老化导致绝缘性能失效,进而导致异种金属结构件产生严重的电化学腐蚀。因此,在大量的设备和管系之间安装这些电绝缘保护结构的材料之后,在设备运行期间,有必要对异种金属结构件中安装的绝缘材料的绝缘状态进行连续的在线监测或定期巡回监测,对电绝缘保护结构的完好性,尤其是绝缘材料的性能状态进行评估和判定,以在绝缘材料受损导致绝缘值下降至某一设定数值时报警提示,进而采取修复或更换绝缘材料的措施,以避免异种金属结构由于电化学腐蚀导致的损毁故障。

在电场防护应用中,监测异种金属之间的绝缘材料的绝缘状态通常采用异种金属间的电位监测和交流电阻监测的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当绝缘结构发生破坏性损伤时,金属结构接近于直接短路,监测电位急剧下降,电阻值接近于零,此种方法可以得到明显的监测结果。但在防止异种金属间电化学腐蚀应用中,目前还没有用于对异种金属间绝缘结构的状态监测的有效的监测仪器。实践证明,对异种金属间绝缘材料绝缘状态的监测尤其是长期监测,以及对在海水介质中绝缘材料的缓慢老化损坏至绝缘失效的监测,电位监测的方法可以测得并记录电位差数据的变化趋势,但由于数据过于宽泛难以得到准确的判据;而由于海水介质的作用,交流电阻监测方法也无法准确测量绝缘材料的阻值。由于上述缺陷,仅依靠现有的电位监测方法和交流电阻监测方法,无法对异种金属间绝缘材料进行有效的状态监测和绝缘性能判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其能监测异种金属电偶结构中异种金属电偶之间的绝缘状态,为异种金属电偶之间的绝缘维护提供依据,从而有效减少和防止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电化学腐蚀。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其与待监测的异种金属电偶结构连接,所述异种金属电偶结构包括第一金属元件,与第一金属元件连接的第二金属元件,以及设于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之间的绝缘体,所述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分别由不同的金属制成;所述监测装置包括:

切换单元,其包括若干个检测电阻,所述切换单元使该若干个检测电阻中的各个检测电阻分别切换地连接于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之间;

检测单元,其检测各个检测电阻对应的电回路中通过各个检测电阻的电流;

处理单元,其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接收检测单元传输的电流值,并根据与该电流值对应的检测电阻的电阻值以及电流值获得等绝缘值曲线,所述处理单元将该等绝缘值曲线与预存的临界等绝缘值曲线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断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之间的绝缘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基于检测的等绝缘值曲线和预存的临界等绝缘值曲线对电偶间绝缘状态进行判断。其基本原理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可用于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中:

在船舶建造中常用的待监测的异种金属电偶结构通常由20号低碳钢、青铜(ZCuSn10Zn2)、TP2Y铜合金、B10铜镍合金、B30铜合金、921A钢、HDR双相不锈钢、316L不锈钢、304不锈钢等十多种材料互相组合构成。

所述检测电阻通常根据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的材料对应地选择。

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是监测微机,其接收检测单元上传的电流值,并根据预置程序对所述电流值进行计算并进行曲线拟合得出等绝缘值曲线。

所述等绝缘值曲线通常指对同一待监测的异种金属电偶结构,对应于一个确定的等效绝缘电阻R,将不同检测电阻RX逐次接入待监测的异种金属电偶结构时,测量每个检测电阻支路电流值IX,结合相应的检测电阻阻值RX,在RXIX坐标上拟合连接形成的曲线。

在例如海水等液态电解质中,被监测的异种金属电偶结构产生临界电化学腐蚀电流时所对应的临界绝缘阻值R,在工程应用中,临界绝缘阻值R通常取1kΩ至2kΩ。按照上述等绝缘值曲线测量及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所述预存的临界等绝缘值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处理单元还可以包括数据库,其可以存储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等绝缘值曲线历史数据,为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绝缘体的性能趋势分析提供依据,帮助相关部门掌握异种金属电偶结构使用状况,为维修部门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大幅度降低例如船体、阀件、泵体、管道、法兰盘等异种金属间的电化学腐蚀,显著降低例如舰船的维护成本,提高例如船用系统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工作时,通常切换单元每切换一个检测电阻,检测单元就检测一次相应的电流,处理单元就记录一个相应的等绝缘值点,如此循环,处理单元得到与所有检测电阻对应的所有等绝缘值点,并基于该所有等绝缘值点得到等绝缘值曲线。然后处理单元将该等绝缘值曲线与预存的临界等绝缘值曲线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断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之间的绝缘状态,即异种金属电偶之间的绝缘状态。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能监测异种金属电偶结构中异种金属电偶之间的绝缘状态,为异种金属电偶之间的绝缘维护提供依据,从而有效减少和防止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电化学腐蚀。尤其是能有效地判断处于海水等液态电解介质中的异种金属电偶之间的绝缘是否失效,由此保证在船体、阀件、泵体、管道、法兰盘等异种金属间安装了电绝缘保护结构以后,能够有效地监测这些结构中绝缘材料的完好性,由此达到减少和防止舰船设备、管系的异种金属连接部位的电化学腐蚀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中,所述等绝缘值曲线位于一坐标系内,所述坐标系的横轴表征电阻值,所述坐标系的纵轴表征电流值,当等绝缘值曲线在该坐标系内位于所述临界等绝缘值曲线上方时,处理单元判断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之间的绝缘状态良好;否则,处理单元判断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之间的绝缘状态已经失效或即将失效。

上述方案中,当等绝缘值曲线在该坐标系内位于所述临界等绝缘值曲线下方时,处理单元可以判断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之间的绝缘状态已经失效。此外,还可以设置临界绝缘阻值更小的临界等绝缘值曲线,以进一步细分失效程度,判断原则是临界绝缘阻值越小的临界等绝缘值曲线,即越下方的临界等绝缘值曲线,其下方的等绝缘值曲线失效程度越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其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处理单元传输的数据和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数据和信号可以是对所述绝缘状态的直观的显示和报警,可以包括所述等绝缘值曲线和所述预存的临界等绝缘值曲线。

更进一步地,上述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中,所述信号包括报警信号。

上述方案中,通常当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之间的绝缘状态被判断为已经失效或即将失效,输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其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报警装置可以是声光报警设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还包括电源单元,其与所述切换单元、检测单元和处理单元分别连接,以为其供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源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将舰船通用电源转换成所述切换单元、检测单元和处理单元所需的多种电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将测得的电流值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传输给处理单元。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单元也可以以单片机数字处理器为核心,配置专用芯片对测得的电流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通过通信接口接收处理单元控制命令及上传转换的电流数字信号。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中,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使该若干个检测电阻中的各个检测电阻分别切换地连接于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之间。

上述方案中,切换单元通常在处理单元和检测单元的控制下对继电器进行切换连接控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还具有下列优点和有益效果:

1)能监测异种金属电偶结构中异种金属电偶之间的绝缘状态,为异种金属电偶之间的绝缘维护提供依据,本实用新型与异种金属电偶间电绝缘工艺的结合使用,能够有效减少和防止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电化学腐蚀。

2)可以存储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等绝缘值曲线历史数据,为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绝缘体的性能趋势分析提供依据,帮助相关部门掌握异种金属电偶结构使用状况,为维修部门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大幅度降低例如船体、阀件、泵体、管道、法兰盘等异种金属间的电化学腐蚀,显著降低例如舰船的维护成本,提高例如船用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异种金属电偶结构在电解质中的等效电路图。

图3为异种金属电偶结构在电解质中并且接入检测电阻的等效电路。

图4为异种金属电偶结构对应不同绝缘阻值的等绝缘值曲线图。

图5为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等绝缘值曲线的测量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切换单元和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在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做出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之前,先结合说明书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图1示出了一种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该异种金属电偶结构包括第一金属元件1,与第一金属元件1连接的第二金属元件2,以及设于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之间的绝缘体3,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分别由不同的金属制成。需要说明的是,用于连接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的紧固螺栓上设有绝缘衬套和绝缘垫片。

图2示出了异种金属电偶结构在电解质中的等效电路。

如图2所示,结合参考图1,两种不同的金属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在例如海水等液态电解质中,根据电化学原理,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动势为ΔE,内阻为r的原电池,连接部位安装绝缘阻值为R的绝缘体3后,相当于原电池两端连接一绝缘阻值为R的电阻。

图3示出了异种金属电偶结构在电解质中并且接入检测电阻的等效电路。

如图3所示,结合参考图1和图2,在上述异种金属电偶结构两端接入检测电阻RX,测量检测电阻分路电流IX

根据并联电路计算方法,可以得到下式(1):

式(1)中ΔE是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在电解质中的电位差。当RX取为某一定值,测得对应的IX,即可计算得到r值;极端的,当取RX=0,测得IX,可求得

根据等式(1)及上述ΔE和r的数据,对每一个特定的绝缘体3的绝缘阻值R,都可以得到一根与之对应的RX、IX反比例线,该RX、IX反比例线称之为等绝缘值曲线。

图4示出了异种金属电偶结构对应不同绝缘阻值的等绝缘值曲线。

如图4所示,结合参考图1-图3,坐标系的横轴为检测电阻阻值RX,坐标系的纵轴为检测电阻分路电流IX。绝缘体3的阻值为绝缘阻值R。发明人考虑可以设定绝缘阻值R在某值例如R=1kΩ时判定绝缘状态处于失效状态,则绝缘阻值R=1kΩ为绝缘失效阻值,通过接入检测电阻可以检测并计算得到绝缘阻值R=1kΩ对应的RX、IX失效等绝缘值曲线A。再设定绝缘阻值R在某值例如R=2kΩ时判定绝缘状态处于有效临界状态,则绝缘阻值R=2kΩ为绝缘有效临界阻值,通过接入检测电阻可以检测并计算得到绝缘阻值R=2kΩ对应的RX、IX临界等绝缘值曲线B。通过接入检测电阻检测并计算得到实际绝缘阻值R对应的RX、IX等绝缘值曲线,采用下述规则判断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之间的绝缘状态:当测得的等绝缘值曲线C在该坐标系内位于临界等绝缘值曲线B上方时,判断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之间的绝缘状态良好;当绝缘材料经过长期使用,测得等绝缘值曲线D在该坐标系内位于临界等绝缘值曲线B下方、失效等绝缘值曲线A上方时,判断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之间的绝缘状态即将失效。当绝缘材料性能劣化,测得等绝缘值曲线E在该坐标系内位于失效等绝缘值曲线A下方时,判断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之间的绝缘状态已经失效。

图5示出了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等绝缘值曲线的测量原理。

如图5所示,结合参考图1-图4,该测量原理图包括等效电路和测量电路两部分。RX1、RX2…RXN为不同阻值的检测电阻,实际工况测量中,由继电器K1、K2…KN逐个切换RX1、RX2…RXN接入检测单元U的检测回路,检测单元U分别对每个检测电阻分路实测得到相应的检测电流IX的电流值IX1、IX2…IXN。检测电阻RX1、RX2…RXN的阻值以及检测电流IX的电流值IX1、IX2…IXN转换为数据并经计算机拟合,得到对应绝缘阻值R的等绝缘值曲线。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做出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该说明并不构成对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不当限定。

图6示意了本实施例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的结构。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包括切换单元4、检测单元5、作为处理单元的监测微机6、显示单元7、报警装置8、电源单元9以及通道选择单元10,其中:

切换单元4和检测单元5参照上述基本原理部分图5的方案设置,其中切换单元4包括检测电阻RX1、RX2…RXN和继电器K1、K2…KN,以及模拟电阻R01、R02和继电器K01、K02;切换单元4通过继电器K1、K2…KN使各个检测电阻分别切换地连接于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之间。检测单元5(相当于图5中检测单元U)检测各个检测电阻对应的电回路中通过各个检测电阻的电流IX。其中,检测单元5包括单片机,该单片机将测得的电流值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传输给监测微机6。

监测微机6与检测单元5连接,监测微机6接收检测单元5传输的检测电流IX的电流值IX1、IX2…IXN,并根据与该电流值对应的检测电阻的电阻值RX1、RX2…RXN以及电流值IX1、IX2…IXN获得等绝缘值曲线,监测微机6将该等绝缘值曲线与预存的临界等绝缘值曲线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断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之间的绝缘状态。其中:参照上述基本原理部分图4,绝缘体3的阻值为绝缘阻值R。设定绝缘阻值R在R=1kΩ时判定绝缘状态处于失效状态,则绝缘阻值R=1kΩ为绝缘失效阻值,通过接入检测电阻检测并计算得到绝缘阻值R=1kΩ对应的RX、IX失效等绝缘值曲线A。再设定绝缘阻值R在R=2kΩ时判定绝缘状态处于有效临界状态,则绝缘阻值R=2kΩ为绝缘有效临界阻值,通过接入检测电阻检测并计算得到绝缘阻值R=2kΩ对应的RX、IX临界等绝缘值曲线B。通过接入检测电阻检测并计算得到实际绝缘阻值R对应的RX、IX等绝缘值曲线,采用下述规则判断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之间的绝缘状态:当测得的等绝缘值曲线C在该坐标系内位于临界等绝缘值曲线B上方时,判断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之间的绝缘状态良好;当绝缘材料经过长期使用,测得等绝缘值曲线D在该坐标系内位于临界等绝缘值曲线B下方、失效等绝缘值曲线A上方时,判断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之间的绝缘状态即将失效。当绝缘材料性能劣化,测得等绝缘值曲线E在该坐标系内位于失效等绝缘值曲线A下方时,判断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之间的绝缘状态已经失效。

与绝缘阻值R=1kΩ对应的RX、IX失效等绝缘值曲线A,以及与绝缘阻值R=2kΩ对应的RX、IX临界等绝缘值曲线B,可以根据实验室数据通过计算获得。但是在实际测量工作中,通常可以在电偶间绝缘材料安装完工之初,接入模拟电阻R01、R02,然后进行切换测量RX、IX得到并预置于计算机中。在电偶间绝缘材料安装完工之初,其绝缘值R往往大于数MΩ,在图5中,取R01=1kΩ,R02=2kΩ,根据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可知,当R>>R01时,R与R01并联的阻值R‖R01≈R01,同理R‖R02≈R02,通过控制继电器K01、K02,先后接入R01和R02,便可以测量得到图4中的失效等绝缘值曲线A和临界等绝缘值曲线B,并作为预置数据储存于计算机数据库内。

监测微机6还包括可用于存储临界等绝缘值曲线B和失效等绝缘值曲线A以及每个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等绝缘值线历史记录数据的数据库。

显示单元7与监测微机6连接,显示单元7显示监测微机6传输的数据和信号。该数据和信号是对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之间的绝缘状态的直观的显示和报警,包括上述等绝缘值曲线和上述预存的临界等绝缘值曲线。该信号包括报警信号,当第一金属元件1和第二金属元件2之间的绝缘状态被判断为已经失效或即将失效,输出该报警信号。此外,该显示单元7还可以进行人机交互。

报警装置8为声光报警设备,其与监测微机6连接。

电源单元9与切换单元4、检测单元5和监测微机6分别连接,以为其供电。电源单元9被配置为将舰船通用电源转换成切换单元4、检测单元5和监测微机6所需的多种电源。

通道选择单元10选择当前需要监测的异种金属电偶结构接入切换单元4。该通道选择单元10采取导线、接插件连接接入及通过继电器等切换接入的方式将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测量端连接至切换单元4。

图7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的切换单元和检测单元的另一种结构。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的切换单元和检测单元的另一种结构中,切换单元4和检测单元5的电源共用与电源单元9连接的DC/DC电路91,切换单元4与通道选择单元10连接,检测单元5包括单片机数字处理器51、A/D转换电路52、RS232通信接口电路53。RS232通信接口电路53与监测微机6连接。其中,检测单元5以单片机数字处理器51为核心,配置专用测量芯片A/D转换电路52对测得的电流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通过RS232通信接口电路53接收监测微机6控制命令及上传转换的电流数字信号。

本实施例的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工作时,显示单元7接收用户操作指令并传送给监测微机6,监测微机6控制切换单元4通过通道选择单元10连接至待测异种金属电偶结构,并将检测电阻逐次接入测量对应的支路电流并上传至监测微机6,监测微机6通过预置程序进行数据计算及等绝缘值曲线拟合、存储、对比,得出当前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绝缘状态,并通过显示单元7进行数据、曲线显示和临界状态报警。数据库存储每个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等绝缘值线历史记录数据,能够为异种金属电偶绝缘材料的性能趋势分析提供依据,帮助有关部门掌握异种金属电偶绝缘保护结构使用状况,为维修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在舰船领域,本实用新型与异种金属电偶间电绝缘工艺的结合使用,能够大幅度降低船体、阀件、泵体、管道、法兰盘等异种金属间的电化学腐蚀,显著降低舰船的维护成本,提高船用系统的安全性。

下面以一个模拟舰船设备的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模拟应用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模拟应用实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实现,请结合参考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及相应附图理解以下说明。

本模拟应用实例中,以聚四氟乙烯绝缘材料隔离的钢、铜两种金属形成的异种金属电偶结构为被测对象,对该异种金属电偶结构进行钢、铜间绝缘状态的监测。

本模拟应用实例监测的异种金属电偶结构包括作为第一金属元件1的镀锌钢管、作为第二金属元件2的镀锌铜管两种金属管道及法兰盘,以聚四氟乙烯构成作为绝缘体3的绝缘隔离层,管道内灌注模拟海水电解质溶液的25%浓度氯化钠溶液,法兰盘两端引出导线接入切换单元4。为模拟绝缘隔离层不同的绝缘电阻,法兰盘两端还并联接入一个可调电阻箱。

ΔE为钢、铜的电偶之间的电位差,取ΔE=475mv。

切换单元4接入作为检测电阻的不同标准电阻RX,检测单元5得到相对应的支路电流IX的数值。监测微机6将各支路电流IX数值结合相应的标准电阻RX拟合成等绝缘值曲线,横坐标RX为标准电阻值,纵坐标IX为支路电流值,等绝缘值曲线C为模拟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绝缘隔离层的绝缘阻值原始实际曲线,临界等绝缘值曲线B为模拟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绝缘隔离层的绝缘电阻R为2kΩ时的等绝缘值曲线,此时认为产生临界腐蚀电流。失效等绝缘值曲线A为模拟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绝缘隔离层的绝缘电阻R为1kΩ时的等绝缘值曲线,此时认为产生警戒腐蚀电流。

当调节改变电阻箱,模拟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绝缘电阻R阻值不断降低,测量得出的等绝缘值曲线C将不断的向临界等绝缘值曲线B和失效等绝缘值曲线A靠近,当与临界等绝缘值曲线B基本重合或超越至其下方时判定模拟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绝缘损坏,当与失效等绝缘值曲线A基本重合或超越至其下方时判定模拟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绝缘失效。

本模拟应用实例中,对应同一绝缘层阻值,逐次切换接入作为标准电阻RX的精密电阻RX1、RX2…RXN,测量对应每一个精密电阻的电流IX、IX2…IXN,并在RX、IX坐标上拟合计算绘制曲线,就能得到与实测的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绝缘层阻值对应的等绝缘值线。将实测等绝缘值线与储存于监测微机6数据库内的临界等绝缘值曲线B和失效等绝缘值曲线A进行比对,就能直观地显示和报警。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帮助使用者确定异种金属电偶结构的绝缘层材料的绝缘状态,并在绝缘层材料绝缘性能劣化时适时进行维修更换。由于本电偶间绝缘状态的监测装置可设置为自动监测工作方式,可以节省人工检查异种金属电偶结构所需的大量人工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有着许多的类似变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果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