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密封圈的漏冲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938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用于检测密封圈的漏冲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密封圈的漏冲夹具。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用的密封圈上有时会含有一些冲压槽,在产品检验时,对于这些密封圈上的冲压槽是否漏冲,是需要严格进行检测的。然而,目前的检测手段主要还是基于人工检测,如何对这一检测工序实现自动化,来提高检测效率,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案提出了一种用于检测密封圈的漏冲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用于检测密封圈的漏冲夹具,其包括有:

基座,其具有一个集料舱,该集料舱的上方设有一个开口;

夹具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夹具单元,每个夹具单元具有一个内凹的弧形夹持面;所述两个夹具单元的弧形夹持面相向设置且位于所述集料舱的上方;

测距传感器,其位于所述夹具机构的一侧;该测距传感器的测试区域位于两个夹具单元之间;

驱动机构,其包括气动缸以及与该气动缸连接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连接所述夹具单元。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检测密封圈的漏冲夹具,其中,所述弧形夹持面的表面还设有弹性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检测密封圈的漏冲夹具,其中,所述弧形夹持面靠近所述集料舱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外延的托台。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检测密封圈的漏冲夹具,其中,在两个所述夹具单元的相迎面上还设置有止挡块。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检测密封圈的漏冲夹具,其中,所述测距传感器的表面还设置有聚酯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检测密封圈的漏冲夹具,其中,所述聚酯层的表面还设置有陶瓷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案通过对现有漏冲夹具结构的改进,实现了对密封圈中冲压槽的自动化检测,有效降低了工人的作业难度,提高了流水线上的检测速度,利于降低工件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检测密封圈的漏冲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检测密封圈的漏冲夹具的俯视图。

图3为用于检测密封圈的漏冲夹具中测距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3所示,本案列出一实施例的用于检测密封圈的漏冲夹具,其包括有:

基座1,其具有一个集料舱101,该集料舱101的上方设有一个开口102;

夹具机构,其设置在基座1上,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夹具单元2,每个夹具单元2具有一个内凹的弧形夹持面201;两个夹具单元2的弧形夹持面201相向设置且位于集料舱101的上方;

测距传感器3,其位于夹具机构的一侧;该测距传感器3的测试区域位于两个夹具单元2之间;

驱动机构,其包括气动缸4以及与该气动缸4连接的传动杆5,传动杆5连接夹具单元2。

其中,弧形夹持面201的表面还设有弹性层202。弹性层202的作用是保护被夹持的密封圈不被损伤,同时增加对密封圈的摩擦力。

其中,弧形夹持面201靠近集料舱101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外延的托台203。托台20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托住待检测的密封圈,以防止工人在两个夹具单元2未恢复到初始工位时就放下待检测的密封圈,造成漏检。

其中,在两个夹具单元2的相迎面上还设置有止挡块204,以防止两个夹具单元2因不当操作而被损坏。

其中,测距传感器3的表面还设置有聚酯层301。聚酯层301的作用是保护传感器探头不被腐蚀,并保证探头周边的环境稳定,防止造成信号干扰,影响检测准确率。

其中,聚酯层301的表面还设置有陶瓷层302。陶瓷层302的作用是增加传感器的防撞击和耐摩擦性能,从而保证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漏冲夹具的工作过程如下:放入待检的密封圈;测距传感器3开始工作,若密封圈具有冲压槽,则测距传感器3发出的波长将穿过密封圈的侧壁,此时测距传感器3探测到前方的距离应超过阈值,此时驱动机构驱动夹具单元2向两边移动,密封圈落入到集料舱101中;随后驱动机构驱动夹具单元2回归到初始工位,进入下一个检测循环;若密封圈发生漏冲,不具有冲压槽,则测距传感器3发出的波长无法穿过密封圈的侧壁,此时测距传感器3探测到前方的距离应小于阈值,此时产生报警,将漏冲件取下;换入另一待检件,进入下一个检测循环。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