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巡检无人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925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水温巡检无人机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领域,特别涉及水温巡检无人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在天然水体上进行越来越多的活动,水生生态系统受到了日益增大的影响。如大型水库的建设,导致水库下游河道水温相比天然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水库的水温分层使冬季下泄水温较天然情况高,而春、夏季下泄水温较天然情况低。下泄低温水可使鱼类在产卵、生长及捕食方面受到极不利的影响,造成鱼类资源的减产甚至某些鱼种的灭绝.下泄低温水还会对农作物产生"冷害"影响,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又如,随着工业飞速发展,电力、冶金、化工、石油、造纸和机械等工业的热废水排放到各种水域中,使受纳水体增温,这种温排水可使水体溶解氧减少,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还可能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带来较大影响。

水温监测是建设项目水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项目。传统的水温监测方法,需要在水体中放置探头进行读取,费时费力,在某些区域(如人无法到达的高山河谷)很难实施。并且,传统方法测量的水温数据仅是几个点的数据,无法反映较大面积水体的水温分布规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温巡检无人机系统,实现高山河谷区域的水温巡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温巡检无人机系统,所述无人机上搭载有可见光成像设备、红外热像仪、红外测温枪、旋转云台、温度探头、收放装置和数传图传电台;所述旋转云台、收放装置设置在所述无人机的下端,所述可见光成像设备、红外热像仪、红外测温枪设置在所述旋转云台上,所述温度探头设置在所述收放装置下方,且所述温度探头与所述收放装置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所述可见光成像设备、红外热像仪、红外测温枪、温度探头与所述数传图传电台连接,所述数传图传电台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地面站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探头上还固定有配重物。

具体的的,所述无人机为多旋翼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无人机上的温度探头、红外热像仪和红外测温枪对水体进行测量,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精确的点测量与面测量相结合,大大增加了水温监测工作的便利性,可在人无法到达的区域进行测量,可反映较大面积水体的水温分布规律,可对温排水排放源进行溯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框架图;

图2为无人机部分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编号:2为结构面,3为可见光成像设备,4为红外热像仪,5为红外测温枪,6为旋转云台,7为温度探头,8为收放装置,9为线缆,10为配重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地面站和无人机,所述无人机2上搭载有可见光成像设3备、红外热像仪4、红外测温枪5、旋转云台6、温度探头7、收放装置8和数传图传电台;其中:所述旋转云台6、收放装置8设置在所述无人机2的下端,所述可见光成像设备3、红外热像仪4、红外测温枪5设置在所述旋转云台6上,所述温度探头7设置在所述收放装置8下方,且所述温度探头7与所述收放装置8之间通过线缆9连接;所述可见光成像设备3、红外热像仪4、红外测温枪5、温度探头6与所述数传图传电台连接,所述数传图传电台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地面站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使温度探头7免受风力影响,同时使温度探头能够方便进入水体,上述温度探头上可以固定一个配重物10。

本实用新型中:无人机2可以为多旋翼无人机,用于将机上搭载的设备带到测量区域,如高山河谷区域;可见光成像设备3用于拍摄待测水域的照片和视频;红外热像仪4用于获取水体某个区域面的热成像图;红外测温枪5用于对水体某点进行非接触测量;温度探头7用于对水体某点进行接触测量,系统可以基于接触测量结果对红外热像仪4和红外测温枪5进行校正;旋转云台6用于调整可见光成像设备3、红外热像仪4、红外测温枪5使用角度;收放装置8用于使温度探头7上下移动,从而进、出水体;数传图传电台用于采集的水体数据传输至地面站;地面站用于对传回的水体数据进行分析。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为:

(1)飞行前,先对无人机2上的所有测温设备进行标定;

(2)无人机2飞行到待测水体上空后,收放装置8开始动作,将温度探头7放置于水中,测量水体温度。如对温度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可以使用机载红外测温枪5,对水体内多个点的水温进行非接触测量。可以在同一点进行接触测量(使用温度探头7)和非接触测量,温度探头7测量的结果可以对非接触测量(使用红外测温枪5)结果进行校准。

红外热像仪4可以在较大面积上测量水温,研究待测水域的水温分布规律,可进行温排水排放源溯源。

同时,可见光成像设备3拍摄待测水域的照片和视频。

(3)将采集到的温度、照片和视频等水体数据通过数传图传电台传输至地面站。

(4)环境监测人员对接收到水体数据进行分析。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特征,说明书的描述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