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测试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噪声性能的噪音实验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6156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测试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噪声性能的噪音实验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噪音实验室的本底噪声控制技术,更具体地说,是在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噪声测试时,通过对从噪音测试房外经测试风道传入的噪音进行特殊消声控制,使得噪音测试房内的本底噪声值能维持在16分贝以下以满足空调变风量末端的噪声性能测试要求。



背景技术:

空调噪音实验室一般采用消声室设计,消声室是用于噪声性能测试的一种特殊测试房,消声室的本底噪声指标直接影响噪声性能测试的精度,本底噪声值越低越好。为达到较低的本底噪声值,常规消声室一般是在房间内壁上铺设由吸音材料制成的吸声尖劈来吸收室内的声波,并通过设置全封闭的内外两层隔音房墙体来隔绝外部噪音的传入。

根据标准JG/T295-2010《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附录C《VAV末端装置噪声测量》所规定的噪声性能测试方法,噪音实验室需从室外引入一条进风风道连接到被测试的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上,同时还需设置一条排风风道从噪音实验室内通往室外,这样使得原先本是全封闭的空调噪音实验室有了两条大直径的风道与外界相通,从而破坏了噪音实验室墙体的整体密闭性,导致噪音实验室内的背景噪声值上升,不能满足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测试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噪声测试所遇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对噪音实验室与外界相通的测试风道进行特殊消声控制的技术方案,从而使得噪音实验室的本底噪声值仍能维持在16分贝以下以满足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噪声性能测试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如下所述来实现的。

一种可测试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噪声性能的噪音实验室,由噪音测试房、进风风道和排风风道组成,进风风道从测试房外穿过两层隔音墙体后进入测试房内与被测试的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进风口相连,与被测试的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出风口相连的排风风道穿过两层隔音墙体后通往测试房外。

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噪音实验室的进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在穿出噪音测试房的外房墙体后分别先各自进入一个隔声消音小室,这两个隔声消音小室可上下叠放布置或左右并排布置,隔声消音小室均是紧靠噪音测试房并有一面墙体是与噪音测试房的外房墙体共用,这样前述进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一穿出噪音测试房的外房墙体就自然进入了隔声消音小室内部,每个隔声消音小室的另一面墙上开有一个通风口通向外部。

隔声消音小室的内部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内置消声箱结构,另一种是内置折流消声风道结构。

内置消声箱结构的隔声消音小室由内箱和外房组成,内箱由减震结构支撑在外房内部(不与外房墙体内壁有直接接触),内箱的内外表面均贴有吸声材料,外房的内表面也贴有吸声材料。内箱上开有两个风口,其中一个风口与外房内部相通,另外一个风口通过隔声风管与前述进风风道或排风风道相连;外房还开有一个与外部连通的通风口。进风空气的流动是从隔声消音小室的外部通风口进来,然后从外房流入内箱,然后从内箱通过隔声风管流入噪音测试房的进风风道,最后进入噪音测试房内;排风空气的流动是从噪音测试房内进入排风风道,然后通过隔声风管流入隔声消音小室的内箱,然后从内箱流入外房,最后从隔声消音小室外房上的通风口出去。

内置折流消声风道结构的隔声消音小室由外房和内部的折流风道组成(直接固定在外房墙体内壁上),折流风道的内表面覆盖有吸声材料。外房开有一个与外部连通的通风口,该通风口与隔声消音小室外房内部折流消声风道的一端开口相通,折流消声风道的另一端开口则通过隔声风管与噪音测试房的进风风道或排风风道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有益效果是外部噪声声波经进风风道或排风风道在进入噪音测试房前会先经过隔声消音小室的降噪消声处理,声波被大量吸收,使得最终能进入噪音测试房内的外部声波极小,从而能将噪音实验室内的本底噪声值维持在16分贝以下以满足空调变风量末端的噪声性能测试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隔声消音小室6和9的一种结构剖面图。

图3为隔声消音小室6和9的另一种结构剖面图。

图中 1. 噪音测试房,2. 空调变风量末端排风风道,3. 空调变风量末端,4. 空调变风量末端进风风道,5. 进风隔声风管,6. 进风隔声消音小室,7. 外部进风管,8. 外部排风管,9. 排风隔声消音小室,10. 排风隔声风管,11. 吸声材料,12. 隔声消音小室外房,13. 隔声消音小室内箱,14. 减震弹簧,15. 内箱风口一,16. 内箱风口二,17. 支撑结构,18. 消音折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测试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噪声性能的噪音实验室,由噪音测试房1和风道系统组成,风道系统包括进风隔声消音小室6以及与它相连的外部进风管7和进风隔声风管5,与空调变风量末端3相连的空调变风量末端排风风道2和空调变风量末端进风风道4,排风隔声消音小室9以及与它相连的排风隔声风管10和外部排风管8。

对空调变风量末端3进行噪声性能测试时,一定风量的空气通过外部进风管7进入进风隔声消音小室6,然后通过进风隔声风管5和空调变风量末端进风风道4进入变风量空调末端3,然后经由空调变风量末端排风风道2和排风隔声风管10进入排风隔声消音小室9,最后从外部排风管8出去。

外界噪音要经空调变风量末端排风风道2或空调变风量末端进风风道4进入噪音测试房1,均需先通过排风隔声消音小室9或进风隔声消音小室6,外界传入噪音在隔声消音小室内被不断的折射和吸收,最终噪音被大量的衰减,只有极低噪音能最终进入噪音测试房内。

如图2所示,为所述隔声消音小室6和9的一种结构剖面图,主要包括内箱13和外房12组成,内箱13被减震弹簧14支撑,内箱13上开了两个风口,分别是内箱风口一15和内箱风口二16,内箱13的内外壁面贴有吸声材料11,外房12内壁面也贴有吸音材料11,外部风管7(8)连接到外房12上,隔声风管5(10)通过外房12后连接到内箱13上的风口二16。噪音从外部风管7(8)进入外房12后,首先被外房12内壁和内箱13外壁贴的吸声材料11吸收,衰减后的噪音通过内箱风口一15进入内箱13,再被内箱13内壁贴的吸声材料11进一步吸收,最后经过隔声风管5(10)才能传入噪音测试房内。支撑结构17为内箱13提供支撑,减震弹簧14的作用是隔震,以过滤掉通过支撑结构17传入的震动噪音。

如图3所示,为所述隔声消音小室6和9的另一种结构剖面图,主要包括外房12,内部安装有折流板18,折流板18外表面和外房12内壁贴有吸声材料11,噪音从外部风管7(8)进入外房12后,被外房12内壁和折流板18外表面贴的吸声材料11所吸收,并通过折流板18不断改变流向以反射噪音,最后经过隔声风管5(10)才能传入噪音测试房内。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隔声消音小室可只设置在进风风道一侧、或只设置在排风风道一侧,也可以采用多个隔声消音小室串并联的方式以进一步提高隔声消音效果,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