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109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输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开关电源、充电器、适配器、LED电源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老化试验和性能测试,产品进行性能测试时,需通过传输测试设备将产品传输至ATE测试设备处,但是,现有的传输测试设备为一体成型的,无法进行拆卸,运输成本非常高,且在开机后,运输线一直在工作,只有关机之后才会停止工作,耗费电能,不智能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输测试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传输测试设备为一体成型的,无法进行拆卸,运输成本非常高,且在开机后,运输线一直在工作,只有关机之后才会停止工作,耗费电能,不智能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传输测试设备,应用于开关电源老化试验和性能检测,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左右两端的升降装置、控制装置以及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多个电动机;所述支架包括传输支架和测试支架,所述传输支架与所述测试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传输支架和测试支架分别设置有上、中、下三层流水线,所述上、中、下三层流水线上分别安装有多个传感器、控制流水线停止和运动的控制按钮以及放置转载托盘的传输皮带,所述多个传感器和控制按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传输皮带内侧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连接一电动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一架子、安装于所述架子前后两侧中间部位与一电动机连接的升降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并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上下移动的托板;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传输皮带,所述托板上设置有传输皮带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传输皮带内侧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连接一电动机。

优选地,所述上、中层流水的运动方向与下层流水线的运动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测试支架的上层流水线设置有耐压测试子流水线和电性测试子流水线。

优选地,所述耐压测试子流水线上设置有固定转载托盘的第一卡扣部件,所述第一卡扣部件上设置有第一推动气缸,所述第一推动气缸与控制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性测试子流水线上设置有固定转载托盘的第二卡扣部件,所述第二卡扣部件上设置有第二推动气缸,所述第二推动气缸与控制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输皮带内表面设置有梯形凸块,所述传输皮带通过啮合方式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两端与传输皮带内表面相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电动机电连接的推动单元。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二转轴一端与传输皮带内表面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与电动机电连接的升降单元,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架子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支架和升降装置的架子上,用于感应传输皮带传输的转载托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测试设备,应用于开关电源老化试验和性能检测,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左右两端的升降装置、控制装置以及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多个电动机;支架包括传输支架和测试支架,传输支架与测试支架可拆卸连接,传输支架和测试支架分别设置有上、中、下三层流水线,上、中、下三层流水线上安装有多个传感器、控制流水线停止和运动的控制按钮以及放置转载托盘的传输皮带,通过将支架中的传输支架和测试支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并通过在设备上设置多个传感器和控制流水线停止和运动的控制按钮,使该设备组装结构多变,能拆卸连接多个传输支架进行同步作业,且便于拆卸运输,节省运输成本,也节省能耗,设计也更加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测试设备,应用于开关电源老化试验和性能检测,通过将支架中的传输支架和测试支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并通过在设备上设置多个传感器和控制流水线停止和运动的控制按钮,使该设备组装结构多变,能拆卸连接多个传输支架进行同步作业,且便于拆卸运输,节省运输成本,也节省能耗,设计也更加智能化。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传输测试设备100,应用于开关电源老化试验和性能检测,包括支架110、设置在支架左右两端的升降装置120、控主装置以及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多个电动机;所述支架包括传输支架111和测试支架112,所述传输支架111与所述测试支架112可拆卸连接,所述传输支架111和测试支架112分别设置有上、中、下三层流水线,所述上、中、下三层流水线上分别安装有多个传感器、控制流水线停止和运动的控制按钮以及放置转载托盘的传输皮带,所述多个传感器和控制按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传输皮带内侧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连接一电动机,所述升降装置120包括一架子121、安装于所述架子前后两侧中间部位与一电动机连接的升降机构122,与升降机构连接并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上下移动的托板123;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传输皮带,所述托板123上设置有传输皮带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传输皮带内侧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连接一电动机。通过将支架中的传输支架和测试支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并通过在设备上设置多个传感器和控制流水线停止和运动的控制按钮,使该设备组装结构多变,能拆卸连接多个传输支架进行同步作业,且便于拆卸运输,节省运输成本,也节省能耗,设计也更加智能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示电动机可为运输电动机、驱动电动机或其他类型电动机,具体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可为红外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磁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或其他类型传感器,具体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与传输测试设备配合使用的设备当中,例如,可设置在老化试验柜体内或者可设置在测试柜体内,具体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架子上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托板上的传输皮带运动和停止的控制按钮,用户可通过按压控制按钮控制传输皮带的运动或停止,进而实现转载托盘的传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省能耗,更加智能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中层流水的运动方向与下层流水线的运动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支架112的上层流水线设置有耐压测试子流水线和电性测试子流水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耐压测试子流水线上设置有固定转载托盘的第一卡扣部件,所述第一卡扣部件上设置有第一推动气缸,所述第一推动气缸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卡扣部件可为设置在耐压测试子流水线中间部位,并与传输皮带平行安装的第一左挡板和第一右挡板,所述第一推动气缸包括设置在第一左挡板上的第一左推动气缸和设置在第一右挡板上的第一右推动气缸。首先,当耐压测试子流水线右端的传感器感应到转载托盘时,控主装置控制第一左推动气缸工作,第一左推动气缸驱动耐压测试子流水线上的左挡板弹起,然后,当耐压测试子流水线左端的传感器感应到转载托盘时,控住装置控制第一右推动气缸工作,第一右推动气缸驱动耐压测试子流水线上的右挡板弹起,同时,控住装置控制电动机停止工作,传输皮带停止运动,进而将转载托盘固定卡扣在耐压测试子流水线上,实现开关电源的耐压测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更加智能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性测试子流水线上设置有固定转载托盘的第二卡扣部件,所述第二卡扣部件上设置有第二推动气缸,所述第二推动气缸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卡扣部件可为设置在电性测试子流水线中间部位,并与传输皮带平行安装的的第二左挡板和第二右挡板;所述第二推动气缸包括设置在第二左挡板上的第二左推动气缸和设置在第二右挡板上的第二右推动气缸;首先,当电性测试子流水线右端的传感器感应到转载托盘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左推动气缸工作,第二左推动气缸驱动电性测试子流水线上的左挡板弹起,然后,当电性测试子流水线左端的传感器感应到转载托盘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右推动气缸工作,第二右推动气缸驱动电性测试子流水线上的右挡板弹起,同时,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机停止工作,传输皮带停止运动,进而将转载托盘固定卡扣在电性测试子流水线上,实现开关电源的电性测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更加智能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皮带内表面设置有梯形凸块,所述传输皮带通过啮合方式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两端与传输皮带内表面相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电动机电连接的推动单元。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机工作,电动机制动推动单元,进而推动单元带动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驱动传输皮带传动,进而实现转载托盘的传输操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更加智能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二转轴一端与传输皮带内表面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架子上。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包括设置在左升降装置的左转轴和设置在右升降装置的右转轴,所述第二齿轮包括设置在左升降装置的左齿轮和设置在右升降装置的右齿轮;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机工作,电动机制动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带动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驱动传输皮带转动,进而实现托板升降操作;例如,开机后,当流水线右侧的升降装置感应到转载托盘时,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机工作,电动机制动设置在右升降装置的右转轴,右转轴带动设置在右升降装置的右齿轮,右齿轮驱动传输皮带顺时针传动,进而实现托板向上升;当没有感应到转载托盘时,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机工作,电动机制动设置在右升降装置的右转轴,右转轴带动设置在右升降装置的右齿轮,右齿轮驱动传输皮带逆时针传动,进而实现托板向下降;又如,开机后,当流水线左侧的升降装置感应到转载托盘时,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机工作,电动机制动设置在左升降装置的左转轴,左转轴带动设置在左升降装置的左齿轮,左齿轮驱动传输皮带逆时针传动,进而实现托板向下降;当没有感应到转载托盘时,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机工作,电动机制动设置在左升降装置的左转轴,左转轴带动设置在左升降装置的左齿轮,左齿轮驱动传输皮带顺时针传动,进而实现托板向上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更加智能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中、下三层流水线上的推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支架上;所述升降装置上的推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托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支架和升降装置的架子上,用于感应传输皮带传输的转载托盘。具体的,所述多个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所述上、中、下三层流水线左右两端以及所述托盘左右两端。例如,开机后,设置在上、中层流水线左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转载托盘时,控制装置控制对应的上、中层流水线上的电动机工作,电动机制动推动机构,进而驱动传输皮带传动,将转载托盘传输至上、中层流水线右端,当设置在上、中层流水线右端的传感器感应到转载托盘,控制装置控制对应的上、中层流水线上的电动机停止工作,进而传输皮带停止传动,在传输皮带停止传动时,用户可通过按压设置在上、中层流水线上的对应的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将控制信息传输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该控制信息控制电动机工作,电动机制动推动机构,进而驱动传输皮带传动,同理,在传输皮带传动时,用户可通过按压设置在流水线上的控制按钮,使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机停止工作,进而传输皮带停止传动;因所述上、中层流水线的运动方向与下层流水线的运动方向相反,故设置在下层流水线右端的传感器感应到转载托盘时,控制装置控制下层流水线上的电动机工作,电动机制动推动机构,进而驱动传输皮带转动,将转载托盘传输至下层流水线左端,当设置在下层流水线左端的传感器感应到转载托盘时,控制装置控制下层流水线上的电动机停止工作,进而传输皮带停止传动,同理,用户也可通过按压设置在下层流水线上的控制按钮,使下层流水线上的传动皮带运动或停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工作效率高。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测试设备,应用于开关电源老化试验和性能检测,通过将支架中的传输支架和测试支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并通过在设备上设置多个传感器和控制流水线停止和运动的控制按钮,使该设备组装结构多变,能拆卸连接多个传输支架进行同步作业,且便于拆卸运输,节省运输成本,也节省能耗,设计也更加智能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