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测量回路中电流的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7548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测量回路中电流的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之间电气连接的接线端子,特别是一种便于测量回路中电流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工业控制过程经常需要测量回路中的电流信号,目前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测量:利用专用仪器(例如钳式电流表)可以在不断开回路的情况下测量回路电流信号。在接线端子处拆线断开回路后,将普通万用表或电流表串联在回路中测量电流信号。但是采用上述两种测量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在不允许断开回路的场合使用不方便,如:在线控制回路,就无法使用万用表或电流表测量电流;

断开回路测量电流时必须拆线,操作过程存在风险;

专用仪器的购置费用高,不如万用表便宜、普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测量回路中电流的接线端子,能能够实现在不断开回路的情况下,使用普通万用表或电流表并联在接线端子上直接测量回路电流值,保证回路的正常工作,同时简化了电流检测步骤,提高了作业效率,保障了作业过程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测量回路中电流的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外壳,绝缘外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水平的接线孔,绝缘外壳上还设有进线压线腔和出线压线腔,进线压线腔和出线压线腔分别设置在靠近两个接线孔的位置上,且接线孔与进线压线腔、出线压线腔连通;

进线压线腔、出线压线腔上方的绝缘外壳中设有螺钉孔,进线压线腔上方的螺钉孔内设有进线压线螺钉,出线压线腔上方的螺钉孔内设有出线压线螺钉,进线压线螺钉和出线压线螺钉的下端设置在进线压线腔和出线压线腔内,且进线压线螺钉位于进线压线腔的一端、出线压线螺钉位于出线压线腔内的一端上均设有上导电片;

所述的两个下导电片之间设有二极管。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进线压线螺钉和出线压线螺钉的上端设有检测仪表接头。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螺钉孔为T形孔,螺钉孔截面直径较大的一段的直径与检测仪表接头截面直径相同,螺钉孔截面直径较小的一段的直径与进线压线螺钉和出线压线螺钉的直径相同,且螺钉孔截面直径较小的一段为螺纹段。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两个下导电片远离二极管的一端与控制回路串联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控制回路电压为24VDC,电流为4-20mA,所述的二极管采用IN4004型二极管,耐压400V,电流1A,二极管正向压降VF为0.5-0.9V之间。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绝缘外壳底部两侧还设有轨道卡座,绝缘外壳通过轨道卡座固定在C45轨道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测量回路中电流的接线端子,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不断开回路的情况下,使用普通万用表或电流表并联在接线端子上直接测量回路电流值,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避免了拆线过程中存在的触点风险;

(2)接线端子更具功能性,同时无需配备价格昂贵的专用检测仪器,降低了检测成本投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绝缘外壳1,接线孔2,螺钉孔3,二极管4,进线压线螺钉5,出线压线螺钉6,进线压线腔7,出线压线腔8,上导电片9,下导电片10,轨道卡座11,检测仪表接头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中,一种便于测量回路中电流的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外壳1,绝缘外壳1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水平的接线孔2,绝缘外壳1上还设有进线压线腔7和出线压线腔8,进线压线腔7和出线压线腔8分别设置在靠近两个接线孔2的位置上,且接线孔2与进线压线腔7、出线压线腔8连通;

进线压线腔7、出线压线腔8上方的绝缘外壳1中设有螺钉孔3,进线压线腔7上方的螺钉孔3内设有进线压线螺钉5,出线压线腔8上方的螺钉孔3内设有出线压线螺钉6,进线压线螺钉5和出线压线螺钉6的下端设置在进线压线腔7和出线压线腔8内,且进线压线螺钉5位于进线压线腔7的一端、出线压线螺钉6位于出线压线腔8内的一端上均设有上导电片9;

所述的两个下导电片10之间设有二极管4。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进线压线螺钉5和出线压线螺钉6的上端设有检测仪表接头12。所设置的检测仪表接头12,能够保证检测过程中,万用表或电流表与螺钉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螺钉孔3为T形孔,螺钉孔3截面直径较大的一段的直径与检测仪表接头12截面直径相同,螺钉孔3截面直径较小的一段的直径与进线压线螺钉5和出线压线螺钉6的直径相同,且螺钉孔3截面直径较小的一段为螺纹段。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两个下导电片10远离二极管4的一端与控制回路串联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控制回路电压为24VDC,电流为4-20mA,所述的二极管4采用IN4004型二极管,耐压400V,电流1A,二极管正向压降VF为0.5-0.9V之间。其中二极管电阻值低于1欧姆,允许最大通过电流小于2安培的电子元件,二极管也可以利用线绕电阻代替,根据控制电路不同,直流电路优选采用二极管,交流电路优选采用线绕电阻。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绝缘外壳1底部两侧还设有轨道卡座11,绝缘外壳1通过轨道卡座11固定在C45轨道上。

优选的方案中,绝缘外壳的选材必须绝缘性能好、抗冲击性好、强度高,优选PA66(聚酰胺66或尼龙66);上、下导电片采用紫铜材料,从而实现良好的导电性。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原理是:不断开回路的情况下,二极管4两端存在压降,使用万用表电流档或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当表笔正负极分别接触在接线端子上的进线压线螺钉5和出线压线螺钉6时,电流表与二极管形成并联,由于电流表的内阻无限小可以认为二极管4被短路,电流表串联在回路中,此时回路电流只通过电流表,即可实现电流测量。

采用上述结构,拓展了现有接线端子的功能,不但具有连接器的作用,还可以在不断开回路的情况下,使用普通万用表或电流表在接线端子上直接测量回路电流值。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廉,不影响系统精度,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的特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