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机导杆矫正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703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横机导杆矫正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横机导杆矫正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横机的安装中,机头导轨为两根位于横机机架两侧互相平行的方形金属长杆。同时,还要求导轨平面分别与三角形机架的斜面垂直,使在安装导轨后对双向平行度的测量成为一个检测难题。现有技术往往通过常规方法对各个垂直度进行检验,但这样费时费力,并且容易出错,精度低,也不方便发现问题时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横机导杆矫正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横机导轨矫正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基座和平行架设在基座上的矫正检测台,基座上两侧设置有校对导轨,矫正检测台为人字型结构,矫正检测台包括矫正架和检测台,矫正架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检测台左右两侧的上端,矫正架包括调节杆和与调节杆垂直设置的安装在检测台前后两侧的两个矫正杆,矫正杆下端设置有抓手,抓手卡接在校对导轨上并可在校对导轨上滑动,检测台左右两侧靠近校对导轨分别设置有横向百分表和纵向百分表。

作为优选,抓手与校对导轨接触面上各设置有小滚轮。

作为优选,校对导轨活动固定在基座上。

作为优选,矫正检测台上端设置有提手。

作为优选,横向百分表与校对导轨的A面垂直设置,纵向百分表与校对导轨的B面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矫正杆可进行上下左右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通过设置了矫正架和检测台,不仅可以对导轨的安装精度进行检测,并且还可以同时对导轨进行调整,相较于原来的检测后再进行调整,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横机安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1抓手,2大滚轮,3提手,4矫正检测台,41检测台,411矫正杆,5矫正架,6校对导轨, 7基座,8纵向百分表,9调节杆,10横向百分表,11B面,12A面,13小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基座7和平行架设在基座7上的矫正检测台4,基座7上两侧设置有校对导轨6,矫正检测台4为人字型结构,矫正检测台4包括矫正架5和检测台41,矫正架5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检测台41左右两侧的上端,矫正架5包括调节杆9和与调节杆垂直设置的安装在检测台前后两侧的两个矫正杆411,矫正杆411下端设置有抓手1,抓手1卡接在校对导轨6上并可在校对导轨6上滑动。

检测台41左右两侧靠近校对导轨分别设置有横向百分表10和纵向百分表8,横向百分表10与校对导轨的A面12垂直设置,纵向百分表8与校对导轨的B面11垂直设置。

抓手1与校对导轨接触面上各设置有小滚轮13,与导轨接触时能够滑动自如,防止卡住。

校对导轨6活动固定在基座7上,校对导轨6插接在基座7上,并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可对校对导轨上下左右进行微调,以满足不同的型号导轨距离的校对要求。

矫正检测台上端设置有提手3,整个矫正检测台采用金属制成,以保证重量,所以重量大,安装提手可方便对矫正检测台进行搬运。

矫正杆411可进行上下左右调整,矫正杆411可通过调节杆9上的固定螺栓进行校对调整。

矫正检测台4与基座7接触处设置有大滚轮2,大滚轮的数量为八个,左右两侧各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先调整好基座7的校对尺寸,主要对校对导轨6进行调整,调整好后进行对校对导轨6进行固定。然后将矫正检测台4上放置在基座7上,然后将抓手1卡接在校对导轨6上,调整好后对抓手1进行固定。固定后对矫正检测台4进行滑动并观察百分表的尺度情况,将校对导轨调整至要求尺寸。

调整好后,将整个矫正检测台4滑动至一端并从基座7上分离,再拿至需要安装的横机上,校对时,先将抓手1卡接在需要校对的导轨上,再进行滑动,因抓手已在基座上校对好尺寸,抓手边滑动边对导轨进行调整,经过来回滑动基本可调整到基座上的校对尺寸,而百分表可检测调整的尺寸是否满足尺寸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