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装置的支撑组件、称重装置及称重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209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称重装置的支撑组件、称重装置及称重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称重装置的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上述支撑组件的称重装置及称重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称重装置通常包括称重平台、称重传感器和连接两者的支架等部件,各部件之间采用固定连接。在对棉花等轻质物料进行称重的过程中,为保证称重精度,通常选用小量程、高精度称重传感器。在使用中,称重平台因焊接、装配的误差会形成装配应力,以及热胀冷缩产生应力。这些应力通过支架作用于称重传感器会影响称重装置的测量精度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称重装置的支撑组件,能够避免称重装置内部应力通过支架作用于称重传感器而影响称重装置的测量精度及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称重装置,能够避免内部应力通过支架作用于称重传感器而影响称重装置的测量精度及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称重给料装置,其称重装置能够避免内部应力通过支架作用于称重传感器而影响称重装置的测量精度及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称重装置的支撑组件,称重装置包括一称重平台和两个称重单元,称重平台包括一能够接触物料的称重面和一个与称重面相对的安装面,每一称重单元包括一支架。支撑组件包括一基座、一第一轮和一第二轮。基座能够固定连接于安装面;第一轮轴向平行于一第一方向地设置于基座,安装时第一方向位于称重面内,且第一轮能够绕其轴向相对于基座转动;第二轮轴向平行于第一方向地设置于基座,且第二轮能够绕其轴向相对于基座转动,第二轮位于第一轮沿一第二方向远离称重平台的一侧,安装时第二方向垂直于称重面,第一轮与第二轮相配合能够夹持一连接轴,连接轴设置于支架,且平行于一第三方向设置,安装时第三方向位于称重面内且垂直于第一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组件,基座固定于称重平台,第一轮和第二轮夹持连接轴以连接称重平台和支架。支撑组件能够相对连接轴在第三方向上滚动,避免称重平台在第三方向上的伸缩形成的应力通过支架作用于称重传感器;另外,支撑组件能够相对连接轴绕着第三方向摆动,避免称重平台绕第三方向的曲翘形成的应力通过支架作用于称重传感器;二者均使称重装置具有更好的测量精度及稳定性。

在支撑组件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轮和第二轮的至少其中之一与连接轴之间分别为点接触。通过采用点接触的方式能够减小第一轮和第二轮中的至少一个与连接轴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连接轴相对第一轴和第二轴的摩擦运动,进而便于应力的释放。

在支撑组件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二轮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于基座滑动;支撑组件还包括一弹性组件,其设置于基座且能够沿第二方向施加使第二轮抵靠连接轴的弹性力。第二轮沿第二方向相对于基座滑动能够改变第一轮和第二轮之间的间隙,使第一轮和第二轮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允许基座相对于连接轴绕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摆动,避免了称重平台因绕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曲翘形成的应力通过支架作用于称重传感器。弹性组件能够在第二轮沿第二方向相对于基座滑动时保持抵靠连接轴,与第一轮配合夹持连接轴。

在支撑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还包括一第一轴和一第二轴。第一轴轴向平行于第一方向地固定于基座,第一轮套设于第一轴;第二轴轴向平行于第一方向地设置于基座且能够沿第二方向滑动,第二轮套设于第二轴并能够绕第二轴转动。这样能够保证第一轮在基座安装的稳定性,防止第一轮与基座安装不稳造成称重结果偏离原校准值而需要重新校准。

在支撑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基座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开设的腰形孔,其沿第一方向贯穿基座且其腰形的长度方向沿第二方向,第二轴的两端为腰形且分别穿设于腰形孔。第二轴的腰形两端与腰形孔配合,其结构简单且确保第二轴相对基座不能转动,防止第二轮与基座安装不稳造成称重结果偏离原校准值而需要重新校准。

在支撑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弹性组件为分别设置于第二轮两侧的弹簧,弹簧沿第二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抵靠于基座和第二轴。通过简单的结构,借助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使第二轮抵靠连接轴。

在支撑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基座包括一抵靠件,其可拆卸的设置于基座上远离称重平台的一端,弹簧的一端抵靠于抵靠件,方便弹簧的安装。

在支撑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二轮的表面形成有与连接轴对应的凹槽,便于配合第一轮夹持固定连接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称重装置,包括一称重平台和两个称重单元。称重平台包括一能够接触物料的称重面和一个与称重面相对的安装面。称重单元包括两个称重传感器、一支架、数个连接轴和数个上述的支撑组件。各支架分别连接两个称重传感器,连接轴平行于第三方向地设置于支架;基座固定连接称重平台的安装面,各支撑组件的第一轮和第二轮一一对应地配合夹持连接轴。

在称重装置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各称重单元包括两个连接轴,其中的一个连接轴设置于支架上的一高位支撑部,另一个连接轴设置于支架上的一低于高位支撑部的低位支撑部,两个称重单元的支架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三方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称重给料装置,包括一转运装置和一上述的称重装置。传送端和接料端分别位于称重平台沿第二方向的两侧,传送端用以将物料传送给称重平台,接料端用以接收自称重平台滑出的物料。

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称重装置的支撑组件、称重装置及称重给料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用于说明称重装置的支撑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称重装置的支撑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2中的称重装置的支撑组件沿III-III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2中的称重装置的支撑组件沿IV-IV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2中的称重装置的支撑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称重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称重给料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 基座

12 抵靠件

14 腰形孔

30 第一轮

40 称重传感器

50 第二轴

60 第二轮

62 凹槽

70 弹性组件

80 称重平台

82 称重面

84 安装面

90 支架

91 连接轴

92 高位支撑部

94 低位支撑部

100 转运装置

110 传送端

120 接料端

Z 第一方向

Y 第二方向

X 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图1是用于说明称重装置的支撑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说明称重装置的支撑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称重装置包括一称重平台80和两个称重单元,称重平台80包括一能够接触物料的称重面82和一个与称重面82相对的安装面84。每一称重单元包括一支架90。支撑组件包括一基座10、一第一轮30和一第二轮60。

基座10能够固定连接于安装面84。在基座10安装于安装面84时,支撑组件安装于称重平台80,第一轮30轴向平行于一第一方向Z地设置于基座10,第一方向Z位于称重面82内,且第一轮30能够绕其轴向相对于基座10转动。第二轮60轴向平行于第一方向Z地设置于基座10,且第二轮60能够绕其轴向相对于基座10转动,第二轮60位于第一轮30沿一第二方向Y远离称重平台80的一侧,第二方向Y垂直于称重面82,第一轮30与第二轮60相配合能够夹持一连接轴91。连接轴91设置于支架90,且平行于一第三方向X设置,第三方向位于称重面82内且垂直于第一方向Z。在示意性实施方中,第二轮60的表面形成有与连接轴91对应的凹槽62,便于配合第一轮30夹持固定连接轴91。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称重平台沿第一方向Z的长度远大于第三方向X的长度,其长度至少相差两倍以上。

第一轮30和第二轮60能够相对于连接轴沿第三方向X滚动,基座10能够沿第三方向X相对于连接轴91移动。通过支撑组件与连接轴91的相对移动,避免称重平台沿第二方向X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通过支架90作用于称重传感器40。参照图3,如图中曲线箭头所示,第一轮30和第二轮60还能相对于连接轴91够绕第三方向X摆动,支撑组件能够相对连接轴91绕着第三方向X摆动,避免了称重平台10绕第三方向X曲翘形成的应力通过支架90作用于称重传感器4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组件,基座10固定于称重平台80,第一轮30和第二轮60夹持连接轴91以连接称重平台80和支架90。同时,基座10能够藉由第一轮30和第二轮60与连接轴91间的运动避免称重平台80因热胀冷缩或曲翘形成的应力通过支架90作用于称重传感器40,使称重装置具有更好的测量精度及稳定性。

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第一轮30和第二轮60的至少其中之一与连接轴91之间分别为点接触,通过采用点接触的方式能够减小第一轮30或第二轮60与连接轴91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便于连接轴91相对与第一轴30和第二轴50滑动,便于应力的释放。

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第二轮60能够沿第二方向Y相对于基座10滑动。支撑组件还包括一弹性组件70,其设置于基座10且能够沿第二方向Y施加使第二轮60抵靠连接轴91的弹性力,藉由该弹性力,弹性组件70能够在第二轮60沿第二方向Y相对于基座10滑动时保持抵靠连接轴91,与第一轮30配合夹持连接轴91。参照图4,第二轮60沿第二方向Y相对于基座10滑动能够改变第一轮30和第二轮60之间的间隙,使第一轮30和第二轮60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允许基座10相对于连接轴90绕第一方向Z和第二方向Y摆动,避免了称重平台10因绕第一方向Z和第二方向Y的曲翘形成的应力通过支架90作用于称重传感器40。参照图4,第一轮30和第二轮60之间的间隙改变时,第一轮30和第二轮60还能够相对于连接轴91绕第二方向Y摆动,进而基座10能够如图5中曲线箭头所示,相对于连接轴91绕第二方向Y摆动。避免称重平台沿第二方向X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通过支架90作用于称重传感器40,使称重装置具有更好的测量精度及稳定性。

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和图3,支撑组件还包括一第一轴20和一第二轴50。第一轴20轴向平行于第一方向Z地固定于基座,第一轮30套设于第一轴20。第一轴20固定于基座10,第一轮30相对于第一轴20转动,防止第一轮30与基座90安装不稳造成称重结果偏离原校准值而需要重新校准。第二轴50轴向平行于第一方向Z地设置于基座10且能够沿第二方向Y滑动,第二轮60套设于第二轴50并能够绕第二轴转动,且基座10形成有一腰形孔14,其沿第一方向Z贯穿基座10且其腰形的长度方向沿第二方向Y,第二轴50的两端为腰形且分别穿设于腰形孔14。第二轴30的腰形两端与腰形孔14配合,结构简单且确保第二轴30相对基座不能转动,防止第二轮50与基座90安装不稳造成称重结果偏离原校准值而需要重新校准。

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弹性组件70为分别设置于第二轮60两侧的弹簧,弹簧沿第二方向Y设置且两端分别抵靠于基座10和第二轴50,通过简单的结构,借助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使第二轮抵靠连接轴91。为了方便弹簧的安装,基座10还包括一抵靠件12,其可拆卸的设置于基座10上远离称重平台80的一端,如图中所示其由螺栓固定于,弹簧的一端抵靠于抵靠件1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称重装置,参照图6,称重装置包括一称重平台80和两个称重单元。称重平台80包括一能够接触物料的称重面82和一个与称重面82相对的安装面84。称重单元包括两个称重传感器40、一支架90、数个连接轴91和数个上述的支撑组件。各支架分别连接两个称重传感器40,连接轴91平行于第三方向X地设置于支架90。基座10固定连接称重平台80的安装面82,各支撑组件的第一轮30和第二轮60一一对应地配合夹持连接轴91。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各称重单元包括一对连接轴91,一对连接轴91包括一个第一连接轴91和一个第二连接轴91,第一连接轴91设置于支架90上的一高位支撑部92,第二连接轴91设置于支架90上的一低于高位支撑部92的低位支撑部94,两个称重单元的支架90分别沿第一方向Z延伸且沿第三方向X排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称重给料装置,参照图7,称重给料装置包括一转运装置100和一上述的称重装置。转运装置100包括一传送端110和一接料端120。传送端110和接料端120分别位于称重平台80沿第二方向Z的两侧,传送端110用以将物料传送给称重平台80,接料端120用以接收自称重平台80滑出的物料。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