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检测堵孔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3413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式检测堵孔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检测堵孔检具。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产业快速地发展,各式各样的智能手机正快速地进入至人们的生活中;其中,现有的智能手机越来越多的采用金属外壳。对于手机壳产品而言,为保证安装耳机接口、按键以及充电接口,手机壳产品必须进行铣孔加工,且一般通过CNC机床对手机壳产品进行铣孔加工。

待金属手机壳CNC铣孔加工完毕后,需要对金属手机壳进行检测,以检测是否存在堵孔现象。其中,现有技术普遍采用人眼观察的方式来进行堵孔检测,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检测堵孔检具,该新式检测堵孔检具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且能够高效地实现对CNC铣孔加工后的金属手机壳产品有无漏CNC进行检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式检测堵孔检具,包括有呈立方体形状的检具箱体,检具箱体包括有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的箱体底板、箱体顶板,箱体顶板位于箱体底板的上端侧且箱体顶板与箱体底板间隔布置,箱体底板与箱体顶板之间装设有分别呈竖向布置的箱体前侧板、箱体后侧板、箱体左侧板、箱体右侧板,箱体前侧板螺装于箱体底板的前端边缘部与箱体顶板的前端边缘部之间,箱体后侧板螺装于箱体底板的后端边缘部与箱体顶板的后端边缘部之间,箱体左侧板螺装于箱体底板的左端边缘部与箱体顶板的左端边缘部之间,箱体右侧板螺装于箱体底板的右端边缘部与箱体顶板的右端边缘部之间;检具箱体的内部成型有由箱体底板、箱体顶板、箱体前侧板、箱体后侧板、箱体左侧板、箱体右侧板共同围装而成的箱体容置腔,检具箱体的箱体容置腔内嵌装有检测控制器;

箱体顶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螺装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检具底座,检具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凸出且形状与金属手机壳内部形状相适配的底座定位部;检具底座对应金属手机壳的通孔装设有红外线光电传感器,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包括有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发射器正对布置的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分别与检测控制器电性连接,红外线发射器位于底座定位部的旁侧且红外线发射器与底座定位部间隔布置,底座定位部对应红外线接收器开设有接收器安装孔,红外线接收器嵌装于底座定位部的接收器安装孔内,底座定位部于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之间开设有与金属手机壳的通孔相对应的透光槽;

箱体前侧板装设有控制开关,箱体顶板的上表面于检具底座的旁侧装设有OK指示灯、NG指示灯,控制开关、OK指示灯、NG指示灯分别与检测控制器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OK指示灯、所述NG指示灯分别为LED指示灯。

其中,所述箱体容置腔内嵌装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的变压器,变压器与所述检测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式检测堵孔检具,其包括有呈立方体形状的检具箱体,检具箱体包括有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的箱体底板、箱体顶板,箱体顶板位于箱体底板的上端侧且箱体顶板与箱体底板间隔布置,箱体底板与箱体顶板之间装设有分别呈竖向布置的箱体前侧板、箱体后侧板、箱体左侧板、箱体右侧板,箱体前侧板螺装于箱体底板的前端边缘部与箱体顶板的前端边缘部之间,箱体后侧板螺装于箱体底板的后端边缘部与箱体顶板的后端边缘部之间,箱体左侧板螺装于箱体底板的左端边缘部与箱体顶板的左端边缘部之间,箱体右侧板螺装于箱体底板的右端边缘部与箱体顶板的右端边缘部之间;检具箱体的内部成型有由箱体底板、箱体顶板、箱体前侧板、箱体后侧板、箱体左侧板、箱体右侧板共同围装而成的箱体容置腔,检具箱体的箱体容置腔内嵌装有检测控制器;箱体顶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螺装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检具底座,检具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凸出且形状与金属手机壳内部形状相适配的底座定位部;检具底座对应金属手机壳的通孔装设有红外线光电传感器,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包括有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发射器正对布置的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分别与检测控制器电性连接,红外线发射器位于底座定位部的旁侧且红外线发射器与底座定位部间隔布置,底座定位部对应红外线接收器开设有接收器安装孔,红外线接收器嵌装于底座定位部的接收器安装孔内,底座定位部于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之间开设有与金属手机壳的通孔相对应的透光槽;箱体前侧板装设有控制开关,箱体顶板的上表面于检具底座的旁侧装设有OK指示灯、NG指示灯,控制开关、OK指示灯、NG指示灯分别与检测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地实现对CNC铣孔加工后的金属手机壳产品有无漏CNC进行检测,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

1——检具箱体 11——箱体底板

12——箱体顶板 13——箱体前侧板

14——箱体后侧板 15——箱体左侧板

2——检测控制器 3——检具底座

31——底座定位部 311——接收器安装孔

312——透光槽 41——红外线发射器

42——红外线接收器 5——控制开关

6——OK指示灯 7——NG指示灯

8——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式检测堵孔检具,包括有呈立方体形状的检具箱体1,检具箱体1包括有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的箱体底板11、箱体顶板12,箱体顶板12位于箱体底板11的上端侧且箱体顶板12与箱体底板11间隔布置,箱体底板11与箱体顶板12之间装设有分别呈竖向布置的箱体前侧板13、箱体后侧板14、箱体左侧板15、箱体右侧板,箱体前侧板13螺装于箱体底板11的前端边缘部与箱体顶板12的前端边缘部之间,箱体后侧板14螺装于箱体底板11的后端边缘部与箱体顶板12的后端边缘部之间,箱体左侧板15螺装于箱体底板11的左端边缘部与箱体顶板12的左端边缘部之间,箱体右侧板螺装于箱体底板11的右端边缘部与箱体顶板12的右端边缘部之间;检具箱体1的内部成型有由箱体底板11、箱体顶板12、箱体前侧板13、箱体后侧板14、箱体左侧板15、箱体右侧板共同围装而成的箱体容置腔,检具箱体1的箱体容置腔内嵌装有检测控制器2。

进一步的,箱体顶板12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螺装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检具底座3,检具底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凸出且形状与金属手机壳内部形状相适配的底座定位部31;检具底座3对应金属手机壳的通孔装设有红外线光电传感器,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包括有红外线发射器41、与红外线发射器41正对布置的红外线接收器42,红外线发射器41与红外线接收器42分别与检测控制器2电性连接,红外线发射器41位于底座定位部31的旁侧且红外线发射器41与底座定位部31间隔布置,底座定位部31对应红外线接收器42开设有接收器安装孔311,红外线接收器42嵌装于底座定位部31的接收器安装孔311内,底座定位部31于红外线发射器41与红外线接收器42之间开设有与金属手机壳的通孔相对应的透光槽312。

更进一步的,箱体前侧板13装设有控制开关5,箱体顶板12的上表面于检具底座3的旁侧装设有OK指示灯6、NG指示灯7,控制开关5、OK指示灯6、NG指示灯7分别与检测控制器2电性连接。

其中,OK指示灯6、NG指示灯7分别为LED指示灯。

另外,箱体容置腔内嵌装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的变压器8,变压器8与检测控制器2电性连接。

需进一步解释,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控制器2而言,其设置有相应的光电传感器控制电路,且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控制器2通过光电传感器控制电路与红外线发射器41、红外线接收器42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控制器2实质为一PCB线路板结构,光电传感器控制电路集成于PCB线路板,且OK指示灯6、NG指示灯7、控制开关5分别通过导线与PCB线路板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待检测的金属手机壳产品放置于检具底座3的底座定位部31,由于底座定位部31的形状与金属手机壳内部的形状相适配;当将金属手机壳产品放置于底座定位部31时,底座定位部31能够准确地对金属手机壳进行定位。当需要进行堵孔检测时,工作人员按压控制开关5启动检测;如果金属手机壳产品的CNC孔被堵,则红外线接收器42不能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41所发出的光源信号,此时检测控制器2控制NG指示灯7亮起,以提醒工作人员该检测的金属手机壳产品CNC铣孔不合格;如果红外线接收器42能够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41所发出的光源信号,此时检测控制器2控制OK指示灯6亮起,以提醒工作人员该检测的金属手机壳产品CNC铣孔合格。对于开设于底座定位部31的透光槽312而言,其用于保证在不堵孔的情况下红外线发射器41的光源信号能够达到红外线接收器42。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地实现对CNC铣孔加工后的金属手机壳产品有无漏CNC进行检测,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