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产品抗拉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4254发布日期:2018-06-19 23:3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铜管产品抗拉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管产品抗拉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铜管产品抗拉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铜管又称为紫铜管,常用于自来水管道、供热以及制冷管道,作为安装管有质地坚硬,不易腐蚀,耐高温、耐高压等优点,可在不同环境中使用,铜管集金属与非金属管的优点于一身,在冷热水系统中独占熬头,是最佳的连接管道,铜管耐火且耐热,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其形状和强度,也不会有老化现象。

在专利号是CN204594802U的中国专利中,提到了一种铜管产品抗拉检验装置,实现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同时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并配合导轨对铜管进行牵引,实现检测程序简便、测试精确,但是受到铜管直径大小的影响,检验装置不能对其他大小直径的铜管进行检验,进而无法适用不同直径铜管产品的抗拉检验,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铜管产品抗拉检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受到铜管直径大小的影响,检验装置不能对其他大小直径的铜管进行检验,进而无法适用不同直径铜管产品的抗拉检验,实用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铜管产品抗拉检验装置,包括机箱体,所述机箱体的内部底部安装有液压油罐,且机箱体内部靠近液压油罐的一侧位置处通过管道连接有增压泵,所述液压油罐的顶端固定有液压泵,且液压泵的一端连接有液压油管,所述机箱体内部靠近增压泵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油箱,且机箱体的一侧安装有S7-300PLC控制器,所述储油箱的内部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抽屉式过滤网,且储油箱的一侧连接有回油管,所述液压泵和增压泵均与S7-300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箱体一侧靠近S7-300PLC控制器的下方位置处安装有排废控制阀和清洗液控制阀,且机箱体相邻于S7-300PLC控制器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机箱门,所述清洗液控制阀位于排废控制阀的上方,所述机箱体的顶端中间位置处通过安装座固定有第二固定座,所述排废控制阀和清洗液控制阀均与S7-300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箱体的顶端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导柱,且机箱体内部靠近增压泵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设置有前挡罩,另一侧设置有后挡罩,四个所述导柱的顶端均固定有上横梁,且导柱的上半段通过滑套滑动连接有活动横梁,所述散热风扇与S7-300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横梁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液压缸,且上横梁与活动横梁之间连接有伸缩柱,所述液压缸的顶端与液压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液压缸的一端与回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横梁的底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BSS-1t拉力传感器,且BSS-1t拉力传感器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二固定座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座,所述BSS-1t拉力传感器与S7-300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固定下圈和固定上圈,且固定上圈位于固定下圈的上方,所述固定下圈和固定上圈的内部均开设有半圆形固定孔,且两个固定孔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固定下圈与固定上圈通过两侧设置的夹紧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上圈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两个锁紧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可拆卸式结构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铜管装夹时,工人将铜管通过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上的固定上圈和固定下圈,同时在夹紧螺栓的固定作用下装夹固定,再通过锁紧螺栓将铜管进行定位固定,并利用橡胶垫圈防止铜管被压伤,当铜管直径不同时,工人可通过旋拧夹紧螺栓调节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距离,再利用固定孔固定铜管,进而实现检验装置能够检验不同直径的铜管,增加了检验装置的实用性,避免了不同直径的铜管产品需借助专用的设备进行检验的问题,减少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由液压缸、液压泵等组成的液压机构,检验装置检验时,工人通过S7-300PLC控制器控制液压泵进行工作将液压油罐中的液压油抽出,经过液压油管输送至液压缸中,液压缸在油压的作用下进行活塞运动驱动伸缩柱带动活动横梁沿导柱上下滑动,活动横梁滑动带动BSS-1t拉力传感器以及BSS-1t拉力传感器底部安装的第一固定座上下运动,回油经过回油管输送至储油箱中,抽屉式过滤网对回油进行过滤,增压泵在S7-300PLC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储油箱中过滤后的回油抽出,并通过管道输送至液压油罐,以此循环进行铜管产品的抗拉检验,进而实现检验装置更加稳定,铜管产品受力更加均匀,测试更加精确,增加了检验装置的精确性能,提高了铜管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牵引均衡,检验精确性能高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铜管产品抗拉检验技术领域,实现铜管产品抗拉检验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中:1-液压缸;2-液压油管;3-伸缩柱;4-BSS-1t拉力传感器;5-锁紧螺栓;6-第一固定座;61-橡胶垫圈;62-固定孔;63-固定下圈;64-夹紧螺栓;65-固定上圈;7-第二固定座;8-机箱体;9-液压泵;10-机箱门;11-液压油罐;12-增压泵;13-抽屉式过滤网;14-储油箱;15-散热风扇;16-前挡罩;17-排废控制阀;18-清洗液控制阀;19-S7-300PLC控制器;20-导柱;21-活动横梁;22-上横梁;23-回油管;24-后挡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铜管产品抗拉检验装置,包括机箱体8,机箱体8的内部底部安装有液压油罐11,且机箱体8内部靠近液压油罐11的一侧位置处通过管道连接有增压泵12,液压油罐11的顶端固定有液压泵9,且液压泵9的一端连接有液压油管2,机箱体8内部靠近增压泵12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油箱14,且机箱体8的一侧安装有S7-300PLC控制器19,储油箱14的内部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抽屉式过滤网13,且储油箱14的一侧连接有回油管23,液压泵9和增压泵12均与S7-300PLC控制器19电性连接,这样液压油能够通过回油管23回流进储油箱14内,利用抽屉式过滤网13进行过滤,再配合增压泵12将过滤后的液压油输送进液压油罐11中,实现液压回油的过滤,避免油中掺杂灰尘,造成增压泵12堵塞,保障增压泵12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机箱体8一侧靠近S7-300PLC控制器19的下方位置处安装有排废控制阀17和清洗液控制阀18,且机箱体8相邻于S7-300PLC控制器19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机箱门10,清洗液控制阀18位于排废控制阀17的上方,机箱体8的顶端中间位置处通过安装座固定有第二固定座7,排废控制阀17和清洗液控制阀18均与S7-300PLC控制器19电性连接,这样可以通过S7-300PLC控制器19控制排废控制阀17和清洗液控制阀18进行工作,实现对储油箱14进行定期清理。

具体地,机箱体8的顶端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导柱20,且机箱体8内部靠近增压泵12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散热风扇15,散热风扇15的一侧设置有前挡罩16,另一侧设置有后挡罩24,四个导柱20的顶端均固定有上横梁22,且导柱20的上半段通过滑套滑动连接有活动横梁21,散热风扇15与S7-300PLC控制器19电性连接,这样能够利用S7-300PLC控制器19控制散热风扇15进行工作,实现机箱体8的通风散热,延伸机箱体8内部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上横梁22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液压缸1,且上横梁22与活动横梁21之间连接有伸缩柱3,液压缸1的顶端与液压油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液压缸1的一端与回油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这样能够利用液压油管2将液压油输送至液压缸1,以驱动液压缸1进行活塞运动,并通过回油管23收集回油,实现液压油的循环利用,保障液压缸1正常运行。

具体地,活动横梁21的底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BSS-1t拉力传感器4,且BSS-1t拉力传感器4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二固定座7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座6,BSS-1t拉力传感器4与S7-300PLC控制器19电性连接,利用BSS-1t拉力传感器4实时检测拉力数据,并将检测数据反馈给S7-300PLC控制器19,S7-300PLC控制器19进行分析、处理,实现铜管抗拉检测数据的收集。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固定座6包括固定下圈63和固定上圈65,且固定上圈65位于固定下圈63的上方,固定下圈63和固定上圈65的内部均开设有半圆形固定孔62,且两个固定孔6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垫圈61,固定下圈63与固定上圈65通过两侧设置的夹紧螺栓64固定连接,固定上圈65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两个锁紧螺栓5,利用锁紧螺栓5实现便于固定下圈63和固定上圈65的安装和拆卸,以便于铜管的装夹,同时能够利用锁紧螺栓5实现根据不同直径的铜管进行调节,增加了第一固定座6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人先将其接通外部电源,并将铜管通过第一固定座6和第二固定座7上的固定上圈65和固定下圈63,同时在夹紧螺栓64的固定作用下装夹固定,再利用锁紧螺栓5将铜管进行定位固定,其中橡胶垫圈61起到防止铜管被压伤的作用,保障铜管后期的利用率,然后工人通过S7-300PLC控制器19打开检验装置的电源,此时,检验装置开始工作,液压泵9工作将液压油罐11中的液压油抽出,经过液压油管2输送至液压缸1中,液压缸1在油压的作用下进行活塞运动驱动伸缩柱3带动活动横梁21沿导柱20上下滑动,活动横梁21滑动带动BSS-1t拉力传感器4以及BSS-1t拉力传感器4底部安装的第一固定座6上下运动,回油经过回油管23输送至储油箱14中,抽屉式过滤网13对回油进行过滤,增压泵12在S7-300PLC控制器19的控制下将储油箱14中过滤后的回油抽出,并通过管道输送至液压油罐11,以此循环,从而实现将装夹在第一固定座6和第二固定座7之间的铜管进行拉伸检验,在拉伸过程中,BSS-1t拉力传感器4实时检测拉力数据,并将数据反馈至S7-300PLC控制器19,S7-300PLC控制器19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通信接口传输至数据终端,实现数据的收集,便于记录,在检验装置工作过程中,S7-300PLC控制器19控制散热风扇15工作,对机箱体8内部进行通风散热,保障机箱体8内部设备正常运行,其中前挡罩16和后挡罩24起到保护散热风扇15的作用,在检验装置检验作业完成后,工人可通过S7-300PLC控制器19控制打开清洗液控制阀18,将清洗液通过管道注入储油箱14中,以对储油箱14进行冲洗,冲洗后利用S7-300PLC控制器19打开排废控制阀17将废水排出,实现储油箱14的定期清理,保障液压油循环,延伸检验装置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