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编码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9197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编码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编码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联线压凹凸、压框、压痕、模切的卷筒纸烟包生产工艺中,为使模具速度与主机印刷速度同步,在模切辊的操作轴的一端安装速度编码器。该编码器是模具速度与印刷速度同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中间轴将模切辊与编码器旋转轴联接,中间轴伸出端与编码器旋转轴相连,实现编码器旋转并产生脉冲。

现有的模切辊编码器的安装结构,参照图1,现有的中间轴包括台阶面3.1、编码器连接端3.4和传动销3.5;参照图2,模切辊包括模切辊1包括辊本体1.1及辊本体1.1一侧的辊轴1.2,辊轴1.2的端部中心为凹孔1.3,凹孔1.3周边设有销孔1.4;参照图3中间轴3与辊轴1.2通过台阶面3.1插入凹孔1.3配合,并将传动销3.5插入销孔1.4,辊轴1.2转动时,通过传动销3.5带动中间轴3,中间轴3进一步通过编码器连接端3.4传动至编码器。

由于凹孔1.3的配合面短、销孔1.4为非配作加工,中间轴3与辊轴1.2贴合不紧密,因此在运转中,中间轴3的编码器连接端3.4圆周跳动很大,存在如下缺点:1、编码器的旋转轴与辊轴1.2的同心度较低,圆周跳动在0.5mm以上;2、二者同心度需用百分表校正;3、机器运转时同心度发生变动;4、安装联轴器时会破坏中间轴的同心度。这些缺点表现在机器上,引起的主要问题有:1、编码器旋转轴圆周跳动大,导致编码器脉冲丢失、失真,频率不同步;2、模具速度与主机印刷的速度不同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跳动较小、运转稳定、中间轴与辊轴的同心度较高的模具编码器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具编码器的安装结构,包括模切辊、机架和编码器,模切辊通过中间轴与编码器联接,模切辊包括辊本体及辊本体一侧的辊轴,辊轴的端部中心为凹孔;编码器包括编码器座和轴承芯轴;中间轴包括台阶面、压紧面、杆部和编码器连接端;中间轴的台阶面与模切辊的辊轴中心的凹孔相配合,并以压盘压紧将中间轴的压紧面压紧,杆部和编码器连接端从压盘中央穿出;编码器连接端末端伸入编码器座并与轴承芯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架中央设有贯穿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外圈设有轴承套,模切辊的辊轴伸入第一轴承。

进一步,所述第一轴承沿辊轴伸出的方向带有轴承压盖,压盘位于轴承压盖内,轴承压盖外设有第二轴承,编码器连接端从第二轴承穿出。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的直径为杆部的两倍。

进一步,所述机架包括机架端盖,轴承压盖和第二轴承位于机架端盖内;机架压盖紧贴编码器座。

进一步,所述编码器连接端通过沟槽式联轴器与轴承芯轴连接。进一步,所述编码器座的一侧具有缺口,沟槽式联轴器的紧固螺钉从缺口漏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编码器的安装结构,利用压盘将中间轴与辊轴压紧,保证了中间轴在运转中不发生跳动,安装时调整中间轴与辊轴的同心度,之后就无需再次进行校准。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中间轴的示意图;

图2—现有的模切辊的示意图;

图3—现有的模切辊编码器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4—实施例提供的模切辊编码器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5—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实施例提供的中间轴的示意图;

图7—实施例提供的模切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模切辊、1.1辊本体、1.2辊轴、1.3凹孔、1.4销孔、2编码器、2.1编码器座、2.2轴承芯轴、3中间轴、3.1台阶面、3.2压紧面、3.3杆部、3.4编码器连接端、3.5传动销、4压盘、5机架、5.1机架端盖、6第一轴承、7轴承套、8轴承压盖、9第二轴承、10沟槽式联轴器、10.1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2和3,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编码器的安装结构,包括模切辊1、机架5和编码器2,模切辊1通过中间轴3与编码器2联接,模切辊1包括辊本体1.1及辊本体1.1一侧的辊轴1.2,辊轴1.2的端部中心为凹孔1.3;编码器2包括编码器座2.1和轴承芯轴2.2;中间轴3包括台阶面3.1、压紧面3.2、杆部3.3和编码器连接端3.4;中间轴3的台阶面3.1与模切辊1的辊轴1.2中心的凹孔1.3相配合,并以压盘4压紧将中间轴3的压紧面3.2压紧,杆部3.3和编码器连接端3.4从压盘4中央穿出;编码器连接端3.4末端伸入编码器座2.1并与轴承芯轴2.2连接。

所述机架5中央设有贯穿的第一轴承6,第一轴承6外圈设有轴承套7,模切辊1的辊轴1.2伸入第一轴承6。

所述第一轴承6沿辊轴1.2伸出的方向带有轴承压盖8,压盘4位于轴承压盖8内,轴承压盖8外设有第二轴承9,编码器连接端3.4从第二轴承9穿出。

所述第二轴承9的直径为杆部3.3的两倍。

所述机架5包括机架端盖5.1,轴承压盖8和第二轴承9位于机架端盖5.1内;机架端盖5.1紧贴编码器座2.1。

所述编码器连接端3.4通过沟槽式联轴器10与轴承芯轴2.2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本实施例采用中间轴联接方式,中间轴3的台阶面3.1与辊轴1.2的端部中心的孔凹1.3配合,以压盘4压紧中间轴3的压紧面3.2,因为有压紧力存在,中间轴3一经压紧其中心位置就不会变动,减小了中间轴3的跳动。

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9分别用于提高辊轴1.2和杆部3.3的转动精度,配合压盘4将辊轴1.2与杆部3.3压紧,确保了两者具有较高的同心度,整体运转平稳。

其中第一轴承6通过轴承套7固定在机架5中央,依赖机架5的支撑强度,第一轴承6更加稳定;压盘4位于在轴承压盖8内,不存在脱出距离,防止压盘4与中间轴3的压紧面3.2脱离导致中间轴3与辊轴1.2松动。所述第二轴承9的直径为杆部3.3的两倍,第二轴承9与杆部3.3的截面大小相近,定位精度较高。

轴承压盖8和第二轴承9位于机架端盖5.1内,机架端盖5.1进一步保证了轴承压盖和第二轴承9的同心度;机架端盖5.1紧贴编码器座2.1,整体结构紧凑,占地空间较小。

所述编码器连接端3.4通过沟槽式联轴器10与轴承芯轴2.2连接,将辊轴1.2的转矩传递至编码器2。

所述编码器座2.1的一侧具有缺口,沟槽式联轴器10的紧固螺钉10.1从缺口漏出,便于沟槽式联轴器10的拆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