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984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作为临床检验中经常使用的重要仪器之一,已普遍使用于各个大中型医院,给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及健康状态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依据,成为大中型医院不可或缺的标配仪器,但是现有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也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价格高,维护不便等缺点。

现有的生化分析仪结构复杂,取样系统和搅拌系统是分开配置的,为分析仪的体积缩小带来极大的障碍,而且,现有的生化分析仪,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手工的取样,容易出现失误,影响测试精度和效率。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小型、轻型化,低成本,结构简单,易操作、便于携带的新型便携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自动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并能自动快速完成检测,适于作为便携型仪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移动部件、送样部件、吸排部件、脱帽部件、检测部件,控制部件,其中,

所述送样部件安装在所述移动部件上;

所述吸排部件设有吸样器与可拆卸的吸头,通过吸入或排出所述送样部件中样品,对样品进行混合;

所述脱帽部件设有与吸头相配合的U形槽,所述脱帽部件横向移动固定吸头,将吸头拆卸;

所述移动部件移动所述送样部件至所述吸排部件混合,并移动至所述检测部件检测;

所述控制部件分别于移动部件、送样部件、吸排部件、脱帽部件、检测部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吸排部件设有吸排部件驱动机构,所述吸排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样器与吸头升降,吸排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样器与吸头下降,将吸头伸入所述送样部件样品中进行混合;混合完毕后,吸排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样器与吸头上升。

优选地,所述吸头设置在样品中,所述吸排部件设有吸排部件驱动机构,所述吸排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样器下降,与样品中的吸头固定连接,对样品进行混合;混合完毕后,吸排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样器与吸头上升。

优选地,所述吸排部件的吸样器与柱塞泵或蠕动泵相连,通过柱塞泵或蠕动泵驱动吸入或排出样品。

优选地,所述吸排部件还设有用于刺破样品密封膜的穿刺机构,所述吸排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穿刺机构升降。

优选地,所述脱帽部件包括脱帽板、脱帽部件驱动机构,所述脱帽板设有与吸头相配合的U形槽,所述脱帽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脱帽板水平移动,通过U形槽与吸头的卡合,将吸头拆卸。

优选地,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导轨、滑块、移动部件驱动机构、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送样部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移动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块沿导轨移动。

优选地,所述移动部件驱动机构具体为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并通过同步带连接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主动轮驱动所述同步带移动,并带动所述滑块沿导轨滑动。

优选地,所述检测部件包括透射比色检测机构或散射荧光检测机构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送样部件上设有与所述检测部件的光学检测机构相对应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移动部件、送样部件、吸排部件、脱帽部件、检测部件,控制部件。送样部件设置在移动部件上,操作人员将样品放入送样部件中,移动部件移动,带动送样部件至吸排部件处,由吸排部件通过反复吸入和排出样品的动作,将样品、或样品与试剂等混合均匀。试剂可以预先加入至样品中,也可在吸排部件之前设置试剂添加工位。混合均匀后,吸排部件脱离样品,由脱帽部件在水平方向的移动,使用U型槽卡住可拆卸的吸头,配合吸排部件上升的动作,将吸头拆卸下来,避免使用过的吸头污染下一种样品。拆卸的吸头可以设置回收点进行回收储存,或设置开口,排出仪器外部。混合好的样品由移动部件继续移动,输送至检测部件检测,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运转过程由控制部件进行控制,检测完成后,通过移动部件将样品送至初始,便于操作人员取出检测后的样品,并放入新样品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检测装置,可以自动完成样品混合、检验的工作,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适合作为便携型检测仪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检测装置的结构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检测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检测装置吸排部件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检测装置的移动部件、送样部件结构示意图(包括吸排部件中的泵);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检测装置的吸排部件结构示意图(泵未画出);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检测装置的脱帽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检测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检测装置的俯视剖视图(脱帽部件与吸头固定);

附图标记:1-移动部件;2-送样部件;3-吸排部件;4-脱帽部件;5-检测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移动部件1、送样部件2、吸排部件3、脱帽部件4、检测部件5,控制部件,其中,

所述送样部件2安装在所述移动部件1上;

所述吸排部件3设有吸样器与可拆卸的吸头,通过吸入或排出所述送样部件2中样品,对样品进行混合;

所述脱帽部件4设有与吸头相配合的U形槽,所述脱帽部件4横向移动固定吸头,将吸头拆卸;

所述移动部件1移动所述送样部件2至所述吸排部件3混合,并移动至所述检测部件5检测;

所述控制部件分别于移动部件1、送样部件2、吸排部件3、脱帽部件4、检测部件5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移动部件1、送样部件2、吸排部件3、脱帽部件4、检测部件5,控制部件。送样部件2设置在移动部件1上,操作人员将样品放入送样部件2中,移动部件1移动,带动送样部件2至吸排部件3处,由吸排部件3通过反复吸入和排出样品的动作,将样品、或样品与试剂等混合均匀。试剂可以预先加入至样品中,也可在吸排部件3之前设置试剂添加工位。混合均匀后,吸排部件3脱离样品,由脱帽部件4在水平方向的移动,使用U型槽卡住可拆卸的吸头,配合吸排部件3上升的动作,将吸头拆卸下来,避免使用过的吸头污染下一种样品。拆卸的吸头可以设置回收点进行回收储存,或设置开口,排出仪器外部。混合好的样品由移动部件1继续移动,输送至检测部件5检测,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运转过程由控制部件进行控制,检测完成后,通过移动部件1将样品送至初始,便于操作人员取出检测后的样品,并放入新样品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检测装置,可以自动完成样品混合、检验的工作,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适合作为便携型检测仪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吸排部件3设有吸排部件驱动机构,所述吸排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样器与吸头升降,吸排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样器与吸头下降,将吸头伸入所述送样部件2样品中进行混合;混合完毕后,吸排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样器与吸头上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吸头设置在样品中,所述吸排部件3设有吸排部件驱动机构,所述吸排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样器下降,与样品中的吸头固定连接,对样品进行混合;混合完毕后,吸排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样器与吸头上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吸排部件3的吸样器与柱塞泵或蠕动泵相连,通过柱塞泵或蠕动泵驱动吸入或排出样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吸排部件3还设有用于刺破样品密封膜的穿刺机构,所述吸排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穿刺机构升降。

本实用新型中,吸排部件3包括吸样器与可拆卸的吸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方案,可以在仪器内设置吸头储存区间,每次使用时,吸排部件驱动机构驱动吸样器至吸头储存空间,与吸头固定连接,然后移动至样品所在位置,下移进入样品中,对样品进行吸排操作,混合样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可以将吸头设置在样品中,当样品到达吸排部件3的工作位点时,吸排部件驱动机构驱动吸样器下降,与样品中的吸头固定,然后启动吸排操作,混合样品。作为优选,可以在吸排过程中对吸头位置进行移动,混合不同部位的样品,同时起到搅拌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吸排部件3的吸排操作,可以通过与吸样器相连通的柱塞泵或蠕动泵的工作,对样品反复进行吸入和排出的动作,实现混合。此外,还可以使用注射器,通过驱动机构控制注射器的针头移动,改变注射器内容积,实现对样品的吸入和排出。吸排部件3的移动可以采用滑块导轨的结构实现,也可使用其他机械结构实现。

作为优选,吸排部件3还可以设置穿刺机构,在吸排部件3下降时用于刺破样品的密封膜,便于吸头进入样品进行吸排;还可设置穿刺定位光耦实现对穿刺机构的定位,用于定位穿刺机构的初始(复位)位置。设置穿刺机构定位光耦,使得穿刺机构在刺破样品密封膜后,能复位到原始位置,等待进行下一次穿刺,提高装置重复操作的准确度。此外,还可以在吸排部件3设置条码扫描仪。条码扫描仪识别数字条码,数字条码信息包含试剂卡诊断项目类型、试剂卡批次、试剂卡唯一序列号等,方便与患者信息匹配。条码扫描仪也可设置在本装置其他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脱帽部件4包括脱帽板、脱帽部件驱动机构,所述脱帽板设有与吸头相配合的U形槽,所述脱帽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脱帽板水平移动,通过U形槽与吸头的卡合,将吸头拆卸。

本实用新型中,脱帽部件4的脱帽板上设有与吸头形状相配合的U型槽。U型槽与吸头形状相配合是指U型槽的开口在脱帽部件4水平移动时,可以与吸头卡紧,卡紧后U型槽配合吸排部件3的移动能够使吸头与吸样器脱离,脱离后的吸头可以从U型槽上掉落或顺利地被取出。例如,当吸排部件3在指定位置开始吸排工作,或完成工作后,脱帽部件4移动,使得脱帽板上的U形槽与吸头卡紧。脱帽部件4固定在此位置,待吸排部件3完成工作向上移动,带动吸头向上移动时,由于U形槽的形状与吸头相配合,U形槽将固定住吸头,使吸头不能跟随吸排部件3继续向上移动,实现吸头与吸样器的分离。U型槽与吸头的卡合可以通过脱帽部件4在水平方向的转动,或通过在X轴、Y轴方向的平移实现。脱帽板在水平方向的移动,可以由步进电机或其他机构驱动实现。

作为优选,可以将吸头与吸样器设置为过盈配合,即胀紧连接。将吸头用不锈钢材质制备,吸样器用塑胶材质PP等制备,利用脱帽部件4完成脱下吸头的工作。此外,还可设置脱帽定位光耦,用于检测脱帽部件4是否复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件1包括导轨、滑块、移动部件驱动机构、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送样部件2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移动部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块沿导轨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件驱动机构具体为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并通过同步带连接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主动轮驱动所述同步带移动,并带动所述滑块沿导轨滑动。

本实用新型中,移动部件1可以采用导轨、滑块的结构,并将送样部件2与滑块连接,使送样部件2与滑块可沿导轨来回移动。导轨可以起到限制位移方向的作用,避免部件偏离工作位置,进一步的,还可在导轨两端设置限位块,用于限定滑块移动的极限位置。作为优选,移动部件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同步带轮,将同步带与导轨平行设置,并通过同步带连接件连接。同步带在主动轮的驱动下移动,带动滑块沿导轨移动,从而带动送样部件2移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步进电机或其他驱动机构为主动轮提供动力,同步带轮结构简单,所需安装空间较小;根据使用需要,也可使用链条传动、或滚珠丝杠、电动推杆等部件实现移动部件1的移动功能。

为便于仪器自动化运作,可以在滑块或送样部件2上设置感应元件,用于感应样品所处的位置,将感应元件与控制系统相连,当感应到样品处于某一工位(如混合工位、检测工位等),控制系统控制启动相应部件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件5包括透射比色检测机构或散射荧光检测机构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中,检测部件5可以设置透射比色检测机构或散射荧光检测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同时集成了透射比色检测机构与散射荧光检测机构。透射比色检测机构包括比色发光组件、比色接收组件;散射荧光检测机构包括荧光发射组件、荧光接收组件。此外,还可以设置温度控制组件,确定检测时的温度,避免高温或低温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检测部件5中的透射比色检测机构、散射荧光比色机构,以及温度控制组件均与控制部件相连,受到控制部件的控制,并将结果反馈至控制部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送样部件2上设有与所述检测部件5的光学检测机构相对应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送样部件2上设置与检测部件5的光学检测机构相对应的开口,配合透明的样品储存装置,检测用光线可以直接射入进行检测,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尤其适于作为小型、便携型仪器使用。作为配套,可以设置壳体将上述部件包裹,并集成舱门、触摸屏、打印机、WIFi及蓝牙模块、USB及其他装置接口等部件,实现仪器的完整功能。同时,还可在壳体内部,尤其是移动部件1处设置散热风扇,支持仪器长时间稳定工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