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D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9624发布日期:2018-06-06 00:0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COD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设备,特别涉及一种COD测量仪。



背景技术: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的氧当量。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COD测量仪通常用于测量COD值。

公告号为CN10638310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COD在线监测仪,它包括机箱以及设于机箱内的反应装置、输液系统以及系统控制终端,试样以及各试剂通过输液系统分批次进行计量并按计量顺序传输至反应装置内,并且每向反应装置完成一次输液后均对仪器的输液通道进行一次或多次清洗,试样和各试剂在反应装置内发生氧化反应,获得试样的吸光度,再经过系统控制终端换算成COD值。

这种COD在线监测仪虽然能够检测COD值,但只是简单的反应装置、输液系统和系统控制终端,测量COD数值会有偏差,与真实值不吻合,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OD测量仪,具有光测量器和取液装置、吸液装置和其他系统,测量COD数值比较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COD测量仪,包括机箱,机箱内包括取液装置、计量装置、吸液装置、消解器和控制系统;

所述取液装置连通有待测量液体,所述取液装置还连通计量装置和消解器,所述计量装置连通吸液装置,所述吸液装置连通消解器,所述消解器、吸液装置、计量装置和取液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计量装置包括光计量器一、光电座一、框体一和计量管,所述框体一为长方形框,所述框体一长度方向左右两侧设置有光电座一,所述光电座一设置有与光计量器一相适配的光计量槽一,所述光计量器一在光计量槽一中,所述计量管与框体一宽度方向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消解器包括光计量器二、光电座二、框体二、加热丝、加热装置和消解管,所述框体二为长方形框,所述框体二长度方向左右两侧设置有光电座二,所述光电座二设置有与光计量器二相适配的光计量槽二,所述光计量器二在光计量槽二中,所述消解管框体二宽度方向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框体二上,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绕于消解管上,所述消解管内设置有化学反应物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系统控制吸液装置运作,吸液装置使取液装置将待测量液体吸出并传输到计量装置中,计量装置中的光计量器一计量吸出多少待测量液体,并将数据传送给控制系统。吸液装置继续工作,将待测量液体继续送到消解器,通过加热丝加热并且光计量器二测量出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最后控制系统由多少体积和加热过后的待测量液体的不同颜色计算出待测量液体的COD值,测试处的COD值比较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二下端设置有圆锥盘,所述圆锥盘尖端朝向远离框体二一端,所述圆锥盘下端设置有相对的两个金属感应凸起,所述金属感应凸起均电性连接有警报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消解器发生泄露时,泄露的待测量液体可以流入圆锥盘,流入圆锥盘的底部,两个金属感应凸起因为流入的待测量液体连通,警报器发出警报。

进一步的,所述圆锥盘由塑料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的圆锥盘不具有导电作用,不会误导警报器警报,同时塑料也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

进一步的,所述光计量器一和光电座一在框体一两侧的均设置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光计量器能够更好的测量计量管中流经的待测量液体,数据比较准确,出现的误差小。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LC控制器强大的处理能力能够承担并有效的控制吸液装置的正转反转、计量器的测量数据、消解器的分析数据,减少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取液装置为多通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通阀能够有多个通管插入待测量液体,测量不同比例的液体,节省更换带测量液体的时间,省时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取液装置为九通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九通阀能够起到从7个瓶中抽取待测量液体,抽取待测量液体的数量多,减少更换待测量液体的时间以及能够一次性测试多瓶待测量液体,省时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装置为蠕动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蠕动泵能够正转反转来控制九通阀抽取不同瓶中的待测量液体,拥有多个模式使九通阀抽取不同的待测量液体,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内壁设置有活性炭吸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整个测试仪需要通过水,而有些精密仪器如光计量器、PLC控制器和蠕动泵等容易受潮而失灵,通过活性炭吸收层来吸收待测量液体散发的水分,达到保持机箱内空气干燥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散热横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消解器的加热装置还有加热丝以及蠕动泵的转动和光计量器的运作会产生热量导致机箱内整体温度上升,所以开设有散热横槽来使机箱内温度下降,减少仪器因为温度过高而损坏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光计量器一和光计量器二,从而产生能够计量并且测试处待测量液体COD值的效果;

2.采用了PLC控制器、蠕动本、计量装置、九通阀和消解器,从而产生能够从抽取待测量液体到计量自再到测试COD值过程的效果;

3.采用了活性炭吸收层,从而产生能够吸收机箱内多余水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测试仪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消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机箱;2、取液装置;3、计量装置;31、光计量器一;32、框体一;33、光电座一;34、光计量槽一;35、计量管;4、吸液装置;5、消解器;51、光计量器二;52、框体二;53、光电座二;54、光计量槽二;55、消解管;56、加热装置;57、加热丝;58、圆锥盘;59、金属感应凸起;510、警报器;6、控制系统;7、活性炭吸收层;8、散热横槽;9、待测量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COD测量仪,如图1所示,包括机箱1,机箱1内设置有取液装置2、计量装置3、吸液装置4、消解器5和控制系统6。在机箱1的内壁涂有活性炭吸收层7,在机箱1侧面设置有散热横槽8。活性炭吸收层7可以吸收箱体内的水分,散热横槽8可以将机箱内的热量散发出去。

如图1所示,取液装置2、计量装置3、吸液装置4和消解器5与控制系统6电连接。其中,取液装置2为多通阀。在本实施例中,取液装置2为九通阀,吸液装置4为蠕动泵,控制系统6为PLC控制器。九通阀能够起到从7个瓶中抽取待测量液体9,蠕动泵能够正转反转来控制九通阀抽取不同瓶中的待测量液体9,PLC控制器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能够正确的处理收到的信息并且控制吸液装置4的正转反转、计量装置3的测量数据和消解器5的分析数据。

如图2所示,计量装置3包括光计量器一31、框体一32和计量管35,框体一32的形状为长方形框,框体一32在长度方向左右两侧设置有光电座一33,在光电座一33上设置有与光计量器一31相适配的光计量槽一34,可以将光计量器一31放入光计量槽一34中。计量管35与框体一32宽度方向两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光计量器一31和光电座一33在两侧均设置有两个。通过两侧的光计量器一31能够更好的测量待测量液体9。

如图4所示,消解器5包括框体二52、光计量器二51、放置在框体二52宽度方向两端与框体二52固定连接的消解管55和在框体二52长度方向左右两侧的光电座二53,光电座二53上设置有与光计量器二51相适配的光计量槽二54;在消解管55上绕有加热丝57,加热丝57连接有加热装置56,可以加热加热丝57。在消解管55内存有化学反应物质,当加热待测量液体9时,化学反应物质与待测量液体9中的不同化学物质综合反应,显现出不同颜色,通过光计量器二52测量出待测量液体9中的不同化学物质。

如图4所示,在框体二52下端固定连接有圆锥盘58,圆锥盘58尖的一端朝下,在圆锥盘58尖的一端内侧设置有两个相对的金属感应凸起59,两个相对的金属感应凸起59均连接有警报器510,警报器510固定连接在框体二52上。在本实施例中,圆锥盘58由塑料构成。

具体实施过程:PLC控制器61控制蠕动泵41运作,蠕动泵41提供给九通阀22吸力,九通阀22将待测量液体9吸出并且传送到计量装置3中的计量管35中,通过框体一32的光计量器一31测量出待测量液体9的体积,光计量器一31再将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61。

蠕动泵41继续工作,将计量管35中的待测量液体9继续传输给消解器5的消解管55,加热装置56加热加热丝57,加热丝57加热消解管55中的待测量液体9和化学反应物质。

待测量液体9中的不同元素与化学反应物质综合后加热后显示的不同颜色,框体二52的光计量器二51测量出液体中的不同颜色的数据,光计量器二51再将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61,PLC控制器61计算出待测量液体9中的COD值。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