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手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无线镜头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9618发布日期:2018-06-05 23:5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手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无线镜头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手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无线镜头夹,该无线镜头夹用于进行日用品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精确检测,能够实现手机照相镜头功能扩展及照相补光。



背景技术:

荧光增白剂,又名光学漂白剂在《染料索引》中是染料的一个类别,可形象的认为是一种“白色”染料,有些国家将其归到染助剂中。医学家经过研究表明,荧光剂一旦被人体吸收后,不像一般的化学物质容易被分解掉,而是与人体中的蛋白质结合,想把它清除掉非常不容易,除非通过肝脏的酵素分解,才能将它排出体外,这就大大加重了肝脏的负担。致使肝脏的正常功能受到很大影响,荧光剂若与身体伤口处的蛋白质结合,就会破坏伤口的愈合能力,并使伤口感染。近年来,专家们还发现,荧光物质还可使细胞产生变异性,若与荧光剂长期接触,其毒素累积在肝脏或其他体内器官,还会造成癌症发生的可能。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手机作为日常通讯产品已被极为广泛的使用,成为人们必需品。随着光电及精密技术的发展,手机在原有的通讯功能的基础上又集成了多种功能,其中手机照相功能就成为智能手机必备功能之一。同时,海量的手机应用软件又为手机扩展了大量了应用功能。但手机受其体积及重量的影响,在硬件方面的确受到了一些限制。

在先申请,授权公告号为CN 206100119 U,一种多功能外挂手机夹;授权公告号为CN 202916475 U,轻便型高倍显微放大镜头,仅提供手机镜头的补光及外挂镜头的功能;授权公告号为CN 103345034 A,一种手机镜头放大器,由于主要应用于珠宝检测,仅提供一种具有增强照明及放大功能手机外挂镜头;授权公告号CN 206020790 U,一种用于移动电话荧光检测仪的超薄微距镜头;授权公告号CN 205921615 U,一种自带检测荧光剂的手机,虽然上述几项专利在检测荧光剂方面各有优势,但总体还讲只是在手机上安装近紫外光源,其原理跟市面上传统的荧光手电并无本质不同。授权公告号CN 106290288 A,便携式荧光剂检测装置,是一种可独立使用进行荧光增白剂检测装置,该装置携带方便,但微量样品检测结果与实际略有出入,具用户做为唯一测试者并不能与产品其它用户进行结果共享,如果自己的检测结果是错误的也很难发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荧光增白剂检测的多功能手机镜头夹,可同时进行日常生活用品荧光增白剂的检测及手机相机镜头功能扩展、照相补光等,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基于上述多功能手机镜头夹的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手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镜头夹,包括光源部分A、外挂镜头B和夹具部分C,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镜头B包括镜头壳体、设置在镜头壳体内的光学镜头、设置在镜头壳体一侧的与夹具相连接的螺纹环;所述光源部分A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一侧的遮光罩、设置在遮光罩和壳体内的LED灯组、主控电路板、可充电锂电池和用于与手机蓝牙功能建立蓝牙联接的蓝牙芯片,设置在壳体外侧的光源启动键和与电池充电端口;所述主控电路板镶嵌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LED灯组、光源启动键、可充电锂电池、蓝牙芯片均安装在所述主控电路板上,所述电池充电端口与所述主控电路板上的可充电锂电池连接,若需充电时利用通用充电线进行充电;所述夹具部分C包括轴、连接在轴两侧的上、下夹板、和设置在上、下夹板上的外挂镜头连接内螺纹孔。

所述外挂镜头B通过螺纹环与夹具部分C内螺纹孔相连接,通过夹具上、下夹板将镜头夹固定在手机镜头前方。

所述光学镜头B有三种规格,分别为微距、广角、鱼眼镜头。

所述遮光罩在近紫外到可见光波段平均透光率在80%以上。

所述LED灯组由三对不同激发波长的LED灯组成,一对为近紫外光源,激发波长370nm,辐照强度650μW,照度104Lux光源均匀度70%,光源在距离被测样品垂直距离为30cm处照射被测样品,其光斑大小为13cm,用于激发样品荧光;一对为绿光LED,激发波长为530nm,用于激发样品荧光及进行照相机补光照明;一对为白光光源,用于照相机补光照明。

所述LED灯组一对激发波长为370nm的近紫外光源,其最大的组合工作功率小于500mW。

所述光源启动键为两个可单独使用按键,一个主控白光源,一个主控绿光光源。用于所述LED灯组之绿光及白光光源外置启动,亦可通过与手机App启动,并可进行亮度调节,但近紫外光源只有App才能启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夹具将外置荧光增白剂检测镜头夹与手机照相机相连接,结合自主研发的具有图像对比分析功能的APP,可对生活用品中的荧光增白剂进行检测,同时光源可见光部分可作为相机补光灯及照明灯使用,该装置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外观灵巧、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商业价值。

2、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丰富手机拍照功能,又可结合手机的照相功能进行日常生活用品中可能影响健康的荧光增白剂进行检测,同时通过手机App实现调用后台高精密仪器测量结果数据库、用户大数据共享、产品讨论等功能。利用人们现有条件极大的扩展的智能手机的功能,具有样品检测精度高、使用、携带方便等特点,该特点在功能上要优于市面上其它的手机辅助工具。

3、本实用新型的主控件单元是具有图像对比分析功能的App,其主要功能为开启或关闭 LED灯组,调用手机照像机功能对样品进行拍照,用户一次点击,照片拍摄两次,一次为自然光照射,一次为开启LED光源所拍摄照片,其两次拍照共计用时2秒左右。App后台数据处理模块对两次照片进行处理分析,得出样品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并将结果显示在App软件窗口,使用户明确检测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镜头夹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组装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基于手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镜头夹,包括光源部分A、外挂镜头B 和夹具部分C,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镜头B包括镜头壳体1、设置在镜头壳体1内的光学镜头2、设置在镜头壳体1一侧的与夹具相连接的螺纹环3;所述光源部分A包括壳体8、设置在壳体8一侧的遮光罩4、设置在遮光罩4和壳体8内的LED灯组5、主控电路板6、可充电锂电池9和蓝牙芯片10,设置在壳体8外侧的光源启动键7和与电池充电端口11;所述主控电路板6镶嵌在所述壳体8内部,所述LED灯组5、光源启动键7、可充电锂电池9、蓝牙芯片10均安装在所述主控电路板6上,所述电池充电端口11与所述主控电路板6上的可充电锂电池9连接,若需充电时利用通用充电线进行充电;所述夹具部分C包括轴12、连接在轴 12两侧的上、下夹板13、和设置在上、下夹板13上的外挂镜头连接内螺纹孔14。一种基于手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镜头夹检测荧光增白剂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具有图像对比分析功能的APP,开启具有图像对比分析功能的APP;

②、将镜头夹夹在手机后置摄像头上,调整镜头夹位置,使所述光学镜头2位于手机后置摄像头正后方;

③、利用手机的照相机对被测样品待测区域进行拍照,采集第一幅照片,并进行高斯降噪处理;开启App中紫外光源启动按钮,打开所述光源部分A中的LED灯组5中的紫外LED 光源,并保证紫外光能照射到被测样品待测区域;按下App中拍照按钮,对被测样品待测区域进行拍照,紫外LED光源照射样品激发荧光经所述外挂镜头B收集,利用手机照像功能采集第二幅照片;

④、比较两幅照片紫外光源照射的待测区域的颜色,根据蓝色波段的相对强度判断,如果样品中含有荧光增白剂,第二幅照片蓝色波段的强度会比较高,如果样品中不含有荧光增白剂,则两幅照片中蓝色波段的强度相当,据此最终在App中给出被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

所述步骤③中当光源部分A中的LED灯组5将近紫外LED光源照射到被测样品时,其激发荧光经所述外挂镜头B收集,利用手机照像功能对被测样品进行图像采集,在利用具有图像对比分析功能的App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样品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并给出荧光增白剂含量数值及荧光增白剂的种类。

所述具有图像对比分析功能的App用于开启或关闭LED灯组5,调用手机照像机功能对被测样品进行拍照,用户一次点击,照片拍摄两次,一次为自然光照射,一次为开启LED光源所拍摄照片,其两次拍照共计用时2秒左右;App对两次照片中被测样品中的待测区域图像颜色进行处理分析,分析其蓝色波段的强度变化,当第二幅照片待测区域蓝色波段强度有增加,则认为被测样品待测区域含有一定量的荧光增白剂,因此可给出被测样品待测区域含有荧光增白剂;反之,当第二幅照片中被测样品的待测区域与第一幅照片中被测样品待测区域相比,其蓝色波段无变化时,可确认被测样品待测区域中并不含量荧光增白剂;其最终结果显示在App软件窗口,使用户明确检测结果。

所述外挂镜头B通过螺纹环3与夹具部分C内螺纹孔14相连接,通过夹具上、下夹板 13将镜头夹固定在手机镜头前方。

所述光学镜头B有三种规格,分别为微距、广角、鱼眼镜头,满足基本手机照相机镜头的扩展功能,三种镜头所述螺纹环均为同一规格,可方便替换,其中微距镜头的重要功用为荧光增白剂检测对样品进行定位提供方便,进而可得到更精确检测结果。

所述光源部分A遮光罩4在近紫外到可见光波段平均透光率在80%以上,使近紫外或绿光光源可直接照射到样品上,如果样品含有荧光增白剂或是其它各类的荧光剂,均可受激发而发出荧光,这部分荧光通过所述外挂镜头部分B进入手机照相机,被其内部传感器所接收。

所述LED灯组5由三对不同激发波长的LED灯组成,一对为近紫外光源,激发波长370nm,辐照强度650μW,照度104Lux光源均匀度70%,光源在距离被测样品垂直距离为30cm处照射被测样品,其光斑大小为13cm,用于激发样品荧光;一对为绿光LED,激发波长为530nm,用于激发样品荧光及进行照相机补光照明;一对为白光光源,用于照相机补光照明。

所述LED灯组5一对激发波长为370nm的近紫外光源,其最大的组合工作功率小于500mW,其启动、关闭与亮度调节功能均由手机具有图像对比分析功能的APP控制。这部分的设计极大的提高的硬件部分的安全性,保证用户如有误操作也不会用眼睛直视近紫外光。

所述光源启动键7为两个可单独使用按键,一个主控白光源,一个主控绿光光源。用于所述LED灯组5之绿光及白光光源外置启动,亦可通过与手机App启动,并可进行亮度调节,但近紫外光源只有App才能启动。

所述镜头壳体1与光源壳体8有很好的连接性,镜头壳体1外缘直径略大于光源壳体8 中空部分内径使光源壳体8通过镜头壳体1固定在夹具部分C上,且无明显松动。

所述可充电锂电池9对LED灯组进行供电,其白光LED及绿光LED均可在硬件部分与手机电源不连接的情况下,作为手机补光灯独立使用,进而提高装置操作的便捷性。

主控电路板6镶嵌在光源部分A壳体内部,LED灯组5、光源启动键6、可充电锂电池9 均安装在主控电路板6上。主控电路板6是本实用新型硬件的主控部分,用于控制LED光源开启、亮度调节、硬件与App连接协议等。

其LED灯组的电源开启仅由光源启动键控制,此设计可极大的使硬件操作便捷化;如本装置进行生活用品荧光增白剂检测时,需将手机“蓝牙”功能开启,与镜头夹的蓝牙芯片10 模块相匹配,即可利用手机软件App对光源部分进行控制。

所述夹具部分C使用时夹在手机镜头前端,上、下夹板13与手机接触部分均设计有防滑垫,防止硬件部分松动并保证夹具部分不会磨损手机表面。

当本实用新型作为手机自拍补光灯使用时,须将夹具镜头面安装在手机正面镜头前,即光源与人脸相对,点击壳体部分电源启动键,电源启动键为白色及绿色按键各一,对白色按键一次长按约2秒点击启动白光光源;二次-四次短暂点击对白光亮度进行调节,亮度依次增加,若取消白光照明则需长按约2秒白色按键,即关闭白光光源;同样,对绿色按键一次长按约2秒点击启动绿光光源;二次-四次短暂点击对绿光亮度进行调节,亮度依次增加,若取消绿光照明则需长按约2秒绿色按键,即关闭绿光光源。

当本实用新型作为手机自拍补光灯使用时,其白光光源及绿光光源的启动、调节与关闭可由硬件壳体上的光源启动键控制,也可由App进行控制。利用光源启动键控制时,可不开启手机蓝牙功能,利用壳体中电池进行供电;反之,利用App控制时,则需开启手机蓝牙功能,对镜头夹进行识别后建立蓝牙联接后对手机进行控制。

当本实用新型作为荧光增白剂检测光源时,须将夹具镜头面安装在手机背面镜头前。

当本实用新型作为荧光增白剂检测光源时,LED灯组一对激发波长为370nm的近紫外光源,其启动、关闭与亮度调节功能均由App控制。这部分的设计极大的提高的硬件部分的安全性,保证用户如有误操作也不会用眼睛直视近紫外光。

当本实用新型用于照相机镜头扩展功能时,须将夹具镜头面安装在手机背面镜头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微距、广角、鱼眼镜头连接到夹具上。

壳体内部主控电路板为硬件电路核心部分。

将本实用新型硬件部分与手机建立蓝牙联接后,被手机识别直接启动手机软件App。App 主界面包含拍照、扫码、资讯、我的设置四大部分。用户点击“拍照”按键,主界面跳转至拍照界面。

此时即调用手机照相机功能,对样品进行拍照。在这一环节中,用户只需点击一次按键,但App对主控电路发出两个信号,即在自然光条件下拍摄一张照片,随即开启紫外LED光源对样品拍摄一张照片,之后立即关闭紫外光源,App界面显示检测结果。这一环节中“扫码录入”可无需对样品进行拍照,仅对样品条形码进行扫码,即可获得数据库中的已有的产品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的信息。该部分信息主要来源于专业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少部分来源于其它用户的检测结果。

在扫码录入模式下,对样品条形码进行扫描,在手机联网条件下,与云端服务器数据库中的条码进行匹配,即可获取样品名称、厂家、品牌等信息,若数据库中包含有专业实验室对该样品荧光增白剂的检测结果(如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及荧光增白剂种类的信息),则用户可在扫码录入模式下,不用检测即可获得有关样品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若数据库中没有样品实验室检测结果,则需用户进行下一步检测。点击拍照按键,再点击云检测按键,随后进入样品分析结果App主界面,所拍两张照片通过网络云端服务器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传回手机用户,随即用户将得到所测样品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的信息。

在样品名称录入模式下,在名称后输入样品名称,点击拍照,再点击云检测按键,随后进入样品分析结果App主界面,所拍两张照片通过网络云端服务器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传回手机用户,随即用户将得到所测样品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的信息。

关闭手机App软件或是关闭手机蓝牙功能均可以结束测试。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